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doc_第1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doc_第2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doc_第3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doc_第4页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例临床体会 作者:冯立群李伟池岩峰孙凤强【摘要】 目的 观察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及围手术期处理治疗转子间骨折。结果通过随访病例48人,无骨不连、骨感染,无髋内翻畸形发生,3例螺钉松动、退钉,髋关节功能良好,优37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结论 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方便、疗效满意。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 转子间骨折 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病例有明显上升趋势,早期手术固定是减少各种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自2003年7月2007年9月,共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54例,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4.9岁,伴有高血压29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3例,脑血栓及后遗症8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39例,坠落伤11例,车祸4例。采用Evens分型,、型属稳定性骨折,、型属不稳定性骨折,型2例,型9例,A型15例,B型19例,型9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10d。 1.2 治疗方法 术前全面体检,积极治疗各种老年性疾病,稳定后择机手术。手术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下,患者平卧牵引手术床上,患髋略垫高,术野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从大粗隆顶向下取外侧切口。上端稍弧向前侧,切口长约1014cm,切开皮肤、皮下及髂胫束,显露股外侧肌及大粗隆,分开外侧肌,暴露股骨上端,并切断外旋肌附丽,剥离后,显露大转子及转子间线、小转子、前后壁骨块,牵引复位,安放大骨块,并用松质骨拉力钉适当固定。不稳定者可配合钢丝,固定位置,不影响解剖型钢板安放。避免与钢板螺钉相碰。若小转子游离或不稳定,则先用松质骨拉力钉固定,加强后内侧支撑,维持牵引后,观察并保持正常颈干角,沿大粗隆及股骨上端植入解剖型钢板,并尽量使其服贴,向头颈方向分别拧入三枚拉力钉,长短适宜,再分别拧入皮质骨螺钉,术中摄片或C型臂透视后见骨折对位满意,松钉位置良好,止血、冲洗、引流、缝合,手术完毕。 2 治疗结果 本组随访48例,时间1.54年,无骨不连、骨感染,无髋内翻畸型发生,有3例轻度退钉现象,根据评定标准,优37例,关节无疼痛、活动范围良好,步态如常,良10例,髋关节活动轻微受限,长时间行走略有微痛及不适感,生活基本自理,可5例,髋关节活动疼痛,部分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减轻,可自理,差2例,髋关节活动疼痛较重,受限明显,自理困难,需卧床,本组无死亡病例,有2例发生静脉血栓,经对症治疗痊愈。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伤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随着人口老龄化,此病逐年增多,造成股骨转子间骨折多系跌倒、臀部着地所致或高处坠落,近年车祸亦常见,年龄大多在65岁以上,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骨科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保守治疗皮牵引、骨牵引,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极易产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国内许继刚1报告438例转子间骨折,牵引组死亡为6.1%,手术组为0.9%。学者们公认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手术固定治疗,尽早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内固定早期应用有多枚针,松质骨螺钉、空心钉、鹅头钢板以及近年常用的Gamma钉及动力髋螺钉(DHS),各有优缺点,总体趋向于固定相对坚强,易于操作,损伤小,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趋势,针钉类操作方便,损伤小,但稳定性差,只适用于、型骨折。鹅头钢板对头颈剪切破坏性大,很容易造成骨质劈裂,而且把持力不够,松动率高。有学者虽然认为Gmma钉及动力髋螺钉(DHS)稳定性好,髋内翻畸形少,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2,但从我们临床实际观察,二者均属单点轴向固定,应力集中,不能有效控制旋转3。并且操作使用较复杂,头颈内固定物粗大,破坏损伤严重,需广泛暴露,出血量多,患者多需输血,并且对置入头颈固定物位置要求较高,负重期极易穿出股骨头,产生股骨头坏死,钉骨界面相对较大,致局部骨溶解,加重骨质疏松。 解剖型钢板按照自然生理解剖曲度设计,符合内固定生物力学发展规律,通过3枚松质骨拉力钉,将股骨头颈与股骨上端采用多点固定,可有效控制近端旋转,建立股骨上端桁架结构,术中无需预弯钢板,安放方便,对严重B型、型骨折较容易固定后侧襞与内侧小转子骨块,对整体稳定性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尤其对于转子间冠状面骨折,比其他内固定物(Gamma钉与DHS),更具独特优势,解剖型钢板可以多点不同角度、方向,避开折线界面而固定,但DHS及Gamma钉单点置钉,只能沿折线界面置入,股骨近端很容易发生旋转、劈裂,致使固定不稳定。 根据本组54例临床应用及随访结果,我们体会解剖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固定相对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只要术中操作精确,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同样产生满意临床疗效,便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许继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附438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