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2011年发展趋势分析1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1.1 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行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食品行业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主类细 类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粮食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糕点、糖果制造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蛋品加工业、乳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加工盐业、食品添加制造业、调味品制造业及其他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饮料酒制造业、酒精制造、无酒精饮料制造业、制茶业及其他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烟草烘烤业、卷烟制造业及其他烟草加工业采盐业盐加工业(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2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流通和餐饮业相互联结的食品产业链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较快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连续多年丰收,食品制造业和餐饮业以及食品物流和零售业每年平均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大陆的食品制造业产值由1980年的500多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3.2万亿元,增长63倍;餐饮业营业额由1978年的5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5万亿元,增长200多倍。2008年,虽然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加上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但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制造业增长迅速。2008年1-11月我国食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99,706,85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37%;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210,021,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51%;1-11月行业产销率为97.08%,产销基本正常;2008年1-11月实现累计利润总额39,346,2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88%。2009年,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的刺激政策、以及食品行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及刚性需求,全年食品行业仍然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增长态势。2009年1-11月我国食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90,363,72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47%;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4,780,07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33%。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主要食品的产销量同步增长,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应,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食品产业规模加速。18月,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30.23亿元,同比增长27.3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94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7040.66亿元,同比增长26.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9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3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88%。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卫生、营养食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将继续推动我国食品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 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2.1 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运行概况受我国经济回暖、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食品加工及制造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18月,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30.23亿元,同比增长27.3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94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7040.66亿元,同比增长26.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9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3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8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6.91亿元,同比增长20.5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40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亏损深度为8.42%,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0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食品加工及制造业资产总计为6554.77亿元,同比增长20.6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6个百分点;企业数量达到了899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78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61.5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51万人。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27.14、13.75、29.73、22.20、21.17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6.80%、8.51%、18.40%、13.74、13.10%;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23.14、32.35、30.52、54.47、54.12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17.43、少8.22、少10.05、多13.90、多13.55万元/人。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73.32、524.77、1138.84、1200.87、1008.93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1.16%、7.57%、16.43%、17.33%、14.56%;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5.39%、30.01%、29.81%、18.02%、29.6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8.00、高2.62、高2.42、低9.37、高2.30个百分点。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资产总计分别为:627.93、444.66、907.54、1209.15、1145.8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9.58%、6.78%、13.85%、18.45%、17.48%;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21.62%、19.19%、22.04%、17.33%、26.53%,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95、低1.48、高1.37、低、3.34、高5.8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780.86、519.10、1171.26、1197.62、1041.78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1.09%、7.37%、16.64%、17.01%、14.80%;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5.38%、28.74%、26.35%、18.79%、29.98%,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8.48、高1.84、低0.55、低8.11、高3.0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今年我国食品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趋势,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等子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72%,占行业比重达到了67.05%。2.2 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产品结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也得到稳定快速增长。由于人口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变化趋势,传统食品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种有前途的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将会得到加强,如蛋白质、野生植物、动物性食物和粮油新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如各种产品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动植物等均将成为食品新资源开发和应用方面的热门课题。2010年我国食品行业逐步形成了以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品制造、调味品制造为主要产品的食品结构体系,这五大子行业总计占食品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的67.5%,其中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分列前三位,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00.87、1138.84、1008.93亿元,而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的增速较快,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39%和30.01%。明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u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喜欢吃一些方便食品,特别是对于在城市里的80后,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工作时间上的不方便(朝九晚六,甚至更晚),对方便食品的雪球日益增强,这就促使快速方便食品的发展;u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一日三餐都要求有营养,保持营养平衡,特别是对早餐,要求更高,基本都是“牛奶+面包(蛋糕)”,而且现代的婴幼儿喝母奶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乳制品,这也促使了方便快速食品级乳制品的快速发展;u 各种方便食品如方便面、冷冻食品、各种熟肉、肠类制品、方便茶肴、方便汤料、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调味品等的迅速发展,满足了不同消费层对食品品种、质量、档次的不同需求。2.3 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市场分析(1) 企业资源重组风行、优势品牌迅速扩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驱动下,食品业正在掀起一场大规模、高速度的企业资源重组浪潮。企业通过资源的重组试图占领市场制高点,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企业资源的重组顺应了国际上企业重组的潮流,它不分国界,是涉及到优势企业之间人、财、物等多方位的重新组合,企业力求通过强强联合、整合上下游资源,出现双赢或多赢、强者更强的结局。从而,在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中,促成部分行业(如啤酒、乳业、饮料等)品牌的高度集中。世界重量级食品企业集团菲利普,莫里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雀巢、达能、麒麟、三洋食品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在我国建立起合资或独资企业,大肆并购我国知名品牌。百事可乐兼并桂格;达能并购乐百氏并与娃哈哈合资,同时参股光明乳业;亚太集团控股上海民乐啤酒公司;华润并购蓝剑跨国集团参与的重组之风越刮越猛,国内企业的重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今年,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斥资9 亿元收购云南省最大的制糖企业中国英茂糖业有限公司60%股权。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下游销售企业的光明糖业与上游生产企业英茂的合作,将改变中国糖业产销分离的格局,实现产销对接、工业与商业的对接,对接完成后,预计总体糖业销售将是全国第一。从国内食品行业发展态势和美日等国啤酒行业发展模式来看,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市场将形成若干家乳业巨人主宰天下的格局。(2) 企业加大渠道建设,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大企业血本争夺市场,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加强了渠道的建设。以烟酒行业为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u “1+1”模式及团购模式的快速推广;白酒企业操作烟酒店渠道日益成熟,和烟酒店合作也越来越深入,不论是货架陈列、生动化展示,还是价格体系设置,或者是对烟酒店大户的政策给予等方面,都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团购也成为了中高端白酒普遍开展的工作,品鉴会、单位赠酒、客情维护都是白酒从业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洋河的营销模式在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先是“11”、“43”,近来是“5382”,在团购、烟酒店等渠道运作上都有具体的营销策略,相信随着这些模式的不断推广,洋河的市场竞争力将会更加领先于竞争对手。u 加大专卖店建设。专卖店不仅是企业销售的一种渠道,还能够起到宣传品牌的效果。在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的专卖店开得最多。近日,其它一些白酒企业也加入了进来。如6月6日泸州老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郭南宾表示:“公司计划两年内在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建立400家直控专卖店,专门销售中高端产品,以期顺利实现2013年营业收入达130亿元的目标”。另外,华泽收购了贵州珍酒后,于5月表示:“2010年在贵州省内启动珍酒专卖店项目,在黔开设100家专卖店”等;若能够把这些门店充分利用起来,用一套“专卖店管理系统”进行层次提升,它们所起到的品牌宣传作用可能会超过单纯的3000万元广告费用。(3) 食品安全问题成巨大壁垒稍不留神将代价惨重一段时期以来,国际上0-1.57、二恶英、疯牛并口蹄疫、禽流感等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农药、化肥、抗生素、瘦肉精、一滴香、地沟油、烤鸭油、三聚氰胺等屡展出现,安全警报不绝于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话题。u 一方面令消费者对许多食品心有余悸,对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心;u 另一方面国际上有些国家提高了进口中国食品的门槛,形势不容乐观。 当今,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日趋增强,一旦某种产品出现了安全问题,便会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以致使那一类的商品从此一蹶不振,由此而招致的对于食品市场供求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烈的。两年前中国的乳业巨头三鹿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由于三聚氰胺超标,从而导致一大批婴幼儿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为此这家公司立即被勒令关闭。不仅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时至今日这一事件给乳业带来的阴影仍未彻底消除。由此可见,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对食品产业形成巨大的挑战。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和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日趋成熟的中国食品市场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脆弱。因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注重食品质量,诚信为本、顾客至上、品牌至上,这些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将显得越来越重要。2.4 2010年中国食品子行业发展概况随着经济的回暖,企业景气指数的回升,2010年3季度,我国食品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3.90,比去年同期高9.20点,食品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我选取了饮料制造、白酒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焙烤食品制造等四个子行业,对其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网数据库)(1) 饮料制造行业2010年前三季度,饮料制造业产业规模扩张加速。18月份,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47.82亿元,同比增长24.5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7.34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5738.46亿元,同比增长23.8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0个百分点。8月末,资产总计为7270.45亿元,同比增长18.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8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行业盈利继续增加,亏损增速下降。18月,我国饮料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54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1.42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5.80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93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饮料制造业亏损面为12.75%,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8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6.6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21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2010年19月份,我国累计生产发酵酒精608.00万千升,同比增长14.6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55个百分点;累计生产饮料酒4471.60万千升,同比增长9.9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2个百分点;累计生产碳酸饮料1029.48万吨,同比增长0.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2个百分点;累计生产瓶(罐)装饮用水3128.54万吨,同比增长19.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1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饮料行业在产销同步增长的同时,亏损比例也在持续减少。未来几年,饮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 白酒制造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的国家,白酒一直在我国酒饮料中居于主导地位。最近几年,白酒在啤酒、葡萄酒、白酒三大酒饮料中的地位上升,增速最快,作为国内独有内需消费品,未来前景良好。 受我国经济回暖以及社会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白酒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595.27亿元,同比增长34.0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12个百分点。2010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86.28亿元,同比增长35.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92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106.69亿元,同比增长25.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28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57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2010年18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2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1.2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20亿元,同比增长-14.3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58个百分点。8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9.3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1个百分点。2010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791.63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8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说明,今年白酒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向上的发展趋势。(3) 方便食品制造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兴旺,方便食品制造进入不断改进和创新的新阶段。方便食品消费长速度很快,在食品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2010年1-8月我国方便食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171.26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6.64%,同比增长为26.35%,实现利润76.53亿元,同比增长14.88%,占行业比重为17.4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5.62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5.23%,同比增长74.1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3.63;亏损面为12.20;亏损深度为7.3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在产销增长的同时,亏损总额也在快速增长,说明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企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失调。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虽然在快速扩展壮大、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内方便食品市场上,食品企业数量繁多,方便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却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诸多的因素使方便食品制造企业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4) 焙烤食品制造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烘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焙烤食品制造行业在食品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10年1-8月我国焙烤食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780.86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1.09%,同比增长为35.38%,实现利润52.17亿元,同比增长14.86%,占行业比重为11.9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4.81亿元,占行业比重为13.03%,同比增长14.63,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89;亏损面为18.72;亏损深度为9.22。2010年1-8月我国焙烤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35.39%,比行业平均水平高8.00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21.6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9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11%,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73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焙烤食品制造行业的成长性非常好。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的喜爱这个市场有着无可估量的前景。2.5 2010年中国食品行业十大要闻(1) 海南毒豇豆事件(2010年1月) 回顾: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武汉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立即对不合格豇豆予以销毁,并根据湖北省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规定,决定从2月7日起停止销售来自海南省的豇豆3个月。此后,上海、广东、重庆、江西等地也有类似情况反映。 点评: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源头在种植者手中。要真正杜绝类似毒豇豆的事件发生,不光需要食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也需要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2) 圣元奶粉致婴儿性早熟事件而引发的蒙牛伊利圣元三奶业巨头纠缠不清事件(2010年8月) 回顾:8月5日,“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病例,但经卫生部调查并发布调查结果,宣称幼儿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乳粉无关,2各月后更是牵扯出此次事件为伊利部署,蒙牛策划而为,从而引发了此次事件门。 点评:中国奶粉业经过“三聚氰胺”及“性早熟”双事件的打击,行业已经脆弱得比纸还薄,任何纰漏以及可能性都会被扩大和关注,行业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也说明了有些不为外界所知的违规动作在行内却是公开的秘密,这些潜规则一直都存在,只是一直被外界所忽略。因此食品行业的源头监管将是相关部分的工作的主旋律之一。(3) 康师傅断供家乐福事件(2010年11月) 回顾:2010年11月1日,销售占比达三成的康师傅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价由每包2元上调至2.2元,涨幅为10%。由于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均拒绝上调价格,双方协商不妥,康师傅便停止向家乐福供货。 点评:通货膨胀、对外人民币升值,直接表现为国内食品行业原点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更多表现有食用油、液态奶等,体现在经济数据上为CPI的连续上涨,从而引发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干预,而未来食品行业的价格趋稳将是政府调控的主方向。(4) 达能失望退出汇源再遇贷款危机(2010年7月) 回顾:7月底,达能集团将持有汇源22.98%股份以保本价2亿欧元转让给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此后汇源并传出财务危机信息。经多方周旋后,汇源的财务危机最终豁免,但汇源事后大肆扩张产能,依然令外界不断质疑其产能过剩、下游渠道建设难以跟进、新产品销售疲软,品牌影响力由此受损。 点评: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如何更好的化解危机,是考验企业管理层公共危机处理能力的关键时刻,危机处理妥当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相反,则有可能起反作用,因此,危机之后需思考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方向。(5) 食品行业“财大气粗”广告投入“挥金如土”(2010年11月) 回顾:刚刚结束的2011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以126.687亿元的总金额,创下央视广告招标17年以来的新高。该金额相比2010年初的投标增加17.02亿元,增长达15.52%。在国内各行业巨头扎堆的招标会上,食品饮料业中的白酒、乳品子行业表现十分活跃。 点评:食品行业的营销渠道广告费的豪掷,说明在通胀背景下,更有利行业的发展,更加预示着2011年将是食品行业的丰收年。(6) 卡夫收购吉百利缔造全球最大糖果公司(2010年1月) 回顾: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为了甩掉雀巢、好时、费列罗等绯闻竞购者,在1月19日的最后大限及时将对吉百利的收购报价提高了15%,并提议由吉百利董事长RogerCarr担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最终,卡夫-吉百利并购案在众多非议声中盖棺定论。 点评:企业间的收购,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占有,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 外资渗透农产品市场安全隐忧引发关注 回顾:上半年,以黑石牵头,包括CapitalGroupCos、西京投资入股在内的国际私募财团与地利控股达成协议,将在地利控股香港上市之前,对其进行6亿美元的投资。该投资占地利控股股权的30%,其中黑石注资1.9亿美元。地利控股是以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作为母体,其成立旨在构建一个遍布全国的蔬菜及农产品批发物流网络。而10月中旬消息,泰国正大集团、中信国际投资出资等企业,拟与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联合创立新公司蒙源集团,并酝酿明年登陆纳斯达克。 点评:农产品环节比较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手中,产业链长,而中间环节是利润相对较高的部分。另,各路资本的涌入说明农业经济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涉农产业春天到来了。(8) “致癌茶油”事件(2010年8月) 回顾:2010年8月,一则关于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苯并芘”超标6倍的传言正在互联网上蔓延。金浩先“辟谣”后承认部分批次纯茶油存在苯并芘超标问题,并召回。 点评:在国家食用油缺口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中央鼓励发展不与粮争田的油茶,近年来油茶产业亦处于跳跃式大发展的上升期。但是这一事件引发行业对于茶油这一小品种油的信任危机,也给行业带来更多反思。粗放地大跃进式扩张必然为产业发展埋下定时炸弹,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应认真对待质量问题,否则伤害整个产业的未来。(依旧是监管问题)(9) 五常香米遭假冒事件(2010年8月) 回顾:7月,央视曝光部分企业用普通米经香精熏制“稻花香五常香米”牟利,一时激起千层浪,各地五常大米纷纷下架,部分泰国米掺假等米业乱象被摊开放到阳光下。“劣币驱逐良币”,这一事件直接影响了五常和泰国香米的品牌和销售,五常市和泰国方面纷纷出面维护形象,培养扶持龙头企业。粮食协会和五常市政府亦先后召集企业发表诚信声明,承诺销售放心大米。 点评:米业存在多、小、散等特点,品牌化还在路上,要赢得消费者信任,“五常米”、“泰国米”不仅需要地理性的品牌,还需要培育企业品牌。(依旧是食品监管问题:源头、流通及终端市场监控)(10) “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农产品价格一路当先 回顾:11月CPI数据继续攀高,同比涨幅达到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食品领域贯穿2010全年的当属涨价。从年初的大蒜、绿豆,到之后大宗农产品玉米、水稻、棉花、白糖,农产品轮番涨价,正式以粮食为代表的基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了下游产品价格的上调。 点评: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CPI一路上扬,普通消费者一方面对通胀的忧虑增加,囤粮、囤油现象再起,进一步增加价格上扬的压力。另一方面,钱袋子被捂紧,团购、非高峰时间买菜,各种省钱高招风靡。而对于农户来讲,涨价预期带来的惜售心理明显,而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原因在于,自然灾害造成减产、通胀预期和资金的投机性炒作,三重因素迭加放大了供给层面的不确定性。各路资金的投资囤积居奇,推波助澜,致使价格波动宛如过山车。2.6 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对食品行业产生了不信任感,原本合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企业也连带遭受冲击,食品行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障碍。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上市食品超标;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现象严重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仍有发生。根据商务部日前正式发布的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7%,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2)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相比于生产和加工标准数量差距甚大保障流通过程的食品安全标准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查比较困难,难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生产行为制造业惯例和分销业规范。(3) 食品流通检测体系不健全;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伪劣食品集散地。一些经营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常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有关资料显示,全国5万多家食品零售企业中建立检测中心的不足1%,全国2.6万家农贸市场配有垃圾处理设备的不足1.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金华市磐安县胡宅乡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调酒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文海-黄冈八模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第101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2025年技术路径选择与成本效益综合评价报告
- 2025年历史经济变迁题库及答案(可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
- 私人诊所免责协议书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大全(每日一练共22份)
- 蒸汽锅炉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羽毛球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儿童合唱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支行春季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摆线针轮减速机考核试卷
- 电力拖动培训课件
- 《新能源材料概论》 课件 第2章 热电转换新能源材料
- DB37-T 4382-2021 环保稳定型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
- 《当代中日关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