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O一三年三月目 录目 录21 项目背景及工程概况41.1项目背景41.2工程概况41.2.1工程范围41.2.2改扩建工程主要技术指标41.2.3改扩建工程规模51.2.4桥涵工程61.2.5交叉工程61.2.6附属设施71.2.7工程投资及工期安排72 环境影响评价72.1 生态影响评价72.1.1 生态现状和保护目标72.1.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82.1.3 生态环保措施92.2 声环境影响评价102.2.1 声环境质量现状和保护目标102.2.2 声环境影响预测102.2.3 声环境环保措施112.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12.3.1水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112.3.2水环境影响预测112.3.3水环境环保措施122. 4 环境风险122.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32.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132.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132.5.3大气环保措施132.6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32.6.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132.6.2社会环境影响132.6.3减缓措施152.7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52.7.1 环境监测计划152.7.2 环境监理计划153 结论16附件1: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17附件2: 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单位、团体)181 项目背景及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根据2010年安徽省交通运输局出台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2011-2020年),二军公路的改建工作被列入议程。为了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完善路网布局,加强合肥与六安的联系,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规划修建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安徽省省道网布局,促进合肥市经济圈的早日形成,实现合肥市与周边区域间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京台高速的辐射能力,与京台高速公路形成功能性互补的需要;是庐江县城区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范围本项目本项目推荐路线起于白湖镇泉水小学处二军老路,桩号为K109+250,向西沿用老路至规划庐江县东外环路,向北绕东顾山西侧行走,与S316庐巢公路交叉后转向西北,沿庐江县北外环路行走,随后与S103合铜公路立交,沿此方向直线西进,直至接入万山镇规划区长岗片区,在鸭鹅塘处向西南方向偏转,与合安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平交,并接入二军路老路万山段,在原位处下穿合安高速公路、上跨合九铁路,沿用老路直至万山镇万山井与老路分离,转向西北方向,沿汤池镇总体规划的北外环行走,在汤池镇规划区西北部偏转向西南方向接入二军路老路,最终到达本项目终点舒城和庐江县界处二军老路,终点桩号为K141+330.48,路线全长32.2公里。主要中间控制点庐城镇、S316庐巢公路、S103合铜公路、万山镇、合安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下穿合安高速公路分离立交、上跨合九铁路分离立交、汤池镇。本项目全线主要改线段两处: 庐城镇至万山镇改线段,桩号为K111+900K129+727.4,新建里程约17.83km。杨塘村至终点改线段,桩号为K133+231.6K141+330.48,新建里程约8.22km。1.2.2 改扩建工程主要技术指标本次本项目处于微丘陵区,路线全长32.2公里。一般路段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城镇规划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一级公路路段:K123+900-K141+330.48段、K109+250-K111+000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米,路面宽度21米,双向四车道布置。城市道路标准的路段:(1)K111+000-K111+900段规划为市政次干道,设计速度60km/h,红线宽度45米,双向六车道。(2)K111+900-K123+900段规划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60km/h,红线宽度60米,双向八车道。具体技术指标见表1.2-1。表1.2-1 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1等级一级公路(K123+900-K141+330.48、K109+250-K111+000)城市次干路(K111+000-K111+900)城市主干路(K111+900-K123+900)2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603主线路基宽度m24.545604行车道宽度m223.75233.5243.55停车视距m1101101106最小平曲线半径m60050013507最大纵坡%2.1871.6543.988最小坡长m2203852009一般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m300055004000凹型m4000600032009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10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公路-级公路-级11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1/10012工程总投资亿元148302.2313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4605.661.2.3 改扩建工程规模本项目路线全长32.2公里,一般路段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城镇规划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路基土石方数量1867.671千立方米,其中挖方593.464千立方米,填方1268.207千立方米;防护工程220.02百立方米;路面数量为933.245千平方米;全线共设大桥156米/1座,中桥392米/9座,小桥108米/5座,全线设置涵洞175道。全线共设分离立交3处,分别是二军公路上跨桥、合安高速支线上跨桥、合九铁路上跨桥;平面交叉43处;设置养护工区一处;全线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等设施。本项目的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2。本项目的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2。表1.2-2 主要改建工程数量表项 目单 位推荐线桩号K109+250-K141+330.48路线里程公 里32.2土石方量千立方米1863.961路面工程千平方米957.130防护工程百立方米222.356桥梁工程总长度延米637占总里程比例%1.98大 桥米座156/1中 桥米座392/9小 桥米座89/4路线交叉分离立交桥座3平面交叉处43涵洞道175养护工区处11.2.4 桥涵工程本项目共建桥梁637米14座,其中涉及主要跨河桥梁有4座,全线共设大桥156米/1座(跨越规划中的余月水库,目前没有此水库),中桥392米/9座,小桥89米/4座,全线设置涵洞175道。具体见表1.2-3。表1.2-3本项目主要跨河桥梁一览表桩号孔数跨径(孔米)桥长(米)交叉河流桥宽(米)结构类型备注K120+7733-1345舒庐干渠57预应力砼T梁新建K124+1171-2026罗埠河24预应力砼T梁新建K132+6361-2026闸口河24预应力砼T梁拆除重建K139+1004-2086马槽河24预应力砼T梁新建1.2.5 交叉工程(1)本项目全线设置3处分离式立交,分别是二军公路上跨桥、合安高速支线上跨桥、合九铁路上跨桥分离立交设置一览表1.2-4。表1.2-4 分离式立体交叉设置一览表序号被交道路等级交叉方式中心桩号孔数孔径(孔-m)长度(m)结构1二军公路上跨桥分离K120+522123560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2合安高速支线上跨桥分离K129+762左幅:30+30+30+22.5右幅:22.5+30+30+30126.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合九铁路上跨桥分离K131+150.210+25+1056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平面立交本项目全线设平面交叉43处,部分被交道路等级较高的采用渠化设计,其余采用加铺转角设计。1.2.6 附属设施本项目设置1处养护工区占地约50亩,位于合铜公路与本工程交叉口西侧约1公里处。1.2.7 工程投资及工期安排本项目概算总金额14.8302亿元,平均每公里基本造价4605.66万元。项目计划于2013年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通车,施工工期为两年。2 环境影响评价2.1 生态影响评价2.1.1 生态现状和保护目标 (1) 气候条件本项目全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沿线农业生产发达。(2) 土壤、土质项目沿线土壤类型主要为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黄棕壤和下蜀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黄褐土。以下蜀黄土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波状起伏地,其次有湖积物及低山丘陵的坡积物、残积物等。(3) 动物、植被由于拟建公路沿线区域人口密集,开发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人类活动频繁,经向沿线相关林业、农业部门咨询和沿途踏勘、访谈,项目沿线区域的动物均为较为适应人类日常活动的常见物种。按安徽植被分区,评价区植被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由于拟建项目沿线两侧300m以内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农居群落广泛分布,沿线植物多样性较贫乏,区域内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逐渐被人工植被所替代。主要以农村林网和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料作物等农业植被为主。拟改建工程沿线区域内农田林网是人工植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树种有杨树、香樟、槐树等,一般沿路、沟渠、堤岸种植,呈网格状分布。(4) 水土保持项目所处的平原微丘区,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一般属微度至轻度侵蚀区,极少量出现重侵蚀区。2.1.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1)报告书认为,公路建设占地会使沿线的植被受到破坏,从项目影响区植被分布现状调查的结果看,受到项目建设直接影响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农作物植被。项目建设新增永久占地2330亩,其中耕地1908亩,耕地植被的占用将主要造成农作物植被的损失,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豆类、花生、油菜、其它蔬菜等。(2)由于该项目沿线人类活动较频繁,人类干扰长期存在,工程评价范围内适合中华蟾蜍等保护动物栖息的生境已较少;根据实地调查,未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大型兽类在评价区域内分布。在工程沿线筑巢繁殖的鸟类,多为喜鹊、麻雀等高度适应人类活动的鸟类,拟建项目的实施对这些鸟类的繁殖影响较小。加之本项目大部分路段是利用老路拓宽改建,工程建设不会对现有鸟类迁徙廊道造成阻隔。(3)本项目推荐线路所经区域耕地总面积为29.51万亩,本工程共占用耕地1908亩,占总耕地的0.64%。从总体上看,该公路改建新增用地对沿线区县的农业结构影响甚微。但是大部分被占用的耕地属永久占用,这些土地将丧失所有的农业产出功能,因此,项目建设会对当地的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的损失,经计算项目永久占用耕地造成农作物损失量约为616.03吨/年;根据庐江县统计年鉴,按农作物平均产值为4276元/吨计算,种植业产值损失为263.41万元/年。(4)本项目位于平原区,工程设计已经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尽量利用老路拓宽改建,大大减少了土石方填挖数量,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土石方的平衡和调运,所有路基挖方均用作填方,不设弃渣场。但由于本项目区域总体上地势平坦,填方远大于挖方,在对路基挖方全部利用后仍需要大量借方。拟建项目水保方案编制单位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取土区取土71.24万m3,全线设置取土区6处,占地面积为13.95hm2,取土深度超过3.0m,施工便道及取土场基本避让了沿线的村庄等生态敏感区;因此,取土结束后可结合周边灌溉水系,恢复为鱼塘或灌溉水塘,减少了地表裸露,并起到了蓄水保水作用。因此,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讲,这些取土场的选址是合理的。(5)根据水保方案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由于本项目建设,共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16500.6t,其中背景水土流失量1942.3t,新增水土流失量14558.4t。路基工程区、取弃土区两个区域为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路基土石方施工期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时段。水土流失控制主要通过路基、桥梁工程区主要是做好预防保护措施及土石方平衡的合理调运利用,优化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弃渣量,做好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防护措施,注意植被绿化,改善和恢复生态景观;取弃土区应做好截排水系统、弃渣临时堆放挡护措施,后期根据土地利用规划采取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及发展渔业措施;对施工道路区、施工场地区主要是采取临时排水、覆盖等措施,对迹地进行场地清理和平整,恢复耕作或种植林草等措施。2.1.3 生态环保措施(1)减少耕地占用的主要措施:基本农田和耕地集中路段,对于填方在27m的路段采用设置挡土墙来减少占用数量,对于低填路段(填方1m左右路段)采用设置护肩方式减少占有数量;适当减小排水沟外边缘用地宽度,以节约农田用地;建设单位根据国家要求,对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补偿,可采取缴纳耕地开垦费,委托开垦方式补偿基本农田,以达到耕地的占补平衡;临时占用农田时,保留弃土场表层约30cm厚的土层,施工结束后恢复成耕地;对于新建路段,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路堤填土高度;对于改建路段,在满足老路路面补强最小厚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填土高度和土方工程量,以减少工程对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占用;6#、7#取土场邻近沟渠或河流,建议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进一步优化这几个取土场设计,适当加深取土深度,进一步加大取土量从而减少取土场的临时占地数量;在取土结束后,可结合周边水系,恢复为鱼塘。(2)临时施工用地选址要求:临时用地,如料场、拌合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置临时施工用地;施工场地(灰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预制场等)尽量选用劣质的土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一般都要选在处于上述敏感目标下风向300m以外;远离河道,以减少对河道水质的影响。(3)植被恢复和补偿措施:公路沿线绿化措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种植绿化林带,种植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形式为佳。中央隔离带主要为灌木,树种以小叶女贞、黄杨等为主;两侧绿化带以乔木为主,如泡桐、水杉、红叶李、夹竹桃等。对于绿化草地,应尽量减少单一的草坪结构,以补偿因占用农田而造成的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物的损失;临时用地使用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严格保护临时用地内的树木;对于难于复耕的临时用地首先考虑种植经济作物,其次考虑植树;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临时占地,清理费用要纳入工程预算中,以便植被恢复;目前老路沿线农村路段绿化带较好,改建过程中建议从一侧拓宽,尽量保护现有绿化带;施工时注意保护大桥下的自然植被,使杂草、灌木尽早恢复其自然景观,会更加有利于动物通行。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古树名木,则在施工前采取围栏、标识牌等保护措施。2.2 声环境影响评价2.2.1 声环境质量现状和保护目标根据拟定的监测布点原则,选取24处敏感点进行了常规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在新建路段旁监测的14个敏感点昼间等效A声级LAeq介于43.058.9dB(A)之间,夜间等效A声级LAeq介于37.245.4dB(A)之间,因此,在新建路段的敏感点的现状噪声值均能满足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在改建路段旁监测的10个敏感点昼间等效A声级LAeq介于43.063.0dB(A)之间,夜间等效A声级LAeq介于37.252.9dB(A)之间,因此,在改建路段的敏感点的现状噪声值均能满足4a/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由上分析可得,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2.2.2 声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预测,项目施工期间施工过程的复杂性、施工机械类型、数量等的多变性等原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上所有敏感点昼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为:在离路线近距离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对需要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房屋要求在施工期之前实施;在利用现有的道路用于运输施工物资时,应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本项目全线共有52个敏感点,根据预测结果,营运近、中、远期的具体评价如下:本项目两侧评价范围内共有村庄44个。涉及4a类区的敏感点共有37个,至营运中期,昼间预测值范围:48.367.7dB,昼间没有敏感点超标;夜间预测值范围:41.460.2dB。夜间有22个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为2.05.2dB。涉及2类区的敏感点共有44个,至营运中期,昼间预测值范围:51.660.3dB,有1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00.3dB;夜间预测值范围:44.652.9dB,有24个敏感点超标, 超标范围为1.22.9dB。评价范围内有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卫生室、医院等特殊敏感点8处,均以2类标准评价。其中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马店卫生室,残疾康复中心(在建),庐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建),万山镇卫生院5处敏感点晚上有住宿,晚上需要做评价。至营运中期,8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范围:47.965.4dB,其中3处敏感点昼间超标,昼间超标范围为1.65.4dB; 5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范围:41.058.7dB, 4处敏感点夜间超标,夜间超标范围为2.68.7 dB。因此,拟建公路对沿线敏感点存在噪声影响,需要采取噪声防治措施。2.2.3 声环境环保措施施工期的主要噪声防治措施有:采用低噪声机械;施工前实施搬迁和隔声窗等措施;在存在距线位较近且受施工影响较重的敏感点的路段严禁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昼间施工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同时封闭施工场界;关注施工期振动对敏感点的影响,相差路段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学校路段的施工期管理,避免夜间施工;合理安排物料运输线路和时间;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噪声污染,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报告书提出运营期为19处敏感点采取隔声窗措施降噪,预计费用为260.5万,9处敏感点采取低噪声路面,预计费用为210万; 另外,对于营运期监测超标的敏感点预留隔声窗措施,预留费用50万元。2.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2.3.1水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跨越的主要河流为闸口河、马槽河等,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庐江县环保局的标准确认函,本项目跨越的闸口河、马槽河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执行;SS参照采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水作标准。由本次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可知,项目跨越的闸口河和马槽河的水质现状良好,各项指标都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表明:项目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良好,沿线地下水水体各项监测指标均可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2.3.2水环境影响预测(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施工期:施工期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老桥拆除、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筑堰和围堰拆除时水体中悬浮物增加,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机械露天作业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这些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若未经处理排放,会对工程沿线的河流产生影响。但只要在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采取严格的施工管理措施,正常情况下桥梁及路基施工对这些水域水质的影响是可以缓解的,而且这种影响将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营运期:营运期路面、桥面径流对沿线河流的影响较小;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养护工区的污水排放,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属于线性工程,无隧道等可能破坏区域内地下水系的工程,沿线所设辅助设施的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也不会对沿线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工程施工和营运均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2.3.3水环境环保措施施工期:跨河桥梁施工尽可能选择在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施工营地或施工现场应尽量远离水体,若不得不设在水体附近,其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粪便污水)和施工废水(主要是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体。生活污水必须设化粪池收集处理,并鼓励当地农民尽量还田;建议在拌合站设置冲洗水沉淀池,一般约10m3,冲洗废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沿线无饮用、养殖功能的水体或沟渠;在预制场设置养护水沉淀池,一般约56 m3,尽量循环使用。施工机械须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在水体附近,并将堆场、灰土拌和站等设在暴雨径流冲刷影响小的地方,并在其四周挖明沟、沉沙井,设挡墙等,防止被暴雨径流进入水体。营运期:切实加强桥梁工程安全检查、监控,确保水域路段的安全;装载煤、石灰、水泥、土方等易起尘的散货,必须加蓬覆盖后才能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2. 4 环境风险本项目潜在的水污染风险事故主要源自在项目跨越马槽河、舒庐干渠、闸口河、罗埠河等河流路段发生运输危险品的泄露事故,所涉水域马槽河、舒庐干渠、闸口河、罗埠河为类水体,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跨越马槽河、舒庐干渠、闸口河、罗埠河等河流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危险品泄漏,仍将对区域水体造成的污染。根据风险预测结果,拟建公路在跨越河流的路段发生有毒有害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小,仅为十万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的概率。但根据概率论的原理,这种小概率事件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在桥位处发生大范围的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对水体会造成污染,并对当地农业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从工程、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预防手段来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建议公路应急预案中应当包括并加强“危险品事故风险专项预案”,提出针对性的应急计划,把事故发生后对水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预防和救援并重。2.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沿线居民点,同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沿线代表性敏感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NO2浓度、TSP均满足且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2.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施工期: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中未完工路面、堆场和施工车辆进出工地道路等产生的扬尘污染,以及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其中以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通过对堆场、未铺装路面进行经常的洒水作业,合理选择灰土搅拌站的位置并采取严格的全封闭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营运期:项目沿线不设服务区等大型辅助设施,因此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根据类比分析,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对大气污染贡献值较小,随着机动车尾气标准不断严格,项目建设对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2.5.3大气环保措施为防治和缓解施工期大气污染,对新铺路面和施工便道、粉状建材堆场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灰土和沥青搅拌站应合理选址,并采取全封闭场拌作业。2.6社会环境影响评价2.6.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庐江县总体规划、万山镇总体规划、汤池镇总体规划、白湖镇总体规划受工程影响征地拆迁户及距线位较近的居民。2.6.2社会环境影响(1)本项目符合安徽省交通规划,有利于促进安徽交通骨干网的形成和安徽交通的发展。项目符合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作为安徽省境内的重要省道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工程之一,规划将其经过升级改造为一级公路,有利于形成布局合理、密度适中、覆盖全省、与邻省衔接顺畅的国省干线公路网,实现国省干线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项目符合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东西贯穿庐江县,西连舒城,东南延伸连接沿江城市群,其不仅是庐江至巢湖的主要通道,也是庐江联系沿江城市群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合肥经济圈的形成,以及与经济圈周边城市间的联系发展,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带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加强了合肥、六安、巢湖及沿江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利于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项目符合庐江县“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作为“一环五纵四横三射”中的横二,项目成为向西打通对接舒城,向东打通对接巢湖的快速通道,承担起大部分东西方向的交通量,利于庐江交通骨干网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本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安徽省中部崛起、加快合肥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庐江县的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合肥市区以南至铜陵的大片区域内东西方向的重要的高等级公路。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中西部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随着中部崛起以及产业转移的发展,皖江各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相互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对交通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安徽省中部崛起、加强合肥市与东西部城市之间联系具有积极作用。项目东西贯穿庐江县,西连舒城,东南延伸连接沿江城市群,其不仅是庐江至巢湖的主要通道,也是庐江联系沿江城市群的重要通道。项目使得庐江县成为合肥、六安乃至芜湖等重点城市之间的交通枢纽站。对于庐江县以及合肥市的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发展合肥市交通、提升合肥市形象、发展合肥市经济,打造“合肥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对合肥经济圈的形成,以及与经济圈周边城市间的联系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带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加强了合肥、六安、巢湖及沿江城市群的联系。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庐江县县城、合九铁路、京台高速联成整体,成为庐江县向合肥、芜湖、铜陵、六安等方向的交通出入要道。在很大程度上,本工程将成为庐江县的“东西连接线”。对庐江县经济发展,实施东进战略,承接产业转移,以及更好更快纳入合肥经济圈具有重要的作用。(3)项目符合庐江县及沿线各镇的规划,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本项目在庐城镇段将作为庐城镇规划中的东外环和北外环道路,成为庐城镇的骨架道路,对庐城镇乃至整个庐江县规划和发展的顺利实施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本项目符合汤池镇城镇总体规划发展方向,在规划区北侧与规划北环距离100米左右,主要是考虑了利用现有的农村公路路基,以减少公路占地。项目与现有城镇中心距离约一公里左右,与城镇南北轴的现状北端距离约500米左右,将承担镇区外环功能,疏导过境交通,给汤池镇的发展留有了适当的空间。本项目符合万山镇总体规划,为贯穿镇域东西的发展轴,总规中已明确给出走廊带,项目将对万山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持。本项目符合白湖镇总体规划,推荐线位为规划区两条发展主轴之一的“二军路发展轴”,在二军路老路基基础上进行扩建,白湖镇总体规划上已明确并给出走廊带。项目将对白湖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持。此外,庐江是著名的旅游县,素来被称为“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县政府围绕把庐江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先后出台了16条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投资维护和打造品牌、景点及主题旅游基地。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得庐江县各项旅游资源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旅游区规划接待提供可靠的外部交通条件的保障。(4)项目在设计中尽量不切割现有的河网、沟渠等,基本保证了现有的水利布局,对项目沿线的水利、灌溉等设施不会造成大的影响。2.6.3减缓措施项目永久占地和拆迁对受影响的群众影响较大,在采取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措施后,将大大减轻公路建设占用土地和拆迁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沿线居民的声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出行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施工期应做好环境监理;严格执行本报告所提出的噪声、生态等各项防治减缓措施。2.7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7.1 环境监测计划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担,应定期定点监测,编制监测报告,提供给庐江县交通运输局,以备各级环保局监督。若在监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监测重点为环境噪声、水质、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要求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应根据施工时间,对不同监测点的监测时间进行适当调整。2.7.2 环境监理计划根据交通部交环发2004314号文,交通部决定在交通行业内广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并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程监理管理体系。为做好这项工作,交通部制定了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施方案。依据该方案以及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指南(试行)、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编制本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阶段:审核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中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审核环保设计中采用的治理技术、措施、污染物最终处置方法和去向等内容; 审核施工承包合同中环境保护专项条款; 审核公路施工方案、生产规模、工艺路线、污染特征、排放特点及各污染控制节点等与项目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的符合性; 审核公路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计划;参与施工招标和施工合同编制,将有关环境保护条款列入标书文件,在公路施工合同中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施工期: 环境监理单位应在施工期全过程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 对公路工程建设内容与原环评审批文件及设计文件的一致性进行环境监理,逐项核对工程建设内容变更情况,并作出环保合规性判断,必要时应发文函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予以纠正;涉及重大变更或存在重大环境隐患的,环境监理单位应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逐项监理;参加技术交底,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开展环境保护及环境监理要点宣教,提醒和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各自环境保护责任;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环保达标和环境工程的人员、仪器设备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审核施工单位开工文件;参加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在内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试运行(运营)阶段:主要监督检查污染源情况、污染源治理情况、达标排放情况、试生产阶段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等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中的要求,如果出现与上述文件不符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提出解决方案。3 结论综上所述,拟建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沿线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基本协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附件1: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环评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项目概况: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安徽省省道网布局,促进合肥市经济圈的早日形成,实现合肥市与周边区域间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京台高速的辐射能力,与京台高速公路形成功能性互补的需要;是庐江县城区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起点位于白湖镇泉水小学处二军老路;终点位于舒城和庐江县交界处二军老路。主要中间控制点庐城镇、S316庐巢公路、S103合铜公路、万山镇、合安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下穿合安高速公路分离立交、上跨合九铁路分离立交、汤池镇。推荐方案全长32.2km,一般路段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城镇规划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一级公路路段: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米,路面宽度21米。城市道路标准的路段:主要为庐江县规划区内的路段,其中起点至东顾山段规划为市政次干道,规划红线宽度45米,双向六车道;庐江县东外环、北外环路段规划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八车道。主要环境影响与环保措施:项目施工及营运过程中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噪声污染、水污染、以及征地拆迁与阻隔影响。针对这些环境影响,拟采取降噪、水土保持、施工管理等方式予以缓解,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姓名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家庭收入来源企事业就职 种植 养殖 经商 外出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缆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商品房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标准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试用期间员工个人决定离职的劳动合同协议
- 企业资产评估咨询合同2025年度版
- 2025年企业债务分期偿还合同范本
- 2025年成都旧区改造拆迁安置补偿合同
- 2025年官方认证策划建筑项目转让协议示例
- 2025年村级农田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多领域期权合同协议
- 《忆秦娥~ 娄山关》
- 新八年级上册数学开学第一课
- 安全挂梯施工方案
-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 《项目管理飞行检查管理办法》宣贯交底
- 易制爆化学品危险物品单位治安防范情况检查评估表
- 干熄焦余热发电安全预评价送审
-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宾馆承包合同协议书
- 血透室进修汇报专业知识
- 2023年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