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doc_第1页
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doc_第2页
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doc_第3页
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doc_第4页
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报批稿)环境影响报告表湖南美景环保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年9月修改意见清单一、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 1、细化工程内容(P8),细化产品方案(P9),完善生产设备一览表(P17),补充厂区平面布置(P10);2、说明原开采工程现状情况,明确现有采空区的后续利用方案(P9),细化现有污染源调查(P21),强化现有环境问题及整改方案(P66)。3、结合剥采比核实废土、石产生量(P45);4、细化排土场、临时排土场的设置情况(P10);二、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1、补充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完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P29、32); 2、细化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包括矿石运输路线周边,明确是否有经济作物、作物种类)(P33);3、核实环境保护目标(P33);三、工程污染源强及防治措施1、补充产品装卸扬尘源强及污染防治措施(P40、41),优化运营期破碎、筛分等加工过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P51、52);2、核实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P54);3、核实初期雨水产生量,明确初期雨水收集方式、排放途径及最终流向(P40、41);4、优化运营期加工设备降噪措施(P67、68);四、环境影响分析 1、结合环境保护目标,完善矿石运输过程噪声(P67、68)、大气环境影响分析(P51、52); 2、完善矿石开采(P52)、装卸过程大气环境影响分析(P40、41);五、环境可行性分析 建议结合相关规划及环境影响分析结论进一步分析项目规划符合性(P72)及选址可行性(P7274);六、其它 1、核实环保投资(P75); 2、完善“三同时”验收内容(P76)。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单位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法人代表姚*联系人姚*通讯地址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联系电话137*0227传真机构代码建设地点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补办环评行业类别及代码土砂石开采B101占地面积0.0260km2绿化面积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8.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7.8%评价经费运营日期2016年12月项目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03.0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8.08.2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08.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中华人民共和国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13.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 1996.8.2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6号;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J8785);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报告 (湖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五队,2015.6) 保靖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 甲方提供的工程资料。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于2013年11月9日获得矿山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C4331252010117130080044,矿区面积为0.0544km2,准采标高为+350m+300m,有效期为2013年11月9日至2015年11月9日,设计开采规模为5.00万t/a。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可知,本矿山目前已完成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其南侧形成面积约5942m2的露天采场。经调查,本矿山由东北和西南两个矿段组成,中间相距约425m,因农业区划所致,分西南和东北两个矿段,用连接带将两个矿段连成一个整体。号矿段位于矿权区的西南部,矿体长约100m,宽约为77m。号矿段位于矿权区的东北部,矿体长约118m,宽约80m,矿体平均厚度为45m。本矿山采矿许可证已到期,业主申请并经保靖县国土资源局同意,对矿区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委托湖南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四0五队在调整的矿区范围内开展相关地质工作,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按州国土资办发【2013】56号文要求编制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报告,为小型矿山发证提供依据。调整后的矿区面积为0.0260km2,拟定开采标高+390+320,保有333类资源量31.9万吨,回采率按95%计,其开采资源量为30.3万吨,生产规模10万吨/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对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业的限定,土砂石开采中“年采10万立方米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均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类型则编制报告表。根据本项目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项目开采量为10万吨/年,合约3.7万立方米,未超出10万立方米;且项目拟建地区域不属于基本草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周边水体不涉及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环境敏感区。因此,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的委托,我公司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矿区及厂址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要求,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 项目内容及规模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和地点 项目名称: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补办环评) 项目地点: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 建设规模、内容,产品方案,开采工艺建设规模、内容:本项目经国土资源部门划定的采区面积为0.0260 km2,矿山设计采矿规模为年采石灰岩10万吨(3.7万m3)。矿区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333类灰岩矿资源量31.9万吨(11.8万m3),设计总回采率为95%。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露天采场、排土场、工业场地(工作生活区、破碎设备、变压器)及矿山公路等。该项目已经开采多年,因此,以上建设内容均已完成。未来矿山开采将形成露天采区面积约16341m2(、号矿段均设有排土场及办公生活区,排土场面积各约400m2,办公生活区面积各约150m2),新建矿山公路长度约88m,面积约440m2,合计占地面积约16781m2。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开采区m216341已形成采空区5942m2,办公区、石料堆场及破碎、筛选区置于已形成的采空区内1.1办公生活区m2300、号矿段采空区均设有办公生活区,包含简易办公棚、食堂、宿舍1.2石料堆场m21300、号矿段采空区石料堆场面积分别为600m2、700m21.3破碎、筛选区m21000、号矿段破碎、筛选区面积分别为450m2、550m21.4排土场m2800、号矿段排土场面积均为400m24运输道路m2440长约88m,宽5m 产品方案:采石场开采对象为灰岩矿,最终产品为块石、碎石及机砂。开采工艺:矿山开采方式采用台阶状自上而下露天开采。剥离矿山表土后,采取炸药爆破、公路开拓,由装载汽车运送至加工破碎区进行破碎。最终形成砂石,后装车外运。矿山现状及规划:本项目矿山已有三年开采历史,在原有矿权范围内形成4045m2采空区,采空区将作为矿山后期开采的破碎、筛选、加工区及石料堆场使用。现有开采面由于位于公路的可视范围内,本项目计划将由东向西对矿区进行开采,原有裸露的边坡将进行生态修复。3、建设地点(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矿区位于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2521092312,北纬284836284853。矿区有简易矿山公路与乡村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4、 开采范围:矿区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表2采石场拐点坐标表拐点号地 理 坐 标80西安直角坐标东经北纬XY110922522848373189072.2636634839.99210922542848403189165.5236634887.78310922562848393189139.2836634947.81410923072848503189481.2936635241.15510923072848503189571.1236635275.81610923092848533189510.8036635355.43710923122848513189425.6536635272.54810923082848493189444.4236635246.05910922572848383189128.0736634959.911010922552848363189053.7536634909.83开采深度:+390+320m 面积:0.0260km25、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包括、号两个矿段,在、号两个矿段采空区内均设有加工破碎区、办公生活区、排土场等生产生活设施,其中号矿段办公生活设施位于矿区东部采空区,号矿段办公生活设施位于西南部及中部采空区。两个矿段之间有简易乡村公路相连接,为满足矿山运输需要,在开采区修建了简易公路,连接乡村公路。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6、 排土场设置 为了尽量节省基建投资,缩短采场至排土场的运距,便于矿区开采后土地复垦,根据矿区及周边地形地貌特征,将排土场选定在矿区采空区中部地形平缓处,并在排土场前缘修建挡墙。7、矿山资源条件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湖南省保靖比耳沟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报告(下称“开发利用报告”)可知: 矿体特征矿体由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组成,系沉积型矿床。细晶结构,厚层构造,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岩层层面不太清渐,厚度较稳定,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单斜层状产出,倾向一般为175165,倾角 5560。矿区范围内矿体呈层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方向厚度较稳定,变化不大。自覆盖层以下均为矿层,矿层内未见非矿夹层。本区经调查,矿由北东和南西两个矿段组成,中间相距约425m,因农业区划所致,分南西和北东两个矿段,用连接带将两个矿段连成一个整体。I号矿段位于矿权区的南西部,矿体长约l00m,宽约为77rn。 II号矿段位于矿权区的北东部,矿体长约118rn,宽约为80rn,矿体平均厚度约为45m。 矿山地层区域地层属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八面山小区。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及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现由新至老分别描述如下:、第四系(Q):矿区内第四系主要为残坡积层。残坡积层主要粘土夹碎石,主要分布于沟谷及山坡一带。碎石一般为 0.02x0.03xO.Olm3,具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风化就地堆积。粘土夹碎石一般厚度 0.52.0m,沟谷一带可达5.Om以上,平均厚1.O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为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细晶结构,厚层状构造。岩层单层厚度约1 .00m,节理、裂隙弱发育,方解石或白云石充填物少,区内出露厚度大于70m,为本区开发用作普通建筑砂石的主要矿层。 构造区域构造位置为桑植复向斜之红岩溪背斜南端南东翼。 矿石质量矿石具细晶结构,厚层构造,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莫氏硬度34,密度2. 5一2.8g/cm3。矿区未取样作矿石化学分析,根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队在本地层矿石中所取样品的分析资料统计,矿石成份主要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等,CaCO3:含量在80-90%, MgO含量在1-3%;矿石可作普通建筑砂石用,其他用途本次不予评价。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矿区最高海拔标高约470.8m左右,最低海拔标高约222.2m,相对高差约248.6m,矿体产出标高在390m-320m。矿区的位置总体较高,地表水能自然排泄。、地层的含水性石,莫氏硬度3一4,密度2. 5一2. 8g/cm3。矿区未取样作矿石化学分析,根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队在本地层矿石中所取样品的分析资料统计,矿石成份主要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等,CaCo:含量在80-90%, Mgo含量在1-3%;矿石可作普通建筑砂石用,其他用途本次不予评价。 矿体围岩和夹石、围岩矿区出露的灰岩为本区开发对象,区内大部分矿体裸露在外,仅有少量第四系残坡积和风化粘土层盖于其上。故区内矿体地表覆盖的少量第四系残坡积风化粘土层可视为围岩。、夹石矿体由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组成,层理清晰,矿体内无夹石。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本区矿石主要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组成。具细晶结构,厚层构造,含CaO较高。矿区矿石没有单独作专门的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根据该地区资料统计,干抗压强度为83.1一185.0MPa,软化系数0.75-4 .00,摩擦系数0.47-0.7,内聚力700一1 500KPa。磨耗率19.8%,压碎值指数7.7%,碎石堆积密度1 543kg/m3,表现密度2664kg/m3,空隙率84%,吸水率0.33%,含泥量0.8%,针片状颗粒含量4.2%,级配符合5一32.5mm 连续级配。结果表明本矿区矿石可加工为道路及工用民用建筑用块石、碎石和机砂,质量较好,且加工技术性能良好。通过调查民访,需求用户对该矿石质量满意度好。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及地下水矿区最高海拔标高约470. 8m左右,最低海拔标高约222.2m,相对高差约248.6m,矿体产出标高在390 m-320m。矿区的位置总体较高,地表水能自然排泄。 2)、地层的含水性矿区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及第四系(Q),其含水性特征如下: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风化粘土层,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含水量甚微,随雨、干旱季节交替而变化,根据区域水文资料,泉水流量0.01一 0. 141 L/s,水质类型为HCO3-Ca Mg型,矿化度6O-15Omg/L, PH值7.O一7.5。并与下伏基岩风化裂隙水有密切关系,埋深O.5一4.Om,属弱极弱的孔隙含水层,本次调查时未发现该类泉水点出露。 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厚度大于70m。根据该地区区域资料,该套地层为溶蚀洼地、溶蚀较发育,属于含岩溶裂隙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 5O一15Omg/L。由于山体深切,沟谷发育,含水层封闭条件较差,地下水易排泄,不易富集,不具承压性。本次调查时未发现该类泉水点出露。 构造的含水特征矿区内岩层总体倾向175一165,倾角55一6O。矿区及附近无断裂构造,仅见二组节理裂隙,发育密度约1条/m,是沟通地表水的主要通道,由于本矿区分布于山体斜坡上,矿床开采为露天开采,开采最低标高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222.2m) 以上,节理裂隙对本矿区沟通地表水影响较小。所以,构造的含水性对本矿山开采影响不大。 矿区地下水补给、迁流、排泄条件矿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山坡为补给区,一般以下降泉或渗流形式向当地相对侵蚀基准面运移,迁流途经短,属于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循环类型。采矿区位于山坡上,海拔标高+39O+32Om,位于当地相对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床开采属于露天开采,自然排泄条件较好,大气降水是矿区的主要水源,可自流排泄。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工程地质条件矿区自山顶至最低开采水平(+320m)以下的底板全部为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即矿区范围内矿层及其底板全部为矿层,无夹层;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但矿岩结构紧密,整体质量坚硬稳定,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属坚硬至较坚硬厚层块状碳酸盐岩岩体;矿层直接顶板为第四系残坡积风化层土体,平均厚1 .Om,属露天开采的剥离物,对未来矿山开采过程的安全影响不大;矿体分布在斜坡上,南西工矿段矿体倾向与坡向一致,矿体倾角较陡,倾角大于坡角,北东II矿段矿体倾向与坡向斜交,倾角大于坡角;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最终边坡角为60,岩体中两组节理裂隙较发育,在开采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台阶边坡的稳定性。 环境地质条件、矿山环境地质条件现状1)、该矿山为延续矿山,经本次调查,矿山己形成南西和北东两个采空区,矿段采空区面积为2499m2, 矿段采空区面积为3443m2,均未遭受较大的破坏和污染,现状条件下影响程度较轻。2)、经调查,矿山区内没有发生过各类地质灾害,矿区地面与斜坡处于稳定状态,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影响较轻。、矿山环境地质条件预测1)、未来矿山开采形成露天采场面积约16341m2,原有排土场、生活办公区及大多数新建矿山公路都在矿区范围内,只有88m新建矿山公路在范围外,占地面积约440m2;合计占用面积16781m2。所占用、挖损破坏的土地类型主要为疏林地,属于影响较轻。2)、未来矿山开采对象主要为灰岩,除含CaO较高外,亦无其它有毒有害元素,无其它污染源。所以,预测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较轻。3)、山体部位矿岩结构稳固,岩溶发育较弱,在开采过程中发生崩塌、滑坡可能性较大。所以,预测引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其危险性较大,影响较大。综上,矿区现状地质环境较好,而随着矿床的开采,极可能引发局部小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此,必须严格控制采场切坡坡度及高度,最大限度的加强废料的综合利用与管理。所以,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类型。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及防治措施开采范围内矿层(体)直接顶板为第四系残坡积风化层中的粘土夹碎石,平均厚度1 .Om,在采矿过程中予以剔除;矿层(体)直接底板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1q浅灰一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岩石坚硬,属于坚硬稳固岩层;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环境地质条件中等。岩体中有二组节理裂隙较发育,在今后的采矿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边坡稳定性,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避免深切坡(陡坡)形成临空面而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矿山剥离量及开采方式的确定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矿体上部残坡积层覆盖层,平均厚度约为1.0m,作为剥离对象。通过估算,矿区资源量估算范围内剥离总量为11541m3。 资源储量及开采量 矿区内共计求得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保有333类矿石资源量31.9万吨,再乘以开采回采率95%后,设计利用矿石资源量为开采资源量为30.3万吨。矿山开采对象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开采无尾砂产生,亦无其他伴生矿产生。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所示。表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1总投资180万元2资源储量(333)31.9万吨3销售收入250万元每年4利润额37.54万元每年5年利税总额58.9万元每年6投资回收期已盈利7设计采石规模10万吨每年8、劳动定员 本项目总劳动定员20人,其中常住工人6人,职工以当地居民为主,严格按照厂区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年工作日为300天,实行一天一班制。9、主要生产设备表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构筑物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手持式凿岩机2台还有电动机、炮机、水泵、电焊机等多种小型辅助设备,与上述设备配合使用23.5m3/min空气压缩机2台3鄂式破碎机2台4传送带8条5挖掘机2台6装载机2台7振动筛2台8变压器2台9装载汽车4台10简易工棚4个11蓄水池2个约20m3说明:项目主要设备主要为原有矿山开采所用设备,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及更换小部分设备等,主要新增设备是在除尘方面。表5 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 位数 量1钻头个/a2002炸药t/a303雷管发/a1280010、项目占地情况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露天采场已占用疏林地约5942m2,未来矿山开采将形成露天采区面积约16341m2,排土场面积约800m2,办公生活区约300m2,新建矿山公路长度约88m,面积约440m2,合计占地面积约16781m2。11、项目拆迁安置情况根据调查,项目不涉及移民搬迁生产和生活安置人口。12、辅助工程 供电系统矿区周围有一条高压输电线通过,在矿区内安有1台变压器,能满足生产生活用电。 给水系统矿区用水主要是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均来自于山泉水,用水管引致项目所在地。生产用水主要为矿石加工过程中降尘用水,生产用水量不大,约30m3/d,利用一个40m3高位水池蓄水。矿区劳动定员20人,大部分为当地居民,常住居民约6人,设有简易食堂,常住工人按100L/人d计,其余按50L/人d计,排放系数取0.8,则排水量约1.04m3/d,312m3/a。 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项目地设置简易宿舍及食堂,矿区20人(常住工人6人),职工以当地居民为主。常住工人按100L/人d计,全天用水量为0.6 m3/d;其余按50L/人d计,全天用水量为0.7m3/d。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4 m3/d, 312m3/a。本项目设有简易旱厕,用于收集工作人员产生的粪污,且定期清掏用作农肥;生活用水通过开挖的水渠进入生活区前方的农田,作为农田灌溉用水使用,不外排。 生产废水由于露采工艺用水量不大,主要为矿石加工过程中的降尘用水,机械冲洗水,。降尘用水量不大,约为30m3/d,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矿石带走、蒸发损失、渗入地下);机械冲洗废水产生量小,约5m3/d,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因此,露采场基本无水外排。 雨水 本工程通过在露采境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将采场外雨水截流至采场以外,以防止此部分水对露天采场边坡造成危害和保证采场安全。露天采场在地势低洼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经沉淀处理后部分回用于采矿,其余部分外排至矿区南侧水渠。1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页)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矿山范围矿山拐点组成个10开采标高m+390+320矿山面积Km20.0262矿体特征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可采矿体个3矿体走向长m:100;:80矿体倾斜宽m:70;:80矿体平均厚度m45矿体倾角度5560矿石密度t/m32.73资源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保有资源量万t31.9333设计利用储量万t31.9设计可采储量万t30.3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质环境条件中等4生产规模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万t10日产量t3335开采方案开拓方式公路开拓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地面运输汽车运输开采方式横向剥采运输方式挖机+汽车设计损失率(含回采损失)%5矿山回采率%95采区回采率%95采场(工作面)回采率%956经济指标产品销售价格元/t25产品直接成本元/t10年收入万元250每年净利润万元37.547选矿选矿工艺无需选矿产品方案砂石年产量t100000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问题本项目占地类型为荒地,项目周边500m内无居民,1km范围内无工业企业污染源,项目用地内不存在原有污染源。本矿山已开采多年,由于环保意识淡薄,设施落后,因此存在的环境问题较多,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1、项目现有矿石加工时,在投料、破碎等粉尘集中产生环节无粉尘收集处理设施,在加工过程中将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2、在采矿原石堆场、矿石加工及产品堆场环保设施不健全。无降尘措施、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将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影响,无排水沟、无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遇降雨天气,产生大量含SS的地表径流,造成了地表水污染;3、矿石加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在冲洗过程中容易产生含石油废水,造成地表水污染。4、未设置规范的排土场,剥离的表土大堆放在临时排土场内,并且未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设施。5、项目设有简易旱厕,但化粪池容积过小,且生活废水未进入化粪池规范处置,随意流失蒸发;未设置规范的垃圾桶、垃圾围,整个厂区无规范的雨污分流系统及排污口;6、项目距离砂石需求点较远,道路运输距离较大,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气以及噪声的污染。7、粗放式经营,缺乏统一的环境管理。通过本次延续办证,将提高集约化程度、改善作业条件,并配套完善环保设施,开展水土流失防治等工作,改善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保靖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东经1091210950和北纬28242855之间,东界永顺、古丈,南边吉首、花垣,西抵重庆秀山,北靠龙山。全县总面积1745.88km2,县城设在迁陵镇,东至湖南省省会长沙532km。S231省道经过县域西部,G209国道经县城横贯全境。张花高速公路从保靖县城南侧通过。2、 地形、地貌、地质保靖县呈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形,武陵山脉斜贯县境,群山起伏,岭谷相间,山、丘、岗、坪交错。保靖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境内群山起伏,高低悬殊。西北部为武陵山中支的一部分,最高海拔白云山白云寺遗址1320.5m。中部为中低山谷地,多溪谷平原和岗丘阶地,地势较平缓,海拔在300500m之间。最低海拔为县城迁陵镇原水文站200.5m。东南部为武陵山南支的一部分,多是切铷破碎的中山山地,最高海拔吕洞山1227.3m。显现出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轮廓。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属于中国新华夏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中段,武陵山二级隆起中段,湘西北弧形构造西南端内弯处。构造走向由北转北东,属台地型类型。县境主要地质构造,自西北像东南褶皱有红岩溪比耳背斜;野竹坪向斜;马蹄寨拔毛寨向斜;保靖背斜;涂乍禾库向斜;万岩溪背斜等。主要断裂有:保靖断裂带,其中以老寨保靖压轴性断裂规模为最大,一般1015m,最宽达400m。呈北东和北北东向发育倾向南东,倾角80度。此外还有比耳压性断裂,普戎岩桥边张性断裂;复兴场花垣石耶司张扭性断裂;葫芦寨张性断裂等。3、气候和气象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为沅麻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复杂的地象性状使得境内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的配置有着明显的以垂直差异为主的地域分异,呈现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致使自然资源呈多样性、特殊性。因地形复杂,尤其是地势高差悬殊的中山地带。呈现出地跨三带的主体气候特征。“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些谚语是对山地气候垂直差的生动写照。地热越高,气湿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6,无霜期缩短5天,不同高度的季节也就有了差异。保靖县年平均气温为16.1,气温最低月为元月,每年平均为4.7,最高月为7月,每年平均2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7,极端最高气温为39.9,无霜期288天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4、 水文保靖县境内水系发达,溪河密布,有大小溪河150余条,分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634.1km2和136.55km2,干流长度在5km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km2的溪河达61条,其中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29条,四级支流13条,五级支流2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且有灌溉、航运、渔业之利。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酉水,酉水又称白河,属沅水一级支流,从县境西北角清水坪镇大桥村入境,经县城从东部杨家村出境,流经县境长达81.1km,年平均流量为453.6m3/s,可开发水能资源80.61万kw。碗米坡水电站装机容量24万kw,年电能7.92亿度。花垣河系酉水最大支流,流经县境50.1km,每年平均流量为75.8m3/s,可开发水能资源5.61万kw,已建成双溶滩、狮子桥、竹篙滩三座电站,装机密量分别为8000kw、9600kw和125kw。5、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靖县森林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种类较为丰富,境内有森林植被资源90科613种,其中乔木树种329种,灌木234种,藤本50种。目前尚存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植物主要有珙桐、伯乐树、银杏、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有金毛狗、巴山榧、鹅掌楸、凹叶厚朴、黄连、樟树、楠木、闽楠、野大豆、香果树、翅荚木、喜树、川黄檗、杜仲、红椿、榉树、花榈木、黄衫、篦子三尖杉、伞花木、拟高粱、中华结楼草、金荞麦等23种;另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24种。县内云山蓝果树群是目前为止湖南省最大的蓝果树群;有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国家保护名贵药材,是中国桐油、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保靖县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323种,水生脊椎动物42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有云豹、金钱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金雕6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51种。6、 矿产资源保靖县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白云石、紫砂陶、金属镁、钒、硫铁矿、磷矿、大理石、硅石等,数量多达20多种,且有“金属镁都”、“中南陶都”之美称。目前,锌锰矿产品加工、陶瓷制品已经成为了保靖县的支柱产业。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人口保靖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2013年,保靖县辖迁陵、复兴、普戎、毛沟、野竹坪、清水坪、比耳、水田河、葫芦、碗米坡10个镇和大妥、阳朝、涂乍、水银、清水、夯沙6个乡。2015年,保靖县乡镇区划调整,调整后,保靖县共减少4个乡镇建制,现辖迁陵、毛沟、复兴、水田河、葫芦、比耳、清水坪、碗米坡、吕洞山、普戎10个镇以及阳朝、长潭河2个乡,共12个乡镇建制。2、经济概况2014年,保靖县生产总值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5.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974元,增长10.0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835.745.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比重为15.1%,比上年下降13.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33.5%和59.6%。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6%;建筑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6%;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51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农业:全县农林牧渔服业总产值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9.14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0.40亿元,增长9.2%;牧业产值2.77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0.18亿元,与上年持平;农业服务业产值0.06亿元,与上年持平。工业:全县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9.0%。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90亿元,下降39.6%;重工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50.1%。规模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58.3%;股份制工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0.97亿元,下降10.7%。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0.35亿元,下降55.3%;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5.55亿元,下降0.9%;省级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4.84亿元,增长11.7%、技工贸总收入16.05亿元,增长9.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5.83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其中,城镇投资14.69亿元,增长19.9%;房地产投资1.13亿元,增长82.7%;更新改造投资5.45亿元,增长12.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9.18亿元,增长22.6%;非国有投资5.88亿元,增长9.5%;民间投资5.70亿元,增长15.8%。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5.78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9.10亿元,增长25.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5.51亿元,增长7.2%;产业投资4.87亿元,增长9.0%;民生工程2.11亿元,下降21.6%;生态环境1.49亿元,增长79%;基础设施6.27亿元,增长38%。3、教育、文化、医疗全县有各类学校4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完全中学2所,普通中学15所,小学27所(教学点81个),职业教育1所。17所中学教职工1461人,其中专任教师1358人,招收学生4677人,毕业学生3557人,在校学生12871人,其中初中招生学生3377人,高中招生学生1300人;初中毕业生2463人,高中毕业学生1094人;初中在校学生9234人,高中在校学生3637人。初中辍学率2.96%。小学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988人,招收学生2854人,毕业学生3402人,在校学生17554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4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职工人数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招收学生623人,在校学生1388人。幼儿园33所,282个班,教职工310人,在园幼儿8313人。全县文化广电服务站16个。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41个,文化馆1个,全年演出2060场次,其中送戏下乡65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30万册,年接待读者人数3200人次。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用户3.24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 %。解决广播电视盲村收视问题280户,累计2.93万户。全县卫生机构(含计生)74个,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含计生)43个。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1089张,卫生技术人员0.10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06万人,增长20%;注册护士0.05万人,增长25%。总诊疗人次52.12万人次,住院 3.16万人次。年末有私营医院5个,个体诊所26个,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从业人员193人;村卫生室358个,乡村医生366人。4、文物保护保靖县自古为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之地,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奇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各展风骚。根据调查,本项目周围1km内尚无挂牌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单位。5、 比耳镇社会环境简况比耳镇位于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三面环水,东南与清水坪镇接壤,西与龙山县隔河相望,北与碗米坡镇相邻。是由原隆头乡和原比耳镇因区划调整合并而成的移民重镇之一。面积96.7平方公里,耕地968公顷。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3852户,16448人,其中移民涉及6个村,28个组,1534户,6238人,80%为土家族。镇内有中学一所,中心片小6所,集市一处。 境内交通便利,酉水河绕境而过,贯通该镇亚渔、卡湖、兴隆、比耳、水坝五个村,上达蜀水,下及沅水。坝别公路横穿利湖、且湖、别腊、兴隆、水坝、比耳六个村庄。 境内群山连绵,沟壑丛生,风景优美,是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喀斯特地貌明显。森林资源丰富,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镇域海拔较高,自然条件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 比耳镇是保靖县柑桔基地之一。全镇GDP达67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80元,其中农业收入1885万元。柑桔种植面积达10880亩,总产量11750吨,柑桔已成为富民强镇的重要经济支柱。镇内流域8公里,河面达56000平方米,水资源相当丰富,渔业较为发达。同时,镇内山高林广,草场资源十分丰富,利于发展畜牧业。环境质量状况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由保靖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监测时项目正在进行生产)根据项目区域的地势地貌以及工程周边敏感点分布特点,结合大气监测点设置依据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技术规范,进行大气监测点的布置。1、监测点布置本次环评布大气监测点2个,即G1、项目拟建地处;G2、项目拟建地南侧600m比耳村居民点处。具体位置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置图。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据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结合区域环境特点,本环评环境空气评价因子为:NO2、TSP、SO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国家环保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1990)、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执行。评价方法采用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法进行评价。3、监测时间和频率: 采样日期为2016年8月13日-8月19日,连续采样7天,监测日均值。4、评价标准根据保靖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关于保靖县比耳镇狮子口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本次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表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NO2日平均0.08TSP日平均0.15SO2日平均0.155、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表7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3)监测位点监测项目浓度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G1SO20.01160.0334000.15NO20.00410.012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