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乒乓球(单项)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俱乐部、学校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甲组: 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乙组: 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丙组: 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六、参加办法:(一)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报名人数不限。(二)各组年龄规定:甲组: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乙组: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丙组: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丁组: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三)各代表队每个组别中必须报1 名直拍快攻型打法运动员(直拍快攻型打法不包括使用长胶);无直拍快攻型运动员的组别不得报名参赛,各代表队每个组别中使用长胶的运动员限报1 名(并在报名表中加以注明)。(四)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 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编译的国际乒联乒乓球竞赛规则(2011年),并执行: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2、在获得每2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当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时,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3、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4、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已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5、在局与局之间,运动员可有不超过1分钟的休息时间。6、每局比赛中,每6分后,或决胜局交换方位时,有短暂的时间擦汗。7、从发球开始,到球被击出,球要始终在台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无遮挡发球)。8、比赛用球:另定。(二) 参加比赛运动员所使用的球拍覆盖物,根据“国际乒联批准的球拍覆盖物(NO27B)列表”规定执行。(三) 比赛赛制视报名情况另定。每场比赛均采用5局3胜制。(四) 双打比赛中,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五) 运动员不得无故弃赛(包括赛中),如赛中因伤弃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八、录取名次:(一)各组别均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各项参赛的队(人)数不足录取名次时,按实际参加队(人)数录取。(二)某单项只有一人(队)报名参赛时,该单项将不作为比赛项目。(三)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九、报名和报到:(一)各参赛单位必须按统一报名表的要求填写,于赛前30天将报名表电子邮件发送至: ,纸质一式二份分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二)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在赛区统一办理人身保险手续(经费自理),并交验注册证或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三)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四)已报名无正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裁判员: 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指派。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乒乓球(团体)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甲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乙组: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丙组: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六、参加办法:(一)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可报男、女团体数不限,每个团体限报5人。(二)各组年龄规定:甲组: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乙组: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丙组: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丁组: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三)每个团体至少应有直拍快攻型打法运动员1名(直拍快攻型打法包括使用正胶、生胶、反胶)。每个团体赛中使用长胶的运动员限报1名,同一运动员打法必须一致。无直拍快攻型打法的团体,不得报名参赛。(四)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七、竞赛办法:(一)比赛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编译的国际乒联乒乓球竞赛规则(2011年)。 (二)参加比赛运动员所使用的球拍覆盖物,根据“国际乒联批准的球拍覆盖物(NO27B)列表”规定执行。(三)各组别团体赛均采用五场三胜制,每场采用5局3胜制。每场比赛必须三名及以上运动员出场,且上场比赛的运动员中必须有1名是正胶直拍快攻型打法,上场时必须佩带直拍选手袖套。团体赛(四场单打,一场双打)双方选手的出场次序为:1.A-X 2.B-Y 3. A(B)/C-X(Y)/Z 4.B(A)-Z 5.C-Y(X)。(四)各组别团体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别均分两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排出小组名次;第二阶段:各组别小组1、2名采用交叉累进淘汰赛制决出1至4名,以相同方式决出5至8名。(五)运动员必须在前一天参加身体素质测试,每个团体分别取4 名最好成绩的总得分作为该团体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不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运动员不得参加比赛,不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队(团体),不予录取名次。测试内容为:羽毛球掷远;45 秒双摇跳绳(丙、丁组为1 分钟单跳);3.5 米移步换球;60 米跑或者203 次往返跑。比赛前任抽三项进行测试。(六)团体赛名次由团体比赛成绩得分与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得分之和产生的团体总得分依次排列(比赛成绩占80%,身体素质成绩占20%)。计算公式为:团体总得分=(参赛队数团体比赛名次+1)80%+(参赛队数身体素质测试团体名次+1)20%。 (七)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八)运动员不得无故弃赛(包括赛中),如赛中因伤弃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九)比赛用球:另定。八、录取名次:(一)各组团体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参赛的队(人)数不足录取名次时,按实际参加队(人)数录取。(二)某团体只有一队报名参赛时,该团体将不作为比赛项目。(三)团体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九、报名和报到:(一)各单位于赛前30天在温州市体育比赛报名系统报名,同时将报名单一式二份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二)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在赛区统一办理人身保险手续(经费自理),并交验注册证或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三)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四)已报名无正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裁判员: 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指派。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羽毛球(单项)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俱乐部、学校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14-15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13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12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11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10岁及以下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六、参加办法:(一) 年龄规定: 14-15岁组: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3岁组: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2岁组: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1岁组: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0岁及以下组: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二)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报名人数不限。(三)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 5、各组年龄均不能以小代大、以大代小参赛。每名运动员限报二项。七、竞赛办法:(一)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最新审定的羽毛球竞赛规则及世界羽联有关21分制最新规定。(二)各组单项比赛赛制视报名情况另定。采用三局两胜制。各单位在报名时应按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排列顺序,以便进行抽签编排。 (三)双打比赛中,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四)运动员不得无故弃赛(包括赛中),如赛中因伤弃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五)某单项只有一人(队)报名参赛时,该单项将不作为比赛项目。(六)比赛用球:另定。八、录取名次与计分方法:(一)各组别均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参赛的队(人)数不足录取名次时,按实际参加人数录取。(二)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九、报名与报到: 1、各参赛单位必须按统一报名表的要求填写,于赛前30天将报名表电子邮件发送至: ,纸质一式二份分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2、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交验运动员参赛代表资格证或第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 3、 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4、已报名无证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仲裁小组和裁判员:仲裁小组和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指派。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羽毛球(团体)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14-15岁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13岁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12岁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11岁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10岁及以下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六、参加办法:(二) 年龄规定:14-15岁组: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3岁组: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2岁组: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1岁组: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0岁及以下组: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二)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可报男、女团体数不限,每个团体限报5人。(三)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 5、各组年龄均不能以小代大、以大代小参赛。七、竞赛办法:(一)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最新审定的羽毛球竞赛规则及世界羽联有关21分制最新规定。(二)团体赛:各组5个队以下(含5个队)进行单循环赛;5个队以上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别均分二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排出小组名次;第二阶段:各组别小组1、2名采用交叉淘汰制决出14名,以相同方式决出58名。 (三)团体赛必须三人及以上参赛,运动员出场顺序采取任意排名的方法,按规定填写赛会统一的出场顺序表一式两份(出场顺序表上不能出现更改),由领队或教练员签名后,于赛前30分钟在公开场合下,双方同时将该表递交赛会指定人员,经审查合格将其中一份同时交予对方。出场顺序表一经交换一律不准更改。(四)团体赛由三场比赛组成,其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双打;比赛采用三场两胜制,每名运动员在一场团体赛中只允许出场一次单打和一次双打。(五)运动员必须于赛前一天参加身体素质测试,每个团体分别取4 名最好成绩除4总得分计该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不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运动员不得参赛,不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队(团体),不录取名次。测试内容为:10 次低重心四点跑;1 分钟双摇跳绳(11岁组、10岁及以下组为3 分钟单跳);立定跳远;100 米跑或20 米5 次往返跑。(六)团体赛总名次:由比赛名次与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得分之和名次决定。比赛名次占80%,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得分之和名次占20%(比赛名次80%+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得分之和名次20%=团体比赛总名次)。比赛名次与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得分之和名次的前八名分别均按9、7、6、5、4、3、2、1 分值计入。若团体赛总名次的分值相等比赛名次前者团体赛总名次列前。 (七)比赛中,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八)运动员不得无故弃赛(包括赛中),如赛中因伤弃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九)比赛用球:另定。八、录取名次与计分方法:(一)各组别均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参赛的队数不足录取名次时,按实际参加人数录取。(二)团体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九、报名与报到: 1、各单位于赛前30天在温州市体育比赛报名系统报名,同时将报名单一式二份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2、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交验运动员参赛代表资格证或第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 3、 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4、已报名无证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仲裁小组和裁判员:仲裁小组和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指派。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网球(单项)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俱乐部、学校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甲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乙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丙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丁组: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短式网球甲组: 男单、女单短式网球乙组: 男单、女单六、参加办法 (一) 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报名人数不限。(二) 甲组:199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乙组: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丙组: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丁组: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短式网球甲组: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短式网球乙组: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三)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四)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 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际网联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标网和短网比赛采用不同计分方法,其中标网采用一盘(6局)平局决胜制,短网采用11分三盘两胜制(即先胜11分且净胜分为2分以上该胜局,当双方比分1010时,一方连续胜2分为该局胜;比分14平时,一方先胜1分即为胜方),比赛赛制视报名情况另定。(二)各单位报名时应按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排列顺序,以便进行抽签编排。(三)决定名次的办法:循环赛的名次按获胜次数多少决定名次,胜次多者名次列前。如两队获胜次数相等,则按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关系决定名次;如三队(对、人)或三队(对、人)以上获胜次数相等;则按净胜盘数决定;仍相等则按净胜局数决定;还相等,则按净胜分数决定;上述办法仍不能排出名次,采取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四)运动员不得无故弃权。大会通知上场15分钟内不到场者,视为弃赛。因伤、病不能参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如病好上场比赛,也需大会医生证明,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五)双打比赛中,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六)比赛用球:另定。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一)各组别均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不足八名按实际参赛数录取。(二)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九、报名与报到(一)各参赛单位必须按统一报名表的要求填写,于赛前30天将报名表电子邮件发送至: ,纸质一式二份分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二)一个组别项目只有一个人参赛时由大会通知改项不换人或不做正式比赛项目。(三)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交验运动员参赛代表资格证或第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 (四)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五)已报名无证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仲裁委员会和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选派。 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网球(团体)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竞赛项目甲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乙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丙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短式网球组: 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六、参加办法(一) 报名人数: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人数8:1配备。各组别可报男、女团体数不限,每个团体限报5人。(二)甲组:199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乙组: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丙组: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以内出生者;丁组: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短式网球甲组: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短式网球乙组: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三)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四)运动员资格:1、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2、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试训及转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交流到我省的外省运动员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队参赛总人数的15(小数点后忽略不计)。3、凡输送到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 4、参赛运动员由大会统一办理运动员人身意外保险,费用自理。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际网联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标网和短网比赛采用不同计分方法,其中标网采用一盘(6局)平局决胜制,短网采用11分三盘两胜制(即先胜11分且净胜分为2分以上该胜局,当双方比分1010时,一方连续胜2分为该局胜;比分14平时,一方先胜1分即为胜方),比赛赛制视报名情况另定。(二)团体赛由两个单打和一个双打组成。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和双打。每个团体至少要有三人以上参加,两个单打必须由两名队员出场参赛,并只允许两名单打参赛者的其中一名兼任双打。(三)每次团体赛运动员出场顺序采取任意排名的方法,按规定填写赛会统一的出场顺序表一式两份,由领队或教练员签字后,于赛前三十分钟双方同时将该表递交赛会指定人员,经审查合格后将其中一份同时交予对方。出场顺序表一经交换,一律不准更改。 (四)决定名次的办法:循环赛的名次按获胜次数多少决定名次,胜次多者名次列前。如两队获胜次数相等,则按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关系决定名次;如三队(对、人)或三队(对、人)以上获胜次数相等;则按净胜盘数决定;仍相等则按净胜局数决定;还相等,则按净胜分数决定;上述办法仍不能排出名次,采取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五)运动员(标网)必须于赛前一天参加身体素质测试。测试内容为:1、双摇跳绳30 秒2 次(丙组、丁组为1 分钟单跳);2、双脚跳跃(左右不间断连续跳跃20 秒;杆高甲组为0.3 米、乙组为0.25 米);3、扇形往返(按规定的线路往返跑动,每次必须用手触摸目标),各队运动员参加各项测验相加的成绩的总和为该队身体素质测验的成绩。扇形往返的路线如下:(六)团体赛名次:由团体比赛成绩与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得分之和决定。比赛成绩占80%,身体素质占20%。计算公式为:团体总成绩=(参赛队数团体比赛名次+1)80%+(参赛队数身体素质测试团体名次+1)20%(七)运动员不得无故弃权。大会通知上场15分钟内不到场者,视为弃赛。因伤、病不能参赛,需由大会医生证明,并经裁判长批准。如病好上场比赛,也需大会医生证明,裁判长批准,否则取消成绩。(八)同队运动员必须穿着同样服装,否则不得上场比赛。(九)比赛用球:另定。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一)各组别均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计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不足八名按实际参赛数录取。(二)团体总分获前三名的代表队主教练员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九、报名与报到(一)各单位于赛前30天在温州市体育比赛报名系统报名,同时将报名单一式二份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二)一个组别项目只有一个人(队)参赛时由大会通知改项不换人或不做正式比赛项目。(三)各单位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报到时交验运动员参赛代表资格证或第二代身份证、运动员近期(赛前15天之内)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无上述证明者不得参赛。 (四)各单位报到时需交赛风赛纪保证金1000元,如无违反各项规定,于赛后返回。(五)已报名无证当理由不参赛者每项罚款100元。十、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仲裁委员会和主要裁判员由市体育局选派。 十一、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三、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田径分龄赛暨温州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三、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各基层学校队四、比赛日期和地点:待定五、参加办法:(一)年龄分组和健康规定:1、比赛设中学组和小学组:小学组设:10岁组、11岁组、12岁组中学组设;13岁组、14-15岁组、16-18岁组2、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二)报名人数:根据2012年温州市田径分龄赛团体总分分配名额:永嘉、苍南、瑞安可报48名运动员,平阳、洞头、鹿城、瓯海、乐清、龙湾可报42名,文成、泰顺、经开区可报36名。各县(市、区)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可报一支基层小学组参赛,一个单位最多限报20人。各单位工作人员按运动员8:1配备。六、运动员条件:(一)运动员年龄规定:10岁以后组必须是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11岁组必须是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2岁组必须是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3岁组必须是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4-15岁组必须是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16-18岁组必须是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内出生者。(二)运动员资格按温州市青少年儿童比赛有关运动员资格规定执行,参赛运动员须为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系统在册运动员,且必须持有省、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竞赛注册证或第二代身份证。(三)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训六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由输送单位报名参赛,不占报名名额,省队试训及正式运动员不能参赛。(四)凡输送到解放军、体院竞技体校的学生,必须经市体育局同意并在市体育局训竞处备案者,否则不予参赛。(五)各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赛人数不得超过实际报名参赛运动员人数的10,并且在报名表上注明。(六)各单位在报名参赛时每个组别男、女运动员必须各报两名的基础上,方可不再受年龄组别报项的限制,男女运动员可调剂,否则将取消违反规程报名运动员的参赛资格。(七)各单位参赛运动员号码布由各单位自制,具体要求:宽24厘米高20厘米、白色。各单位使用号码规定见附表六。(八)运动员资格请各县(市、区)体育局、教育局负责审查,严格把关。七、竞赛办法:(一)10-11岁组比四项全能。(二)12-13岁组比主副项。(三)12-13岁每人限报两项,全能可兼单项。(四)12-13岁组每个运动员除主项外,必须参加规定的副项比赛。先比主项后比副项,径赛进行一个赛次,田赛项目均跳或掷三次。(五)14-15岁、16-18岁组比单项。(六)比赛前一天按所报参加的主项进行赛前规定的形态指标选材测试。(七)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的项目不比赛(投掷除外),由赛区通知报名单位改项不换人。(八)竞赛项目及器材标准附后。八、计分和录取名次办法:(一)计算公式:1、12-13岁组单项名次计算公式具体见附表五。2、10-11岁组四项全能名次=四项全能得分*80+形态分*20(二)查分办法:12-15岁组全能查全能评分表,其余按全国少年田径竞赛手册和省形态评分表及形态各项指标百分比查分,按总分多少排列名次。(三)录取名次:1、各单项男、女均录取前八名,分别按9、7、6、5、4、3、2、1计分,接力和全能项目不加倍计分,不足8人(队)按实际参赛人数录取。2、12-13岁组总分相同,则以主项成绩好者名次列前,主项成绩相同以形态分好者名次列前,仍相同按田径规则执行。(四)破纪录加分办法:破全国少年各年龄组纪录和省最高纪录加20分,破全省少年各年龄组纪录和市最高纪录加14分,破市少年儿童各年龄组纪录加7分。(纪录是指2013年审定的各年龄组的纪录)。九、总团体名次:小学组和总团体均取前八名。小学组按各队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得分数和破纪录加分计算名次,分数多者列前。如分数相同,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余类推。总团体按各单位中学组和小学组(小学如有两支队以最好的队计团体总分)在比赛中累计总分计算名次,分数多者列前。十、奖励(一)总团体前三名的队伍各获两名优秀教练员称号,总团体四至六名的队伍各获一名优秀教练员称号,小学组团体总分前三名的队伍主教练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如有违反赛风赛纪,不予以评比优秀称号)。(二)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十一、报名和报到:(一)各单位于赛前30天在温州市体育比赛报名系统报名,同时将报名单一式二份寄市体育局训竞处和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引进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必须注明。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报名表须经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报名后不得更改,逾期报名(以邮戳为准),按弃权论。已报名无正当理由不参赛,除经费自理外,一项罚款100元。(二)各代表队于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十二、经费:(一)各代表队参赛经费自理;(二)组织及参赛优异的单位给予组织人员适当的奖励。十三、本规程解释权属温州市体育局十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附一:竞赛项目及器材标准1、16-18岁组(1996-1998年出生)24项100m、200m、400m、800m、1500m、400 m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2、14-15岁组(1999-2000年出生)28项100m、200m、400m、800m、1500m、110 m栏(男)、100 m栏(女)400 m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男四项全能(110m栏、跳高、标枪、1500m)女四项全能(100m栏、跳高、标枪、800m)3、13岁组(2001年出生)24项主 项 副 项100m、200m、400m 跳远800m 200m1500m 400m100m栏 60m跳高、跳远、铅球、标枪、铁饼、 60m三项全能(100米、跳高、铅球)4、12岁组(2002年出生) 20项主 项 副 项60m、100m、200m 400m 跳远800m 200m跳高、跳远、铅球、标枪 60m三项全能(60m、跳高、铅球)5、10岁、11岁组(2004年以后、2003年出生)20项短跑组:100米、800米、跳远、垒球中长跑组:400米、800米、跳远、垒球跳高组:跳高、100米、800米、跳远跳远组:跳远、100米、800米、跳高投掷组:100米、800米、铅球、垒球6、10-12岁组:男女共4项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7、13-18岁组:男女共4项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附二: 各年龄组栏高、栏距表组 别全程距离栏高(米)起跑至第一栏(米)栏间距(米)最后栏至终点(米)栏架数13岁男子组100米0.762138151013岁女子组100米0.762127.515.51014-15岁男子组110米0.91413.728.717.981014-15岁女子组100米0.762138151014-15岁男子组400米0.844535401014-15岁女子组400米0.7624535401016-18岁男子组110米1.013.728.9016.181016-18岁女子组100米0.84131910.51016-18岁男子组400米0.9144535401016-18岁女子组400米0.76245354010附三: 田径分龄赛形态测评各项指标项 目骨 龄形态测评内容占各项所占百分比短跑、跨栏跑、跳远、三级跳远男12-13岁女12-13岁1、 身高53% 2、下肢长A/身高100% 27%3、体重/身高1000 20%跳 高男12-13岁女12-13岁1、 身高55% 2、下肢长A/身高100% 30%3、体重/身高1000 15%铅球、铁饼、标枪、垒球男12-13岁女12-13岁1、 身高55% 2、指距-身高 25%3、体重/身高1000 20%全 能男、女12-13岁1、身高80% 2、指距-身高 20%附四: 各年龄组器械重量表组别 项目铅 球铁 饼标 枪14-15岁男子5公斤1.5公斤600克12-13岁男子3公斤1公斤(13岁)400克14-15岁女子4公斤1公斤500克12-13岁女子3公斤075公斤(13岁)300克附五: 主项、副项、形态评分办法项 目12-13岁组主项6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30%+形态得分10%主项10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30%+形态得分10%主项20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30%+形态得分10%主项40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30%+形态得分10%主项80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40%主项1500米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40%跨栏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主项跳高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主项跳远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主项铅球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主项标枪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主项铁饼主项得分60%+副项得分25%+形态得分15%全 能全能得分90%+(形态得分9全能项目数3)10%附六:各代表队号码布号码分配 各县(市、区)队基层小学队鹿 城001 050601 625龙 湾051 100626 650瓯 海101 150651 675瑞 安151 200676 700乐 清201 250701 725永 嘉251 300726 750平 阳301 350751 775苍 南351 400776 800洞 头401 450801 825文 成451 500826 850泰 顺501 550851 875市实验小学:876 900注:各参赛单位运动员号码布由各单位自制。具体规格要求:宽24厘米;高20厘米;白布红字,字体黑体。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围棋(春、秋季)比赛竞赛规程一、 主办单位温州市体育局、温州市教育局二、承办单位鹿城区体育局、温州市围棋协会三、执行单位温州市体育竞赛表演管理中心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代表队和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俱乐部代表队五、比赛日期和地点:春季赛时间:2014年4月12-13日,地点:鹿城区百里路小学。秋季赛时间:2014年11月7-9日,地点:待定。六、竞赛项目(一)男、女个人赛。 (二)各组团体赛。七、参加办法(一)报名人数:各县(市、区)代表队、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俱乐部代表队各组报名人数不限。培训机构、俱乐部代表队不计团体。(二)各组年龄规定:甲组:1997年1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合同范本简约模板
- 购房合同范本卖方有利
- 缴纳人防费合同范本
- 舞蹈服装合同范本
- 直播团队合作合同范本
- 小区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闪银借款合同范本
- 设备清理保洁合同范本
- 阳逻租房合同范本
- 安全检查合同
- 孕期健康方式课件
- 膏药生产现场管理制度
- 智人迁徙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SHPTA 082-2024光伏组件封装用共挤EPE胶膜
- T/CCSAS 023-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紧急切断阀设置和使用规范
- 农庄鱼塘出租合同范本
- 城管执法理论知识培训课件讲义
- 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 制冷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