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doc_第1页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doc_第2页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doc_第3页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doc_第4页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四年级第二学期本册教材分析四年级第二学期教材是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家乡上海”这一主题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以祖国大家庭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地形和景观以及民族构成与国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成就,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一样样流芳百世的珍奇异宝,无不蕴含着悠悠千年的中华文化。再以饮食、民居、民俗风情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感受各地、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开拓生活、创造奇迹的智慧,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宽容心,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让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产生振兴传统文化的愿望和使命感。 从内容上来说,四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包括锦绣中华是我家千年文明 独具风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个教学单元。单元1锦绣中华是我家,作为全册教材的开头部分,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帮助学生概括性地认识祖国大家庭。在第一单元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地形和景观以及民族构成与国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上,单元2从千年文化传承这一角度,引领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本单元重点以汉字、丝绸、瓷器这三样中国人独创的、对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发明为例,显示中华先人的了不起的智慧。单元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基于前两单元对祖国整体性了解基础上,呈现了不同地区风味各异的饮食、别具特色的居住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祖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感受各地、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开拓生活、创造奇迹的智慧,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惊叹于各地各民族人民智慧的同时,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学生情况分析(根据本校区域特点、本班学生结构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尽可能从三维角度进行描述。)本册教学总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地形和景观,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价值,认识祖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2、能够自主地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展现我国不同地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特色,感受悠悠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和提高辩论和讨论的能力。3、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宽容心,产生继承、振兴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关心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对祖国大家庭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教学资源运用上海教育资源库、嘉定区小学品德与社会主题网站、(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可进行补充)课时安排建议单 元课 题子课题课时第一单元锦绣中华是我家 (15课时)导入图(1课时)1课时1、祖国的位置(2课时)地球的模样1课时地球仪上找祖国1课时1、 辽阔的国土(4课时)祖国的疆域1课时政区划分1课时宝岛台湾2课时2、 壮丽的山河(4课时)一江春水向东流1课时各具神韵的景观1课时中国的世界遗产2课时3、 共同管理我们的家(3课时)五十六朵民族花2课时人民当家作主1课时拓展(1课时)争做学校小主人1课时第二单元千年文明独具风韵(13课时)导入图(1课时)1课时1、 独特的文字(3课时)古老的象形文字1课时汉字的发展1课时汉字的书写艺术1课时2、“柔”与“刚”的工艺(4课时)柔美的丝绸2课时瓷器与china 2课时3、 传统佳节(2课时)中秋月圆诉亲情1课时粽香满街话端午1课时拓展(3课时)中华珍宝大搜索3课时第三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4课时)导入图(1课时)1课时 1、风味各异的饮食(5课时)导入节1课时主食北面南米1课时菜肴五花八门1课时饮品浓淡咸宜2课时2、别具特色的民居(4课时)导入节1课时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1课时窑洞黄土中“挖”出的房屋1课时会走路的房子蒙古包1课时3、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3课时)待人接客的礼节1课时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1课时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1课时拓展(1课时)民间工艺大观园1课时单元1 锦绣中华是我家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疆域,知道祖国领土必须完整,神圣不可侵犯;了解祖国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管理体制。2、能运用地球仪、地图等认识辨别一些自然的、社会的事务和现象,并提高自主探究能力。3、为自己生长在一个领土完整、山河秀丽、人民当家作主的多民族国家而自豪,并具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关心国家大事的初步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独特的地形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等,自己生长在一个领土完整、山河秀丽、人民当家作主的多民族国家而自豪。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管理体制,具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关心国家大事的初步意识。单元内容概述 课题(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导入图观赏祖国的锦绣山川,激发探究祖国锦绣山河的兴趣。祖国的位置(地球的模样了解历史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地球是球体,而且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仪上找祖国学习使用地球仪,在地球仪和东西半球图上认识中国的位置,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辽阔的国土祖国的疆域比较同一季节南北气候及风景的差异,和同一时间南北昼夜的差异,由此感受我国疆域之辽阔。政区划分认识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情况,了解行政区的简称,知道信封上的邮寄地址必须书写规范。宝岛台湾了解台湾的位置、岛屿组成和著名风景,了解台湾的历史,形成祖国不可侵犯、不可分裂的意识。壮丽的山河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解我国地势情况,认识江河东流的原因,大致了解黄河和长江的特点。各具神韵的景观了解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不同的地貌景观,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的世界遗产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叹为观止的自然遗产;同时认识若不好好保护,我们将失去这些宝贵的遗产。共同管理我们的家五十六朵民族花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繁荣的保障;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并学会欣赏和尊重。人民当家作主初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和国家主席选举方面的常识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机构等知识。拓展:争做学校小主人学着在学校里实践民主选举和参政议政的大致过程。单元2 千年文明 独具风韵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价值,同时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目前存在的问题,知道它们需要后代人继承、发展,才能继续在世界上独放异彩。2、在探究祖国珍宝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和讨论的能力。3、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产生探究的兴趣,并对中华民族拥有曾经领先世界水平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成就而自豪,产生继承、振兴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价值,对中华民族拥有曾经领先世界水平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成就而自豪。教学难点: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后代人继承、发展,才能继续在世界上独放异彩。在探究祖国珍宝的过程中,产生继承、振兴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单元内容概述课题 学习内容与要求导入图通过若干中华艺术珍品、传统工艺的展示,引发探究中华文明的兴趣。独特的文字古老的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独特之处,并了解汉语言文字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汉字的发展以“车”字为例,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体会汉字发展的特点,以及现代人为改进汉字而进行的探索和大胆创新,思考汉字的未来发展方向。汉字的书写艺术了解书法与篆刻艺术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美,并重视练习汉字的书写。“柔”与“刚”的工艺柔美的丝绸大致了解我国丝绸业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丝织品的种类和式样以及现代蚕丝业的演变,感受丝绸在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对我国先人的智慧产生敬佩之情和自豪感。同时注意丝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瓷器与“china”了解瓷器的起源、古代制瓷的工艺,欣赏瓷器的样式,从中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价值,对先人拥有高超的制瓷工艺产生敬佩之情和自豪感。同时了解新型陶瓷的研制和应用,注意陶瓷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佳节中秋月圆诉亲情学习中秋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感受中秋节蕴含的文化价值,思考中秋节的庆祝方式。粽香满街话端午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学习屈原的事迹,感受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价值。拓展:中华珍宝大探索以京剧、中医、民乐、武术等为例,自主探索中华国粹,并提高自主探究所需的搜集和整理资料、展示探究成果的技能。单元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地在饮食、民居、文化艺术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异,初步理解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密切关系。2惊叹于祖国各地、各族人民利用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崇尚在任何环境中,克服不利条件,执著地追求卓越、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3.能够自主地收集、整理各种信息,探究并展现我国不同地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特色;能够从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某一个地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知道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地在饮食、民居、文化艺术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异,惊叹于祖国各地、各族人民利用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崇尚在任何环境中,克服不利条件,执著地追求卓越、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能够从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某一个地方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形成的原因。单元内容概述课题 学习内容与要求导入图通过不同地区饮食、民居、民俗风情的图片呈现,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饮食、民居、民俗风情上有着极大的差别。风味各异的美食主食南米北面了解南北方主食的主要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菜肴五花八门以川菜和粤菜为例,了解不同地区菜肴的特色,并了解各地菜肴各具风味的原因。饮品浓淡咸宜初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了解各地、各族人民特有的饮品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别具特色的民居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了解北京典型的建筑四合院的特色及其结构布局所包含的意思。窑洞黄土高原上的土屋了解窑洞的产生与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特征、自然条件的关系。蒙古包会走的房子了解蒙古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