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_第1页
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_第2页
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_第3页
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_第4页
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第二条 规划区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第二章 城乡规划勘查测量管理第四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的基础资料 第五条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第六条 城乡规划基础测量 第七条 城乡规划工程测量 第八条 城乡规划勘察测量资料的管理 第三章 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第九条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第十条 专项规划和宏观发展战略规划第十一条 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六线”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 密度分区 第四章 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规划管理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十四条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内容 第十五条 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确定第十六条 规划用地红线的划定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 第十八条 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确定 第十九条 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内容 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十一条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要求 第二十二条 旧城更新及城中村改造 第二十三条 竖向标高 第二十四条 城镇公共道路和城镇公共绿地的界定 第二节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及依据 第二十六条 建筑工程使用功能 第二十七条 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第二十八条 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 第二十九条 建筑退让控制 第三十条 停车配建 第三十一条 基地出入口方位要求 第三十二条 建筑工程景观控制 第三十三条 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控制及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四条 临时建设工程 第三十五条 私人建房 第三节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第三十六条 道路交通工程 第三十七条 其他交通设施 第三十八条 管线工程 第三十九条 其它市政设施工程 第五章 村庄规划区规划管理第四十条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 第四十一条 村民住宅建设控制1 第四十二条 村民住宅建设控制2 第四十三条 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六章 规划验收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与规划办法的关系及罚则 第四十六条 施行时间 附表:附表一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二 居住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控制指标表附表二 居住建筑建筑间距表附表三 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红线退让(D)规定附表四 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D)规定附表五 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的边线退让距离(D)规定附表六 建筑工程临规划蓝线退让距离(D)规定附表七 建筑工程临规划绿线退让距离(D)规定附表八 建筑工程临相邻地块边界退让距离(D)规定附表九 建筑工程停车位配建要求附表十 村民住宅建设控制表附表十一 停车视距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规划区 甘旗卡镇的规划区是指甘旗卡镇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划定的城市、镇、乡(苏木)、村庄和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第三条 适用范围 在本镇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第二章 城乡规划勘察测量管理第四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的基础资料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等必要的基础资料。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划管理的需要。第五条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与城乡规划编制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勘察阶段和详细规划勘察阶段。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第六条 城乡规划基础测量 城乡规划基础测量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本镇平面坐标系统应当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采用本镇平均高程面,投影长度变形值应当小于2.5cm/km。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应当为二等,其主要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测量规范及相关技术规定。(二)本镇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其主要技术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测量规范及相关技术规定。(三)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的需要测量规划区的基本地形图,并进行定期更新。基本地形图系列的比例尺为1:100、1:10000,并且应当采用本镇地形图图式及图幅分幅编号和数字测量方法,建立数字地形图库。数字地形图应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及数字栅格图(DRG)。(四)规划区范围应当测绘1:10000地形图,并五年更新一次;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集中成片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域应当测绘1:1000地形图,并两年更新一次。根据规划建设实际需要进行专项测绘工作的,可以不受上述限制。第七条 城乡规划工程测量 城乡规划的实施应当以城乡规划工程测量为基础。城乡规划工程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用地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界址点测量。(二)建筑工程的放线、验线及规划监督测量。(三)规划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工程和电力、电信、燃气、自来水、排水、工业管线等管线工程的放线及规划监督测量。(四)对高层建筑、桥梁、加层和扩建等规范规定需要进行变形测量的建筑进行变形测量。城乡规划工程测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测量规范和其他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第八条 城乡规划勘察测量资料的管理 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资料应当逐步实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料库,并实现资源共享。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执行。第三章 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第九条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甘旗卡镇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一般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四个阶段。城市、镇规划区编制和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区编制和执行村庄规划。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相应制定城乡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以及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第十条 专项规划和宏观发展战略规划 涉及城乡建设和功能的各专项规划,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并与国民经济近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符合各专业相应的国家技术规范和规定。应当编制专项规划的行业及主管部门如下:公园、广场、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局、规划局);城市、镇道路系统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局、规划局);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建设局);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建设局);供热专项规划(建设局);燃气专项规划(建设局、燃气公司);防洪及岸线景观规划(水务局);给排水专项规划(水务局);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环保局);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地震局、民政局);道路交通管制系统专项规划(公安交警支队);公共治安网点专项规划(公安局);铁路枢纽、站场、线路专项规划(铁路部门);各类通讯信息网络和站场规划(网通、电信、联通、广电公司);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卫生局、计生委);文化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文化局、教育局、体育局);商业网点专项规划(商务局);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局);旅游专项规划(旅游局);人防专项规划(人防办);邮政网点专项规划(邮政局);消防专项规划(消防支队);电力系统专项规划(电业局);住宅建设规划(建设局);仓储物流发展规划(商务局);旗域生产力布局规划(规划局、发改委、经委、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旗域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局、交通局、铁路分局、民航站);旗域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局、发改委、政研室);旗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规划局、文化局);旗域河湖水系专项规划(水务局)。第十一条 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第十二条 “六线”控制体系 在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划定紫线、红线、绿线、蓝线、黄线、黑线等“六线”,并制定相关规划控制导则。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遵守“六线”规划控制导则。本款中的“六线”分别指:紫线:即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指规划用于界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经市、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红线:即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指规划中用于界定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交通设施用地的控制线。绿线:即各类绿地范围的规划控制绿线,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蓝线:即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指规划中用于划定较大面积的水域、水系、湿地及其岸线一定范围陆域地区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黄线:即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黄线,是指对城市、镇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在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黑线:即城市、镇建成区规划控制黑线,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其中村镇建设用地划入黑线),是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与非城镇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之间的政策性控制线,城市及村镇开发建设活动应在黑线控制范围的可建设用地内进行。第十三条 密度分区 在综合评价区位、交通设施、环境及现状建设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将城市、镇的规划区划分成不同的密度分区,对城镇土地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实行分区、分级量化管理的体系。密度一区:即已形成的建成区。密度二区:即景观控制区。密度三区:即工业用地。密度四区:其它区域。在不同密度分区内制定、实施城乡规划和进行建设应当符合所在密度分区的规划控制指标。第四章 城市、镇规划区规划管理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十四条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内容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一般应当明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建设用地使用性质、规划用地范围、用地面积和有效期限等内容,必要时可以同时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般应当明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性质、规划用地红线、用地面积、规划设计条件和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十五条 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确定 城市、镇建设用地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及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进行分类。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兼容性已经作出规定的,应当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作出规定的,可以按照本规定建设用地适建单位表(附表一)执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确需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并超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范围的,应当先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规划用地红线的划定 建设项目规划用地红线的划定应当考虑城乡规划要求、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有关技术标准与准则等因素综合确定,以现状实测地形图为依据。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 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包括建设项目自身用地面积和代征用地面积,各部分用地面积应当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建设项目自身用地面积应当满足各类建设项目独立建设的最小用地规模的要求。多层民用建筑建设用地小于1500平方米、高层民用建筑建设用地小于2500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代征用地包括代征道路、绿化、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不纳入建设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指标核算范围,由建设单位负责征收、拆迁后,无偿交由有关部门管理使用。第十八条 规划设计条件的确定 城市、镇规划区内较大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院校,建设用地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要求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用地小于1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编制场地总平面规划。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场地总平面规划必须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设计条件为依据。规划设计条件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应当符合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本规定。第十九条 规划设计条件的内容 规划设计条件一般应当明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停车配建、基地出入口方位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详细规划确定的其他要求等内容。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总建设规模应当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总建筑面积,分为地上部分建筑面积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按建(构)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具体应包括外墙饰面材料部分的建筑面积。为社会公众提供终日开放,能自由、便捷直接进入的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不包括建筑退让用地)的建设项目,在满足规划要求及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按照附表二的规定适当奖励建筑面积。批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建筑面积的20%,已作为开放空间的不得改作它用,不得增加建筑物。第二十条 建设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各类建设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没有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照下列规定执行:(一)居住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应当符合附表三的规定。(二)工业用地的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构成,应满足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三)仓储物流用地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40%。普通仓库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20%,危险品仓库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50%。(四)其它公共设施用地技术经济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行政办公设施建筑密度不应超过40%,绿地率不应低于50%。2、商业设施用地建筑密度不宜大于40%;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地率不得低于40%,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率不得低于50%。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的建筑密度不得大于40%,绿地率不宜小于50%。在旧区改造或场地具体条件限制时,绿地率不应小于40%。4、体育设施用地建筑密度不得超过40%,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的,绿地率不得低于40%,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率不得低于50%。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绿地率不得小于50%。6、教育科研设施用地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高等院校绿地率不得小于50%。其余教育科研设施绿地率不得小于50%。7、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用地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0%,绿地率不得小于50。8、公园的绿化面积(含水面)应大于 70%。根据具体区位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控制指标。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第二十一条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要求 居住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配套建设与街区管理、居住人口规模及住宅建筑面积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投入使用。独立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应与规划地块的住宅首期工程同步报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或者先于住宅首期工程报建、建设和验收。第二十二条 旧城更新及城中村改造 旧城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用地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可根据密度分区、现状合法建设量、拆迁成本、新建和完善道路市政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因素,以及上层次城乡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第二十三条 竖向标高 建设用地竖向标高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与相邻地块及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相协调,并且应当有利于建筑布局及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第二十四条 城镇公共道路和城镇公共绿地的界定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划分为城镇公共道路和业主共有道路,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划分为城镇公共绿地、业主共有绿地和个人专有绿地。城镇公共道路(绿地)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新建建筑区划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确定的道路和绿地以及7米或7米以上的道路和小区级或小区以上级的公共绿地为城镇公共道路(绿地)。(二)已建成或者已经部分实施建设的建筑区划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确定的道路和绿地以及历史上或者现状作为城镇公共道路(绿地)使用的道路和绿地为城镇公共道路(绿地)。第二节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及依据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一般应当明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筑高度、建筑间距、临路退让、建筑立面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配建、建筑景观、周边环境要求和有效期限等内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应当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以及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为依据。因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导致上述已经作出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无法实施或者无法完全实施的,应当先按法定程序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并修改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再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第二十六条 建筑工程使用功能 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应当符合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或用地兼容性、规划设计条件和建筑设计规范。对使用功能的表述应当准确、规范、涵义明确。第二十七条 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高度应当结合建筑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经批准的城市设计要求综合确定,并应符合各专业管理要求。重要地区对建筑工程的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有关的特殊规定。第二十八条 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 建筑间距以遮挡建筑遮挡面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计算。(一)遮挡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间距的确定应考虑遮挡建筑屋脊对遮光的影响。(二)建筑外墙有凹凸变化(如设置阳台等),且突出部位累计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2的,建筑间距按建筑突出部位外缘计算。(三)被遮挡建筑每套房屋只确认一个主采光面。主采光面按建筑南、东、西方向的主次顺序排列。(四)遮挡建筑计算高度以遮挡建筑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加上遮挡建筑室外地面设计标高与被遮挡建筑室外地面设计标高的差值计算。(五)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消防、卫生、环境保护、防灾、通风、工程管线、减少视觉干扰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和城市设计的要求。(六)居住建筑应符合附表四的规定。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3米,低层、多层建筑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米。(七)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少于3小时。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必须满足有二分之一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以外的要求,中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小于2小时。第二十九条 建筑退让控制 建筑退让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符合附表五九的规定,同时还应当符合公路、消防、环保、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保护、防汛、交通安全、安全生产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建筑工程退让范围只用作绿化、停车、人流集散广场及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使用。绿化、停车、人流集散广场及市政工程地下管线建设仍应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并应当符合城市、镇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三十条 停车配建 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本规定配建或者增建一定规模的停车场(见附表十)。商业设施、文娱场所、医院、交通枢纽等建设项目,应当在用地范围的适当区域内,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增配符合城乡规划、道路交通管理要求的装卸货泊位、出租车上下客泊位、旅游巴士停车位或者救护车位。第三十一条 基地出入口方位要求 出入口应设置在基地周边较低级别的道路一侧,特殊需要在不同级别道路上开设两个以上机动车出入口时,应当按照道路等级由低到高顺序安排。出入口距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直线段起点不应小于80米;距桥、涵坡道起止线不小于50米;距学校、公园、残疾人建筑的出入口不小于30米。出入口与道路连接的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用地外道路连接。出入口的设置需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十二条 建筑工程景观控制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城镇重要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或城市设计,经批准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该地区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景观规划或城市设计的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应当符合下列景观和环境建设规定:(一)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和设计方案应当包括建设场地环境设计的内容。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合理规划设置绿地、水体、铺地和小品等景观元素,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二)建筑工程的立面、体量、体型、风格、色彩等应当与周边建筑、生态、人文等环境相协调,并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建筑工程外墙面、屋面应考虑空调室外机和太阳能设备安放位置,应整齐、美观、隐蔽。建筑工程外墙防护门窗应统一设置,并满足规范要求,不得突出墙面。沿主干道建筑防护门窗应安装在室内,宜采用通透式。建筑物的外部附属构筑物应当与主体建筑相协调,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设置,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满足防水、防开裂、防腐蚀、防风化、防脱落、防强烈反光的要求,并符合景观、高度控制、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三)沿主、次干道不得设置锅炉房、烟囱、污水池、化粪池、厨房间等有碍市容景观的附属设施。(四)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周边环境的设计、建设,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标准,并应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时验收和投入使用。(五)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较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应在主入口设置休闲广场,广场应设置绿化、建筑小品、休息座椅、广场灯及夜景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第三十三条 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控制及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 紫线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保护规划的规定,遵循维护历史遗存、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经市政府确定的近现代优秀建(构)筑物及其他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应当及时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划定紫线进行保护。第三十四条 临时建设工程 因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或者防灾减灾需要,或者因实施整治规划、“退二进三”及市重点工程的需要,可以建设临时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临时建设工程不得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和安全。(二)修建临时建设工程应当取得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人同意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或者其他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三)临时建设工程层数一般不超过2层、建筑高度不超过7米。(四)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明确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该期限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期限届满仍需使用的,需按程序向原批准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延期。每次延期不超过一年,延期最多不得超过两次。使用期限内因城市规划、建设或者管理需要或者使用期满应当自行拆除或恢复原状。值班室、岗、亭和围墙、大门等辅助性建(构)筑物或者建设施工临时围挡,应当符合城市景观、建筑退让、市政管线、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及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按照临时建筑进行规划审批。第三十五条 私人建房 规划区内市民投资建设并居住的住宅建筑,不应超过4层,并应满足城乡规划相关要求。第三节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第三十六条 道路交通工程 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严格控制在主、次干道上开设车辆出入口。(二)立交控制范围内除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外应当进行绿化。(三)主、次干道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米。新建、改建主、次干道原则上应当同时设置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附表十二规定,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应清除。(四)主、次干道应当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五)沿人行道设置行道树、公共交通停靠站(亭)、垃圾回收箱和自助式公用电话亭等设施时,不得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及交通视线;路灯、交通标志牌等设施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共杆的方式设置。第三十七条 其他交通设施 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客、货运站场选址和确定规模时,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交通影响评估。(二)城乡规划确定需要配置公交站场的居住区或者居住小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要求进行配置,并且应当做好周边的交通组织和环保等措施。(三)公交首、末站原则上应当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独立用地上。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有条件的,设置在过街设施附近。(四)公共加油站的进出口宜设置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的停车带。(五)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的分布:在市级中心和片区中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0%70%;在对外道路的出入口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5%10%;在城市其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25%40%。停车场(库)出入口应当设置缓冲区间,起坡道和闸机不得占用规划道路和建筑退让范围,严格控制直接正对主干路设置停车场(库)出入口。(六)人行天桥或者隧道的步梯出入口原则上不得占用道路用地。第三十八条 管线工程 管线工程的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工业区以外地区建设的除电力管线以外的各类管线工程应当采用地下埋设,现有架空管线改造时应当逐步下地埋设。电力管线下地埋设的区域范围应在电力专项规划中划定,并逐步实施。(二)管线沿道路边线向道路中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一般东、南侧为:配气管、配水管、电力电缆、污水管、雨水管;西、北侧为:配气管、配水管、通信电缆、燃气管、热力管、供水干管。(三)各管线工程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的原则,有条件的情况下,宜采用共同管沟或者同沟同井的方式进行建设。(四)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管线应当优先考虑布置在人行道下,原则上不得在行道树绿带下敷设。(五)各类管井顶面标高应当与道路设计标高一致,在人行道下设置的管线,其顶板装饰应当与人行道面砖铺砌统一,并且与道路景观相协调。(六)新建桥梁应当考虑管线的敷设,并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不能同步建设的,应当预留管线通过的位置。(七)在规划区范围内,应划定采用分流制的地区和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地区。在规划的分流制地区,新建区应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逐步进行分流制改造,最终实现雨、污分流的目标。(八)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的收集范围内,有完善的雨、污分流管网的地区,不得设化粪池。第三十九条 其它市政设施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公厕和变电站等市政设施用地,应当根据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予以明确。第五章 村庄规划区规划管理第四十条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应当明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筑高度、建筑间距、临路退让、周边环境要求和有效期限等内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当以经批准的村庄规划为依据。第四十一条 村民住宅建设控制1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新增每户住宅建筑基底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采取公寓式住宅的村民,每户的建筑面积应控制在200平方米以内。户均总用地按照非公寓式住宅及公寓式住宅的具体要求确定。宅前绿地、户间退缩用地均已包含在户均总用地内。第四十二条 村民住宅建设控制2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必须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其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应当遵守国家、自治区、甘旗卡镇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且应当符合附表十一的规定。第四十三条 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参照第三章的规定执行。第六章 规划验收第四十四条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在城乡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均须进行规划验收。城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及村庄规划区内的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竣工图和规划验收测量成果,报原审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规划验收。建设工程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符合有关规划许可要求,且周边环境建设符合相关标准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同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设工程应当同时申请规划验收。涉及公众或者社会重大利益确需分期申请规划验收的,必须符合分期投入使用的规划要求。城镇规划区内的私人建房和村庄规划区内的村民住宅建设竣工后,由原审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规划验收。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与规划办法的关系及罚则 本规定是实施甘旗卡镇城乡规划管理办法的具体技术规定。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第四十六条 施行时间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附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绿地G特殊用地D一类居住二类居住三类居住办公商业科教文卫文物古迹其它一类二类三类普通危险品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低层居住住宅多层居住建筑中高层居住建筑高层居住建筑单身宿舍居住小区教育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小区文化设施(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文化馆等)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居住小区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街道医院、养老院等)居住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含出租汽车站)居住小区行政管理设施(派出所、居委会等)小型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居住区级以上(含居住区级)行政办公建筑居住区级以上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区级以上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纪念性建筑等)居住区级以上娱乐设施(影剧院、游乐场、俱乐部、歌舞厅)居住区级以上体育设施居住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特殊病院(精神病院、传染病院)需单独选址办公建筑、商办综合楼一般旅馆星级宾馆商住综合楼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业余学校科研设计机构对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的工厂对环境有轻度干扰、污染的工厂对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的工厂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综合市场普通储运仓库危险品仓库社会停车场、库加油站汽车修理、专业保养场和机动车训练场客、货运公司站场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火葬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注:“”允许设置;“”不允许设置;“”允许或不允许设置,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附表二居住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控制指标表住宅层数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用地15 ha用地5 ha且15ha用地5ha用地15 ha用地5 ha且15ha用地5ha绿 地 率备 注高层住宅2.53.03.5182020新城区35;旧城区30;城中村改造地块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求:居住区1.5平方米;小区1.0平方米;组团0.5平方米。中高层住宅1.61.82.0202025多层住宅1.31.51.7262628低层住宅- - -1.01.1- - -3035注:1.居住区人口规模按照1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户及2.8人户的标准计算。2. 旧城改造项目用地规模5ha且用地周边公建配套项目较为完善的,其各项控制指标可适当增加,最大不超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1.2倍。绿地率不得少于25%,公共绿地指标不得少于规定指标的70%。3.所有指标的用地面积应以建设项目自身用地面积计算。附表三 居住建筑间距控制表建筑类型建筑布置方式建筑间距方向建筑短边长度(米)建筑间距(米)低层、多层住宅建筑平 行南 北1.8H且20东 西1.7H且15垂 直南 北141.2H且15141.8H且15东 西141.0H且15141.7H且15注:1. H为计算建筑间距的建筑高度。2. 低层、多层住宅底层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计算间距时应扣除底层高度。3. 中、高层住宅建筑及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间距以及所有新建建筑与已建被遮挡住宅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均应满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的日照时数要求,应通过日照分析确定。4.密度一区内的居住建筑间距可按相应间距的0.95倍控制。附表四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红线退让(D)规定城市、镇规划道路类型退让边线距离(米)道路红线宽60米40米道路红线宽60米15米道路红线宽40米道路红线宽15米建 筑密 度分 区密度一区D12D10D10D8密度二区D20D15D15D10密度三区D10D8D8D5密度四区D15D10D10D10注:1.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商业网点还应扩大退让距离,不得小于相应指标的1.5倍。穿越城镇的公路规划红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建 筑类 型低层、多层建筑D100D50D40D30D20高层建筑D100D80D50D40D30村庄规划道路红线道路红线宽24米道路红线宽16米道路红线宽10米道路红线宽10米建 设类 型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D10D10D8D5村民住宅建设D10D8D5D5注:1.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公示文件中,应明确各类退让范围内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方案,并作为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的必要条件。2.规划宽度20米以上道路交叉口100米范围内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在规定退让的基础上再退20米做街角绿地或游园。密度一区即工业区、仓储区,密度二区即景观控制区,密度三区即旧城区,密度四区即其他区域。附表五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D)规定建筑物性质铁路等级油库、加油站、煤气站等(米)工业与民用建筑(米)主 干 线D50D25支线、专用线D50D15注:铁路两侧的围墙与铁路边轨中线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大于3米。铁路干线0.00高于地面时,建筑物退让距离按护坡下缘起计算。附表六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的边线退让距离(D)规定电压等级退让距离(米)110千伏D535 110千伏D10154330千伏D15500千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