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汉服文化协会-延陵汉魂中秋活动方案.doc_第1页
江阴汉服文化协会-延陵汉魂中秋活动方案.doc_第2页
江阴汉服文化协会-延陵汉魂中秋活动方案.doc_第3页
江阴汉服文化协会-延陵汉魂中秋活动方案.doc_第4页
江阴汉服文化协会-延陵汉魂中秋活动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篇)编辑 / 延陵汉魂汉服文化协会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祭月礼仪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一、道具1.祭桌或祭几一张。普通的小桌即可。2.草席若干条。行拜礼之用。普通草席。上可加软垫。 3.香炉一盏,香若干。普通小型香炉。 4.盘碟碗盏等祭品盛器若干。 5.红烛两根。照明、烘托气氛及点香用。 6.普通的酒一瓶.酒爵三只。酒杯亦可。7.祭品:月饼、猎取节日野味、糯米圆饼、饮酒、瓜果、毛豆、鸡冠花二、程序【时间选择】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 【场地要求】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转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内,但需打开门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 【具体人员】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一名赞礼,若干执事,其它人均为从祭。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集体祭月时,也从女性中选定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或从事其它协助工作。 【服饰】祭月是要求相对宽松的祭礼,可不穿专门的汉服祭服。着适合秋季的汉服常服即可。推荐男子着深衣、袍衫、直身等,女子着深衣、褙子或襦裙。祭月前,需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的诚敬。 【祭文和月光纸】 月光纸:可在网上搜索月光纸图片,打印出来。也可以自己画。 祝文:祭月时向月亮读祝,可更好地表达诚敬。祭月祝文,精短优美为宜,四言、五言、七言诗等形式均可。祝文应用毛笔,工整地誊写在宣纸上 下面是几篇论坛朋友所做的祝文,供参考: 祭月祝文 -梅间听琴 世之万物,惟天唯大,月之神明,惟斯有灵。酹酒一觞,祭于溪津,明告上帝,恭祝于君:呜呼小子,恭谨克德,维德是修,敢不竭诚?怀彼忧虑,立世以行。不情所请,匪侮圣明,奈余卑微,愁切尘身,望月仙宫,有兔茕茕。阆苑深处,广袖缤纷。宜有所乐,不忝神灵。罔有怠懈,无负良辰。营营祷兮,在彼之庭,明月皎兮,胡不多情。岁在中秋,祈乎斯文,汉家儿女,焚祝圣明。惟伏尚飨! 祭月 中秋祝文 -滨水客 乾坤万世,日月五光。普天盛裕,心宇玄黄。重拂仙袂,誓振礼纲。汗青永记,皇汉之殇。秦王始统,汉武阔疆。太宗六合,威概八荒.惟贤惟古,渐远渐茫。南山峨峨,扬子汤汤。巴渝儿女,正冠理裳。竭诚顶礼,感念上苍。敬拜素娥,启佑家邦。仙宫泰乐,世道宁康。理修大德,文运隆昌。逝者已矣,蟾月呈祥。辉增我辈,仪举宏彰。兹呈斯文,饮地横觞。祀於神灵。惟伏尚飨! 祭月祝文 -墨涩维庚寅年乙酉月乙亥日延陵汉魂汉服社集聚南门拜月祈福 祝以文曰水浴清蟾 凝光悠悠点点稀星 叶影蒙蒙觳皱波纹 旷豁人意广寒瑶台 天上人间素娥淡伫 丹桂参差玉兔皎皎 银蟾倥侗汉家子女 正冠理裳觥筹交错 杯鼎珑璁烛光摇曳 香烟缕缕仰揖顾菟 禋祀弗忘霓裳当风 罗袖飞颺佑我中华 风调雨顺掬诚告奠 伏祈尚飨祀事既成 诚祈夜光嘉飨【祭品的准备】祭品使用简单的月饼和水果即可。这些祭品是奉献给月神享用的祭品。 1 中秋月饼:这是最重要的祭品。月饼以自制为佳,并且宜做成较大的形状以方便众人分切食用。用小型月饼时,应准备足够数量,以便祭后之“餕”。 2 西瓜一盘:切成莲花状 3 秋季时令水果若干盘:依各地情况酌定。【祭月时所用的汉族礼仪行法】 正规的汉民族祭月仪式,不是站立,而是以民族传统的“经坐”坐于席上,拜时不是站立鞠躬,也不是双手合十(这都不是真正的民族礼仪),拜时,是行汉族正规的“拜礼”。连续拜两次时,称为“再拜之礼”。 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再拜:连续行两次拜礼。即“拜-兴-拜-兴-平身”。 【中秋祭月的仪程】 1. 沐浴更衣 沐浴,穿上汉服。 2.陈设 月出后,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摆放好祭品,点燃红烛,铺设好席子。 3.就位 参祭者正坐于祭者席上。执事、赞礼就位。 4.祭月 赞礼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于席上。 5.上香、祭酒 赞礼唱:“三上香”。执事递上三支香,主祭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赞礼唱:“三祭酒”。执事斟满酒爵,递给主祭,主祭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6.读祝: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与烛光,向月亮展开诵读。 7.焚祝文及月光纸:主祭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 8.拜月 赞礼唱:“拜月”。“拜-兴-拜-兴-平身”。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9.从献 赞礼唱:“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10.礼成 赞礼唱:“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11.餕 由主祭持切刀,将月饼人口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12.饮宴 赏月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赏月、宴饮。中秋祭月方位图 意义中秋赏月、祭月是中秋活动的重要内容,当明月在东方冉冉升起,人们便设案于庭院,祭拜月亮,供品以月饼为主,另加瓜果之类,特别是柚子是不可少的,祭品多具圆形,是取团圆之意。祭毕,家人团坐,饮桂花酒,吃月饼,赏明月,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比如牛郎织女、吴刚伐树等等。 有些地方的青年男女,祭拜月亮之后,便乘着清亮的月光,成群结队到夜色悠美的野外对歌,往往通宵达旦彻夜不歇,对歌后带着露水成双结对窃窃私语,有的从此结下百年之好。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到为之动情动容。 高山族“赏月”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二)中秋宴饮、游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穿汉服举行中秋宴饮和游赏活动。穿上汉民族的节日盛装,中秋的感觉会截然不同。现在人们觉得中秋没意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平时没有明显区别。平时穿什么,中秋还是穿什么,节日需要的差异感和仪式性便无法满足,当人们在中秋纷纷换上了真正的民族节日盛装,同样是宴饮,同样是游赏,节日会变得绚丽多彩、漪旎多姿。中秋游赏,可以在酒楼临风把盏、可以登山望月、可以泛舟水上,宴饮、欢聚、赏月、赋诗、猜迷、歌舞、弄琴关上电视、换上汉服、走出家门,处处皆有月光,今夜便是中秋。当然,这也有赖于政府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中秋文化娱乐场所。(三)中秋定为“华服日”除了汉民族,我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几年前就有政协委员提议将中秋节定为华服日,在这一天,56个民族的人民都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欢度节日。我们非常赞成这一提议,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提案,把中秋节定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华服日。(四)举办中秋夜市与灯市政府为广大城乡,尤其是中小城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秋夜市和灯市。售卖各种中秋节日用品,丰富人们的中秋生活。我们期待看到,人们在中秋之夜,举家身着民族节日盛装,逛夜市、逛灯市。中秋彩灯还可以自制,象具有地方特色的柚子灯等灯饰,父母为家中的孩子做,都是富有趣味的节日活动。(五)复兴各地的特色中秋娱俗这主要要靠各地政府,真正认真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为民众发掘、保存好丰富多彩的中秋特色娱俗,创造条件,让民众能够广泛参与烧斗香、树中秋、烧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中秋的特色风俗活动,保护和传承好中秋节这一美好的民族文化遗产。这是比中秋“申遗”更重要的事。附:中秋诗词欣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乾。杜甫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罗隐咏月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王昌龄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王维东溪玩月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王维泛前陂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王维清如玉壶冰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李建枢咏月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薛涛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薛涛珠离堂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李冶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李贺梦天老兔寒蝉泣天色,六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萧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宫。云轨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牢此日应惆怅。康庭芝咏月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徐凝八月十五夜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齐已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曹松中秋对月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陆龟蒙中秋待月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苏轼秋夜月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晁端礼绿头鸭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王 琪 望江南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杨万里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杨万里中秋月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心归千里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杨万里念奴娇中秋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刘辰翁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袅袅余怀何许。听尊前、呜呜似诉。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同是江南倦旅。对婵娟、君歌我舞。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 秋蕊香引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辛弃疾宣清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赵长卿虞美人中秋无月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赵长卿水调歌头中秋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我与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柳永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辛弃疾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蒋捷步蟾宫中秋去年云掩冰轮皎。喜今岁、微阴俱扫。乾坤一片玉琉璃,怎算得、清光多少。无歌无酒痴顽老。对愁影、翻嫌分晓。天公元不负中秋,我自把、中秋误了。辛弃疾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辛弃疾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辛弃疾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