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技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河北高职技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河北高职技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河北高职技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河北高职技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2011.102013.9)专业建设负责人:段广河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张少云、郭桂平、李玉明、朱晓梅、梁刚、程继勇、贾秀艳、尹怡、宋鸿军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治疗对象主要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者和老年病者,其诊疗技术是在国外几十年来形成的评测和克服残疾的专门技术。康复治疗学以其主动的功能能力训练的专门技术而区别于其他治疗学科,在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加、日、澳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形成了类似目前国内的内外科的完整的诊疗制度和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致残率,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医疗和福利费用。康复医师所开出的康复处方需要切实掌握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康复治疗师来运作才能实现,康复治疗师只有岗位设置合理,才能充分保证和发挥康复治疗的效能。 因此,康复治疗技术岗位的设置是康复医疗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残疾人、老年人大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口6.34%;2009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且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达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70以上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3月28日)明确指出: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措施,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若要满足我国康复服务需求,必须大力加强康复服务人才的培养。另外,每年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致残者约100多万人,另有千多万老人因患有各种慢性病、生理功能障碍,需要接受康复治疗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各级医院康复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据首都医科大学戴红教授研究,2010年我国需要康复治疗师的人数估计是3.5万一6.9万左右。而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人才缺口非常大。目前世界各国康复技术人才数(以物理治疗师为例)与人口的比值大约平均为70人10万人口,我国仅是0.4人/10万人口,按照国际水平估计,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滞后,影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与康复指导,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另外,近几年来,廊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康复治疗的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在廊坊地区一些大型集团化医疗服务集团正在积极建设,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有着很大需求。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使得居家康复服务的需求迅速攀升。(二)建设基础虽然本专业是我院新办专业,但依托50年的办学积淀,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完全有信心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成特色专业。1、具备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设施、场地(1)学院建有康复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室6个,配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各种临床康复技术训练,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专业课实验开出率可达90%以上。(2)本专业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实训场地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实训课开出率可达90%以上。(3)拥有充裕的见习场所。我院拥有2所附属医院,一所为三级甲等医院,一所为二级附属医院,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机会。2、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32名任课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18人,占56%;中级职称14人,占44%;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3、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学校图书馆藏书25万册。其中,本专业藏书180种,1000多册;核心期刊8种,能充分满足本专业科研、教学的需要。4、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现已达成合作意向的实习基地5个,大部分分布在廊坊地区,可完全满足我校学生实习需要。5、根据学院发展规划,拟新建面向社会服务的康复治疗技术中心,既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又可以实现工学结合,提升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精神,紧密围绕“六个目标内容、五个对接、十个衔接”的具体要求,以全面提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服务廊坊及周边地区康复保健事业发展的能力为核心,创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建立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改革考评制度,深入推进企业全程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设。细化各项建设项目,制定严谨的经费预算和管理措施,建立监督保障机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使用资金,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筹措配套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二)建设目标通过积极建设,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的基本条件。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把本专业建设成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特色专业。1、建设面向残疾人、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心,打造京津冀地区面向基层的新的康复服务基地。2、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教师团队,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5名骨干教师,培养3-5名在行业有影响的兼职教师,建设具备“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3、建设完善的与临床完全接轨的高标准实训室,具有模拟仿真效果,可以承担专业技能训练和组织专业考试。4、课程建设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建立优质核心骨干课程,开发特色教材和特色软件,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革新。5、全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双证书”为基本质量标准,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主的新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体现出专业特色。6、把特色转化为优势,进一步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建成区域康复人才培训基地、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基地,扩大服务社会的范围。7、构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尊师重教、爱校如家、关爱师生、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8、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改革顺利持续进行。完善专业研讨论证制度,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建立技能考核体系,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规范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三、建设内容(一)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行业开展社会调研,并与行业一线专业深入交流。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具备必需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必要的社会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技能。能胜任临床师、师、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二)实施“校院一体,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院教学医院、康复治疗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校内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保健按摩师资格证。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推进工学结合。2012年,至少建立2家深度合作单位,争取使订单培养学生达到30%以上,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相互促进。证书制度。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所有毕业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必须通过一种职业资格认证或行业技术认证考试,获得相应证书。将认证考试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计划。实训见习实习一贯式培养一体化教学校内实训基地1、专业课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边讲边做,边做边学。2、集中实训,课余自训。实习基地教学医院课间见习,感受职业环境,对接岗位要求,纠正实训误差。全面系统接触临床,巩固专业技能,实际学习培养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基本素质。(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康复功能评定、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实施康复训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开设康复疗法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作业学、言语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理疗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的培养。坚持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出发确定专业课程,以双证书为基本质量标准,合理解决本科教育的简单压缩和中职教育的简单升级等种种问题,正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层次性本质和应用性本质。岗位素质调研、行业准入认证标准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业内专家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配套适用教材、开发实用教材师资配备各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专家审核教学实施用人单位反馈师生反馈方案调整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四)推行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秉承高职教育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突出早期接触临床,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校内仿真训练与真实岗位学习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推广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普及步伐,争取多媒体授课率达到100%。推进考试改革,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2012年底前,部分课程建立试题库,实践课程建立完善的应用能力考核标准。(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培养实践型、技能操作型康复治疗人才的目标要求,积极建设本专业设施先进齐备的康复治疗实训中心。内设实验室、实验室、S实验室、康复评定室、针灸实验室、推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购置主要实验设备如平行杠、站立训练器、电动站立床、多功能升降床、牵引床、训练阶梯、各种上下肢关节训练器、肌力训练器、磨砂板、轮椅、助行器、床等。充分满足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投入资金扩建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并与学院附属医院资源共享,使其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具备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康复治疗服务功能。积极与周边多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和康复治疗中心建立长期协作联系,充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 (六)加强“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引进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人才、选派现有教师外出进修、每年从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等方法,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通过学历学习、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学术活动、讲课比赛、技能操作比赛、临床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实验实习管理及编写教材和讲义等途径,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康复专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负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培养5名骨干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所有专业教师均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康复治疗相关执业资格证。聘请校外康复治疗技术专家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传授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七)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认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加之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广大民众致残的机率和风险不同程度升高,功能障碍需要康复医学介入的患者越来越多。相信这样的专业思想的灌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使命感,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康复治疗专业,推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生动活泼发展。四、建设资金预算(见表1)表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或行业企业投入学校自筹2011年2012年小计比例 (%)2011年2012年小计2011年2012年小计合计合计85125210100105.5104.5210100100520实训实习条件改善1.设备购置40539345.2453501031962.康复实训中心装修改造8080803.配备多媒体设备22224小 计42539553521058080280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培养551020551020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44844816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325235104.教师学术交流55105510205.社会服务4.54.5954918小 计21.520.54221214284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制定与实施1121.431122.课程标准的制定11112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11021325264.精品课程建设6101655215.优质核心课程建设66339小 计182745971560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建设3.51013.56.433.53.517实训实习耗材补贴220.95224实习意外伤害保险40.50.51数字校园建设10104.76202040202070第三方评价220.951124五、改革举措(一)关键问题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紧实施;2、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和落实;3、加快建设校内康复治疗技术中心;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采取的主要办法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1)引进人才,充实队伍。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加大引进专任教师的力度,在数量上、结构上满足教学要求。(2)加强培养,提升素质。对本专业任课教师制定详细的专业素质提高计划,通过学历提升、进修培训等,快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3)突出“双师”,强化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技能训练。一方面从医院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强专职教师的技能培养,同时提高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带教水平。(4)内部协作,整体提高。建立专业教师队伍长期性内部协作机制,通过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形成有凝聚力、战斗力、高能力的教师队伍。2、校企合作(1)成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积极借鉴吸收相关院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制定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为开展好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2)与23家用人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关系,全面开展合作育人、订单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形成完整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并深入实施。(3)结合市场用人需求,针对个性化岗位要求,主动与企业对接,使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3、加快建设校内康复治疗技术中心根据院、系专业管理模式的要求以及未来几年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校内康复治疗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数量、实验设备要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扩建、新建实验室,购买实验设备,重视实验仪器、模型的不断更新和维护。4、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师资力量和技术优势,结合专业建设的需要,与相关医院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联系。除现有附属医院和教学实习医院外,向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拓展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建设社区服务机构。逐步建设与临床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教学设施,加强和完善附属医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发挥教学功能。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及专门机构。为做好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推进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体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学院成立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申报、过程建设、经费管理与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王俊臣 刘更新副组长:王立志、安艳、彭丽红、仝玲、孙爱国成员:段广河、杨俊峰、胡继兰、谭秀玲、闻静、贾秀艳、尹怡、张少云、李玉明、郭桂平、朱晓梅、梁刚、陈峰、程继勇、宋鸿军下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审计监督组、资金管理组。专业建设项目组:学院成立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参与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项目组名单如下:负责人:段广河成 员:张少云、郭桂平、李玉明、朱晓梅、梁刚、程继勇、贾秀艳、尹怡、宋鸿军秘 书:李二来审计监督组:负责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招标过程,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审计监督组名单如下:负责人:胡继兰成员:陈峰 吴文华资金管理组: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组名单如下:负责人:杨俊峰成员:王文汉 邓希颖2、成立院校合作办公室,设立专职人员,深度挖掘推进院校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见效果、出成绩。3、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成立专业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专业管理督导、教学方法改革与推广、教学质量评价等。5、成立课程团队,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二)制度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包括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2、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三)经费保障措施为确保专业建设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在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学校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专款专用,保障项目正常、顺利进行。七、预期成效(一)建成康复治疗中心。该中心建成对内开展实训教学、对外开展康复服务,切实实现“院中校、校中院”的功能。(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与临床康复人员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三)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通过人才引进、聘请兼职、多途径培养等方式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四)建立稳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京津冀区域养老机构的合作对接,确立3所以上机构作为较为密切的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深度合作。(五)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使整个育人过程置于公平的监督之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六)实现教学手段、管理手段现代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全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按照专业建设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拟做如下进度安排和绩效考核指标:(见表2)表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及绩效考核指标进度安排建设项目及内容负责人绩效考核指标2011年10月2013年9月实训实习条件改善1.设备购置朱晓梅、梁刚、程继勇1.完成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装修改造;2.按照设备购置预算安排和教学需要配备康复专业设备,实现康复实训中心对内、对外两种功能一体化;3.为康复专业部分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康复实训中心装修改造3.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011年10月2013年9月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1.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培养宋鸿军、张少云、郭桂平、李玉明1. 培养康复专业带头人1名,学科带头人3名;2. 培养骨干教师5名;3. 康复专业课程师资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4. 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开展多种层次的交流与合作;5. 组织开展面向农村、社区基层的医疗服务;6. 为基层康复医院开展岗位培训。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4.教师学术交流5.社会服务2011年10月2013年9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制定与实施宋鸿军、张少云、郭桂平、李玉明、梁刚1.完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3.引进一套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4.开发3门精品课程;5.开展优质核心课程建设。2.课程标准的制定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4.精品课程建设5.优质核心课程2011年10月2013年9月1.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建设贾秀艳、梁刚、朱晓梅、程继勇、尹怡1. 建立校企合作机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加大实训技能培养;3. 为实习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4. 基本实现数字化校园管理,建立数字图书馆;5.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2.实训实习耗材补贴3.实习意外伤害保险4.数字校园建设5.第三方评价附件2:编号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 荐 书推 荐 院 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 * 推 荐 省 份 市 填 表 日 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一年六月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填写。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一式25份上报。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1-1基本信息院校名称1 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区启用现在校名时间2001-01举 办 方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行业 企业 其他建校时间2 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2001-01院校性质公办 民办建校基础3 指院校成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市职工化工学院、市化学工业学校、市仪电自动化学校、* *党校通信地址市北辰区西堤头邮 编300402学校网址www.*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职 务院长办公室电话*-*131传 真*-*131手 机13*318E-mailBh*联系人信 息姓 名*职 务常务副院长办公室电话*86846812传 真*86846817手 机18*6616E-mailYl*91-2基本状态占地面积(亩)722.5建筑面积(平方米)*2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普通高中起点6843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中职起点981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90其它4 请具体说明学生类型5仅指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专业教师单独招生90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526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191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形式业余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人次11081教职工总数6972009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行业委托培训专任教师数478专任基础教师数70兼职基础教师数0专兼教师之比10专任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15066兼职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0专兼授课课时比10专任专业教师数408兼职专业教师数5144专兼教师之比10.35专任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92664兼职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12490专兼授课课时比10.14现有专业数36已招生专业中工科专业数312010年招生专业数34“3+2”专业数4在校生中参加自考本科教育人数0在校生中参加远程本科教育人数0自考或远程教育主要组织形式(续1)1-2基本状态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2007年2008年2009年招生人数普通高中招生240922032231“三校生”对口招生105175177“32”招生215101208五年制第4学年150900其它4000第一志愿上线率100%100%100%新生报到率85%82.87%92.2%毕业生人数2466 3626 2830 初次就业率695%95.58%96.68%所在省份平均初次就业率791.15%91.27%92.21%主要就业区域、河北、北京、山西、内蒙、青海主要就业领域化工、医药、石化、航天、核工业、冶金、港口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3578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6136其中: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28550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0.78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以下简称“实践性专业”)占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100%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实践性专业”的比例7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100% “双证书”专业数836“双证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100%“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100%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名称化工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隶属中国化工技能鉴定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工种名称/最高等级1有机合成工/高级技师2有机试剂工/高级技师3分析工/高级技师4蒸馏工/高级技师5三废处理工/高级技师6水处理工/高级技师7溶剂培菌工/高级技师8盐水工/高级技师9化工仪表维修工/高级技师10.无机反应工/高级技师6 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为准7 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上报教育部数据为准8指社会上有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续1)1-2基本状态校内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 9个)名称主要实习专业2009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1DOP生产实训车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2402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实训中心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2163日用化学品生产实训车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724净化水实训车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605化工仪表自动化实训基地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206分析检测中心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检验1807化工机械加工维修中心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制冷与冷藏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3608信息技术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409经济管理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国际金融、商务英语180校外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58个)名称主要实习专业2009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1中河化工厂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7202大沽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2103石家庄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会计2404永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国际金融3605溶剂厂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2406津津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化工工艺、化学制药技术1327新科仪表成套设备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过程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2468.有机化工二厂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4509环科水务开发有限公司城市水净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12010有机化工一厂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36611大沽化工热电分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会计42012化工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国际金融672(续1)1-3办学经费本省高职生均经费基本标准9(元)10200本省本科生均经费基本标准9(元)13800本省高职生均学费标准9(元)5000/5500本省本科生均学费标准9(元)3200/4000本省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9(元)5076本省本科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9(元)5400项目 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总收入10(万元)721075797769其中学费收入(总万元/生均元)4578/47984325/48084509/4709财政预算内拨款总额(万元)/生均(元)2379/27983130/39124084/5076其中:地方财政专项投入11(万元)1.学生奖助学金2156814482.中央实训基地设备款013003.示范校建设项目款10015004.化工实训基地专项款4000250总支出(万元)7887967910774其中征地(万元)4621844249房屋建设(万元备采购(万元)761216471日常教学(总万元/生均元)4300/5058 4570/55734580/5725教学研究(万元)4010394师资建设(万元)122128135制度建设(万元)361818贷款余额(万元)370036003500资产负债率(%)121089 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填报,可分专业或分类填写10 包括学费总收入、财政预算内总拔款等11请填写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各项目名称(续1)1-4产学合作校内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名称校企合作办公室机构成立年月2001-04机构专职人数5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58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100%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100%2009年度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213380人月2009年度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1837人合作企业对学校准(捐赠)的设备总值500万元2009年度学校为合作企业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数45万元2009年度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1313000人日工 学 结 合的主要形式1、顶岗实习:学生在毕业前学院组织安排参加顶岗实习半年以上。2、半工半读:学院实施了弹性学制。3、订单培养:学院按照企业订单计划进行培养。4、校内生产性实训: 在3、4、5学期安排三次,每次不少于一周的学生在校内参加生产性实训。5、校外生产性实训:按照专业课程不同,在第4或5学期学生参加不少于二周的校外生产性实训。6、仿真训练:学生第二学期在校内模拟仿真工艺室进行10学时的技术仿真训练。7、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院目前已经有40%的职业技术课程和100%的技能训练课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学生边学习边训练。8、项目化教学:学院推行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1-5地区发展规划所 在 地 区重点发展产业 依据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定位,将重点发展: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2009年以来八大优势产业完成总产值12119.03亿元,占全市工业92.82%(石油化工列居榜首)。 化学工业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化工、石化、石油三大产业,是全国唯一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工四大国家石化化工企业于一地的城市,目前原油开采、聚酯、化纤、聚氯乙烯、苯酐、顺酐、有机涂料、重质纯碱、烧碱、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的规模及技术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院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学生规划数8000专业规划数40院校发展类型定位一产为主二产为主 三产为主 综合重点建设项目1、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建设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个省部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6个院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带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提升水平。2、校企共建师资团队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名师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专兼教师配备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化工文化教育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4、校园环境提升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征地100亩、美化绿化改造工程。5、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制度建设。121名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满1个月为1个人月,实习半个月算0.5个人月,照此计算131名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1天为1个人日(续1)1-6地区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举措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情况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时间2007年 4月本校列为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时间2007年 6月本校获得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项经费数额(万元)2700重点建设项目重点项目一: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三: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重点项目四: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五: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六: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其他项目:校园教学环境建设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培训制度及实施情况根据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人20033号)文件和市关于完善职称评聘有关政策的通知津人200557号文件精神,很好地落实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评审多个专业技术资格、完善转系列评聘职称等政策,多方筹措专项经费,鼓励骨干教师学习提高。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素质教育,探索多元化的考评体系,经教育部和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正式颁布。方案于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初步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逐步推进了高考内容改革;实施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的试点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及实施情况享受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在正式招生计划内提供学历教育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政策。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及实施情况参照市劳动保障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建立学生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劳社局发200814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委员会市学生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实施细则津劳社局发200887号的通知,各个院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确保了学生实习实训安全。基础能力建设方案及实施情况市教育委员会和市财政局规定市市级示范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的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40万用于实训基地基建项目。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市教委下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学院制定关于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署安全协议,并规定了三方分担的 责任及工伤保险补贴办法。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学院出台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进行明确规定,确保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实训耗损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学院出台实训耗材使用管理规定每年下拨实训耗材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正常运行。1-7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现状与规划综述 现状情况:* *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化工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数占全院70%),有着52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院是行业办学,行政隶属于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 *(原市化工局)。学院于2001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集团公司领导任主任委员。* *是中国123家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有4个产品是中国名牌,近10个产品产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22个产品荣获市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市名牌的30%。集团以其雄厚的基础、强劲的实力位居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08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9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企业第7位,是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团公司始终将学院的建设发展纳入行业产业整体发展战略,在集团公司“一园四区中长期振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以学院为本部,把学院确立为集团公司的教育培训园基地予以重点建设,推动了集团“产业园、科技园、教育培训园”的同步发展,多年的校企多方合作,保障了集团公司企业生产一线紧缺技能操作人才的需求,在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为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倡导尊师重教,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公司高职学院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津渤化教8号文件,明确了校企双方的任务,更加密切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校企共建了功能完备的化工实训基地,搭建了共育化工技能人才平台;校企共建了特色鲜明的化工专业,适应了化工产业发展需要;校企共建了德技双优的化工师资,支撑了化工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共建了环境育人的化工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培育人才氛围;校企共建了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了服务辐射功能。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规划建设:按照集团公司的产业发展要求,校企将更加密切合作,加快化工紧缺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公司高职学院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津渤化教2008 8号文件精神,学院要牢固树立为企业行业服务的思想,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的作用,不断创新办学机制,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1、巩固校企合作成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在集团公司行业内进一步完善、拓宽和调整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依据市教委关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标准,重点选择和吸纳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员工素质高、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