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doc_第1页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doc_第2页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doc_第3页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doc_第4页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表 A.0.1A.0.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施工合同段:施工合同段:JHS- 标 编号编号 致 :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浑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并经我单位 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见(需要时): 建设单位(章): 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GDK172+152-DK176+847.92GDK172+152-DK176+847.92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建设单位: 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 施工单位: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 JHS-项目部四工区 编 制 人: 年 月 日 审 核 人: 年 月 日 审 定 人: 年 月 日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 (2)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3)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路基与横向结 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吉珲大样图施路-04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GDK172+152DK176+847.92 段路基全长 4695.92m,本施工段落位于吉 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 过。本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包括路隧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及路 桥过渡段四种形式。过渡段位置统计如下: 序号过渡段位置过渡段形式过渡段填料种类备注 1GDK172+152 路隧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2GDK172+283.65 堤堑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3GDK172+41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4GDK172+479.80 堤堑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5GDK172+644.74 堤堑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6GDK172+799.67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7GDK172+945.22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8GDK173+144.4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9GDK173+499.49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0DK173+718.6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1DK173+903.4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2DK174+270.9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3DK174+52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4DK174+55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5DK175+05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6DK175+640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7DK175+96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8DK176+213.93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19DK176+500 路涵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20DK176+731.43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21DK176+847.92 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水泥 三、设计文件说明三、设计文件说明 1. 路桥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2. 路涵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3.路堤与路堑设计如图所示 四、四、 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1. 施工人员情况: 为确保过渡段的顺利进行,中铁九局吉图珲项目部四工区路基架子队 专门成立了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如表 管理机构成员 序号姓名职务备注 1 马江常务副经理 2 孙金利架子队队长 3 康传猛技术负责人 4 阎长克试验负责人 5 张玉成质检员 6 崔继强质检员 7 王志辉测量员 参加施工人员表 序号职员人数备注 1 领工员 1 2 工班长 1 3 技术员 6 4 机械司机 3 5 汽车司机 5 6 普工 8 2.投入过渡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投入机械设备表 序号机械名称名称数 量备 注 1 挖掘机 卡特 320、神冈 250、 小松 360 各一台 2 推土机移山 160 2 3 装载机柳工 856 2 4 压路机S220 2 5 洒水车10 m3 1 6 自卸车40T 5 7 平地机天工 180 1 机械设备具体型 号由现场实际情 况调整 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备注 1 全站仪 LEIKA802 台 1 合格 2 水准仪 CST/berger32x 台 1 合格 3 K30 平板载荷仪套 1 合格 4 动态平板荷载试验仪套 1 合格 5 灌沙桶个 1 合格 6 电子称套 1 合格 五、过渡段的施工准备五、过渡段的施工准备 1.基底处理 对基底、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 松土(杂土)。 2.基坑回填 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基坑,回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回填。压实质量满 足 Evd30MPa。 3.测量放样 测放过渡段位置中线和填筑边线。为保证路肩压实质量,放样时每侧 按 50cm 加宽。并根据技术交底放样出级配碎石(或非冻胀土)填筑范围。 六、施工方法六、施工方法 1.过渡段填筑一般规定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应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与基床及基床 以下路堤的填筑施工相同。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 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 行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 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掺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 4h 内使用完毕。 2.摊铺整平 根据试验段得出的施工松铺厚度进行摊铺。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 进行精平、人工配合,控制平整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保证每一层填层的 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使用水准仪不断测量松铺厚度。 3.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碾压 时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原则进行碾压作业(速度 控制在 24km/h)。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 4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并达到规定的压实质量要求。 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 碾压顺序为:静压 2 遍,弱振碾压 2 遍,最后再静压 2 遍消除轮迹。 即:静压 弱振 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 2 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 4 km/h。 4.覆盖养生:碾压结束后应用塑料布覆盖养生。 5.压实检测 检测要求 根据验标要求,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 表规定三项指标控制 指标 地基系数 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 (MPa) 压实系数 K 压实质量 150500.95 检测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 3 点,其中 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 1m 处左、右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每填 高约 30cm 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 3 点,其中 1 点应靠近桥台后横向结构 物边缘处;每填高约 60cm 检验地基系数 2 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 边线 2m 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 七、过渡段施工注意事项七、过渡段施工注意事项 1.过渡段路基填筑应与相邻路基工程同步施工。 2.过渡段与混凝土结构物连接时,应在结构物防水层与保护层完工、 圬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填筑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 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3.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应与过渡段级配碎石及相邻路基施工相协调, 三者宜同步分层填筑,不能同步填筑时,应在填筑交界设置台阶,台阶坡 度 1:2,高度约 0.6m。避免交叉作业相互干扰。 4.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要求。 八、质量保证措施八、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开工必优”为起点,强化质量意识。 2.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配齐有关人员,做到现场指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明确。 4.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 实时间。 5.在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 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6.严格报检制度,对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7.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量保措 施。 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由技术熟练、 经验丰富的职工从事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9.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健 全各项机械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10.各级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坚持技术复核制度,采取有效的 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 员对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查。 九、安全保证措施九、安全保证措施 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健全施工 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 水平和劳动技能,树立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按施 工规范严格操作规程,文明施工。 2.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 规范性的文件等的要求。 3.建立健全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 度,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队部选配懂业务、事业心强、具有上岗资格证书 和足够经验的安全工程师担任安全监督,责任到人,挂牌作业,及时发现 工地不安全隐患,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电 力线路布设规范,严禁乱接电力线及违章作业,防止误触带电体、漏电伤 人,施工危险地段使用安全电压。设专人管理生产及生活区的供电线路, 随时检查、维修电力设施。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 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小于 1.5m。 5.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按规定要求作业,作到组织、 制度、措施三落实,确保作业区的安全。 6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维护,要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 全操作要点。 7.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 人。 8.定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比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9.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危险地点设安全牌和安全标 志,有人经过的坑洞夜间设置红灯示警。在车队营区进出口设醒目安全 警示牌及限速标志,作为安全宣传防范工作。 10.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 24 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 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11.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12.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13.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 得上机操作。 14. 生产管理以安全为中心,当生产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进度服 从安全。 15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凡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专人限期解决。 16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洪工作,保证施工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