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排列、大小及一般结构.ppt_第1页
细菌的形态、排列、大小及一般结构.ppt_第2页
细菌的形态、排列、大小及一般结构.ppt_第3页
细菌的形态、排列、大小及一般结构.ppt_第4页
细菌的形态、排列、大小及一般结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原核(prokaryon):指细胞核外没有核膜包围,DNA以闭环分子形式存在,不含组蛋白的细胞核。,原核微生物:指具有原核的微生物。,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细 菌 第二节 放线菌 第三节 其它代表性原核微生物,第一节 细 菌,一、细菌的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 二、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及特殊构造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 四、常见的细菌类群,什么是细菌(bacteria)?,从大的方面来讲:细菌指的就是原核微生物,即所有原核微生物均可以称之为细菌;,从小的方面来讲:细菌主要是指那些形态为杆状、球状或螺旋状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一、细菌的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细胞呈球状或椭圆状的细菌。 由于细胞分裂的方向不同,球菌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一)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1,2,3,4,5,6,种类最多: 短杆状 棒杆状 月亮状 梭状 梭杆状 分枝状 竹节状,2、杆菌 (bacillus),杆状或圆柱状,(一)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杆菌的特点, 杆菌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差异较大, 杆菌只沿一个与长轴垂直的分裂面,(一)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球杆菌、丝状 直杆菌、弯杆菌,链状、栅状、“八”字形,3、螺旋菌(spirilla), 弧菌(vibrio):弯曲程度不满一圈的螺旋菌,常呈“C”状,如霍乱弧菌(Vibro cholerea);,螺旋菌:指细胞呈螺旋状或弧状的细菌。,(一)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 螺菌(spirillium):螺旋在26圈的螺旋状细菌,如减小螺菌(Spirillum minus);, 螺旋体(spirochaeta):螺旋6圈以上的螺旋状细菌,如梅毒密螺旋体,4、形态特殊的细菌, 柄细菌(Caulobacterium):菌体细胞呈杆状或梭状,具有特征性的细柄,可用于将细胞附着于基物上。,柄杆菌 Caulobacter sp.,鞘衣菌 Sphaerotilus natans, 鞘细菌(sheathed bacterium):杆菌细胞呈链状排列,不分枝,且在细菌细胞外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衣鞘。,细菌形态:三角形、方形、星形、圆盘形,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外界环境因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 培养基成分与浓度,幼龄细菌: 老细菌:,菌体形态正常、整齐、稳定;,形态不正常:梨形、有分枝、细丝状,(二)细菌的大小,1、球菌 d:0.51.0m 较大的球菌:旋动泡硫磺细菌 (Thiophysa volutaus),d=78m,3、螺旋菌 宽长,长度实际长度 0.31.01.050m,2、杆菌 宽长,长度可为d 的一至数倍 小型杆菌:0.20.4 0.71.5m 中型杆菌:0.51 23m 大型杆菌:11.25 38m,影响因子:菌种、培养条件、菌龄、染色方法,测量细菌大小:记录平均值/代表性数值 使用活菌 不要染色,必需注明染色方法,幼龄细菌 成熟/老龄细菌 固定染色菌体 原菌体 媒染法的菌体 原菌体,?,影响菌体大小的因素, 最小的细菌,能引起尿结实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d=50 nm,比最大的病毒还小,分裂缓慢,代时为72h,是目前所知最小的细菌。,讨论:独立生命个体到底能有多小? 生物大分子140nm,250nm? 病毒能够小?,以一种特殊的生活规律维持生命活动的, 最大的细菌,菌体:d=80 m、 长:200600m 体积:巨大 细胞:富含原核和核糖体 具有高度旋绕的细胞膜 运动:有鞭毛,V = 2.4 cm/min,1985年,在红海的棕色刺尾鱼肠道内发现一种雪茄型细菌,1993年,命名为Epulopiscium fishelsoni。,“纳米比亚硫磺珍珠”(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1997年,纳米比亚海岸,发现的一种硫细菌(sulfur bacterium),d = 0.10.75mm,富含:液泡(98%) 液泡内富含:硝酸盐,在产能和硫氧化过程中充作电子受体。 液泡外包被一层0.52.0m厚的细胞质,其中富含硫滴。,二、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 和特殊构造,(一)细菌细胞一般构造,1、细胞壁 2、细胞膜 3、内膜结构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5、原核 6、质粒,第一节 细菌的模式结构,图 2-1 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摘自Microbiology 6th),(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菌毛、性毛 芽孢、胞囊,(一)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 3、内膜结构 4、原核 5、质粒 6、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壁(cell wall),(1)细胞壁的功能 (2)革兰氏染色反应 (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 (4)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 (5)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 (6)细胞壁缺陷细菌,细胞壁 (cell wall),厚度:1080 nm 占细胞干重的1025%,1、细胞壁,通常指包围原生质膜的一层较为紧韧且略带弹性的结构。,(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a、维持细胞外形; b、具有保护作用; c、协助运动; d、与物质运输有关; e、决定细菌的抗原性、致病力、对抗生素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1、细胞壁,(2)革兰氏染色反应,初 染,媒 染,脱色,复 染,1、细胞壁,(3)G菌细胞壁的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厚度:2080nm,重量:50%80%,肽聚糖,1、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化学结构模式图,肽聚糖,磷壁酸,肽聚糖, 层次多:1550,G+菌细胞壁的模式结构,磷壁酸,磷壁酸 (teichoic acid),指结合在G+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 为G+菌所特有,(3)G菌细胞壁的结构,主要化学组成:多元醇磷酸,磷壁酸,依多元醇划分,C1-C5磷酸二酯键 少:10;多:40-50,C1-C3磷酸二酯键,按结合部位划分,磷壁酸,b 膜磷壁酸,a 壁磷壁酸,50%,磷酸二酯键,共价键,磷壁酸的功能,a磷壁酸加强了细胞对金属离子的吸引; b磷壁酸是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和某些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c磷壁酸增加了细菌表面结构的稳定性; d膜磷壁酸具有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e贮存磷元素; f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磷壁酸,(4)G菌细胞壁的结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层 次,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内壁层,外壁层,G菌肽聚糖结构的差异, 化学结构,内壁层,G菌肽聚糖的结构差异, 交联度低25%,以肽键直接交联,G菌肽聚糖的结构差异,层次多:1550, 层次少,13层,外壁层,(4)G菌细胞壁的结构,厚约:810 nm,呈波浪形,蛋白质、脂蛋白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外膜层的主要成分及特有成分 分子量 1万道尔顿 化学结构复杂且常因细菌类群甚至菌株而异,脂多糖 = 糖基O-侧链核心多聚糖类脂A,脂多糖的化学组成,脂多糖(LPS)的功能,a、类脂A是G菌的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b、具有与磷壁酸相类似的功能; c、多变的化学结构决定了G菌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 d、噬菌体的吸附受体; e、具有部分选择屏障作用。,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5)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的主要区别,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6)周质空间 (periplasmic space),壁膜间隙:指位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狭小的空间范围,约为1215nm。,处理:溶菌酶或用冷渗振动,1、细胞壁,(7)细胞壁缺陷细菌,(7)细胞壁缺陷细菌,通过溶菌酶、青霉素、丝裂霉素C处理,G,G,原生质体,完全 去除,原生质球,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L-型细菌(bacterial L-form): 某些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无壁类型。,(7)细胞壁缺陷细菌,L-型细菌的菌落,细胞壁缺陷细菌的特点,对环境条件敏感:低渗、振荡、离心、通气 有鞭毛而不运动; 不被噬菌体侵染; 能够再生: 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并恢复产生新细胞壁转为正常细菌的过程。,1、G细 菌 细 胞 壁 的 结 构 为 一 层 ,含 有的 特 有 成 分 是 ( ) A. 脂多糖 B. 脂蛋白 C. 磷壁酸 D. 核蛋白 2、 G细 菌 细 胞 壁 中 的 特 有 成 分 是 ( )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3、E.coli 肽 聚 糖 双 糖 亚 单 位 交 联 间 的 肽 间桥 为 ( ) A. 氢键 B. 肽键 C. 甘氨酸五肽 4、Staphylococcus aureus 肽 聚 糖 双 糖 亚 单 位 交 联 间 的 肽 间 桥 为( ) A. 肽键 B. 甘氨酸五肽 C. 氢 键,小 结,指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并包围原生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膜。,2、细胞膜(cell membrane),厚度:约78nm 主要成分:磷脂(占2030%) 蛋白质(占5070%),(一)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细胞膜的模式结构,(1)细胞膜的结构,1972年,SingerNicolson提出: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2、细胞膜,细胞膜的液态镶嵌结构,“液态镶嵌”理论,a、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b、整合蛋白因其疏水性而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 c、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 d、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 e、脂质双分子层象“海洋”一样,周边蛋白可在其上 “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象“冰山”一样沉浸在其中并可作横向移动;,(1)细胞膜的结构,(2)细胞膜的功能,a选择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运与交换; b具有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 c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脂多糖、肽聚糖、 磷壁酸)和荚膜等大分子物质)的场所; d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e许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地; f鞭毛的着生位点,并为其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2、细胞膜,3、内膜结构,间体 类囊体 载色体 羧酶体 气泡,内膜结构:许多原核生物类群演化出的一类由细胞膜内陷、折叠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的特殊结构。,(一)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 间体(mesosome),3、内膜结构,由细胞质膜内陷而形成的囊状结构,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B subtilis 的间体,1至几个/cell; 位于细胞分裂部位; 在G菌中常见; 在G菌中不明显。,间体的主要功能,a深层的间体: 促进细胞间隔的形成,与DNA的复制、分配及细胞分裂有关; b表层的间体: 与某些酶有关,如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相当于真核生物的线粒体。, 间体, 类囊体(thylakoid),蓝细菌(cyanobacteria),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片层状结构,内含叶绿素和藻胆色素等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酶系。,原绿菌属(Prochloron) 蓝细菌的类囊体(thylakoid),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内膜结构, 载色体(chromatophore),光合色素:细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光合磷酸化的酶类 电子传递体,色素体(chlorosome):由光合细菌的细胞质膜内陷并折叠而形成的层状、囊状或管状结构,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紫硫光合细菌的载色体(chromatophore),3、内膜结构,A、红螺菌 B、红假单胞菌 C、红微菌 D、红囊菌 E、荚硫菌 F、绿硫菌,不同形式的载色体, 载色体, 羧酶体 (carboxysome),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多角体(polyh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