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村里新农村建设定稿.doc_第1页
穷村里新农村建设定稿.doc_第2页
穷村里新农村建设定稿.doc_第3页
穷村里新农村建设定稿.doc_第4页
穷村里新农村建设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穷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河北中部K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贾建友论文摘要:解决我国占农村大多数的,类似于K村这样既不是贫困村,又不是富裕村的普遍意义上穷村的新农村建设问题非常有必要,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问题与两个基础性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与近期工作开展关系问题。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调查正文:K村是冀中平原上的一个1400人左右的村子,这样的村子在平原地区,属于较小的村子,在K乡所辖的5个村子中,自然也算是小村,本调查选择这个村作对象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K乡乃至K县,K村相对属于穷村,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村,在平原有许多的穷村都是这种普通的相对意义上的欠发达村,因此对这个类型村子的新农村建设调查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笔者在乡镇工作曾分包此村五年,不仅是这个村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而且具有相当的人缘地缘优势,给本调查带来极大的方便。三是由于笔者在此乡镇多年,分管过多项工作,对涉及乡村的一此数据不仅能够方便地查找,而且许多数据就是由笔者自己调查并上报的。一、K村现状调查1、自然状况K县地处河北省腹地,属太行东麓平原,海拔53.6103.5米,地下水脉深度20米左右,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2度,年平均降雨量459毫米左右,全县耕地中90%以上为沙壤土和轻质壤土,K乡处于K县北部,K村则偏居K乡的西部K县与L县两县交界之处,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无自然资源,截止到2006年底,有353户,1376人,现有耕地1633亩,沙荒地200亩。2、经济状况K村的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业中近年的种植种类和面积分别为冬小麦1100亩,玉米900亩,花生200亩,蔬菜春秋两季共计在100亩左右,畜牧业以养猪和蛋鸡为主,常年存栏基本上稳定在猪400头,蛋鸡7000只左右,另有少量的山羊和奶牛,相对于其它村,这个村子有一点特色的东西就是种植小棚西瓜和红薯,近几年种植的西瓜面积在150亩以上,红薯在200亩以上。这些产业的收益经调查基本上与其它地区持平,相对较高的是小棚西瓜和红薯,正常年份小棚西瓜每亩的净收益在1000元左右,红薯在800元左右,二、三产业情况相对较差,工业是在其它村相关产业带动下发展起来的6家电热毯配件生产厂家,主要以生产电热毯配件为主,但相比其它村企业就小得多了,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沿乡级公路分布在村东口,每年企业的收益也很有限,因为从工人和税收上就可以看出来,由于这些产业是季节性的,一般是每年的初秋,配件厂家开始生产,秋末电热毯厂家才开始生产,到入腊月前基本就全部停了。因此只能统计每年的生产季节雇用的工人,而难用月平均数来表示常年用工人数,这此企业中最大的企业每年最多工人时一般有30人左右,一年的税收才4000元左右,其它的就更少了,至于其它的,就只有5个经营小百货的摊点,其中两个兼营农资,两个加工面粉的摊点,一个小小的餐馆,一个加工井管的个体户,一个畜禽类的经纪人,还有一个是农产品的经纪人,这就是这个村的全部家底了。3、就业情况这个村大部分的村民仍然以务农为主,根据2003年非典时精确统计,这个村在外地务工人员共有83人,在本地村外务工人员则有104人,在本村从事农业以外其它产业的人员,也只有100人左右,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人员包括大部分在外务工人员一般都在农忙季节回村帮助农业生产。4、保障福利情况K村农村养老保险目前沿无农民加入,合作医疗从2006年起,在政府的发动和支持下,参合率达到了81%,全村目前有低保户12户,每年补贴标准为120元每人,五保户3户,每年的供养标准在1800元左右。普通村民则无有其它福利。4、基础设施情况K村的村内道路状况相对较好一些,村外道路则因为年久失修,遍布大坑小坑,雨天基本上无法正常通行,村民吃水来自家中的地下水,村级没有自来水设备,也没有排污管道,只是在村外有一条多年前修的排水沟,因为无钱清理,已经基本失去了作用,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无有专门的垃圾站和清理机制,多是在上级检查前突击清理一下,平时的垃圾多是由村民自己想办法运到村外倒入排水沟。5、社会事业发展现状K村有一所不完全小学,属于教学点,只有小学1-3年级学生,4-6年级学生则要到临村的小学去上学,卫生情况是有三个医疗所,其中一个比较大,属于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文化设施方面K村在村委会有一个午台,因为没有钱请文艺组织演出,所以很少用,图书室是96年农村建设小康时设立的,这些年因为没有钱也基本上没有添过新书,加之无专人管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到那里借过书。至于体育设施倒是村委会有一副破旧的蓝球架子,可是从笔者到这个村起,就从来没有见人到那里玩过,科技等方面的设施和组织基本上没有。6、基层组织状况村集体基本上没有什产业和资产,村委会大院和大院中的十几间破旧的房子,就是最大的资产了,其它的还有一个很小的砖瓦窑,承包给两个村民经营,每年的承包费只有1万元,而且这一万元还要用来支付砖瓦窑占村民承包的地款8000元,这样一来这个企业每年的收入只有2000元,另外村集体还有机动地200亩左右承包给村民,可是却一分钱也收不上,因为村集体前些年欠村民的款没法还,只好让这些户承包村里的地来抵债,这个村之所以被列为穷村,除了村民收入较低之外,更多是是因为村集体太穷,许多工作难以开展,这个村穷到什么地步,用数据显得有些枯燥,只要简单的几件事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一是村集体的欠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五十万了,欠款遍及本村村民和周围各村的摊点,如果村干部要买什么东西,只要一说是这个村的干部,那么除了给现钱,一概不卖!二是村干部的工资已经有三届快十年没有正常的发放过了。三是乡政府的包村干部八年以前因为帮助村里完成当年的税费任务用自己的钱垫付给村里集资或者买东西,到目前还有两个人的没有收回来!村班子情况是党支部有3人,村委会也是3人,还有村会计一人,这是主要的村干部,其它的包括治保会、民调会、包队干部等都属于社会用工类,即招之则来,干工作按日算工资,村干部的报酬有两类,一类是现在的主要领导(支部书记、村主任)上级每月补助200元,其它300元由村级列支,另一类就其它干部了,平均每天10元左右,但是要先欠着,有了才能给。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村当村干部就意味着不仅工作难干,而且要倒贴钱,所以几年间换过了几位村支书,最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了,现在的村支部书记是由乡里派去的,村主任是上一任连任的,但这个村主任连任的也非常无奈,上一届选了三次才选上,因为和村支部书记不合而赋了闲,本届选举连选几次都是没有一个选民参选,最终是乡政府多方面作工作,才算勉强选出了村委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K村才被县乡定为后进支部。二、K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及问题分析1、新农村建设情况及成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当前全国都争先恐后地搞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这样的穷村,他们搞不搞?搞!而且要认认真真的搞,不论怎样搞,反正就是要搞,不搞能过得去吗?但是要说明的是从广义角度讲,凡是乡村的工作都可以归为新农村建设,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只有上级专门的安排或本乡村专门以此名义开展的工作才可以称得上是新农村建设工作,这从一些上级下发的文件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由于实际工作中难以明确区分,只能根据资料对K村从新农建设开始即2005年底至今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一一进行调查和总结修路:这是K村近年以来的大事,但是却一直未有结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字穷!从乡级公路到K村村东口入村处,共有3公里左右的公路长年失修,无法通行,前些年是乡村两级都没有能力来修,从2001左右年开始,县里对修公路有了补助,凡是自筹资金修路的,县里都给予一定的补助,一开始是3万元每公里,后来又增加到5万元每公里,可是就这样,K村的公路仍然修不起,乡政府也多次协调此事,要走同一条路的另一个村和这条路穿过的村都同意共同负担修路费用,而且可以让K村少负担,但因为不要说这段共同的2公里路,就是他们拐向本村的那段1公里的路他们也没钱修,因为除了补助的款,村里每公里自己还要负担7万元左右,这些钱根本拿不出来,加之修路中的涉及到的一些其它事情,村班子也感到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年年议,年年提,那个情况较好的邻村只是把自己入村的那一段路修了修,就一直这样放了下来,估计只有等到县里全部出资才有可能修这条路了。打扫卫生:是K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动作最大的工作,可是这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作,根据K县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从推行“三化”硬化、亮化、美化入手,村里太穷了,硬化没有可能,亮化也难说,就是有人出了钱给安上路灯,村里也没条件让亮起来,为什么?没钱拿电费,余下的只能在美化之中打主意,而这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街道净化,治理脏、乱、差。这方面具体的指标是要求全面普及落实“五个一”,即成立一个卫生管理组织,具体负责卫生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一支卫生清洁队伍,负责本村卫生清扫工作。建立一个垃圾集中填埋场。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负责村内垃圾清运工作,两天一清运。制定一套卫生制度。以上几条除了卫生清洁队伍和清运车没钱真正落实以外,能够做到的还算不少,都按要求上报了,动作多的原因是因为检查多,上级每次检查不论到不到这个村,都要想办应付一下,要求各种制度上墙没有钱做牌匾,只好用毛笔在红纸写一下,卫生要临时雇用人员打扫一下,当检查不重要或者实在没有钱雇用不到人时,村班子里就带着几个治保会的人员草草打扫一下,其它的就是作好汇报的准备就行了。整修党支部村委会大院:这是K村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最大的一个成绩了,只所以能做成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K村不仅是K乡的落后支部,还是K县组织部长的联系村,在部长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部门以加强阵地建设的名义,给了一万五千元补助,这个村破败不堪的党支部村委会中才算有了几间象样的房间,不过只过了几个月,因为没有人管理,门窗上面的玻璃就被小孩子打碎了好多!宣传新农村政策:这应当是最好办的事情,可是按常理写标语要给报酬,村里的广播喇叭坏了因为没有钱换新设备早就停了,要广播,只好到村委会附近的一家百货店中,不过那里的广播喇叭是收费的,每简单广播一次收费一元!只是因为店主以前做过村干部,村委会还欠他工资未发,他现在兼营的农资也占用了村委会一间库房,双方就互相理解一下,村委会偶尔用一下他的广播不交费而已,但这可能经常长时间广播吗?动物防疫:这是农村基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县乡的统一安排下,村干部和村里的防疫员每年除搞春季、秋季、冬季几次季节性的防疫之外,就是在突发性的疫情来临和上级检查时,再突击几次,这是实质性的工作,其它的诸如组织、制度、档案、证、卡等建设和填写虽然工作量并不比这些少,但主要是用于应付检查,相对就软一点了。安全生产:这也是农村基层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因为都签订了责任状,虽然村干部不太着急,但是在乡镇干部眼中,一旦有事这可是掉帽子甚至是丢饭碗的事,所以不论是虚是实,那怕是走过场也要认真走一下,虽然明知责任根本推不掉,但要把责任的风险降到最低,这项工作开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懂不懂都要指一下企业的隐患,不知是不是隐患也要下一个通知,不管改不改都要定期转一转。秸杆综合利用:最主要的就是夏季秋季禁烧秸杆,这项工作在这里也是忙闲无序,闲时可能就是乡村干部到地里多转一转,但忙时尤其是有人因为这个受到批评或者处理了,就要不折不扣的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地块,乡村成立巡逻队,就是所谓的二十四小时制了,为什么?因为总体目标是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要达到本就不容易,况且现在手段先进了,上级用卫星,用航拍检查,秋后算帐,你要保证目标还能有什么好法?清理发放宅基地:在这个村是一个老大难,老是因为要清理就得从95年算起,大是在2003年要清理的就有了50多户,现在又有增加,据村民反映,快占全村的五分之一了,难是村班子近些年很少健全过,健全一段,还闹两张皮,谁来清理呢?这两年虽曾议过两次,但也不了了之。信访稳定:在农村这是重点工作也一直是难点工作,一句话,稳定压倒一切,有多重有多难,许多文章中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调整土地:这个问题更老,从联产承包以来,这个村有两个队延包工作未能完成,就一直没有调整过,多次有村民为土地问题上访,但是除了作一作思想工作,谁也没有好办法。计划生育:没有几个村认为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就不再赘述了。其它工作:诸如学习、培训、植树、文化、统计、村民自治系列工作,粮食直补、优抚、合作医疗、低保等等既无法一一列出,又因为与其它村子基本相同所以就省略了。2、K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从K村近两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总体情况来看,政府的宣传与发动起到了一定作用,国家针对农民的一些政策也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在资金上也有所惠及,但从成效上看,并不理想,不仅没有形成相对规范的工作机制,甚至于连明显的效果也没有,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分类角度分析:政府主导安排的工作多,农民自发认可的工作少。在以上列出的十几项工作中,以政府主导和安排的工作居多,村级工作开展基本上是在上级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的,但是这些工作无论效果如何,农民认可的却不多,农民自发开展的工作没有,因为作为这个村子中的农民除了个人致富以外,最大的要求就是修路,但这个路却是修了多少年仍然没有修好,其次对于一部分村民来说解决村里涉及自身的问题如发放清理宅基地、调整土地等也很关心,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办不成,对于党支部村委会的整修,村民并不热心,只是因为不让个人集资,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打扫卫生,村民也不热心,虽然环境干净一点是好事,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解决不了,也就没有几个村民积极响应这个,村里因为没有钱,打扫卫生反而成了负担。其它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仅很低,有些甚至还有抵触情绪。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分析:在开展的各种工作中,应付检查汇报的居多,实际落实的较少。这表现在各种工作突击较强,规范性较差,写在纸上的制度多,但能够执行的少。主要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状况太差,村民穷,村集体更穷,现在工作包括迎接检查很少没有不花钱的,用村干部的话说,叫做“一动就是钱”,可在这样穷村,那来的钱?二是因为村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差,一个没有经济基础到处是欠帐的村班子,一个在村民眼中除了草草应付一下检查,办不成实事的班子,很难有什么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上级的工作安排,从政府自身考虑出发多,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少,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安排大多是由上往下,一级一级下发文件,一级一级进行细化、量化、逐步提高标准、缩短时限。然后便是一级一级督促、检查,逐步增加检查部门、提高频率,最后到了村一级,除了按照许多的统一要求紧急落实以外,就是迎接一级又一级,一次又一次的检查,除了政府的声音,基本上没有农民自己的声音,这样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多少是农民急需的,有多少是符合当地农民实际的,就很有疑问了。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分析:村里没有自筹资金,外来资金少而且结构不够合理。象K村这样的穷村,既不是贫困村,享受不到政府相应的扶贫资金,又因为自己没有可以投入的资金,用这个村的话讲,是“没有引蛋就引不来母鸡下蛋”,很难得到政府以奖代补或专门的补助资金。偶尔跑来的一点资金也因为多是专门的资金,不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且这个资金能不能跑来,许多时候还全凭运气。在生产发展上,更是没有可以支持的资金了,近几年,这个村的农民只是在2003年由乡政府多次协调信用社才给了十几万元短期贷款外,其它的农民贷款就很少了,有一点也主要集中在几个企业中,而这几个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贷款难、筹措不到发展资金,在信用社中,笔者听到最多的也是一个字,穷!在农村中连信用社都穷了,又没有其它的金融机构,那么新农村建设的钱又能从那里来呢?三、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对K村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普遍意义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除沿海发达地区少数农村发展较快,和欠发达地区少数贫困村外,更多的是类似于K村这样既不是贫困村,又不是富裕村的普遍性的穷村,因此研究如何解决这类占农村大多数的,普遍意义上穷村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1、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上文已经论述,在我国农村中占大多数的是类似于K村的穷村,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问题,而做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富裕农村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和欠发达地区贫困村的扶贫问题实际上是属于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问题,因此这就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示范村提出了疑问,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示范村在大多数地区实际上是集中投入把富裕村做成了样板村、亮点村,对贫困村较少涉及,对普通的穷村基本上不涉及,这就是选择试点时放弃了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村,而专注于特殊的、代表性较差的村。这个错误的选择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人为加大农村之间差距,从中得到的新农村建设经验没有普适性、根本没有推广价值,一旦推广反而会引发更大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示范村选择中,应当首先考虑代表性问题,而不是考虑短期内的政绩或者效果。其次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重点应当放在探索发展和建设的途径上,主要是考虑如何探索出一条新农村建设工作易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普适性较强的途径。2、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问题与两个基础性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问题也是基础性问题,什么是“新农村”,中央一号文件已有明确解释,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内容,还是绝大多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全局性问题,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突出发展经济的工程,在这个全局性问题中从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发展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问题 ,其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应当选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上,农民收入的增加,重点是要有产业支撑,在这一点上,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有些地方政府曲解中央政策,为了“形象”、“政绩”、“示范”,脱离农民的实际状况,以造新房、刷新墙、修广场、安路灯,种花草、建牌坊式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新村建设运动”代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但没有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拖垮了脆弱的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再次背上沉重负担,导致一些地区的广大农民对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产生抵触情绪,对各级政府的不信任程度加深。因此在笔者建议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是各级领导都要真正按照中央的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真抓实干的作风代替官僚作风,坚决杜绝以建新房、盖新楼为主要代表的所谓亮点村、样板村选树和炒作。其次是杜绝一刀切的办法,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因为落后,大部分农村无能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发展公益事业,所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应当主要用在农村的道路、水、电、文化、卫生、教育等生产发展的基础设施方面,而且应当以政府量力而行的主要投入为主,不要以行政命令强迫或利益引诱农村、农民将本就非常有限的生产发展资金投入其中,影响农村经济正常发展。最后是必须保障新农村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国家近期财力无法包揽的情况下,除了规范国家的专项资金和转移资金的使用之外,还应当通过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依赖现象,放宽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资金、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农村市场,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投资融资渠道,解决农村经济发中展最紧迫的资金问题。从工作机制角度看则是管理民主,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在农村中,包括新农村建设政策在内的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一个有效的组织载体。当前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主要代表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落实国家政策,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重大。一个村如果没有一个凝聚力、号召力强,作风民主的村级基层组织,不要说各项政策没有可能真正落实,就是国家给村里100万元、1000万元,也很难让全体的村民真正富裕起来,更不说带领村民去致富了。因些笔者建议,新农村建设对地方基层政府来说,必须要先考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一是要解决村级班子的产生问题,要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将群众拥护、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的人选出来,二是重点解决对村级班子的监督问题,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将村级财务的各项收支、上级扶持资金的发放使用、各类合同的签订和变更等各项事务,及时全面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检查和监督,更要接受上级的专项监督检查。三是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问题,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造成了当前农村干部不是年龄太大,就是素质不高。这个情况在欠发达地区特别突出,村里的新农村建设由谁组织、谁谋划就成了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基层政府不仅要通过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切实提高现有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更要通过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创造宽松工作环境来留住农村青年人才在家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3、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与近期工作开展关系问题从本世纪头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工程,应当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来说,由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两三个五年计划就能解决的。但是一地方领导却没有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不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方法和长效机制上,而是把新农村建设“运动化”,从上到下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订统一的实施方案,下达各种各样的指标、限定期限,而且还要三天一检查、一月一验收、半年一评比,年终列入干部考核,表面上新农村建设是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虚事多,实事少,搞得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