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第一0六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第卷一、选择题(每题2、5分,20题,共50分)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B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C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以下关于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C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全国推广D 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3.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 兵部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4. 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C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 分封同姓诸侯国6. 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实权。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7.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实现了国家统一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创立三公九卿制度8.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 个人观念淡漠 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 宗法观念浓厚 D 儒家伦理道德强大9. 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龙生龙,凤生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A. B. C. D.10.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 乙丙对,甲丁错 B 甲丙对,乙丁错C 甲乙错,丙丁对 D 甲乙对,丙丁错11. 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考试)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12.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13.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14.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 B城邦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C城邦制下重政轻文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15.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16.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17. 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成文法”,可以说是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产生公民法 B汇编成民法大全C形成万民法 D制定十二铜表法18.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19. 一位著名的古罗马法学家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该法律指的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自然法 D罗马法20. 一位美国法学家说:“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 ()A罗马法使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第卷二、材料解析题(21题20分、22题、23题各15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施耐庵著水浒材料二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一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三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 伯里克利 (1)中国古代到何时基本解决了材料一所谈到的问题?(1分)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6分)和影响(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我们的制度”包括哪些主要机构?(3分)与民主制形成有关的政治因素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特点。(9分)23忽必烈改制是蒙古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麻桑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以限南北也。 辽史材料二以下为忽必烈的话:“汝未用南人(汉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台、院,必参用南人”,“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行”(忽必烈对太子老师的要求),“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场”。材料三每一次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反杜林论 (1)依据材料一,说明长城南北不同的经济形态。针对这种不同,材料二中忽必烈是如何做的?(9)(2)结合历史上相似改革的内容,论证材料三的正确性。(6分)郑州市第一0六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二年级 历史答案1-5.BBBBB 6-10.CACCB 11-15.BCABC 16-20.ADACB21题【答案】(1)王朝:宋朝(北宋)。(1分)办法:从权、钱、兵等三方面削弱地方力量;重文轻武;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设置通判;设置刺史;派文臣担任州郡长官。(任意三点6分)(2)特点:办事效率高;办事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6分)影响: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分)(3)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3分)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2分)22题【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