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选择题1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B动物种群密度减小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解析:选C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不一定会降低出生率,A错误;动物种群密度减小的方法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B错误;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B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C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D所有生物的种群都会经历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解析:选A增长型年龄结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A正确;害虫种群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虫害的严重情况,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B错误;性别比例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因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加之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大多数生物的种群在经历增长期、稳定期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进入衰退期,甚至消亡,D错误。3(2019荆州调研)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较稳定,说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植区域为带状,因此调查该植物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B错误;将百山祖冷杉种植到植物园中进行保护,这属于易地保护,C错误;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为两个区域,因此两个地方的百山祖冷杉不是同一种群,D错误。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解析:选B开始时营养充分、条件适宜,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如就试管和而言,则是试管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试管内种群的K值比试管的要大。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达到K值,试管内的种群数量也先于试管开始下降。5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选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6(2019九江月考)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C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D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解析:选D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培养瓶底部,取样部位不同,实验数据会偏差很大,因此吸取培养液前要轻轻振荡培养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A正确;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B正确;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C正确;该实验中前后形成自身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D错误。7(2019邯郸质检)某科研组对刚侵入某一草原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田鼠数量增长曲线,可作为田鼠防治的依据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D若田鼠种群密度过大,则田鼠种群只通过体液调节即可进行数量的调整解析:选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田鼠数量增长曲线,可预测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进而为田鼠的防治提供依据,A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大,B正确;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正确;若田鼠种群密度过大,则其天敌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田鼠种群数量下降,进而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8.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a点和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小解析:选C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多,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所以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将偏大。9.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O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种群在Ot3段,先增大后不变,但开始的一段时间该比值小于1,所以整个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多,而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的数量一直上升,A错误;乙种群在Ot1段,1且该比值没有变化,表明种群数量呈一定倍数增加,B正确;当1,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D错误。10.(2019怀化期末)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合的是()A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B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的水平C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D该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人工培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曲线解析:选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由于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原因,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后期可能减少,A错误;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a的水平,因为a时期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错误;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C正确;理想条件下测得的曲线为“J”型曲线,人工培养可以得到“S”型曲线,D错误。11(2019桂林期末)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活动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所得到的数值偏大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捉的概率不同C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D利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解析:选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前提条件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同,B错误;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C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数量,D错误。12.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田鼠种群数量在ad 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 期间一直在下降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解析:选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特征而不是种群的特征,A错误;从图示可知,出生率/死亡率1时,种群数量增加,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cd时间内种群数量仍减少,d点种群数量最少,B错误;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正确;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13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该种群从1915年1960年的数量(103只)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数量0.20.3122.530.40.170.60.50.6A.岛上驼鹿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B驼鹿种群在19171921年间增长率最大C19301934年驼鹿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天敌数量增加D岛上驼鹿种群的K值是可以变化的解析:选C决定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种群在19151930年间数量一直在增长,其中在19171921年间增长率最大,B正确;19301934年间,环境容纳量的改变使得数量急剧下降,C错误;K值指的是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所以环境条件改变,K值也会发生变化,D正确。二、非选择题14(2019吉林省名校联考)某兴趣小组成员在草原上调查田鼠的生存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某次调查时,在3 km2的区域内共捕获了60只田鼠,做好标记后重新放回到草原上,一周后再次捕获了60只,其中发现带有标记的只有4只,则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_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调查过程中,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数据会_;如果动物被捕获并标记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_;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会_。重捕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导致估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会_。(均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个体总数),根据题意,则60/N4/60,得N900,由于区域面积是3 km2,故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为300只/km2。(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个体总数),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量减少,所以所得数值可能偏大;如果动物被捕获并标记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导致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量减少,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偏大;如果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时重捕中被标记个体数量增多,导致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会偏小。如果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则不会影响估算数值。答案:(1)300只/km2(2)活动能力活动范围(3)偏大偏大偏小不变15.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的问题: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防治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_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只。(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_;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进行_防治,该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信息。解析:(1)题图所示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围绕N2上下波动,因此蝗虫的K值为N2。(2)依题意可知,蝗虫种群的数量最初为N0只,蝗虫种群的数量为前一天的倍数13%1.03,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tN0t1.03tN0只。(3)改造蝗虫的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环境容纳量);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A级景区综合提升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18句感受
- 热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水库清淤疏浚施工实施计划
- 校园安全教育阵地建设
- 宜宾古建修缮施工方案
- 铁路涵洞注浆施工方案
- 建筑材料制造项目施工方案
- XX市城区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提防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含答案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华优传统文化(慕课版)教案
- 2025广东广州市国资委选调公务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美容美发店2025年营销方案创新解析
- 档案知识培训课件
- 肱骨髁上骨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