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oc_第1页
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oc_第2页
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oc_第3页
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oc_第4页
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44v5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摘要】目的 探讨CD44v5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CD44v5兔抗人单克隆抗体,采用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8例胃癌标本CD44v5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CD44v5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率为58.33,其中淋巴结转移者为61.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4.4(P<0.05)。结论 CD44v5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可以作为一个提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CD44v5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在我国,胃癌(Gastric Carcinoma, GC)死亡率居消化系统各类癌症死亡的首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胃癌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和病理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决定术式、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发现肿瘤细胞表达多种 CD44的剪接变异体(CD44v),其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转移性有关。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胃癌患者CD44v5表达进行研究,探讨CD44v5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8月-2008年7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标本蜡块。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60岁38例,<60岁10例,有淋巴结转移39例,无淋巴结转移9例。分化好(包括高、中分化腺癌)16例,分化差(包括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类癌)32例。CD44v5单克隆抗体(兔抗人)、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于美国MSCN life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抗体浓度1:80)对48例胃癌标本CD44v5的表达进行检测。CD44v5免疫组化结果的判定,根据文献报道,CD44v5在胞浆和胞膜都有表达,以膜上有CD44v5线样表达作为阳性表达,连续计数10个高倍视野,根据有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将CD44v5的表达分为以下四组:(1)阴性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5%;(2)弱阳性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在6-35%之间; (3)阳性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在36-70%之间;(4)强阳性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70%3。数据统计时将阴性和弱阳性组之和作为阴性组,阳性和强阳性组之和作为阳性组。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0.05(双侧)作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48例病例中CD44v5表达阳性28例(58.3%) (图1,2),表达阴性20例(41.7%) (见图3)。CD44v5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发生部位均无显著关系(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即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癌细胞中的CD44v5阳性表达率(24/39, 61.5%)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4/9, 44.4%)。 3 讨论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标志性生物学行为。肿瘤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与宿主间复杂、多步骤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胃癌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Liotta4首先提出浸润转移的三步学说:即粘附、降解和转移。其中粘附是指肿瘤细胞通过自身细胞膜表面的粘附受体与细胞外基质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都是首先破坏细胞上的粘附分子而发生转移的。 CD44v5是CD44的一个变异体,属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家族。CD44是一种在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表面上发现的、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5。是一类多结构、多功能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广泛存在于细胞与细胞间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其基因组结构包括20个外显子。前面5个和最后5个外显子是恒定的,中间的10个外显子是可变的,形成可变区。它可以通过 10个可变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及糖基化产生多种变异体。目前发现肿瘤细胞表达多种CD44的剪接变异体,其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转移性有关。CD44是多功能的受体,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交互作用、细胞移动、淋巴结归巢、迁移细胞的生长因子的表达、传递生长信号等。CD44还参与降解HA,传递信号调节造血和凋亡。许多癌细胞及其转移灶都有高水平表达。CD44特别是它的变异体常用来诊断或作为判断人类恶性疾病的指标6。CD44v表达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的机理可能是:CD44分子的氨基酸末端细胞外区域能与细胞外间质及基底膜的透明质酸结合,从而调节细胞运动及形态,CD44v与透明质酸结合而“锚”定在宿主细胞外间质及基底膜上,同时CD44v阳性细胞更易与后小静脉中的高柱状内皮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更易进入淋巴系统和循环系统。 CD44不同变异型在不同的组织中的表达的报道各不相同。有学者报道CD44可以存在于正常组织中7,另一些人则认为CD44只在恶性组织中表达8。普遍认为,CD44与胃癌的转移、进展、预后有关。王书奎9等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9例胃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和外周血的CD44v5表达率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胃癌患者不同组织的CD44v5阳性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癌患者的各种组织中,伴肿瘤转移患者的CD44v5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Muller10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中的CD44v5,CD44v5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淋巴结累及、血液和淋巴浸润有关。CD44v5阳性病人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病人。 目前研究表明CD44v5与胃癌的一些生物学行为,尤其是侵袭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于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有不少分歧。Ham等认为CD44v5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uller等研究结果提示CD44v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1.5%(24/3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4% (4/9),与Ham等认为CD44v5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的论点一致。在胃癌组织中,CD44v5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我们认为CD44v5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图1 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癌,CD44v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00)示成片的瘤细胞胞浆、胞膜被染成棕黄色。按Shimizu方法,阳性细胞数百分比>70%,划为强阳性组。 图1 图2 病理证实为腺癌,CD44v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00)示大部分瘤细胞胞浆、胞膜被染成棕黄色。按Shimizu方法,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在36-70%之间,划为阳性组。 图2 图3 病理证实为腺癌,CD44v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00)未见阳性细胞,划为阴性组。 图3 参 考 文 献 1 Castells A, Anil K. Principles of OncogenesisM. Chapter 5: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2002: l-12. 2 Saito H, Tsujitani S, Oka S, et al. Prediction of survival period fo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1,48:290-293. 3 Castella EM, ArizaA, Pellieerl,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CD44v6 in Metastases of intestinal and diffuse types of gastric careinomaJ.Clin Pathol,1998,51:134-137. 4 Litta LA, steeg PS, Stetler Steveson WG. Cancer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an imbalance ofpositire and negative regulationJ. Cell,1991,64(2):327. 5 Mackay CR,Terpe HJ,Stauder R,et a1.Expression and modulation of CIM4 variant isoforms in humansJ. Cell Biol,1994,l24(1-2):71. 6 Naor D, Sionov RV, Ish-Shalom D. CD44: Structure, Funct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the Malignant ProcessJ. Adv Cancer Res, 1997,71:241-319. 7 Weg-Remers S, Anders M, von Lampe B, et al.Decreased Expression of CD44 Splicing Variants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rcinomasJ. Eur J Cancer,1998,34: 1607-1611. 8 Harn HJ, Ho LI, Chang JY, 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Metastasis Adhesion Molecule CD44V in Normal and Carcinomatous Stomach Mucosa of Chinese SubjectsJ. Cancer, 1995,75:1065-1071. 9 王书奎, 王自正, 翁慎毅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