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秋溯源所谓“中秋”,原为季节描述,八月十五日处于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今人文章中,多喜追溯至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之始。然而月令篇本意,是为说明各月天时、祭祀对象、物候特征以及对应的行为举措,其中绝无节庆记载。而在今日很多辞书中,将中秋节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实际对查宋史太宗纪两卷均无此事。此事记载实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所注引的唐太宗纪。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以正史体例,倘若其间果有朝廷敕令将某日定为全国性的节庆,绝不可能无一字记载。但是在唐代的诗文著作中,已然出现八月十五赏月的叙述,如著名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不过在笔者看来,此诗恰恰说明当时中秋虽有赏月习俗,然而并无“中秋节”,因为一则此诗题中并未指明此日为中秋节,再则杜甫还有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二诗。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一个将八月十五对应为“中秋节”的明确日期,但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在唐代,如果用今天的话说,并非“法定节假日”,而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逐渐扩大其影响,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今天的中秋节,月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赏月,吃月饼,甚至还要以圆月的口彩讲团圆一事,都是习见礼俗。但是细读文献,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那么中秋和月亮的关系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前文引礼记月令中,并无只言片语提及月亮与秋天的关联,而秋日百姓所进行的活动,也无与月相关者。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国语一书,虽作者存在争议,但学界一致认为其取材自春秋各国所保存史料,注国语的韦昭,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沿及明清,屡经变化,形成了皇家祭祀典仪。皇家祭祀民众虽不能参与,但能领略其事的慎重与盛大。凡祭祀之日,不但皇帝亲临,且需提前数日奉行斋戒、预备等一系列繁复活动。古时天子一举一动,皆为国人瞩目。皇家行为,一定会对民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世间昼夜轮替,四季更迭,在先民心中,对这种自然现象不免产生敬畏之情,无论古今中外,皆有以四季、日月为主题的祭祀典礼或艺术形式。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而皇室以国家之力举办祭典,也给相对散乱无序的民间信仰习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引。综合所有因素,中秋节与月亮就建立了联系。(选自2014年9月4日 光明日报 ,有删改)1. 下列各项对“中秋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今人多喜欢把礼记月令篇作为“仲秋”两字作为“中秋节”的起源。然而月令篇中绝无节庆记载。B. “中秋节”被定做八月十五在文献中很难找到依据,但文献中却随处可见今人耳熟能详的中秋习俗。C. “中秋节”被描述为北宋时期所定,实际应该是唐朝太宗时期所定,因为该事件的描述出自渊鉴类函卷二十中秋三注引唐太宗纪。D. 中秋节及其习俗起源于王室祭典与民间习俗的结合,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成为了今天民众熟悉的中秋佳节。2. 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段,作者考证典籍,解析了中秋的原意,指出了现如今很多关于中秋节形成时期的谬误。B. 第段,作者举例论证,证明中秋习俗在唐代就已在百姓中广泛流传。C. 第段,承上启下,引出本文关于中秋溯源的第二个话题,即关于中秋和月亮的联系。D. 第段,综合分析了中秋节与月亮建立联系的原因,其中皇家祭祀典礼是外因,民间习俗代代相传是内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唐代,八月十五还是百姓自娱自乐的节日,但因后来内容形式被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影响逐渐扩大,最后成为与除夕、端午齐名的重要节日。B. 对月起兴,吟咏相思并不仅限于中秋,而举头望月,玩赏感叹也不仅限于八月,把中秋和月真正对应起来的是皇家祭祀典礼。C. 虽然民间习俗很多未能载入典籍,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这也是中秋节和月亮建立关系的原因之一。D. 国语的记载、韦昭的注,充分说明了自西周起,王室已开始祭祀日月,而在后汉三国期间,秋日于西郊祭月,成为典礼,到明清成为皇家祭祀典仪。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规八岁,以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 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改构太极殿,功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拜秘书丞,历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属、从事中郎。晋安王纲出为南徐州,高选僚属,引为云麾谘议参军。久之,出为新安太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钧、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特进萧琛、金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普通初,陈庆之北伐,克复洛阳,百僚称贺,规退曰:“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威势不接,馈运难继,将是役也,为祸阶矣。”俄而王师覆没,其识达事机多如此类。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中大通二年,出为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其年,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民尚书,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未拜,复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规辞疾不拜,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大同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规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节选自梁书王规传)4. 对文中画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B.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C.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D.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文中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B. “丁忧”即遭逢父母丧事,“丁”是“遭逢”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多指居父母丧。C. “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D.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亡于秦末战火。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规有预见性。陈庆之北伐时收复了洛阳,朝中官员都在祝贺,他却认为这场战役会成为祸端,后来果然应验。B. 王规好学才高。他十二岁时便大致通晓五经的大义,长大后州里举荐他为秀才;天监十二年,他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C. 王规备受器重。他在担任新安太守时,同陈郡的殷钧、琅邪的王锡、范阳的张缅都受到昭明太子礼遇。D. 王规不留恋官场。当朝廷任命他为散骑常待、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时,他称病不任职,在钟山宋熙寺筑室居住。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5分)(2)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E.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9. 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的两句是_,_。(2)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精神的语句是“_,_。”(3)卫风氓中的“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表达内心的不满。(4)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对“真的猛士”的评论是“真的猛士,_,_。”四、现代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故乡草刘翠婵这个时节,草是村庄最新鲜的主人,它惬意地盛开,有点乍乍乎乎。各种各样的草竞相开放,比花儿还要热烈。有的草小得只有米粒大,挤挤挨挨偎在一起,一个春天长下来,还是那么小,看着人心生疼。有的草大大咧咧地长,一个晚上不见,就会蹿出老高。后院一堵不大的矮墙上,就有十几种草在这里聚会。村子是离不开草的,人和牲畜都离不开。如果没有稻草,就长不出稻谷,没有稻谷,一年的希望又在哪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草,牛吃什么羊吃什么猪又吃什么?鸡鸭鹅不怎么吃草,但有草的地方,就有它们肥沃的粮食,各色虫子、蚯蚓随时恭候着它们的到来。稻草香甜。稻谷在草叶上扬花、抽穗,凝结一年的希望,从嫩绿到金黄,村人忧心忡忡地牵挂着。当金黄来临,村庄就丰硕,香喷喷的气息萦绕在村头村尾,像村口溪流哗哗的碎语,止也止不住。稻草在我心里是一种有温度的草,它恰到好处地温暖了我童年的许多个冬天。那时夏天收割完,每家每户都会在稻草堆里挑出一些长得好的草杆,晒干后扎成草垫,待到冬天铺在席子下,就暖和了。盛开的草,漫山遍野站着,站成村庄一季一季的依靠。很多不知名的草,长在村庄之上,墙头、瓦顶、乱石堆,无处不在且长势良好。长在屋顶上的草带着一身的侠气,春归时醉享天涯春风,夏日里骄阳烈焰缠身,挺到秋来又要饱尝风霜雨雪,冬临就化作檐角的一撮泥土。这样的草,孤独地长在高处的瓦上,是藏在村庄深处的魂魄。死了一拨,瓦就黑上一层,村庄就在它们一次次死去活来中渐渐老去。 一些废弃的墙头上,每年都有不同的草在长。生在废墟上,便是野草了。伫立风中,它们的命运并不会随村庄的命运起伏。除了神,只有野草可以在废墟上歌唱。有了盛开的草,村子就像有了一件压箱子的衣料,大太阳底下一抖,就会抖出许多难言的气息。草的一生是一个四季轮回,村人的一生是六七十年或七八十年。村庄的一生又是多长?我以为,所有的村庄都应该是长生不老的。可是我看着它渐渐不在了,最初是人声在这里低落下去,接着是牲畜开始稀疏,最后是草爬满了老屋的许多角落。在屋里盛开的草,丧失了平原上的芬芳,因为此时的它已是荒草。村子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沉睡中死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得体最幸福的死法,不用劳烦子女们奔波,不用拖着疲弱之躯苦等油尽灯枯。村庄又少了一个人,村上的草又多了一棵或一丛。老人们总说自己的命和草一样贱,到头来只有草可以做最后的陪伴,在灵魂没入土地的时候,一生的凄苦都化作了来年坟上青葱的草叶。草是有来生的,无论死得多么难看,春风一点染,它就又是芳草了。村庄和村庄上的人们没有来生,一旦离去,永不回头。(选自福建文学2011年第1期,有删节)11.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4分)12. 在作者笔下,稻草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5分)13. 文章第段写生长在废弃墙头上的野草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14. 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第卷 表达题(80分)15.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甚至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做房地产生意,重操旧业搞养殖。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A. B. C. D.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B. “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任何一个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才华,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C. 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D.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1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 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亲自登门看望事故中受伤的员工,并向该员工的家父和家母表示亲切慰问。B. 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C. 作为当地的人大代表,他为人正直,性格坦率,敢于在人代会上发表自己的拙见,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在能源领域,煤和石油的时代已渐近黄昏。_?环保人士主张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之类的“清洁能源”。不过有人警告说,_,因为制造相关设备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科学家指出, _,因为核能既经济又清洁。这种说法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嗤笑和抗议。19.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5分)橘子洲 洞庭湖 易水河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 五、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关于“路”,古往今来很多人有不同的多感受和思考。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轼说: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王安石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路”,你有什么思考?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两句或几句,再适当引用诗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 C C项,曲解文意。对应的原文“此书如今已然散佚,同时对查正史新旧两唐书,太宗纪中同样无此记载”,可知也不是“唐太宗时期”所定。2. D. D项,无中生有。“其中皇家祭祀典礼是外因,民间习俗代代相传是内因”于文无据。3. A A项,选项对应原为是“至明清时期,终于成为与正月节(旧历年)、五月节(端午)齐名的三节之一”,范围划分不当。4. D 5. D 6. C 7. 太尉徐孝嗣每次见到他都要为他哀伤流泪,称他为“孝童”。王规的叔父王暕也十分器重王规。当时珍宗休假回家,王规待他很疏远,珍宗返回京都,秘密启奏王规说他“不处理郡中政事”。第一句中,“每见”后面补充宾语“之”;“涕”,古今异义,古义是“眼泪”;“深”,非常,十分;“器重”,看重。第二句中,“假”,休假;“还”,回家;“遇”,对待;“薄”,疏远;“理”,处理。8. BD B项,“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与“抒发报国无门的悲叹”理解有误;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诗人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表现出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这主要是抒发功业未就的慨叹。D项,“前两联写景”说法错误,颔联的上句“海内风尘诸弟隔”是叙事,下句“天涯涕泪一身遥”是抒情。9. 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11. 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春天村庄里小草竞相生长的情景。 12. 稻草香甜,带给村里人一年的希望;稻草温暖,温暖作者童年许多个冬天 13. 既写出了小村庄的破败;又写出了村民的渺小卑微,以及他们乐观面对命运的精神 14. 对故乡草的歌颂和赞美;对简单而朴素、绵长而清贫的故乡生活的眷念;对和故乡草一样质朴的父老乡亲的悲悯;对正在消逝的村庄的慨叹。15.B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指自然中冰的融化。望文生义。无为而治: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望文生义。金盆洗手:盗贼等改邪归正,不再干坏事;借指退出本行业,罢手不干。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意兴阑珊:兴致将尽。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事物。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16.B. A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D项,不合逻辑,前后没有因果关系。17.B18. (1). 下一个能源霸主是什么(或“下一种主要能源是什么”) (2). 这种能源可不算清洁 (3). 应该发展核能19.答案示例: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易水河边豪侠刺客高唱壮士悲歌【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此题注意上联的组成“康河桥边(偏正短语作状语)多情游子(偏正短语作主语)作别(谓语)西天云彩(偏正短语作宾语)参考译文: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王规八岁时,遭逢生母丧事,居丧期间至诚至孝,太尉徐孝嗣每次见到他,都被他的孝心感动得流泪,称他为孝童。王规的叔父王暕对他也十分器重,曾经说:“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