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 提高对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肾病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3例Castleman病患者,临床分型均为多中心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临床诊断2例为慢性肾脏病,1例为急性肾衰竭。结论 肾脏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诊疗工作中如遇肾脏病变伴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能早期诊断,及时明确治疗方案。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内皮细胞病;临床分析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轻度贫血、血尿、蛋白尿和C反应蛋白增高,极易漏诊,为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我院确诊的3例表现为内皮细胞病的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1 患者,丁某某,男,51岁,农民。因“间断发热、浮肿5个月,血肌酐高、血小板低1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上腹胀痛、发热,当地B超示“胆囊炎”,治疗7天热退,出现颜面浮肿及“蛋白尿”,服40付中药(具体不详)后水肿消退,但上腹痛未缓解而来本院就诊。病后觉双手麻木,尿量600900 ml/d。既往史:15年吸烟史,20支/天,父亲因“血压高”去世,姐姐患“肾炎”。查体:BP 120/90 mmHg,全身皮肤稍黑,颈后、锁骨上、双腋下、腹股沟均可触及0.51 cm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肺闻细小湿啰音,余(-)。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87 g/L,血小板1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9 g;血浆白蛋白25 g/L,血沉(ESR)35 mm/h,C反应蛋白(CRP )75 mg/L,血肌酐518 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31.5 ml/(min1.73m2),乳酸脱氢酶536 mol/L,肝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明显升高,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B超示: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脾大。淋巴结病理:表现为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形成,毛细血管穿入滤泡。毛细血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滤泡的套区小淋巴细胞增生常呈同心圆排列,呈葱皮样结构,滤泡间大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增生,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肾病理:免疫荧光IgM2+颗粒样、团块样系膜区、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毛细血管腔可见微血栓形成,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透明血管型)。临床诊断: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血栓性微血管病,急性肾衰竭。入院后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疗程(0.5 g/d3 d),并予强的松60 mg/d+长春新碱1 mg/周,化疗1周后淋巴结明显缩小,色素沉着减轻,血小板76109/L,血肌酐118 mol/L,CRP 2.21 mg/L, IgA 2.04 g/L,IgG 11.8 g/L,C3 0.63 g/L。2.病例2 患者,张某某,女,36岁,农民。因“间断头晕、头痛3年,颜面、下肢肿2年”入院。患者3年前间断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未测,2年前久坐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色深黄,伴腹胀、乏力,均未行诊治,1年前右眼视力下降,接触冷水后觉双手麻木,当地医院检查为“尿蛋白(+),肾功正常,血压高并有眼底出血”(具体不详),按“慢肾”治疗(卡托普利+中药),查“肌酐高”加用硝苯地平、雷米普利治疗后血压140/90 mmHg,为明确诊断而就诊。病后无明显少尿、多尿。查体:BP 130/80 mmHg,双颈部褐色片状斑,颈、锁骨上、双腋下、腹股沟均可触及12 cm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余(-)。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11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 g;血浆白蛋白29 g/L,血沉(ESR)25 mm/h,C反应蛋白(CRP )15 mg/L,血肌酐98 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0.5 ml/(min1.73m2),肝功能正常,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B超示: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脾大。淋巴结病理:淋巴结结构存在,淋巴滤泡明显增生,滤泡间大量浆细胞及少量组织细胞增生并见核分裂相。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滤泡间可见PAS染色阳性的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部分区域淋巴细胞显著增生且弥漫成片,符合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和浆细胞混合型)。肾病理:免疫荧光阴性,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临床诊断: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和浆细胞混合型);慢性肾脏病2期。诊断明确后予强的松60 mg/d治疗,后患者失访。3.病例3 患者,刘某某,男,56岁,退休工人。因“双下肢、眼睑浮肿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眼睑水肿, 3个月前发现血压高(160/100 mmHg),未诊治,1个月前浮肿加重,外院查“尿蛋白(+),潜血(+),双肾体积大”,病后尿量无改变。既往史:从事高电离辐射工作15年,平时常服用强力VC片、感冒胶囊,父、兄有糖尿病,母、弟有高血压(父、母均病故)。查体:BP 120/80 mmHg,双颈、腋下、腹股沟可触及11.5 cm淋巴结,可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余(-)。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206109/L;小便常规:蛋白(+),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89 g;血浆白蛋白30 g/L,血沉(ESR)45 mm/h,C反应蛋白(CRP)15 mg/L,血肌酐99 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6 ml/(min1.73m2),肝功能正常,自身免疫、风湿、ANCA、血尿免疫电泳等检查均阴性。B超示:全身浅表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脾大。淋巴结病理: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形成,毛细血管穿入滤泡。毛细血管壁增厚并玻璃样变,滤泡的套区小淋巴细胞增生常呈同心圆排列,呈葱皮样结构,滤泡间大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增生,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肾病理:免疫荧光IgM2+颗粒样、团块样系膜区、毛细血管壁沉积,结合光镜、电镜,考虑为内皮细胞病(透明血管型)。临床诊断: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慢性肾脏病2期。入院后予COP方案化疗一疗程(第14天强的松100 mg,第一天长春花碱酰胺4 mg及环磷酰胺1 g),并予强的松60 mg/d,10天后患者淋巴结明显缩小、软,追踪1年患者肾功能稳定,小便常规:蛋白(+),血肌酐129 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80 ml/(min1.73m2)。讨 论 Castleman Disease(简称CD)1956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Castleman病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4,本组中男性2例,女性1例,考虑与病例数较少有关。C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感染、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因子调节异常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6 )2。CD的临床特点为无痛性的巨大淋巴结肿大,按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分为局灶型(local Castleman disease,L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病理学上分为透明血管型(hyalinevascular type,HV)、浆细胞型(plasma cell type,PC)和兼有二者特征的混合型。临床上分为局灶性及多中心性,局灶性常见,多见于青年人,90%为HV型,临床呈单个淋巴结无痛性缓慢肿大,以纵隔淋巴结最多见,多不伴全身症状,10%为PC型,腹腔淋巴结受累多见,常伴全身症状;多中心性较少见,发病年龄较晚,病理检查多为PC型,有多系统累及的表现: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贫血、肝脾肿大、血沉增快、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等。Frizzera 1988年提出CD诊断标准3:LCD的诊断标准:单一部位淋巴结肿大;特征性增生性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除外可能的原发病;除PC型外多无全身症状及贫血、血沉加快、C球蛋白增高等异常;肿物切除后长期存活。MCD的诊断标准:具有特征性增生性组织病理改变;显著淋巴结肿大并累及多处外周淋巴结;多系统受累表现;排除已知可能的病因。LCD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瘤体为首选,对于MCD和个别PC型LCD,可考虑放射治疗,对放疗不敏感的少数病例,可单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更昔洛韦和沙利度胺(反应停)、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用CHOP、CVAD等治疗方案化疗,近年来4有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抗CD20单抗Rituximab、人源化抗IL6R单抗(Tocilizumab)治疗CD患者,获得不同程度临床缓解的报道,但是长期疗效仍需要大规模临床实践和进一步观察证实。本组3例患者全身症状明显,临床表现为多中心型,但淋巴结病检2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混合型,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是否因病例数少有关,需进一步观察。本组资料中病例1及病例3肾脏及淋巴结病检均一致,但例1临床有典型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肾损害、肾病理光镜毛细血管腔可见微血栓形成),血栓性微血管病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急性临床综合征,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内皮细胞病变,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部分小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2.7%12.0%,与感染、补体H因子异常、裂解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i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repeats 13,ADAMTS13)等有关。病例1 Castleman病并发TMA机制不甚明了,笔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有明显高滴度的IgA、IgG、IgE,体内亦可能有抗ADAMTS13抗体,进而抑制ADAMTS13酶的活性;有明显高滴度的IgE,因患者系农民,除因本病有浆细胞的异常增殖所致外,不排除与其饮食居住条件有关。Castleman病肾脏的病理改变复杂多样,除内皮细胞病外,还有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有一定困难,工作中如遇到有淋巴结肿大、肾脏病变伴多系统损害病例时,应考虑到本病,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本文病例1、病例3患者肾脏及淋巴结病理均相同,但临床表现明显不同,提示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患者就诊前均曾服用多种药物(西药、中药),需进一步追踪了解是否有药物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并须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过敏原、补体H因子、ADAMTS13、抗ADAMTS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雅安石棉县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达州市开江县公证处招聘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自贡沿滩区“三支一扶”志愿者和村(社区)干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医用聚乳酸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达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达州市司法局招聘政府雇员1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第二次事业单位招聘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泸州市科学技术和人才工作局直属事业单位占编选聘4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广安邻水县学校第二次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事业单位考试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四川成都蒲江县招考第四批乡村规划师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力学导论(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
- 坏死性筋膜炎
- 中学生宪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1-04-01 鉴定估价师 劳社厅发200314号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
- 专题10相似综合篇(原卷版+解析)
- 食品安全制度和公示栏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大学学院校企合作办学工作考核评价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