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doc_第1页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doc_第2页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doc_第3页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doc_第4页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白色和杂色豚鼠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的表达 作者:何青莲 ,熊敏,李云英石灵春 ,谭敏,李华【摘要】 【目的】 观察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脉冲噪声暴露白色和杂色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以探讨黑色素对耳蜗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白色和杂色豚鼠暴露于脉冲噪声,复制耳蜗损伤的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iNOS在两组豚鼠耳蜗的表达。 【结果】iNOS在两组脉冲噪声暴露豚鼠耳蜗中均呈阳性表达,以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的表达较强,而且iNOS在白色豚鼠耳蜗的表达显著强于杂色豚鼠。【结论】耳蜗黑色素拮抗耳蜗损伤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耳蜗iNOS表达来实现的。 【关键词】 耳蜗/损伤;耳蜗/病理学;脉冲噪声;黑色素;疾病模型,动物;豚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由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有研究表明诱生型NOS(iNOS)参与噪声的耳蜗损伤机制1,而黑色素对杂色豚鼠耳蜗的损伤有拮抗作用2。目前有关黑色素拮抗豚鼠耳蜗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3,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NOS在脉冲噪声暴露损伤白色和杂色豚鼠耳蜗的表达,以探讨黑色素是否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而拮抗耳蜗损伤。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白色红目豚鼠(白色组)和杂色豚鼠(杂色组)各8只,耳镜检查鼓膜正常,耳廓反射灵敏。豚鼠来源于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3月龄,体质量250 g左右,雌雄兼用,合格证号:0017410。12主要试剂与仪器抗iNOS抗体、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SA1022)均为Sigma公司产品。86式自动步枪来源于广东省军区军训靶场,Pathfinder I型听功能测试仪(Nicolet公司)。13造模方法4-5脉冲噪声发生源为86式自动步枪,脉冲噪声发生环境为军训靶场,将豚鼠置于距步枪口15 cm处,测得该处声压为170 dB。步枪连续激发6发,每次激发间隙10 s。14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ABR阈值采用听功能测试仪记录,短声刺激,声音由耳机通过与豚鼠外耳道耦合的塑料小管输入,以第3波为基准测反应阈,测定脉冲噪声暴露前后听阈值。两组豚鼠在脉冲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24 h行ABR检测。15取材最后1次检测ABR后,豚鼠在全麻下开胸,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心脏灌流,在灌流液清亮时,改用40 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5 min。迅速取下双侧颞骨,将耳蜗置于4、40 g/L多聚甲醛液中,在解剖显微镜下摘除镫骨,用细针于蜗顶钻一小孔,轻轻以40 g/L多聚甲醛灌流耳蜗,耳蜗在40 g/L多聚甲醛固定12 h以上,PBS漂洗数次,100 g/L乙二胺四乙酸(EDTA)脱钙,石蜡包埋,切片,每片厚度6 m。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组豚鼠耳蜗切片以二甲苯及酒精脱石蜡后,Tris缓冲盐溶液(TBS)漂洗10 min3次,体积分数2%双氧水处理20 min。TBS漂洗10 min2 次后,2 g/L Triton处理10 min。TBS漂洗10 min2次,50 g/L胎牛蛋白封闭60 min。加抗iNOS抗体(以8 g/L胎牛蛋白稀释为1800,Sigma公司,从兔血清制备),在4冰箱过夜。加入二抗(羊抗兔, 用TBS稀释为1400)1 h,TBS漂洗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亲和素(StrepHRP,用TBS稀释为1100)1 h,TBS漂洗10 min4次后,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液显色,显色在光镜下控制进行。阴性对照以8 g/L胎牛蛋白代替抗iNOS抗体,以庆大霉素损伤豚鼠肾脏切片为阳性对照。iNOS在两组豚鼠耳蜗的表达强度以+表示进行半定量分析6。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2结果21两组豚鼠ABR听阈变化由表1可知,两组豚鼠在脉冲噪声暴露后ABR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杂色豚鼠的平均听阈比白色豚鼠约低17 dB左右。表1两组豚鼠ABR听阈变化比较22两组豚鼠耳蜗iNOS表达比较iNOS在两组豚鼠耳蜗反应均呈阳性,而且在耳蜗的各转都呈阳性,iNOS在白色豚鼠耳蜗的表达明显强于杂色豚鼠。在Corti氏器,支持细胞如:Hensen细胞、Deiter细胞、内外柱细胞、边缘细胞iNOS反应均呈阳性。感觉细胞(内、外毛细胞)iNOS染色呈阳性,外毛细胞染色较强,内毛细胞染色较弱。蜗神经的iNOS染色在光镜下呈阴性。图1结果显示:白色豚鼠耳蜗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iNOS反应均呈强阳性 (图1-a,b),杂色豚鼠耳蜗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iNOS反应均呈弱阳性 (图1-c,d)。iNOS在两组豚鼠耳蜗的表达强度见表2。表2两组豚鼠iNOS耳蜗表达强度比较3讨论噪声能导致耳蜗的损伤,噪声引起耳蜗的损伤包括机械性和代谢性两种机制,一般认为先有机械性损伤,之后继发代谢性损伤。杂色豚鼠耳蜗黑色素能拮抗噪声对耳蜗的损伤作用,但是黑色素拮抗耳蜗损伤的作用机理不清楚3。研究证实iNOS是参与噪声耳蜗损伤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噪声损伤时iNOS在杂色豚鼠耳蜗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白色豚鼠耳蜗的强度,证明杂色豚鼠耳蜗黑色素通过代谢途径抑制iNOS活性,从而拮抗豚鼠耳蜗的损伤。iNOS在脉冲噪声损伤耳蜗中表达阳性,尤以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为甚。iNOS在正常的组织中不表达,一旦在病理因素的刺激下表达则持续催化产生大量NO7,而大量NO则对组织产生损伤作用。另外,NO与过氧化物反应产生过氧亚硝酸盐8-9,过氧亚硝酸盐能迅速解离氢氧根自由基,亦导致细胞损伤。同时,NO能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负反馈机制,而导致内耳的神经阻滞10。豚鼠耳蜗在暴露脉冲噪声后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iNOS的表达较强,从而产生大量NO而损伤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是整个耳蜗包括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11,血管纹的损伤导致耳蜗功能的失调。螺旋神经节细胞是听觉传导路的一级神经原,其损伤导致听觉传导的阻滞。综上所述,脉冲噪声能引起耳蜗iNOS的表达,而杂色豚鼠耳蜗黑色素通过代谢途径抑制iNOS活性,从而拮抗脉冲噪声耳蜗的损伤。【参考文献】 1Shi X, Nuttall A l. Upregulated iNOS and oxidative damage to the cochlear stria vascularis due to noise stressJ.Brain Res,2003,967(1-2):1.2 朱明,黄以乐,龙孝斌,等。内耳色素与爆震性听损伤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8(3):140.3 Bartels S, Ito S, Trune D R, et al.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the effect of melanin in the stria vascularisJ. Hear Res, 2001,154(1-2),116.4Sendowski I, Abaamrane L, Raffin F, et 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tracochlear administr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after acoustic trauma caused by gunshot noise in guinea pigsJ. Hear Res, 2006, 221(1-2):119.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5 Sendowski I, Raffin F, Braillon Cros A.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agnesium after acoustic trauma caused by gunshot noise in guinea pigsJ. Acta Otolaryngol, 2006, 126(2):122.6于萍,步宏,王华,等. 免疫组化结果的图像分析与人工计数方法的对比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3,20(2):288.7 Cattell V. Nitric oxide and glomerulonephritisJ. Semin Nephrol, 1999, 19: 277.8 Huie R E, Padmaja S. The reaction of NO with superoxideJ. Free Rad Res Commun, 1993, 118: 195.9 Cayevieille C, Muller A, Meynier F, et al. Su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 cooperation in hypoxia/reoxygeneration induced neuron injuryJ. Free Rad Biol Med, 1993, 14: 389.10Soto E, Flores A, Erostegui C, et al. Evidence for NMDA receptor in the afferent synaptic transmission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J. Brain Res, 1994, 633: 28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