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doc_第1页
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doc_第2页
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doc_第3页
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doc_第4页
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动脉损伤破裂的救治体会 【关键词】血管损伤;动脉;休克 尽管近些年来社会救助体系和各医院120急救工程不断得到完善,血管外科技术逐渐普及,但大动脉损伤破裂因出血凶猛,肢体致残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本文报告我院救治的5例大动脉破裂病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28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下腹1.5h急症入院。入院查体:BP300mmHg,意识淡漠,神志恍惚,体胖,皮肤黏膜苍白,左下腹伤口长约3.5cm,不断有鲜血流出。HGB32g/L,立刻给予扩容,抗休克治疗,同时作好手术准备,于伤后2h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有三处裂口,腹腔内肠液和血液混合物约1500ml,吸净后见右下腹腹膜后有鲜血涌出,给予压迫止血,修补小肠裂口,探查见右髂总动脉断裂约3周,此时查右下肢肿胀明显,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温较对侧低,左足部毛细血管恢复时间延长,右髂总静脉正常,在受伤5h后将断裂的左额总动脉吻合完毕。因右下肢肿胀行小腿部切开减压。病人术中血压不稳,术后小腿部切口渗血较多,终于抢救无效,死于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例2,患者男性,13岁。因左侧咽颌间隙脓肿3天急症入院,行切口引流,流出脓液50ml,放置橡皮管。7d后换药更换引流管时,病人因咳嗽突然术腔大出血,即刻给予压迫止血。5d后再次出血不止,查体颈部左侧肿胀,上至腮部下达锁骨,颈前超过正中线,扪及质软,无明显波动感,呼吸困难。左颈部有陈旧性血块,继续压迫止血。在第3次大出血后,病人处于深昏迷状态,颈左侧肿胀明显,呼吸极度困难,行急症手术抢救。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于左颈部原切口处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在向颈深部解剖时有大量新鲜和陈旧血块涌出,手指压迫锁骨上部时出血即停,减压时出血复现。以盐水纱布压紧出血点,于颈下方向颈深部分离,在锁骨上方暴露颈总动脉予以结扎,出血停止。检查脓腔约15cm8cm6cm,腔内吸出大量陈旧血块及腐败组织,查清系左颈总动脉远段破裂出血,吸净脓腔,敞开部分伤口减压。为解除喉部梗阻行气管切开,发现气管被血肿挤压右移2cm。术中出血约400ml,输血300ml。术后3h患者清醒,肢体活动均正常,术后20d出院。1年后随访健康,无肢体功能障碍。 病例3,患者男性,38岁。被他人用刀刺伤左下腹20min急症入院,直接入手术室抢救。查体:BP0mmHg,左下腹伤口约2cm长,边输血抗休克,边探查。术中发现为右髂总动脉和静脉完全断裂,因缺乏人造血管,直到伤后8h才得以重建右下肢血液循环,术后24min病人出现烦躁后而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经人工肾血透治疗逐渐好转,但右下肢肿胀严重,术后72h实施了右下肢截肢术,术后渐恢复,现病人健康,安装义肢后能正常工作。 病例4,患者男性,58岁。因左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时脓腔大出血4h急转入我院。患者于4d前始觉左颈部肿疼,且迅速加重。2d后肿胀蔓延扩大,疼痛剧烈,并伴有寒战、高热,体温达38.9。发病4d后到当地医院诊为“左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探查见软组织呈暗紫色,有暗红色脓液流出,遂扩创引流。置引流条时腔内大出血,鲜红色,量约1500ml,急用无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后转来我院。入院后行左颈部脓肿清创,术中见组织水肿坏死严重,脓液稀薄,有粪臭味,左颈内静脉壁坏死破裂,予以结扎。左颈总动脉中段有两处裂口,管壁水肿明显,修补困难,而行结扎止血。术后病人呈浅昏迷,右侧肢体偏瘫,失语。术后第5天开始神志渐清醒,右下肢肌力级,右上肢肌力正常,浅深感觉恢复。出院后2个月随访死于褥疮感染。 病例5,患者男性,58岁。因腹部剧痛6h急症入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高血压病史8年,在血压得到控制后,经右股动脉切开置入主动脉支架过程顺利,但股动脉修补后足背动脉搏动弱,毛细血管恢复时间延长,无右下肢疼痛等不适,结扎血管两端后,转入手术室在硬膜外麻醉下延长切口探查动脉,发现股动脉切开处位于股深动脉分支远端,股动脉近端约2cm内膜挫伤严重,将其切除后缝扎股动脉近端,取同侧大隐静脉长约4cm,反向逆行间置吻合于股动脉,远端行对端吻合,近端则为保护股深动脉而采用端侧吻合,术毕查足背动脉搏动恢复,皮温正常。切口处因血肿而换药治愈。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抗凝治疗。现病人出院2个月,无特殊不适。 2讨论 大血管损伤的死亡率一般在2%,截肢率约3%。腹腔内血管损伤的死亡率高达40%,四肢血管损伤的截肢率,下肢比上肢高。本组例数较少,作者就抢救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2大动脉炎性破裂的救治中,由于炎症或脓肿侵蚀颈动脉鞘,使血管壁呈真性水肿,当咳嗽等使血压升高时可诱发急性破裂,尤其是颈部脓肿。抢救中应做到:在脓肿切开引流时,操作要轻柔,勿用镊子或手指在脓腔内过度分离,在无充分准备地情况下,首先用纱布自一端开始填塞伤口压迫止血,为再手术赢得时间。尽早扩容,输新鲜血,维持足够的大脑供血。如脓腔位置较深,伤口内出血凶猛,常提示为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此时切忌盲目无准备的探查伤口,或钳夹止血,以免加重出血或诱发再出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宜尽早作气管切开。附加切口或延长原切口,充分显露颈部解剖结构,于近心端控制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牢固结扎止血。由于血管壁水肿、脆弱,修补或对端吻合血管非常困难,而自体血管移植会受到脓液及炎症渗出物侵蚀,有造成再出血的危险,不宜采用。术后通过加强肢体活动功能锻炼,其功能障碍多能逐渐恢复。本组例2虽未进行Matas试验,同侧脑功能未出现明显缺血表现,可能的原因是年龄小和随着脓肿张力逐渐加大,实际上对患侧血管起到了逐渐加压的作用,而例4在患侧脑组织未建立起侧支循环的情况下,情形却大不相同,值得注意。 体腔血管的损伤率占全身大动脉损伤的18%左右,一旦发生,死亡率甚高,抢救困难。多数情况下动、静脉同时损伤,更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如例3。本组例1教训深刻,在怀疑有体腔大血管损伤的病人,要查体仔细,对照双侧下肢的皮温、足背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恢复时间等,探查时应首先处理血管问题,必要时选建立临时的循环通路,尽可能缩短患侧下肢的缺血时间,否则肢体组织因缺血分解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待循环建立后进入体内,常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保全生命,不得不采取截肢术,增高了致残率,甚至因休克难以纠正而死亡。 2.3和平时期动脉损伤中最常见的是四肢动脉损伤,约占80%。股动脉损伤几率最高,达到了19%。本组例5属医源性损伤,教训是外科医生要事先了解支架置入器的直径,在与之相适应的股动脉近端切开较为适宜,这样可避免插入器械时造成动脉血管内膜的挫伤,而放射医生放置器械时要做到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粗暴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