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ppt_第1页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ppt_第2页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ppt_第3页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ppt_第4页
企业能源统计知识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能源统计基础知识,2010年5月,主要内容,一、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二、能源消费量统计 三、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四、能源综合平衡统计 五、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六、企业能耗分析 七、能源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及内容,一、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名称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阿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2、余热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3、耗能工质 耗能工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特点: 所消耗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所消耗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 所消耗的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 (注意:不同的行业对耗能工质有不同的规定范围),4、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 5、热量单位(焦耳、卡) 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 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在我国的现行热量单位中,卡暂时可以和焦耳并用。,(1)焦耳,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 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 焦耳的定义: 一牛顿的力(1牛顿=1千克米/秒)作用于质点,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为1焦耳。 在电学上,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在1秒钟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2)卡,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在我国的现行热量单位中,卡暂时可以和焦耳并用。 1(20)卡=4.1816焦耳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1)4.2.1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兆焦(或7000千卡)的固体燃料,称1千克标准煤。 1(国际蒸汽表)卡=4.1868焦耳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90)4.2.1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兆焦)的燃料,称为1kg(千克)标准煤。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6.2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kgce)。,6、燃料及发热值 燃料是一种可燃烧的物质。 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 (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的体积(指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对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我国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7、标准燃料和标准煤 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合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气等。 我国采用标准煤为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兆焦(MJ)(或7000千卡(kcal)的固体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kgce)。 低位发热量等于41.868兆焦(MJ)(或10000千卡 (kcal))的液体或气体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油(kgoe)或标准立方米标准气。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8、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 电的当量热值为860kcal/kWh,既: 1kWh=3600kJ 电的折标系数采用当量值: 1kWh=0.1229kgce 当量热值是固定的,等价热值是指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在工业上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 即:等价热值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数量,由于加工转换效率不同,同一能源的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 某能源介质的等价热值 生产该介质投入的能源/该介质的产量 该介质的当量热值/转换效率 即:等价热值 = 二次能源具有的能量/转换效率 如:八十年代全国发电煤耗是404克标煤/千瓦时,即当时电的等价热值为11840kJ/kW.h;2007年全国平均发电煤耗为350克标煤/千瓦时,即电的等价热值为 10258kJ/kW.h 等价热值是变化的,1、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 2、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3、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4、能源单耗指标统计,(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二、能源消费量统计 (一)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 1、谁消费、谁统计能源消费量是按实际使用统计,而不是按所有权统计。因此,不论能源的来源如何,凡是在本单位实际消费的能源,均应统计在本单位消费量中。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算消费各工业企业统计能源消费量的时间界限,是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准。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既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4、耗能工质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在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耗能工质是否计入能源消费量应依据有关行业部门的规定。 5、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要统计消费量。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精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它石油产品,这种情况燃料油既不计算产量,也不计算消费量。,(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指统计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和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量,主要包括: 1、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它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及本单位机电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及建筑物等大修理消费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及其它非生产消费的能源。,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购入能源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外销能源量,原料场,消费单元2,消费单元1,消费单元3,(三)工业生产用能 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工业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用能。 生产系统用能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用能。 辅助生产系统用能是指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以及厂内原料场等辅助设施用能。 附属生产系统用能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车间浴室、开水站、蒸饭站、保健站、哺乳室等消耗的能源。,(四)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五)非工业生产用能 非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在工业企业内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所使用的能源。 如本企业附属的科学研究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以及建筑施工队等消费的能源。,三、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能源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将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新的能源产品。 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 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的能量形式的转换。,(一)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 亦称中间消费,是指报告期内为加工转换二次能源及其它石油制品(如润滑油、沥青等)和其它焦化产品(如焦油、粗苯等),所投入到加工、转换设备中的各种能源。,不包括下列各项: 1、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本身工艺用能和其它设备用, 2、车间用能。 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 4、经营管理用能。 5、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其它非生产用能。,(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 。,在计算投入量和产出量时,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煤。,(三)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是指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差额。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产出率。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五)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 是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与投入的能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计算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四、能源综合平衡统计,(一)能源平衡表 能源综合平衡统计主要形式是编制计算能源平衡表, 企业能源平衡表是以一个企业或公司为平衡范围,反映了企业各种能源的来踪去迹以及各种能源的消费构成、加工转换的投入和产出,体现出企业能量的平衡关系。,(二)能源平衡表的格式,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企业能源平衡表的形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能源平衡表采用矩阵式,一栏用来表示能源流向(使用单位),一栏用来表示能源品种,采用“”表示消耗、“”号表示生产或产出,便于各模块数量关系和总平衡关系用代数和运算。,(三)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1、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范围的遗漏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二是标准量 4、对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五、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节能:指在能源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不断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在满足相等需求,达到相等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节约和少用能源。节能量,即节约和少用的能源数量。 节能的标志,就是与基期相比,在满足相等需求、达到相同目的的时,消耗的能源数量减少。,(一)、节能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它是以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降低做为标志。 产出,通常是指GDP、增加值、总产值、产品产量、工作量、业务量等。 如果“产出”是价值量指标,为了与基期数据可比,即要扣除价格变动因素,通常可比价(不变价)的GDP、增加值、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即为扣除价格因素的指标。,根据不同的节能途径,节能可分为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两部分,直接节能包括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个部分。 技术节能:即通过改革低效率的生产工艺,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等实现的节能。 管理节能:即在能源系统流程各环节,加强管理,减少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不必要的损失所实现的节能。 直接节能的标志,就是与基期相比,单位产品能耗降低、能量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等。,间接节能指在技术、管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节约使用社会资源,达到节约效果,称为间接节能。 间接节能是评价宏观节能的指标,一般不适合在微观情况下应用。 直接节能的标志,是经济结构向轻型化、高新技术化、低能耗化方向发展。,(一)、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手册p136页),1、强度类指标 (1)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可比价) (2)单位增加值能耗: 单位增加值能耗=能源消费量/增加值(可比价) 增加值是GDP反映在各次产业、行业的分项数量指标,比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合计即为GDP。,(3)单位产值能耗: 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工业总产值(可比价) (4)单位产品能耗: 某种产品单位产品能耗=生产某种产品能耗的能源/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能耗反映的是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对能源消耗的影响,通常用以反映直接节能的效果。 在计算产品单耗统计时,可按行业规定在计算时将耗能工质能量计入在内。,2、总量类指标社会节能量、间接节能量、直接节能量 企业节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生产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所节约的能源数量,它综合反映企业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的总成果。,企业节能量 (GB/T 13234-91) 企业节能量是企业统计报告期内能源实际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值计算的总量之差。 根据不同的目的,可选择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等作为相对比较的基准。 综合节能量(基期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或(基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产品产量,七、企业能耗分析 (一)单位能耗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能耗情况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但主要的分析是通过对计划单耗执行情况或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基本方法是将实际单耗与计划单耗或历史单耗对比,寻找薄弱电和贡献点。,(二)生产结构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生产结构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结合单位能耗计算出由于生产结构变化而造成能源消费总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