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12-1 概述,一、重要性:分离也是一种科学,分离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一重要分支,从本世纪开始,各种天然放射性元素的逐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获得,原子核裂变现象的最终确证,各种超铀元素的制备和合成几乎都离不开运用各种化学分离技术。在应用科学方面,与能源密切相关的石油工业;原子能的利用是核燃料的铀和钚的提取,以及铀同位数分离获得成功才发展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对超纯无机料硅,锗和其他无机化合物提出了更高的净化要求;矿石中提取各种稀有金属更是需要各种先进的分离技术,等等这些说明了分离科学是很重要的一门科学。,12-1 概述,在我们的课程中(定量分析),由两种情况必须采用分离:,1.在组成比较复杂的试样,靠控制分析条件或加入掩蔽剂,不能消除干扰。,2.微量组分(0.011%),痕量组分(0.01%以下),由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使测定误差太大,以至不能测定时,采用分离并富集被测组分。,例如:一升海水中只有12g U(),把一升海水最后处理成10ml溶液,等于U()浓度提高100倍,再测定方法灵敏度就达到了。,12-1 概述,二、分类,物理分离法:是以被分离对象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为依据,采用合适的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气体扩散法,离心分离法,电磁分离法,质谱分离,热扩散,喷嘴射流,化学分离法:是按被分离对象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合适的化学过程使它们获得分离,常有:沉淀,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四类(还有挥发和蒸馏),12-1 概述,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的分离或富集,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乎要求呢?,通过回收因数和分离因数的大小来判断:,(一)、回收因数(回收率):表示被分离组分回收的完全程度,RA越大,分离效果越好。,12-1 概述,(二)、分离因数:将A,B两物质分离开来,其分离效果可用分离因数表示,则SB/A分离的完全程度。,QA,QB是A,B被回收的量,QA0,QB0是样品中A,B两物的含量,SB/A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回收的A物中B物少),常量分析:SB/A10-3,痕量分析:SB/A=10-6左右,12-2 沉淀分析法,就是通过沉淀反应把欲测组分分离出来,或把共存组分沉淀下来,以消除它们对于欲测组分的干扰。,1.沉淀需过滤,洗涤等手续,操作较繁,较费时。,一、特点:,2.某些组分的沉淀分离选择性差,分离不够完全。,3.有机沉淀剂的应用提高选择性。,4.利用共沉淀作用将微量组分分离和富集。,沉淀分离方法包括:无机沉淀剂分离法,有机沉淀剂分离法,均相沉淀法,共沉淀法。,12-2 沉淀分析法,二、无机沉淀剂分离法(简介),氢氧化物:NaOH 氨水加铵盐 有机碱法 ZnO悬浊液,硫化物:(1)在0.3 molL-1 HCl溶液中,通入H2S或硫代乙酰胺盐,生成硫化物沉淀的Mn+、铜、锡(组),(2)在弱酸性溶液中生成硫化物沉淀的离子,(3)在氨性溶液中,、组。,其他无机沉淀制法:(1)H2SO4(2)HF或NH4F(3)H3PO4,12-2 沉淀分析法,三、有机沉淀剂分离法(简介),8-羟基喹啉 丁二酮肟 四苯硼酸钠 苦杏仁酸等 铜试剂(DDTC),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12-2 沉淀分析法,四、均相沉淀法(简介),1.改变溶液的PH值,2.在溶液中直接产生出沉淀剂,3.逐渐除去溶剂,4.破坏可溶性络合物,12-2 沉淀分析法,(1)Ni2+中加入丁二酮肟过量氨水调pH 7.5+NH2OHHCl不断搅拌丁二酮肟+Ni2+丁二酮肟镍,举例:,(2)Al3+中加NH4AC加8-羟基喹啉丙酮液,在7080加热3小时,丙酮蒸出15分钟后就有8-羟基喹啉铝晶体,(3)合金钢中W,用浓HNO3(HclO4)溶样,加H2O2,HNO3过氧钨酸 析出钨酸,破坏过氧钨酸,(4)Ba2+,Mg2+的EDTA络合,pH8-9有SO42-,BaY+SO42-BaSO4+Y,(5),12-2 沉淀分析法,五、共沉淀分离法,利用溶液中一种(载体)沉淀析出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些微量组分一起沉淀下来的分离方法。,例如:,在重量分析法中共沉淀是一种消极因素,而在分离中转变为积极因素,即利用共沉淀进行痕量组分的分离和富集,12-2 沉淀分析法,(一)、表面吸附共沉淀,当常量组分沉淀具有发达的表面时,溶液中的微量组分被吸附到沉淀表面上,根据常量组分沉淀性质不同,,在离子晶体上的吸附,在无定形沉淀上的吸附(应用广),在无定形沉淀吸附微量组分的性质:,1. 载带微量组分的量与被吸附物的溶解度有关,一般说:S小易被吸附载带,与载体的溶解度关系不大。,例如:BaCl2溶液中(有Bi)加入Na2CO3生成BaCO3沉淀强烈吸附Bi,而不用BaSO4,因为Bi2(CO3)3的SBi2(SO4)3。,12-2 沉淀分析法,2. 与沉淀表面带的电荷有关,被吸附物的电荷与载体电荷相反,易被吸附,带电性质与沉淀剂加入方法、沉淀条件、溶液中所有正、负离子过剩量有关。,例如:CaSO42H2O沉淀吸附Ra,过量CaCl2,3. 吸附与沉淀表面积有关,表面积大,载带量多。,12-2 沉淀分析法,(二)混晶共沉淀,混晶定义:微量组分分布在常量晶体内部。,混晶条件:当微量组分形成的化合物与常量组分形成的化合物是相似的晶格,才能进入常量晶体内部。,12-2 沉淀分析法,所以已知离子半径和S大小就能选择合适的形成混晶的共沉淀体系,如,PbSO4 SrSO4 BaSO4 Pb2+ Sr2+ Ba2+,Ksp 10-7.8 10-6.6 10-10.0 1.32 1.27 1.43,沉淀分离的是Pb,离子半径看:Sr2+比Ba2+更接近Pb,Ksp看:BaSO4 PbSO4 SrSO4,采用SrSO4载体比BaSO4有利。,12-2 沉淀分析法,(三)形成化合物共沉淀,微量组分与常量组分的沉淀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而被载带。,例如:当硫化铜沉淀时,有微量In(铟)则CuS与In生成一种复杂的难溶化合物CuInS2而被载带。,Fe(OH)3载带As5+FeAsO4(砷酸铁),Fe(OH)3与As5+有明显不同的酸碱性质,易形成,这类共沉淀的特点:一旦形成化合物,微量组分很难解吸。那么这与表面吸附共沉淀是不同的,对浓集是很有利的,但纯净产物不能得。,12-2 沉淀分析法,(四)形成缔合物,螯合物的共沉淀(有机沉淀剂),(五)共沉淀剂:,无机共沉淀剂,有机共沉淀剂,()无机共沉淀剂:,按其作用分为,吸附或吸留作用的,混晶作用的,形成晶体的,沉淀的转化作用的,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无机共沉淀剂对痕量元素的吸附或与痕量元素形成两种混晶。,12-2 沉淀分析法,1、表面吸附共沉淀剂,常用的共沉淀剂(载体):Fe(OH)3,Al(OH)3,MnO(OH)2,胶状沉淀物,特点:非晶体形,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有利于痕量组分的共沉淀,选择性不高。,一定pH下,Fe(OH)3:Al3+、Sn4+、Bi3+、Ga3+、In3+、Tl3+、Ba2+、U()、W()、V5+,Al(OH)3:Fe3+、TiO2+、U(),MnO(OH)2:富集Sb3+,CuS:富集Hg2+,12-2 沉淀分析法,例:Sb富集:在1.5molL-1酸度,使MnO(OH)2吸附Sb5+与Fe3+,Cu2+,Al3+分离,12-2 沉淀分析法,2.混晶共沉淀剂:,BaSO4Ra ,PbSO4SrSO4,特点:选择性高,(这是晶格的限制),例:钢中Be用BaSO4载带;微量Pb用SrSO4载带,SrSO4与PbSO4晶格相同,钢中稀土:用MgF2形成混晶共沉淀,12-2 沉淀分析法,()有机共沉淀剂:,无机共沉淀剂通常选择性差,而且共沉淀下来的东西不易分离,影响痕量组分的测定,所以,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开发有机共沉淀剂的应用。,三个优点:,1.富集效率高,对ppb级微量组分是可行的,2.选择性好,沉淀过程中几乎完全不会吸附其它的离子,3.有机载体可通过高温灼烧而除去,不形成干扰,12-2 沉淀分析法,常用的共沉淀剂:,a:形成缔合物的共沉淀剂,碱性染料:甲基紫,结晶紫,罗丹明B,厂基罗丹明B,次甲基染料:亚甲基蓝,被富集的痕量离子与某种配位体形成络离子而与带相反电荷的有机试剂缔合成难溶盐,于是进入具有相似结构的载体,而被共沉淀下来。,(甲基紫)+SCN=甲基紫SCN沉淀载体,12-2 沉淀分析法,b:形成螯合物的共沉淀,,偶氮砷,8-羟基喹啉,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许多金属离子能与有机试剂形成螯合物,于是便以螯合物形式进入载体而被共沉淀,若螯合物是水溶性的,则需加憎水性有机阳离子。,c:形成内络合物的共沉淀剂,若M n+的含量极微,实际上不会沉淀下来,这是应加入一种惰性共沉淀剂,如,酚酞的乙醇溶液在水中酚酞析出时,将螯合物沉淀下来,这种过程是固体萃取过程 8-羟基喹啉的Cu,Co,Mo等螯合物(内络合物),用酚酞沉淀。,12-2 沉淀分析法,酚酞,-萘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5234-2025塑料平托盘
- 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防火业务培训知识课件
- 森林运动会课件
- 2025年茶艺师面试模拟题初级及答案解析
- 电气质量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实操技能进阶篇中级面试预测题详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解析与模拟题集答案详解
- 2025年工业管道安装维护与检修实操模拟题集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集
- 旧房拆除重建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中医院医疗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方案
- 防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 血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物业管理的风险管控
- S7-200 SMART应用教程2版习题答案 高职SMART习题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