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第四章 脉管系统,一、总论,脉管系统是一系列连续的、封闭的、 几乎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 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 左心房 左半心 左心室 右心室 右半心 右心房,2.血管,(1)动脉 (2)静脉 (3)毛细血管,(二)血液循环,概念 起点 循环途径 止点 功能 体循环 心与 左心室 主动脉及各级分支全身 物质 全身 Cap全身各级V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交换 肺循环 心与肺 右心室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肺泡 气体 Cap肺静脉各级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交换,全身器官,物质交换,气体交换,肺泡,血液循环模式图,(三)血管的吻合,终动脉,血管吻合,动脉间 静脉间 动静脉间 侧支 ,侧枝循环,(四)血管的微细结构,1.动脉(Artery),大动脉(弹性动脉),结构特点:内皮下层较厚 中膜厚,以弹性膜为主 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与中膜延续),小动脉(肌性动脉);内弹性膜明显,中膜平滑肌 3-9层,外弹性膜不明显 微动脉:内、外弹性膜不明显,中膜1-2层平滑肌,小动脉和微动脉,血管一般结构模式图,2.静脉(Vein),结构特点,腔大、壁薄、腔不规则 内、外弹性膜不明显,三层分界不清 中膜平滑肌少,排列稀疏 外膜比中膜厚,含纵行平滑肌束 静脉瓣 (valve of vein),(五)微循环,1.定义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组成 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3.循环途径及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 (3)动-静脉短路: 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 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分布较多。,微循环模式图,二、心,(一)位置 位于中纵膈内,(二)外形,一尖 一底 两面 三缘 三沟 两点,(三)心腔,1.右心房,右心耳 界沟、界嵴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固有心房 腔静脉窦,2.右心室,固有心腔 动脉圆锥,室上嵴 隔缘肉柱 三尖瓣复合体 节制索 肺动脉口,3.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耳 左心房窦,4.左心室,窦部 主动脉前庭 左室条索 二尖瓣复合体 主动脉瓣(窦) 主动脉口,心腔的出入口,入口 出口 上腔静脉口 右心房 下腔静脉口 右房室口 冠状窦口 右心室 右房室口 肺动脉口 左心房 肺静脉口(四个) 左房室口 左心室 左房室口 主动脉口,心瓣膜,名称 位置 功能 右房室瓣 右房室口周围 维持血液由右心房向 房室瓣 向右心室的单向流动 左房室瓣 左房室口周围 维持血液由左心房 向左心室的单向流动 肺动脉瓣 肺动脉口周围 维持血液由右心室向 动脉瓣 肺动脉干的单向流动 主动脉瓣 主动脉口周围 维持血液由左心室向 主动脉的单向流动,(四)传导系统,2.定义,特殊心肌细胞,自律性、传导性,1.概述,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产生和传导冲动,节律性控制心脏活动。,3.组成,窦房结: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 结间束 房室束 左右束支 Purkinje纤维,(五)心的血管,左冠状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