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ppt_第1页
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ppt_第2页
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ppt_第3页
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ppt_第4页
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森林碳汇现状及潜力,张家来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年11月,前言,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生存产生了严重危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碳、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毁林等向大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前言,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碳汇作用 。 森林生长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我国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大规模造林绿化,对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运用扩展因子法对马尾松、杉木等湖北省6个主要人工林树种碳汇能力进行分析,并估算出全省人工林固碳总量,以此说明森林碳汇对减少本省碳排放的重要作用,表1 6树种人工林面积及比重(2004 ),1、材料及方法,1.1样地调查 样地设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典型取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立地条件以及树木生长情况能够代表湖北省平均水平的林地进行调查,共18块样地,6个树种中每一个树种均选择3块不同龄级样地,样地规格2030m2。 调查树木的高、胸径等测树因子,现场求出平均值后,选取一株平均木伐倒,挖出树根,实地分别称出树根、主干、树枝、树叶的重量,各采样1kg供室内分析,并按树干解析的要求区分段锯圆盘带回 。,1、材料及方法,1.2 室内分析测定 将所取样品放入烘箱以105oC的恒温烘烤至恒重,根据质量和体积算出树木的绝对密度,如杉木树干绝对密度测定为0.37。根据树主干的质量与树枝、树叶及树根的质量比得到该树种的扩展因子,如杉木的扩展因子为1.4558等。 对6个树种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别计算树干、胸径、材积连年生长量、总生长量等,结合湖北森林清查资料拟合林龄、胸径、材积生长曲线。,1、材料及方法,1.3 有关数据来源 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成果(19992004) 。 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1、材料及方法,1.4 碳汇量估算方法 C=VWDBEFCF(1+R1)(1) CO2=CR2 (2),2、结果与分析,2.1 6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及扩展因子 表2 6个树种木材密度及扩展因子,2、结果与分析,2.2 6个树种林龄、胸径、蓄积生长曲线 杉木 v=(0.000058777042*(- 0.19621508 +.98505739*d)1.9699831)*(30.561575-985.48275/(33+d)0.89646157 马尾松、湿地松 v=0.000060049144*(-0.13210336+0.97987017*d)1.8719753*(24.269237-591.97756/(24+d)0.97180232,2、结果与分析,枫香 v=0.000050479054*(-0.21700621+0.98481055*d)1.9085054*(17.823386-272.42014/(17+d)0.99076507 杨树 v=0.000137428808384*D 2.4513443837 栎类 v=0.000050479054*(-0.38281345+0.99516880*d)1.9085054*(28.869903-657.13107/(21+d)0.99076507,2、结果与分析,根据平均胸径与平均林龄的对应关系近似地将上述关系式转换成林龄与蓄积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分别绘制出单株林木及相应林分随林龄固碳量变化图 。,2、结果与分析,2.3 6个树种碳汇能力及碳汇量估算,2、结果与分析,10年生以内杨树固碳能力远远超过其他树种 ,杨树以其速生、用途广泛、利用率高、利用技术成熟等优势在林业实际工作中受到了普遍欢迎,特别在平原湖区有良好推广应用的社会基础 。 35年生内湿地松、枫香固碳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树种(杨树除外),在低产林改造、商用林基地、荒山荒地造林等项目中应尽量选用上述2树种,以获取较大碳汇效益。,2、结果与分析,杉木、马尾松是湖北省传统的造林树种,分布面积最广,马尾松耐瘠薄,是所谓的“造林先锋”,杉木材质优良,深受群众喜爱,但在所选6个树种中二者固碳能力一般。 栎类木材坚硬,还是生产香菇、木耳特种原料林,湖北部分地区资源紧缺,经济价值较高,但固碳能力低下,在全省范围内应作出科学规划,有针对性地划定部分地区、规模适度发展,其他地方应逐步选用固碳能力较强树种代替栎类。,2、结果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造林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在低碳经济时代还应该加上一条“碳汇至上”的原则,即是在造林目的基本一致条件下,首先选择固碳能力强、碳汇量大的树种或品种。 林分经营管理也是关系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造林初植密度、抚育间伐方式(时间、强度等)、主伐年龄等对森林碳汇量有较大影响。,2、结果与分析,单株枫香固碳能力虽然比湿地松小,但前者初植密度较大,同样在第14年间伐,尽管枫香间伐强度(62.5%)比湿地松(45.2%)还大,在其后第24年时枫香林固碳量就超过了湿地松林 。 林分间伐次数不宜过多,应控制在2次以内,同时间伐次数过多也会增加管理成本,得不偿失。 6树种总面积76.77万公顷,蓄积量2362.95万立方米,固碳总量(二氧化碳当量)3298.9万吨 。,2、结果与分析,2.4 全省森林碳汇量估算 全省111.6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4207.79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量5807.65万吨,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93.59万吨,每公顷林木蓄积量37.69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3吨 。 据调查,湖北省仍有33.3万公顷荒山和无林地,如果全部选择上述湿地松、枫香等6个造林树种造林,在未来的30年所产生的碳汇量是非常大的,按平均水平计算,每公顷每年新增吸收二氧化碳1.43吨,33.3万公顷的林木每年将吸收二氧化碳约47.62万吨,30年内将吸收二氧化碳1428.6万吨。,2、结果与分析,2.5 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森林固碳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公布的数据和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数据: 2004年湖北省温室气候排放总量约为2.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9亿吨,甲烷约为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0.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对于森林平均每年吸收193.59万吨二氧化碳的固碳量而言,湖北省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固碳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3 结论与讨论,湖北省6个主要人工林树种中杨树、湿地松、枫香固碳能力最强、碳汇前景最好,是碳汇造林项目首选树种;造林初植密度、抚育间伐方式、主伐年龄等技术经济指标和经营管理措施对森林固碳能力有较大影响。 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成果(19992004)成果,截止2004年人工林总面积111.56万公顷,蓄积量4207.79万立方米,人工林累计固碳1582.5万吨,相当于吸收5807.6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3 结论与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