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_第1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_第2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_第3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_第4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设计任务书-2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4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20附图1、板的配筋图-21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22附图3、主梁配筋图-2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提出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步骤清楚、计算准确、书写工整6、绘制结构施工图:2号图2张,内容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5)、钢筋明细表及必要的图纸说明三、 设计资料1、题号:4号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界面尺寸为350mm350mm。3、荷载(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7.0kN/m2(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2(4)平顶粉刷:0.25 kN/m24、材料(1)、混凝土: 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级。四、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4、混凝土结构设计,沈蒲生主编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由单向板的经济跨度23m,次梁的经济跨度46m,主梁的经济跨度68m,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5.2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一。二、板的设计:板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L2/L1=5.2/2.1=2.483,宜按照双向板设计,按照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此设计为单向板。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且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则,取。板的尺寸如图二所示:1、荷载: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70mm钢筋混凝土板 平顶粉刷 恒载: 活载: 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即每米板宽的设计值总值: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 2、内力计算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 取 ()中间跨: ()计算跨度差:(1.915-1.9)/1.9=0.79%10%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图三: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1/11-1/111/16-1/144.09-4.092.81-3.223、截面承载力计算则1=1.0,连续板截面的配筋计算见下表: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表板带部位截面边区板带(、轴线间)中间区板带(轴线间)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及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4.09-4.092.81-3.224.09-4.092.810.8=2.248-3.220.8=-2.580.1370.1370.0940.1080.1370.1370.0760.0870.1480.1480.0990.1150.1480.1480.0790.09101fc/fy419419281326419419224258选配钢筋8/101508/1015081508150101808/1018081808180实配钢筋面积429429335335436358279279中间板带轴线之间,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见图四(a)(b):各种构造钢筋如下分布筋选用8200。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8200。板角构造钢筋: 选用820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三、次梁计算: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取,则,取。次梁的有关尺寸见图五:1、荷载 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重 活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 设计值总值: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边跨: ,取 ()中跨: ()计算跨度差(5.075-4.950)/4.950=2.5 %10%,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见图六如下: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见下表:连续次梁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m1/11-1/111/16-1/1465.48-63.8842.83-48.95连续次梁剪力计算截面位置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v0.450.600.550.5562.3683.1476.1476.143、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边跨:,取。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弯矩M65.48-63.8842.83-48.950.0250.2320.0160.1540.0250.268V423940V423940V136680V126680V126680V选用箍筋282828按构造配筋实际箍筋间距20020020020224120224100选配弯筋125116实际弯筋面积4912014、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则 选用主梁的配筋示意图见图十二如下: 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板、次梁、主梁配筋图,图纸采用2#图纸,2张。2、结构平面布置图:比例1:200。3、板的配筋图:比例1:50、分布筋选用:8200、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200,深入板中的长度为500mm。、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选用:8300/360,伸出墙边长度为300mm。、板角附加短钢筋双向布置8200,每一方向伸出墙边的长度为500mm。4、次梁的配筋图:比例1:50;1:25。、箍筋选用:8200通长布置。、中间支座负钢筋的弯起,上弯点距支座边缘为50mm。、号钢筋弯起后在B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离支座边缘50mm处各设置一个附加箍筋。、两根号钢筋弯起后在C支座共同抵抗负弯矩,相当于 116 ,在矩支座边缘1300mm处截断。、B支座第二批截断的号钢筋,在距支座边缘1800mm处截断。、号钢筋左端通长兼作第一跨架立筋,右端在距支座边缘2100mm处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