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doc_第1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doc_第2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doc_第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doc_第4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福建教育学院生化系 邹开煌 叶榕村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重大突破,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这一新型的课程备受教育界关注。2001年全国有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入课改,厦门市为福建省首个实验区。2002年和2003年我省先后又有23和26个县市区进入课改。到目前止,共有49个县级和一个地市级实验区,占了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区。时过近三年,这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新亮点的课程究竞实施得如何呢?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较全面了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我们力图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第一究竟有多少学校开始实施?第二,中小学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有多少?第三,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为此设计了一份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卷调查,对全省部分中小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部分实验区中小学教师、福建省中小学省级骨干班学员、中学校长培训班学员、福建教育学院本科函授班学员、实验区课改研讨会代表。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01份。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实验区教师省级骨干班学员国家级研修班学员中学校长培训班本科函授班学员课改研讨会代表合计合计人数145103975316241601调查问卷: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问卷调查表(请在所选项前的方框中打“”,可多项选择)1、参加过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国家级 省级 地区级 县校级 没受过任何培训2、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国家级 省级 地区级 县校级 没受过任何培训3、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了解 有所了解 不了解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是指活动课 计算机课 劳技课 美术课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学军 信息技术教育5、你所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在全校实施 在部分班级实施 没有启动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阻力是领导不重视 观念没转变 受应试教育冲击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困难是没有教师 没有教材 不懂如何开8、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务之急是培训 配备专职教师 组织教学观摩一、调查的结果与分析1关于“被调查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程度”,调查统计如下(见表一)。表一选 项人数百分比(%)了 解12420.6有所了解36660.9不 了 解11118.5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还不够,其中回答了解的为124人,仅占20.6%,不到三分之一,有所了解的人数有366人,占60.9%,接近三分之二,不了解的老师有111人,占18.5%。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4个领域,对此课程涉及的领域了解情况统计如下(见表二)。表二选 项人数百分比(%)答 对 的20433.9答 错 的39766.1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领域是最基本的常识,而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6.1%的教师对这一常识不了解,所选得答案是错误的,说明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对该门课程最基本的知识还没有掌握。表一内有60.9%的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所了解”,实质上没有多少了解。3关于是否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调查统计如下(见表三)。表三选 项人数百分比(%)参加过培训6110.2%听过讲座35058.2%没培训过19031.6%调查表明,参加过培训的人只有10.87%,还有1/3的教师尚未接受专门培训,说明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很不到位的。4关于教师所在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统计如下(见表四):表四选 项人 数百分比(%)全 校 实 施9716.1部分班级实施25442.3未 启 动25041.6调查显示,全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只有16.1%,尚未启动的占了41.6%,大部分进入课改的实验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仅仅在部分班级开展实验,占了42.3%。这门课程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6关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阻力问题,调查统计如下(见表七)。表七选 项人数百分比(%)领导不重视528.7%观念没转变12520.8%受应试教育冲击42470.5%从表上看,被调查者中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阻力来自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占了70.5%,课改实验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了,这些数字很让人担忧的。应试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课程,也是整个课程改革中最大的拦路虎。7关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难,我们的调查统计如下(见表八)。表八选 项人 数百分比(%)无教师6210.3%无教材33856.2%不懂如何开20133.4%在论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困难时,调查显示有56.2%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教材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最大障碍。而不懂这门课如何开的教师有201人,占33.4%,这也正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还远远不够。8关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当务之急,调查统计如下(见表九)。表九选 项人数百分比(%)培 训28046.5%配备专职教师17729.5%组织教学观摩14424.0%从表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当务之急是培训的老师有280人,占了46.5%,接近二分之一,说明我们的老师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所面对这门新课程的困惑,意识到要通过培训尽快使自己能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学。而近30%的老师认为应该配备专职教师,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还没有认识到位,还不清楚这是一门全体教师都应该承担任务的课程。调查显示,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当务之急是组织教学观摩的老师有144人,占24%,这与表七中统计的不懂如何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人数是基本吻合的。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绝大部分的一线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不了解。没有教材依据,不知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没有专职教师带领,不懂如何进行,已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主要瓶颈。其原因主要有:(一)认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导致行动不积极。包括领导认识和教师认识,尤其是领导认识。以中国的现行体制,领导是否重视,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对课程改革认识并未真正到位,表现在仅满足于领导机构的成立,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对实施中碰到的问题重视不够。处于课改一线的中小学领导、教师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至今心存疑虑,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与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格格不入,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新课程构建的理想愿望矛盾重重,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推进的主要障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复杂性、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实施的艰巨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这门亮点课程行动缓慢,步履维艰。有些问题连课改专家、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都还没有完全认识和理解,对教学一线的校长老师来说,要在短期内认识到位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必然导致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而绝大多数中小学还处在观望、等待状态。从目前情况看,凡是区县教育局领导重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就比较好。如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声有色,今年5月底,承办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中期工作会议暨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学术研讨会,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再如福州市台江区由于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激励机制,全区所有中小学都启动了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验工作,绝大多数的班级都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绝大多数教师都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目前正在探索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常态课。像晋江市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由于校长重视,全校所有教师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所有班级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重华中心小学已成常态课。据笔者了解,像鼓楼区所有中心小学都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县市区在全省为数不多,像台江区所有中小学都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县市区也不多,而像晋江市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课的学校更是为数极少。(二)培训不到位,理念没掌握,导致一线教师实施有困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亮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这对于长期以来依纲据本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怎么?怎么上?谁来上?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训。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2001年6月开始,在全国到地方展开了拉网式的培训工作。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级培训安排了十天时间。就其时间来说是有保证的,但就其内容来说,仅局限在理念的层面上,操作层面的内容严重不足。这就导致省级、市级到县市区级的培训在实施层面上的可操作性内容先天不足。到了省级、市级及以下各级的培训由于种种原因,培训质量就太打折扣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好坏取决于培训组织单位,认真负责的单位多安排几天,从理论到实践的培训内容安排比较到位。而有些单位,则太打折扣,安排二天,敷衍了事,到了基层,时间按50%缩减,到了一线教师只剩下半天或者一二个小时了。这样的培训链模式能让一线的教师理念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怎么?怎么上?能解决吗?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能提高吗?近二年来的实践表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好的区县市学校都是在经过多次的培训,反复的实践、研讨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培训方案的制订优为重要。(三)评价没到位,机制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难成常态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目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性问题,考试与分数仍然左右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回归学生生活,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凡是参与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普遍认可和赞赏,深切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无限空间,无不为学生的研究成果所折服,为学生的“异想天开”所惊叹。但目前仍无法对该课程进行量化考核,还不能与中考、高考发生直接联系。教育主管部门量化评价学校,教师进行竞争上岗,依据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仍以分数、升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水平。而教育部门对此课程的实施也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如职称的评定、教学工作量核定等,也还没有制定课程的管理、组织、实施、保障等细则。这样一门无法评价、没有激励机制、又没具体实施细则的课程难以得到学校老师们支持,更难以成为常态课程。在时下十分功利的教育环境里,就是已经实施起来的学校,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将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及实施细则,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参考文献:(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月(2)郭元祥: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