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例:试验E掷骰子,每次出现的结果与一个数值对应,我们可用朝上面的点数值来代表相应的事件(样本点),这样,可引进一个变量 X 代表朝上面的点数,X 的取值为1,2,3,4,5,6; ( X =i)代表相应的基本事件(样本点),任一事件都和 X 的取值落在一个范围对应。如事件A朝上的点数超过3,可用(X3)表示。,2.1 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概念,若随机试验的结果带有明显的数量标识,则可用数量值来表示事件,例:试验E检验产品质量,每次出现的结果虽不和数值对应,我们可以人为的定义一个数值来代表相应的一个基本事件(样本点),如“1”代表“合格品”,“0”代表“次品”这样,可引进一个变量 X ,它的取值为0,1。,例:试验E电话台单位时间内收到的用户呼唤次数。记呼唤次数为 X,则 X 是一个变量,取值为0,1,2,,( X =i)代表相应的基本事件(样本点)。,变量X的取值是变化的取决于试验的基本结果(样本点)事先不能确定,有随机性;但取任一值都有确定的概率。我们把具有上述性质的 X 称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引入,使随机事件的表达在形式上非常简洁,把对随机事件的研究转化为对随机变量的研究,从而可用 高等数学的方法研究随机试验,例:试验E某地区某段时间内的气温。记X表示任一时刻的气温值,则X的取值为a,b。( X=i)即为一基本事件(样本点)。,随机变量的定义,定义2.1 设试验E的样本空间为,对于 的任一样本点 按照某种对应法则,都有唯一确定的实数 X()与之对应,即 X=X()是定义上的一个实值函数,且对于任意实数x, ( X() x)是一随机事件,有确定的概率,则称 X=X()为随机变量。,注:(1)随机变量是试验结果(即样本点)和实数之间的一个 对应关系。,与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本质上是一回事。,随机变量X=X()是函数,其自变量是样本点 ,定义域是样本 空间, 值域是实数集或其子集。,(2) 随机变量通常用大写字母,或希腊字母 , 等表示而表示随机变量所取的值时,一般采用小写字母 x , y , z 等 。,例如:在 n 重贝努利试验概型中,记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X ,则X为一随机变量。则事件“在 n 重贝努利试验中,事件出现 k次”就可以简单地记作( X = k),从而有:,X 所有可能取到的数值就是试验中事件可能出现的次数: X=0, 1, , n。,(4)引入随机变量后,随机试验中的各种事件,就可以通过随机变量表达出来。,(3)随机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概率。(随机变量与普通函 数的本质差异)由此可知:对随机变量的研究,不仅要搞 清楚随机变量取值的范围,还要搞清楚取相应值的概率。,例如:单位时间内某传呼台收到的呼叫次数用X表示,则“收到不少于一次呼叫”“X1”, “没收到呼叫” “X = 0”。,例如:E掷色子,随机变量X表示朝上面的点数。则: P(X1)=1/6, P(X2)=2/6, P(X5.7)=5/6, P(X0)=0, P(X6)=1, P(X13.3)=1, P(X-4.12)=0,此例中研究的都是形如 事件(X x)的概率,发现 事件(X x)的概率随着 x 的变化而变化,即 P(X x ) 是 x的函数 ,记为 F(x)=P(X x)- 分布函数,设X=X()为一个随机变量,对任意实数 x,函数 F( x )= P( X x) 称为随机变量 X=X() 的分布函数。,为了更好地研究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引进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定义2.2 分布函数的定义:,分布函数是刻划随机变量分布的一个重要工具。F(x) 表示随机事件 X x 发生的概率,它在点 x 处的函数值F(x)正是随机变量 X 的取值落入区间(-,x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课本第53页), 分布函数的性质,2) F(x)是不减函数,即对x1 x2,有F(x1)F(x2); 这是因为事件 X x1包含于 X x2,3),4) F(x)是右连续的,且至多有可列个间断点。即:,1) 定义域: x ,值域:0F(x)1;,所以 P(x1 X x2) = P( X x2) P( X x1) = F(x2) F(x1) 其中x1,x2为任意实数,且 x1 x2 。,5) P(X x)= F( x ),P(X x)= 1-F( x ) P(x1 X x2)= F( x2 )- F( x1 ),因为 (x1 X x2)=(X x2) (X x1),6),证明:因为,这就是说,若已知 X 的分布函数,我们就能知道X 落在任一区间的概率。分布函数完整地描述了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情况。,P(x1 X x2)= P(x1 X x2)- P(X= x2) P(x1 X x2)= P(x1 X x2)+P(X= x1) P(x1 X x2)= P(x1 X x2)+P(X= x1)- P(X= x2 ),例1:设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函数为 (0), 求常数 a 的值。, 随机变量的分类,按照随机变量的取值情况可把其分为两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的全部取值只有有限个或 无限可列个。 非离散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的全部取值不能一一列出。 其中最重要的是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的取值连续地充满某个区间或整个数轴)。,离散型,连续型,为了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 ,不仅要知道X的所有可 能的取值,还要知道X取这些可能值的概率。,2.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 一、定义 若随机变量X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x 1 , x 2 , , x n 或无限可列个数值 x 1 , x 2 , , x n , , 则称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2.2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例: 盒中有个球,其中有个白球,个黑球,从中 任取个球,则取到的白球数X是一个离散型的随机变量, 它可能取的值是,。,如上例,概率分布,若离散型 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x 1 , x 2 , , 对应的概率为 p 1 , p 2 , 。 即: P (X= x i ) = p i , i = 1, 2, (1) 则称式 (1) 为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函数或概率分布或 分布律。,定义,概率分布常以(概率分布表)的形式表示:,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函数或分布律),概率分布具有以下性质:,(1) pi0, i = 1,2, ; (2),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由此表明:概率分布和分布函数的作用相同,全面地描述了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一般地有(57页):,则:,证明:,由概率的可加性知:,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是阶梯形函数。,=,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56页),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确定常数);,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或分布函数,会求随机变量的取值落在一个范围的概率;,例1:(课本P99第7 题)一批零件中有7个正品,3个次品。安装机器时从这批零件中任取一个,若取到正品,则停止抽取;若取到次品,则放在一边继续抽取,直到取出正品为止。求在取到正品前所取出的次品数的概率函数。,解:在取到正品前所取出的次品数记为X,则X=0,1,2,3,P(X=0)= P(X=1)= P(X=2)= P(X=3)=,X的概率分布为:,要求:,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会求分布函数;,例2: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解:(1)由概率分布知:,求:(1)常数C(2)分布函数F(x) (3)P(-0.22.5); P(2.3); P( 0); P( =-3);,0.1+0.26+C+0.3=1,得 C=0.34,(2)分布函数:,0,0.1,0.36,1,F(x)=P(x)=,0.7,P(2.3)=0.1+0.26+0.34=0.7; P( =-3)=0 P(0)=0.26+0.34+0.3=0.9,(3)P(-0.22.5)=P(=0)+(=2)=0.6; (F(2.5)-F(-0.2),若X所有可能的取值只有两个 x 0 和 x 1 ,其分布为 P (X = x 0 ) = p , P (X = x 1 ) = q 其中:0 p 1 , p + q = 1 ,则称 X 服从两点分布。,特别地,若仅取的两个值为 0 和,则称 X服从 0 -分布,抛掷硬币的试验中,设随机变量 X 表示一次试验中正面向上的次数,则X服从“0 - 1”分布。,例:,2.2.2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1 两点分布:,若X的分布列为: P (X = x k ) = 1/n , k = 1, 2, , n 且当 i j 时, x i x j ,则称 X 服从离散型均匀分布。,例:,2 均匀分布:,在可列重贝努利试验中,随机变量X 表示 “事件A 首次发生所需的试验次数”, 则 X的概率分布为: P (X = k ) = (1-p)k - 1 p , k = 1, 2, 则称 X 服从参数为 p 的几何分布。,例:,设某批电子管的合格品率为0.75,不合格品率为0.25, 现对该批电子管进行有放回地测试,设第X次首次测到 合格品,求X的概率函数 。,X的可能取值为:1, 2, 。 事件 (X = k ) 表示“第 k 次才测到合格品”,则: P (X = k ) = 0.25 k - 1 0.75, k = 1, 2, ,解:,3 几何分布:,若随机变量X表示“n重贝努里试验中事件A出 现的次数”, X的可能取值为0,1,2, , n , 对应的概率分布为:,k = 0, 1, 2, , n,其中:0 p 1 , p + q = 1 ,这种分布称 为二项分布,记为X B(n, p)。,例:,一批产品共100件,其中有10件次品,进行有放回抽样 检查,每次从这批产品中任意取出 1 件,检查后放回, 连续抽取 5次,则被抽查的 5 件产品中的次品数 X 服从 二项分布 B(5, 0.1) 。,4 二项分布:,二项分布中 X 共有 n + 1 个可能的取值 0, 1, , n,使 P (X = k ) 取最大值的 k 记作 k 0,称 k 0 为二项分布的最可能值。 把 P (X= k ) 的最大值 P ( X = k 0 ) 称为二项分布的最大概率。,问题:如何求二项分布的最可能值?,答:由于 P (X = k 0 ) 最大,所以有以下不等式:,从而:k 0 ( n + 1 ) p,由第二个不等式可得: k 0 ( n + 1 ) p - 1,所以有: ( n + 1 ) p - 1 k 0 ( n + 1 ) p,即:,二项分布的最可能值与最大概率,由第一个不等式得:,某工厂每天用水量保持正常的概率为3/4,且每天用水量是 否正常相互独立。求:(1) 最近天内用水量正常的天数分布 (2) 在最近天内至少有天用水量正常的概率。 (3)最可能正常的天数。,例:,解:(1) 设最近天内用水量正常的天数为X, X B(6,3/4 )。其概率分布为,(2) 最近天内至少有天用水量正常的概率为: P (X 5 ) = P (X= 5 ) + P ( X = 6 ) = 0.3560 + 0.1780 = 0.5340,(3)最可能正常的天数:k0=(n+1)p=21/4=5,例:某批产品有的一等品,对它们进行重复抽样检验 共取出4个样品,求其中一等品数 X 的最可能值 k 0。,解: X B(4,0.8) 最可能值k 0=(n+1)p=4 或 (n+1)p-1=3,设 N个元素分成两类,第一类N1个元素,第二类有N-N1个元素。从中任取n个, X表示取出的n个元素中第一类元素的个数,则 X 的概率函数为:,称X服从超几何分布。,5 超几何分布,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概率函数为:,例:,一袋子中有 20 个球,其中有 5 个白球。现从中任取4个球 求被选到的白球数 X 的概率函数。,其概率分布表为:,解:,随机变量 X 的可能取值为 0, 1, 2, 3, 4。,可以证明,当 N 时,超几何分布以二项分布为极限, 即X 服从超几何分布,而N很大,n相对N较小,则X 近似地 服从参数为n,p=N1/N的二项分布。,设 X 表示发芽的种子数,则 X 近似服从二项分布 B(10, 0.9),10 粒种子是从一批种子中任取的(不重复),所以这 是 N 很大而n = 10 相对于 N 很小的超几何分布问题, 可用二项分布来近似计算。,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90%,从中任取 10 粒,求播种后: (1) 恰有 8 粒发芽的概率;(2) 不少于 8 粒发芽的概率。,(1),例:,(2),解:,其中 0 为常数,则称 X 服从参数为 的普哇松分布, 简记为X P( )。,随机变量 X的可能取值为 0, 1, 2, . ,取这些值的概率分别为:,普哇松分布常用于稠密性的问题中。如:炸弹爆 炸时的碎弹片数;显微镜下某种微生物的数目;某段时 间内到达公共汽车站的乘客数;某电话交换台单位时间 内收到的呼唤次数;宇宙中单位体积内星球的个数;耕 地上单位面积内杂草的数目,害虫数;织机上断头的数 目;原子放射离子数等,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泊松分布。,6 普哇松(Poisson)分布,普哇松分布的有关计算可查表。,例:,某电话交换台每分钟收到的用户呼唤次数X服从参数=3的 普哇松分布,写出X的概率函数,并求一分钟内呼唤5次的概率,解:,X的概率函数为,每月的销售数量为X,则X P(10 )。,例(P100 17):,由某商店过去的销售记录知道,某种商品每月的销售数量 可以用参数=10的普哇松分布来描述,为了以95以上的 把握保证不脱销,问商店在月初至少应进该商品多少件? (假定上个月没有存货),解:,事件“不脱销”即( XN),查表知,N=15,设商店在月初至少应进该商品N件。,现已知P(XN)95%,二项分布的泊松逼近,在实际应用时,当X B(n,p)时,若 n 充分大,事件A 在一次 试验中出现的概率 p 充分小, = n p大小适中,则事件 A 在 n 次 试验中出现的次数 X可以近似地服从参数为 = n p 的泊松分布:,电话站为300个电话用户服务。在一小时内每一电话用户使用 电话的概率是0.01,求在一小时内使用电话的用户不超过4户的概率。,解:设在一小时内使用电话的用户为X,则X B(300,0.01),P(X4)=,此时,X可以近似地服从参数为 = n p=3 的泊松分布,P(X4),例(P99 16):,如何描述这类随机变量呢?,2.4 连续型随机变量,问题:,随机变量可以取得某一区间内的所有实数,这些实数不能逐个列举出来。取任一确定值的概率等于0,1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例:考察某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的气温变化,此时间段内的气温是一随机变量,它的分布如何。,例:考察某批元件的使用寿命。,例:考察旅客等车的时间。,例:考察测量引起的误差。,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则称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称 f (x)为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 简称为概率密度或密度函数或密度。记作 X f ( x )。,定义2.3 若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 取值是某一区间上的所有实数,且存在 非负可积的函数 f ( x ),x (-,+) 使得对任意实数x, X的分布函数 F( x )可以写成 :,概率密度函数的含义:,f ( x ) 在点 x 的函数值反映了随机变量X 在 x点 附近取值 的概率的大小,即x点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1) f ( x ) 0 x (-,+),(2),因为:,具有上述两条性质的函数必定是某个连续型随机变量 的密度函数。,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性质:,f ( x )在 x (-,+)内是可积函数,因为:,连续,(2) 若 f ( x ) 在点 x 处连续,则 F ( x )在x 点可导,且 F (x) = f (x),(1) F( x )在 x (-,+)内是连续函数,(1)对任意实数 a ,连续型随机变量 X取该值的概率为 0, 即 P (X = a ) = 0,这是因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有关事件的概率计算:,这是连续型随机变量与离散型随机变量截然不同的一个 重要特点。它说明,用概率分布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毫无意义。,上述结果还说明,一个事件的概率等于零,该事件不一定 是不可能事件;同样地,一个事件的概率等于,该事件并 不一定是必然事件。,解:,(1),(2)分布函数,求:(1)常数k (2) 分布函数F(x) (3) p(X1),p(1.5 X2.5),例(59页例1):已知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3) p(X1)= 1-p(X 1)=1-F(1)=1-3/4=1/4,p(1.5 X2.5)=F(2.5)-F(1.5)=1-0.9375=0.0625,p(X1)=,p(1.5 X2.5),注:由概率密度f(x)求分布函数 F(x) ,利用 需注意当f (x) 是分段表示时,则要分段求出 F(x) 的表示式, 然后合并写出 F(x) 。,练习:已知连续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为:,所以,求 常数a及X 的分布函数 F(x),P(-2X0) 。,解:,已知连续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函数为:,例(100页18):,求:(1)常数a,b (2) X 的密度函数 (3)P(0X2) 。,解:(1)因F( x)在x = -1, x = 1点连续,则,即:a+arcsin(1)=a+b/2 =1,得:a=1/2 =1/,(3)P(0X2)=F(2)-F(0) =1-1/2=1/2,即: a+arcsin(-1)=a-b/2 =0,连续型随机变量 的 常 见 分 布,定义:若连续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则称X服从区间 a,b上的均匀分布。,对任意满足 a c d b 的 c , d 有:,该式说明,随机变量 X 落入 a , b 中任一小区间的概率与该区 间的长度成正比,而与小区间在 a , b 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 它落入区间a , b 中任意等长度的子区间内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这就是均匀分布的概率意义。,其分布函数为,1 均匀分布,注意:同样可以定义其他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如开区间等。,某公共汽车站从上午7时起,每隔15分钟来一辆车,若某乘客从7点到7点30分内到达车站是等可能的 ,试求他候车少于5 分钟的概率,例:课本100页24题,设乘客于7点过X分钟到站,则X服从0, 30上的均匀分布。 X的密度函数为,所求概率为:,解:,例:,解:,设每人的候车时间为,则服从0, 5上的均匀分布。 的密度函数为,设某人的候车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设三人中等车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人数为X,则XB(3,0.4),所求概率为:,定义:若连续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其中 0 为常数,则称X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指数分布常可作为各种“寿命”分布的近似,如电子元件的寿命,动物的寿命,电话问题中的通话时间,随机服务系统中的服务时间等都常被假定服从指数分布。,其分布函数为,2 指数分布,设某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X服从参数为 = 1/2000的指数分布。 (1) 任取一根这种灯管,求能正常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 (2) 有一根这种灯管,求正常使用了2000小时后,还能使用 1000 小时以上的概率。,例:,X的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分别为,(1) P(X 1000) =1- P(X 1000)=1- F(1000) = e -1000 = e -1/2 0.607,解:,(2), 0.607,从本例可看出,一根灯管能正常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 为0.607,在使用2000小时后还能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仍 为0.607。这是指数分布的一个有趣的“无记忆性”或无后效性。 即只要X服从指数分布,便有P (X s + t| X s ) = P (Xt ), 这表明:如果已知寿命长于 s 年,则再活 t 年的概率与年龄 s 无关,故风趣地称指数分布是“永远年轻”的分布。,定义:若连续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中 为常数, 0 为常数,则称 X 服从参数为 , 2 的正态分布,记为 X N( , 2)。,正态分布满足密度函数的两个性质:,其分布函数为,3 正态分布,例如 X N(1,4) 则 =1, =2,正态分布 N ( , 2 )的密度函数图形如右图所示,正态密度曲线呈古钟形曲线。,(1) (x) 图形关于直线 x = 对称。,(4) 参数 决定曲线 (x)的位置,参数 决定曲线 (x)的形状。固定 而改变 值,则曲线左右位置不同但形状不变,即此时 (x)图形沿着 x 轴平行移动;固定 而改变 值,则曲线形状改变而位置不 变。 值越大时曲线越平缓, 值越小,曲线越陡峭。,(3) 在 x = 处, (x)取得最大值:,其特点如下:,(2) (x)在 x 轴上方,且以 x 轴为渐近线。,参数 = 0, =1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其密度函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X N(0,1)。,0 (x)的性质,(1) 0(x) 是偶函数,即有 0(- x) = 0 (x)。 曲线0 (x)是关于 纵轴对称的古钟型曲线;,(2)在x=0处0 (x) 取得最大值,(3) 0(x) 在(-,0)内单增,在(0,+)内递减。,(4) 0(x)在x=1,-1点取得拐点,且以x轴为渐近线。,有关 0(x)的结论:,(3) P ( |X| x) = 0(x) - 0(-x)= 20 (x) - 1 ;,(4) P ( |X| x) = P ( X x) +P ( X -x)= 21- 0(x),(1) 对于 0(x),有 0(- x) = 1- 0(x) 0 (0) = 0.5,其分布函数为:,0(x)的几何意义:曲线 0(x)与x轴之间在直线t=x左边图形的面积,若 X N(0,1),密度函数为,(2) P (aXb) = 0(b) - 0(a),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0(x)和分布函数 0(x)值有表查,例:已知X N(0,1),求:(1) P(X 0.68);(2) P(X 1.74); (3) P( | X | 1.96);(4) P( | X | 1.84) (5) P(X 5.18); (6) P(X - 8.7);,有关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解:,(1) P(X 0.68) = P(X 0.68) = 0 (0.68) = 0.7517,(2) P(X 1.74)=1-P(X 1.74)=1- 0(1.74)=1-0.9591=0.0409,(3) P( |X| 1.96) = P(-1.96X 1.96)=0(1.96)- 0(-1.96) =20(1.96)-1= 20.975 - 1= 0.95,(4) P( | X | 1.84) = 21 - 0(1.84) = 0.0658,(5) P(X 5.18) = 0 (5.18) 1,(6) P(X-8.7)=0(-8.7)=1-0(8.7) 0,注: 当x 5时 0(x) 1 ,当x - 5时 0(x) 0,当 0x 5时查表 当 -5x 0时 0(x)=1- 0(-x),一般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结论:若 X N( , 2),Y N(0 , 1),它们的密度函数 分别记为 (x)和 0(x) ,分布函数分别记为 (x) 和0 (x) ,则,证:,若随机变量 X N ( , 2),则随机变量 X 落在区间 (a , b 内的概率可以转化成标准正态分布来计算,即 P(a X b) = (b)- (a)=,例:设X N (1, 4),求:P (0 X 1.6),P (| X | 2)。,P(|X | 2)=P(-2 X 2)= (2)- (-2)= = 0 (0.5) - 0 (- 1.5)= 0(0.5) - 1 - 0 (1.5) = 0.6247,例:(101页28题)测量到某一目标的距离时发生的误差X(米)具有密度函数, 求在三次测量中至少有一次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0米的概率.,P(|X | 10)=P (-10 X 10 )= (10)- (-10)= = 0 (0.25) -0 (- 0.25)= 2 0(0.25) - 1 = 0.1974,解: X N(0,1600), 一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0米的概率为,三次测量中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0米的次数为Y, YB(3,0.1974),P(Y1)=1-P (Y=0 )=1-(1-0.1974)3 =0.8728,例:若 X N(, 2),有:,P (| X - | ) = ( +)- ( -) = 2 0(1) -1 = 0.6826,显然 |X - | 3 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可以认为X 取的值几乎全部 集中在 -3 , +3 区间内。这在统计学上称作“3 准则”,P (| X - | 2 ) = ( +2)- ( -2) = 2 0(2) -1 = 0.9545,P (| X - | 3 ) = ( +3)- ( -3) = 2 0(3) -1 = 0.9973,正态分布的应用:1 测量的误差;炮弹的弹落点的分布;人体生理特征的数量指标(身高、体重等);产品的数量指标(直径、长度、重量、体积等);飞机材料的疲劳应力等,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说,正态分布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布。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大量微小、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个变量一般是一个正态随机变量。,2、正态分布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方面,有些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另一方面,有些分布(如 2 分布、t 分布)又可通过正态分布导出。,定义:设X是随机变量, y=g(x)是连续函数。Y = g(X)也是随机 变量,称Y = g(X)为随机变量X的函数。,2.5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有些随机变量的分布往往难于直接得到,但与它们有关的另 一些随机变量的分布却容易得到。这就要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关 系,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求出另一个随 机变量的分布。,如何根据X 的分布求出 Y=g(X)的分布?,2.5.1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函数为P(X =x k)=p k (k=1, 2, ),1) 若对于X 的所有可能取值 x k, Y的取值 y k=g(x k) (k=1, 2, ) 全不相同,则Y=g(X)的概率函数为 P(Y =y k)=P(X =x k)=p k (k=1, 2, ),例:测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其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 X 的分布为,求:周长Y和面积Z 的分布。,解:,显然, Y=4X , Z= X 2,事件(Y=28) 与事件 (X=7) 相等,,P(Y=28)=P(X=7)=0.1,依此计算可得 Y的概率函数如表 2 所示,同理随机变量 Z 的概率函数,如表 3 所示。,例:已知 X 的概率函数如表 4 所示。,求: X 2 的概率函数。,解:,令 Y = X 2,则 Y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0, 1, 4。,事件 (Y=0) 与事件 (X=0) 相等,事件 (Y=4)与事件 (X=2) 相等,所以 P(Y=0)=P(X=0)=0.3, P(Y=4)=P(X=2)=0.2,而事件 (Y=1) 是两个互不相容事件 (X= -1) 与 (X=1) 的和,,所以 P(Y=1)=P(X= -1)+P(X=1)=0.5,Y 的概率函数如表 5 所示,2) 若X 的所有可能取值 x k中至少有两个值 x i x j ,其对应 Y 的取值 y i = g(x i ) = y j = g(x j ),此时应将这些相等的函数值 作为Y的一个取值,Y取该值的概率是X取相应值的概率之和。,第一步,建立Y 的分布函数 FY ( y) 与X 的分布函数FX( x) 之间的 关系,求出Y 的分布函数 FY( y),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X(x),y=g(x)及一阶导 数都连续。Y=g(X)是连续型随机变量,求: Y的密度函数 fY ( y)。,第二步,对FY ( y)关于y求导数得fY ( y),2.5.2 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例:已知X服从0,4上的均匀分布,求Y=3X+1的密度函数,3X+1服从1,13上的均匀分布,解:,当 y 0 时,FY( y)=P(Y y)=0,当 时,,当 时,,Y 的分布函数为:,结论:若X服从a,b上的均匀分布,kX+s服从ka+s,kb+s 的均匀分布,当y 0时,Y 的密度函数为:,解:,例:设XN( , 2),Y=(X- )/ ,求 Y 的密度函数 fY ( y)。,结论:若X N( , 2),则aX+b Na +b ,a2 2,则: Y N( 0 ,1),结论: 若X N( , 2), 则Y N (0 , 1)。,我们称 是X 的标准化随机变量。,定理表明,一般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 (简称正态变量) 经标准化变换 后得到的是一个标准正态变量。,例:射击弹着点的位置。须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坐标确定,定义2.4:设E为随机试验,样本空间为,X和Y是定义在 上的 两个随机变量,向量( X,Y)称为二维随机变量,由于这些随机变量共处于同一随机试验中,它们是相互 联系的,因此单独研究某一个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各个变量 的相互关系,把其作为一个整体(即随机变量)来讨论。,同时掷两枚骰子出现的点数。须由两个随机变量来描述,2.6.1 二维随机变量及及其分布函数,对于二维随机变量( X,Y),既要研究( X,Y)作为 整体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又要研究它们自身的分布 。,2.6 二维随机变量,一 二维随机变量的定义,二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1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定义2.5 设( X,Y)为二维随机变量,对于任意的x,y, 二元函数 F(x ,y)=p(Xx ,Yy) 称为( X,Y)的分布函数。或称为 X与Y的联合分布函数,联合分布函数的几何含义: 联合分布函数在点(x , y)处的函数值F(x , y) 就表示随机点落在以(x ,y)为顶点的左下方的无穷矩形区域 (- u x , - v y) 内 的概率。,联合分布函数的性质:,(1) F(x ,y)是变量 x 或 y 的单调不减函数。即:,对任意固定的y,当x2 x1时,F(x2 , y) F(x1 , y),对任意固定的 x,当 y2 y1时,F(x , y2) F(x , y1),(2) 对任意的 x 和 y 都有:,0 F(x , y) 1,(3) 对 x 和 y , F(x , y) 都是右连续的,(4) 当 x1 x2 , y1 y2 时,有,P(x1X x2 , y1Y y2) = F(x2, y2) - F(x2, y1) - F(x1, y2) + F(x1, y1),定义:二维随机变量 (X,Y ) 中,随机变量X(或Y)自身的 分布称为(X ,Y )关于X (或Y)的边缘分布。,结论:设(X , Y ) 的联合分布函数为 F(x , y),则有,2 边缘分布,边缘分布函数:X的分布函数 FX (x) 和 Y的分布函数FY ( y),边缘分布函数可由联合分布函数确定。,边缘分布从某种意义看,就是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它 具有一维分布的性质。只不过边缘分布在二维空间考虑。,3 条件分布(84页),定义:二维随机变量 (X , Y ) 中,已知随机变量X 取定值x时, 随机变量Y的分布称为在(X=x)条件下Y的条件分布 。,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90页),定义:二维随机变量 (X , Y ) 中,联合分布函数和边缘分布 函数分别为F(x,y), FX (x),FY ( y)。若满足 F(x,y)=FX (x)FY ( y) 则称随机变量 X 和 Y 相互独立。,已知随机变量Y取定值y时, 随机变量X的分布 称为在(Y =y)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 。,二维离散型 随 机 变 量,定义2.6:如果二维随机变量 (X , Y ) 所有可能取的数对是 有限个或可列个,则称 (X , Y ) 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2.6.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1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设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X , Y )所有可能取的数对为 (x i , y j ) (i , j = 1, 2, ) 则 P (X = x i ,Y = y j ) = p i j (i , j = 1, 2, ) 称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X , Y )的联合概率函数或联合分布。,例:同时掷两枚色子,朝上面的点数记为X , Y ,则 二维随机变量(X , Y )为离散型。,(X , Y )的联合概率函数表:,(1) pi j 0 , i , j = 1 , 2 , ,联合概率分布的性质,(2),( X , Y)的可能取值为:(i,j), i,j=1,2,3,例:,盒中装有标号1,2,2,3的4个球,从中任取一个并 且不再放回,然后再从盒中任取一球。以X , Y分别记为第一, 二次取到球上的号码数,求( X , Y)的联合分布。,解:,0,0,( X , Y)的联合概率分布表:,(X , Y )的联合分布函数,设二维随机变量(X , Y )的联合分布律为 P (X = x i ,Y= y j ) = p i j (i , j = 1, 2, ),1,则,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称为二维随机变量(X , Y )关于X , Y的边缘分布,注意:联合分布唯一确定边缘分布,边缘分布不能唯一地 确定联合分布。,二维随机变量(X , Y )关于X , Y的边缘分布,例:(X , Y)的联合概率分布,求:X , Y的边缘分布,解:X , Y的边缘分布,那么其边缘分布函数为:,3 条件分布,设 (X , Y ) 的联合分布律为:P(X = x i , Y = yj ) = p i j (i , j = 1, 2, ),边缘分布:,现考虑在事件 (Y = y j ) 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X = x i ) 的条件概率 P ( X = x i |Y= y j )。,定义:,设 (X , Y ) 是二维离散型随机向量,对于固定的 j ,若 P (Y= y j ) 0,则,称为在Y=y j 条件下随机变量X的条件分布(或条件概率函数),同样,对于固定的 i ,若 P (X = x i ) 0,则,称为在X=x i 条件下随机变量Y的条件分布(或条件概率函数),在 X =2的条件下,Y的条件分布为:,=1/3,例:( X , Y)的联合概率分布,P(X=2)=1/6+1/6+1/6=1/2,在Y =1时 , X 的条件分布,解:,=1/3,=1/3,求:在X =2时 , Y 的条件分布,在Y =1的条件下, X的条件分布为,4 随机变量X , Y的独立性,离散型随机变量X , Y 独立的充要条件是对一切 i , j = 1, 2, 都有 pi j = pi(1) pj(2),如上例:随机变量 X , Y不相互独立。,即: P(X = x i ,Y= y j )=P (X = x i ) P(Y= y j ) (i , j = 1, 2, ),因: P(X=1,Y=1)=0,P(X =1 )=1/4, P(Y=1 )=1/4 P(X=1,Y=1) P (X =1 ) P(Y=1 ),二维连续型 随 机 变 量,定义2.7: 设二维随机向量(X ,Y)的分布函数为 F(x , y)。 如果存在非负可积函数 f (x , y),使得,2.6.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则称 (X , Y) 为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f (x, y) 称为 (X , Y ) 的联合 概率密度函数,或简称联合密度。,1 联合密度函数,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的基本性质,(1) f (x, y) 0 x , y R,(2),给出联合密度 f (x, y) 后,事件 (X ,Y) G的概率都可用 二重积分表示,然后化为累次积分计算,当 G 为长方形时,,将“”改为“”上式仍然成立。,例:(均匀分布)设二维随机向量(X ,Y)具有概率密度:,求: 常数 c,解,例:设二维随机向量(X ,Y)具有概率密度:,求:(1) 常数 c ; (2) 联合分布函数 F(x , y) ; (3) (X ,Y)落入右上图所示三角形区域 G 内的概率。,解,c = 9,(2),当 0 x + , 0 y + 时,当 x , y 不都大于0 时,解:,(3),1- x,0,0,1,设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 ,Y)联合密度为 f (x , y) ,则其边缘 分布函数为,若记,则显然 fX (x) 0,并且对任意实数 x,都有 f X (x) 是 X的密度函数,称 fX (x) 是 (X ,Y)关于X 的边缘密度函数。,2 边缘密度函数,解:边缘密度函数,当x 0时,当x 0时,解:,关于 X 的边缘密度函数为,同理,关于 Y 的边缘密度函数为,当 x R时,当 x R时,二维正态分布,若二维连续型随机向量 (X,Y) 的联合密度为,其中 1 , 2 , 10, 20 ,| |1均为常数,则称 (X , Y) 服从参数 为 1 , 2 ,1 , 2 , 的二维正态分布, 记作 (X , Y) N ( 1 , 2 , 12 , 22 , ) 。,可求出边缘密度函数为:,表明,二维正态分布的边缘分布是一维正态分布。,X N ( 1 , 12 ),Y N ( 2 ,22 ),称为在Y=y 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或条件密度函数)。,3 条件密度函数,称为在X =x 条件下Y的条件分布(或条件密度函数)。,设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 ,Y)联合密度为 f (x , y) , 边缘密度函数为fX (x) , fY (y),解:,对于满足 y 0,则:,0 其他,对于满足 x 0,则:,4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设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 ,Y)联合密度为 f (x , y) , 边缘密度函数为fX (x) , fY (y) ,若f (x , y)= fX (x) fY(y) ,则X ,Y独立,解:,f (x , y) fX(x) fY(y) ,则X,Y不独立,f (x , y)= fX (x) fY (y) ,则X ,Y独立,例:,因为随机变量 X 与 Y 独立,所以对任意实数 x , y 都有,设随机变量 X 与 Y 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求:(X ,Y) 的联合密度函数。,解:,(X,Y)N( 1, 2, 12, 22 , 0),此例说明:若X N( 1,12),Y N( 2,22),且X 与Y 独立,则 (X,Y) N( 1, 2,12,22 ,0);若(X,Y) N( 1, 2,12,22,0), 则X 与Y 独立。所以,二维正态随机变量 X 与Y 独立的充要条件是 = 0。,2.6.5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通辽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百色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芜湖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辽源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鹤壁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郑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盐城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眉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鄂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中国邮政校园招聘补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发动机装配工艺培训课件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美术教育》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人性的弱点完整版本
- 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护理
- 4.4.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七本五簿三表一册填写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