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文科中段考复习课件_第1页
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文科中段考复习课件_第2页
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文科中段考复习课件_第3页
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文科中段考复习课件_第4页
高二历史教案必修三文科中段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只是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又是如何继承并发函其学说的?(8分),第一单元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突进有何差别?(4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2分),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4)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6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只是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又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其学说的?(8分),第一单元材料解析题,(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继承和发展上: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荀子主张施政要“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2)反映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2分),(3)朱熹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是:“致良知”,二者没有本质差别,二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本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4)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6分),(4)李贽的看法: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标准,反对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和崇拜。,(5)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确立其统治地位,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是,自明朝以后,逐渐保守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线索综述:(没有阐述背景)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兴起、发展、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时期。孔子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创立了儒家学派但备受社会冷落;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改造发展儒家思想逐渐适应了社会需要。(日益政治化) 2、在经历秦朝“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之后,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得到自汉以来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经朱熹、王阳明等人吸取佛、道的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形成了理学,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明清之际,出现了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如李贽、黄宗羲等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法指导: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 1、理解一些重大历史概念: 如:“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离经叛道”。 2、结合历代儒学思想家的观点主张,分析他们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如:孔孟荀;董仲舒;二程、朱熹、陆王;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从儒家学说的产生到汉代发展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再到明清时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现,无不体现了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规律把握)。,重难点突破: 1、“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2、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什么? “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4、儒、法、道三家的主张及联系 5、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分析它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史实。 6、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说明宋明理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7、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原因 8、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注意: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孔子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言论是针对,分封制崩溃,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官府掌控着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B“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C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土崩瓦解 D私人讲学和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分析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意义,视角很重要。其中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最具借鉴价值的是 A思想解放的视角 B学术文化的视角 C思想道德的视角 D主流文化形成的视角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4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和君主驾驭大臣的诸多权术,这代表了哪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A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形成 B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建立大一统的专制国家 5“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此观点应属于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6关于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D阴阳家最受欢迎,7董仲舒是通过汉朝哪种选官途径进入官员行列的 A依家族势力和声望而入官 B“举贤良对策” C经太学考试合格后 D科举考试中进士以后 8.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表达不出的历史信息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当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C.要实行大一统 D.汉初各家学派仍很活跃 9.今天的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追求的高学位,但最初的博士是指 A.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 B.儒家学派的弟子 C.博闻广记、学问高深的士人 D.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的官员,10.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与“天人感应”说 C.道教和“三纲五常”说 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 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12.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是理学的重要开创者 B.北宋的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C.陆王心学是理学的组成并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D.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以下是四位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回答下列13题,A 李贽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D 顾炎武 13.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进而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的是 14.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思想家是 15.大胆批评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的是,16.下列思想家中,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并且生活个性十分鲜明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7.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 B.接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18.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根源在于 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19.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 20.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封建制度的衰落 封建专制的加强 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B. C. D.,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6分),作 业(22分),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功绩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6分),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6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4分),第二单元材料解析题,材料一:见导学第7课第12题材料一 材料二:见导学第7课第12题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启蒙思想家们说欧洲封建制度是漫长的黑夜,这个“漫长的黑夜”是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又是怎样驱散这“漫长的黑夜”的?(6分) (2)材料二中伏尔泰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应该怎样评价?(4分),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材料三中孟德斯鸠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有何历史影响?(4分) (4)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4分),导学大课堂第二单元第7课第13题材料解析题:中西方思想比较题(第一二单元的联系),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述(没有阐述背景) 本单元主要阐述从古代到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1、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 2、中世纪时,天主教精神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 3、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们发掘出希腊的精神遗产,重新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统治,使人文主义在欧洲得以复兴和发展。 3、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反对神性,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人的理性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法指导: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 1、能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展示人文精神演进中的漫长而清晰的历程及其产生的巨大意义。 (1)人文精神在演进历程上,由崇敬“神”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来系统论证“人”的价值和力量,即“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而成熟”; (2)西方人文思想的巨大作用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2、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把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注三大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重难突破: 1、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主要内容 2、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思想主张 3、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的比较 (时代特征:经济、政治、思想; 思想观点:都关注人,都重视道德 评价:) 4、宗教改革 5、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并分别说明他们对欧洲的影响 (背景、性质、对象、方式、核心、影响等方面),1所谓的智者学派 A他们仅仅是教师而已 B他们出现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时期 C他们只是关心参政、议政 D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是他们这一群体的代表 2智者为什么能够有偿传授,是因为有提高文化素质特别是能言善辩素质的市场需求,而市场能够存在又是因为 A雅典海岸线曲折,商业发达 B雅典人热衷于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 C雅典奴隶制繁荣 D雅典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3“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说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论认识 4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真理和自由 C美德即知识 D人生而平等 5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认为人是 A、自由平等的 B、有等级类别的 C、和蔼可亲的 D、幸福美满的,6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资本主义制度在意大利确立的最早 D意大利人熟悉古希腊的文化典籍 8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彼特拉克,9.中世纪的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首先烟消云散了。这层纱幕消散的直接原因是 A.人文主义在意大利首先发端 B.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C.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D.西欧的宗教改革首先在意大利爆发 10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复兴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现代文化的兴起,11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 A瑞士 B德意志 C法国 D英国 12下列不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 B加尔文教 C英国国教 D东正教 13.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中不包括 A.近代科学的兴起 B.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浪漫主义思潮的涌现,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4.在上列人物群中,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 15.在上列人物群中,不是法国国籍的著名哲学家是 16.在上列人物群中,C项人物的政治学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纯粹理性批判 C.论法的精神 D.社会契约论 17.在上列人物群中,深刻地影响到美国政治体制架构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18.“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C.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权利 D.农民、贵族共同守法 19.上材料表达的思想最不可能成为什么话题的研究资料 A.理性社会的建立 B.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C.追寻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 D.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潮 20.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表述不恰当的是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的思想政治运动。 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宗教神学,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解放运动。 (3)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什么?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什么? 原因是什么?,-中世纪欧洲神学世界观。 -“烟消云散”指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冲破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意大利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其利益, 在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