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ppt_第1页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ppt_第2页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ppt_第3页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ppt_第4页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猜我是谁,现在知道了吧,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成立,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 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苏联),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白 俄 罗 斯,乌 克 兰,俄 罗 斯,南 高 加 索,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哥俩好,好哥俩,“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时间:1925年12月 核心内容: 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想一想,为什么?,友情提示:斯大林说,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直接管理经济;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特点: 政府统一制订计划,逐级下达指标; 内容无所不包,规定详细; 各地区、行业都必须严格执行计划,资料回放,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存在压力,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二、农业集体化运动,1、背景: 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粮食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集体化运动大事记 政策变化 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30年代初 1932年 1937年,在中央推动下,各地出现集体化浪潮,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 62%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 集体农庄、国营农场播种面积几乎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100%,资料回放,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存在压力,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3、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 苏联农业生产为何长期处于停止状态?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加以解释。,思考探究,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因此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处理生产关系的重要一环,而苏联的全盘集体化做法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这样的生产关系必然要破坏生产力,评价,二、“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2、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 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 利进行。,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 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 立即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了不给不给生活 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 次出现危机。,政府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 引自2006年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 引自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事关注,三、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国家性质 经济基础 标志意义,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什么会形成这一模式?,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功绩主要有: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弊端有: 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缺少监督 ;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百万枝,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莫斯科地铁站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原因有三:第一,它是世界上堪称最古老的地铁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地铁站;第二,它是世界上最深入地底的地铁站;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它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宏伟的地铁站之一。,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谁家有什么苏联时代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几乎没有,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这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大问题。,挑战你的知识面,?,你听说过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吗?,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守卫森严的办公室被人暗杀,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和斯大林同一时期的革命家(老近卫军)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 1938年,红军师以上的军官中,只有39%的人是原任的。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 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系吗?中国有无类似的现象?,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4、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历史反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化农庄,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