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1页
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2页
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3页
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4页
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关键词】 血清前白蛋白 动态变化 临床意义 随着危重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危重病急救医学现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不但各系统涉及范围广,而且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既可单一脏器受损,也可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同时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出现序贯性多脏器功能障碍。对危重病患者的危险程度和预后现在一般采用APACHE 评分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方法,主要采用患者的12项急性生理学参数,结合年龄、健康状态进行评分。此评分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血清前白蛋白是主要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一个稳定的多聚体,属快速转运蛋白之一,半衰期短,仅1.9天,分子量为60000道尔顿。在一般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时不易看到,要用改进的缓冲液和新鲜血清才可见到,而在琼脂电泳时可见其位于白蛋白之前,故称前白蛋白。它参与机体维生素A和甲状腺素的转运与调节,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和潜在的抗肿瘤效应。因其半衰期短,在体内转变迅速,其血清浓度可反映肝脏合成和分解蛋白的功能,应可能及时反映危重病患者的营养情况和危重程度。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危重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以明确血清前白蛋白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和危重症严重程度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及宝山中心医院、华山医院宝山分院106例危重病患者资料,与入院24h内评定APACHE 分值均40分,根据APACHE 分值将患者分为危重组(40APACHE 55)、极危重组(55APACHE 70)。并选取我院与宝山中心医院与以上106例危重症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相当的106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1.2检测方法以上106例危重病患者在入院第1天、第4天(2个半衰期后)、第8天(4个半衰期后)分别抽取静脉血2ml,对照组也分别在第1、4、8天抽取2ml静脉血,采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试剂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血清前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200400mg/L)。 1.3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见表1。 表1危重症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前白蛋白根据表1可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危重组(40APACHE 55)血清前白蛋白在入院第1天明显下降,经有效抢救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缓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在第4天有明显升高,到第8天基本恢复正常。第8天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在病情恶化者则血清前白蛋白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极危重组(55APACHE 70)血清前白蛋白在入院第1、4、8天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与危重组各时段血清前白蛋白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血清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只有白蛋白的1/121/9,所以它是体内蛋白质更新转换及消耗的敏感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和分解代谢的轻微改变,故有资料表明血清前白蛋白对重症肝炎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而血清前白蛋白在营养状态检测方面也是一项很灵敏的提标,为目前国际上评价营养状况和检测营养支持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2。本文极危重组原发病有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COPD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重症感染合并休克以及肝硬化肝昏迷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肝硬化仅4例,但结果数据仍反映极危重组各时段的血清前白蛋白值与对照组均差异有显著性,在治疗好转前后差异也有显著性。说明在非原发性肝病所致的危重症患者中,肝脏合成及分解代谢在早期也有所改变,导致血清前白蛋白的下降。病情越重,APACHE 评分越高,则血清前白蛋白越低。 另一方面,血清前白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上皮、胸腺、肝脏、脾脏等组织的血清抗体和补体主要由蛋白质参与构成,蛋白质的下降对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有资料表明在脓毒症患者中血清前白蛋白下降的同时亦有补体C3、C4的下降3,而免疫功能的下降直接导致危重症患者的不易好转康复,也可说明血清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康复有临床意义。目前反映危重症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C反应蛋白、D二聚体以及较先进的血清降钙素等指标,但一、二级医院对D二聚体、血清降钙素等检验项目的开展有限,血清前白蛋白检查方便,各级医院均能开展此项检验,根据本文统计学资料,血清前白蛋白在危重者患者中各时段的动态变化能反映患者当时的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在一、二级医院常规开展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查,能及时反映危重病的严重程度,就地治疗或及时转院,以便于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参考文献】 1杨建功,谢敬东,蔡伊梅.血清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