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doc_第1页
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doc_第2页
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doc_第3页
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doc_第4页
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同市南郊区近5年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关键词】 大同市 南郊区 布氏杆菌病 疫情分析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氏杆菌病存在和流行。约占世界1/61/5的人受到布氏杆菌病的威胁,全世界约有500600万人患布氏杆菌病,年新发患者约有50万1。在中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畜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全国受布氏杆菌病威胁的人口约有3.5亿,1 200多个县市为布氏杆菌病的疫区,现有布氏杆菌病患者3050万,年新发患者数为5 0006 000 例,每年实际新发患者25 00030 000 例2。布氏杆菌病对养殖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重大动物疫病。1 病原与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布氏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无芽孢。根据抗原性和主要宿主把布氏杆菌属的细菌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 布氏杆菌在粪水中的存活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 d,在冷暗处、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布鲁氏杆菌病的潜伏期是2周6个月。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不同种类的布氏杆菌大多具有不同宿主间交叉感染的能力,并具有极为明显的宿主危害倾向。人和羊对羊布氏杆菌高度易感,引起的危害也最严重,而牛布氏杆菌对人的易感性和危害性相对较轻。猪布氏杆菌对猪和人均表现出高度易感性,危害也较严重,尽管对牛也能感染,但几乎不形成危害。 布氏杆菌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会有布氏杆菌。布氏杆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氏杆菌存在。这种情况对于种公畜显得更为重要。布氏杆菌还可随粪尿排出。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即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结膜、交配也可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此病。牲畜发生本病表现为流产、关节肿大、睾丸炎。 布氏杆菌的侵入感染可经呼吸、消化、生殖系统黏膜以及损伤、甚至未损伤完整皮肤等多种途径,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形成感染。人类感染布氏杆菌后一般不发生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表现为发热、出汗、疲乏无力、全身疼痛,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 从2003年开始,我区报告的布氏杆菌病基本呈上升趋势,2003年2007年报告发病数分别为5,12,8,40,44 例,2006年疫情明显上升,全区年报告发病率为14.54/10万,比上一年增长了400;2007年报告发病率为16.18/10万,比上一年增长了10。同时,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分布于全区9个乡22个村;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主要集中于3060 岁之间,占全部病例的68.66;职业分布主要以从事养殖业的农民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2.57。2 流行原因分析 分析近年布氏杆菌病疫情不断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未经检疫私购乱买引入发病隐患 近几年来全区个体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很多养殖户都是从外地购回牲畜,未经检疫,在本地混群饲养而感染。2.2 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的相关知识 养殖户根本不了解布病氏杆菌的症状和病变情况,不明白疫情的发生及传染方式,以至于接触了病畜的羊水等排泄物而感染了布病,甚至导致病畜肉流入市场,出现因吃涮羊肉、羊肉串等感染布氏杆菌而发病的病例。另外,一些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拒绝免疫接种现象时有发生。2.3 缺乏经费 首先是防疫注射费落实不了,畜主不愿出注射费,兽医人员又不能白干,尤其是怀孕母畜注射疫苗后流产现象严重,这样使得有些畜主不出注射费,不愿注射疫苗;其次是病畜不能及时捕杀。由于是先捕杀后补偿,畜主怕得不到补偿费不让捕杀,另外,像奶牛这样比较昂贵的牲畜,补偿肯定得不到它的实际价值。3 防制策略3.1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小册子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布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群众发现疑似布氏杆菌病症状要及时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避免因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转为慢性。3.2 加大布氏杆菌病检测力度 由于传染源净化不彻底,新的疫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卫生部门要密切注视疫情动态,积极开展疫情调查及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搞好疫区处理。定期对本辖区内2个月龄以上的奶牛和羊群按10的比例采血进行血清学检验;对出现流产和睾丸炎症状的羊群随时抽查,对检出的阳性病畜坚决捕杀,同时对污染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病源传播。3.3 加强职业人群个人保护和养殖场的劳动防护措施 血液和奶液对养殖户造成的威胁最大,所以,可能接触血液和奶液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预防为主,加强畜间布氏杆菌病的预防工作,切断传染源。对人畜进行免疫接种,建立保护屏障。对没有治疗价值的家畜,应全部捕杀,消灭传染源。对病畜污染的畜舍、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此外,要加强牲畜市场的管理,检查牲畜的产地免疫证明,尽量不从外地购买家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