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1页
2010届高考语文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2页
2010届高考语文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3页
2010届高考语文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4页
2010届高考语文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高考对古代诗词内容情感的鉴赏,其表述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是建立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基础之上的。能力层级为E。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诗词句的准确理解。高考对古诗词的鉴赏,实际上是一种简单鉴赏,即对词句内容的准确理解。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弄清楚诗词句的表层意义,然后再进行深入地理解。,考点解读,2、对全诗(词)主指的概括,即是对作者表达的某种感情,某种哲理,或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某种总结和概括。 3、分析作者的态度。即是对某个事物的态度、某个人物的态度、某种历史态度、某个社会态度、对人生的态度等等的分析。态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诗(词)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往往借用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考点解读,4、评价诗歌的意义。即从手法和内容上评价其对艺术发展的作用,对人事、历史事件的认识在当时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哲理意义或阶级、时代的局限性等。,考点解读,5、从近年情况看,一是它打破了“诗必唐宋,文必史书”的古代诗人考查的取材模式;二是它突破了“形象”、“语言”、“技巧”等的分项考查设题模式;三是首次采用系统编组方式,将所有考查点编列在一个试题中,考查的密切及效果明显加大,随之难度也相应增加;四是“避热趋冷”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将明清乃至近代诗都纳入考查范围。,经典案例,【案例1】(2006,浙江)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鹦武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经典案例,答案:(1)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2)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经典案例,点拨:本题考查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指的是作品记叙描写的事物,阐述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感情。写景抒情类的诗歌,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如本题中,作者借“流水”“白云”等景物表现对周遭优美环境的喜爱,以及希望像白云那样不受拘束的隐逸之情。 答题注意几点:一要读清题意,答中要点,答完整;二要读懂原作,弄清原作写了哪些景,景物有何特征,这些景物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经典案例,【案例2】(2006,山东)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 王 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冷。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 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名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经典案例,答案:(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做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意,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及“瀑布滩雷”的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经典案例,点拨:第(1)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意境。能力层级为E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称之为“有境界”。这里“情景”即“意境”。解答此类试题要扣住“何时”“何地”“何人”“何景”“何情”来整合润色文字。,经典案例,点拨:第(2)题考查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态度。因此只有着眼于全篇,综合运用语言技巧等知识才能够完成。诗歌的“形象”不外乎三种:人物(包括历史英雄、名流精英、亲朋故旧)、自然风物(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名胜遗迹)、自我形象(“我”与叙事写景整合)。这里考查的是“自我形象”。“卧听”的细节,“瀑布滩雷”的场景,前两句的铺垫等技巧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已。,演 示 文 稿 1 2 3 后 等, 手机应用下载 师圵夻,备考指南,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思想情感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备考指南,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备考指南,(二)、忧国思家 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备考指南,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备考指南,(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备考指南,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备考指南,(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备考指南,4,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备考指南,(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备考指南,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备考指南,二、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凝重 摩诘诗形象如画 乐天诗雅俗共赏 李贺诗奇诡谲幻 贾岛诗清寒峭瘦 杜牧诗旷达绰约,备考指南,义山诗含蓄典雅 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苍凉悲壮 柳永词缠绵自然 东坡词雄浑豪放 秦观词小巧真切,备考指南,黄庭坚词流畅自然 易安词凄苦绰约 放翁诗雄浑厚重 稼轩词壮阔雄奇 姜夔词清峭秀远,备考指南,三、了解诗人所处历史时代, 来分析诗的内容。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备考指南,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例1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例2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备考指南,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例1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例2朱熹观 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备考指南,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例1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例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备考指南,四、按题材给诗歌分类,以揣摩主旨。 写景抒情诗 诗言志 即事感怀诗 景事物是形 情怀志是神 咏物言志诗,备考指南,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 杜甫阁夜(片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文天祥过零丁洋(片段)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备考指南,游子逐客之悲凄征夫思妇之幽怨 苏轼临江仙(下阕)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备考指南,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辛弃疾水龙吟(片段)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备考指南,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闲适之恬淡 陆游老马行(片段)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江南。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备考指南,秀美河山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 李白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备考指南,边塞诗塞外风光卫国豪情征战之苦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片段)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高适燕歌行(片段)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备考指南,五、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五个角度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情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如: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在江边散步,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组诗之六。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备考指南,要正确地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露的对生活的态度,即思想感情,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感情是欣喜的。因为诗的注解给我们提供了杜甫写这首诗时的特定背景诗人“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联系这一背景,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创设的意境,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备考指南,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与观点。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备考指南,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有两种:一是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有关“乌江亭”的诗,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备考指南,二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这样的诗我们应应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诗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观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问: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与政治态度?,备考指南,在这首词中作者借咏周瑜年轻有为及其卓异不凡的业绩与自己“早生华发”作比,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联合在一起,透露了他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从而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及希望自己能有为于朝廷的政治态度。因此,从把握诗词的情感着手,去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可以作为解答此类题目的一种途径。,备考指南,3、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由上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大我数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词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引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备考指南,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老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问:试分析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备考指南,分析这首元小令,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很有艺术,开篇以问陡起,而后通过“老树”、“荒蒲”、“苦竹”、“狐狸”、“乌鼠”等多个意象描绘了一派荒凉残败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凄寂荒凉的人间的破落图,最后又通过描写小结。小令的主体是景物描写,从选景所构成的意境来看,留给读者的是一种凄凉、死寂、残败的景象。这里很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情绪,这咱情绪显然是绝望而又无奈的。从这种情绪中,我们又不难分析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世态度。因此,据此可知,该题的答案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世态度以及一种绝望情绪。”,备考指南,古诗词中除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外,还有一部分是说理诗,这些诗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理的。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含有理趣的诗句,对这些诗句要注意分析它的意义指向,因为这些诗句是解读作者隐含在诗和中的观点与态度的关键句。,备考指南,4、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备考指南,5、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诗的主指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咏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与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如: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备考指南,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而又含意深厚。“红树”、“青山”、“绿草”、“落花”构成暮春既缠绵又酣畅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这组意象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备考指南,上面说的是鉴赏古诗词时如何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一些常用方法,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某一首诗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往往是多方面的综合,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诗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四)方法点拨:,一、评价作品思想内容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结绪,风格豪放悲慨。,(四)方法点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豪迈,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四)方法点拨:,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四)方法点拨:,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四)方法点拨:,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而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了诗词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四)方法点拨:,2、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常犯“拨高”的错误,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四)方法点拨:,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的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要防止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诗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四)方法点拨:,4、作者在诗中的观点,城要我们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四)方法点拨:,三、解题思路梳理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高考中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想,而是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进行。试题形式: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赏能力;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的问题并要求作简要分析;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方法点拨:,1、讲究解题方法 (1)把握感情基调。抓住关键词,揣度景物的意蕴,是了解诗人处境、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的形象和画面深入的情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2)注意抒情、议论性文字。它们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文字。,(四)方法点拨:,(3)抓风格和背景。鉴赏文学作品时要顾及诗人以及诗人所处的社会状态,注意作品的风格流派和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思考作品的意旨,评价作者的思想态度,并进一步“深思义理”。 (4)把握常见的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