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答案.pdf_第1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答案.pdf_第2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答案.pdf_第3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答案.pdf_第4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三章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三章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2 , , , , 3-1 相对测量时需用54.255mm的量块组做标准件 ,量块组由四块量块研合而成,它们的基本尺寸 为 3-1 相对测量时需用54.255mm的量块组做标准件 ,量块组由四块量块研合而成,它们的基本尺寸 为 mml40 1 =mml12 2 =mml25. 1 3 =mml005. 1 4 = ml7 . 0 1 =ml5 . 0 2 +=ml3 . 0 3 = 经测量,它们的尺寸偏差及其测量极限误差分别为经测量,它们的尺寸偏差及其测量极限误差分别为 ,20. 0,25 . 0 ,35 . 0 ,1 . 0 3lim2lim1lim4 mlmlmlml=+= ml20. 0 4lim =。试求量块组按基本尺寸使用 时的修正值及给相对测量带来的测量误差。 。试求量块组按基本尺寸使用 时的修正值及给相对测量带来的测量误差。 3 )( 4321 llll+ 修正值 = ) 1 . 03 . 05 . 07 . 0(+= = 0.4)( m l 4321 lim 2 lim 2 lim 2 lim 2 llll+ 2222 )20. 0()20. 0()25. 0()35. 0(+ 测量误差:= = )(51. 0m= 4 3-2 为求长方体体积3-2 为求长方体体积V,直接测量其各 边长为 ,直接测量其各 边长为 161.6amm= , 44.5bmm= , 11.2cmm= , 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为 , 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为 1.2amm = , 0.8bmm =, 0.5cmm =,测量的极限误差为,测量的极限误差为0.8amm= , 0.5bmm= , 0.5cmm= ,试求立方体的体 积及其体积的极限误差。 ,试求立方体的体 积及其体积的极限误差。 5 思路: 1. 按测得值计算得 V; 2. 根据系统误差的合成原理求得V的系统 误差; 3. 考虑系统误差, 重新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4. 根据极限误差的合成原理求得极限误 差;此时可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 6 解:因为 Vabc= 0 3 161.6 44.5 11.2 80541.44 Va b c mm = = = 7 44.5 11.2498.4 161.6 11.21809.92 161.6 44.57191.2 V b c a V ac b V a b c = = = 体积的系统误差: 3 498.4 1.2 1809.92 ( 0.8) 7191.2 0.5 2745.744 VVV Vabc abc mm = + + =+ + = 8 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 0 3 80541.442745.744 77795.696 VVV mm = = = 极限误差为(局部误差方和根) : 222222 222222 222222 3 ()()() ()()() 498.40.81809.920.57191.20.5 3729.11 Vabc abc VVV abc b caca b mm = + = + = + = 9 所以, 立方体的体积是所以, 立方体的体积是 3 77795.696mm , 体 积的极限误差是 , 体 积的极限误差是 3 3729.11mm 。 10 3-4 测量某电路的电流3-4 测量某电路的电流 22.5Im A= ,电压,电压 12.6UV= , 测 量 的 标 准 差 分 别 为, 测 量 的 标 准 差 分 别 为 0.5,0.1 IU mAV= ,求所耗功率,求所耗功率P UI= 及其 标准差 及其 标准差 p 。 。 11 解:先求所耗功率: 3 12.6 22.5 100.2835P UIW = 因为, 3 22.5 10 12.6 P I U P U I = = 且 U,I 完全线形相关,故 1= , 12 所以, 2222 3 2223 233 666 6 3 ()()2 (22.5 10 )0.112.6(0.5 10 )2 1 22.5 1012.6 0.1 0.5 10 5.0625 1039.69 1028.35 10 73.1025 10 8.55 10 puIuI PPPP UIUI W =+ =+ =+ = = 所以,该电路所耗功率为0.2835W,其标准差 为 3 8.55 10 W 。 13 3-6 已知3-6 已知 x 与与 y 的相关系数的相关系数 1 xy = ,试 求 ,试 求 2 uxay=+ 的方差的方差 2 u 。 。 解:因为 2 u x x u a y = = 1 xy = 14 所以,所以, 22222 222 222 2 ()()2 42 ( 1) 2 44 (2) uxyxyxy xyxy xyxy xy uuuu xyxy xax a xaxa xa =+ =+ =+ = 所以,所以, 2 uxay=+ 的方差的方差 2 u 为为 2 (2) xy xa 15 3-8 如图如图 3-6 所示,用双球 法测量孔的直径 所示,用双球 法测量孔的直径 D,其钢球 直径分别为 ,其钢球 直径分别为 12 ,d d , 测出的距 离分别为 , 测出的距 离分别为12 HH, ,试求被测 孔径 ,试求被测 孔径 D 与各直接测量量的 函数关系 与各直接测量量的 函数关系1212 ( ,)Df d d H H= 及及 其误差传递函数。其误差传递函数。 图图 3-6 16 解:如图所示,解:如图所示, 由勾股定理得由勾股定理得 222 121212 12 ()()() 222 dddddd DHH + =+ 222 121212 12 ()()() 222 dddddd DHH + =+ 即,即, 22 121212 12 1212121212 1212 12 112212 ()() 222 ()() 22222 ()() 2 dddddd DHH dddddddddd HHHH dd dHHdHH + =+ + =+ + =+ 17 然后对然后对d1,d2,H1,H2分别求偏 导,即得出误差传递系数。 分别求偏 导,即得出误差传递系数。 18 3-10 假定从支点到重心的长度为假定从支点到重心的长度为L的单摆 振动周期为 的单摆 振动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可由公式,重力加速度可由公式 2 L T g = 给 出。若要求测量 给 出。若要求测量 g 的相对标准差的相对标准差 0.1% g g ,试问 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时,测量 ,试问 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时,测量L和和T的相 对标准差应该是多少? 的相 对标准差应该是多少? 19 解:由重力加速度公式,解:由重力加速度公式, 2 L T g = 得,得, 2 2 2 2 4 4 L T g L g T = = 因为,因为, 2 2 2 3 4 8 g LT gL TT = = 20 因为测量项目有两个,所以因为测量项目有两个,所以 2n = 。按等作 用原理分配误差,得 。按等作 用原理分配误差,得 2 2 22 4 11 442222 11 0.1% 0.07072% 22 ggggg L g L L TLg L g ggn L Lg = = 21 同理,同理, 2 32 222 4 11 888222222 2 11 |0.1% 0.03536% 2 22 2 gggggg T g T L T TTTTg T g LLLggn T Tg = = 综上所述,测量综上所述,测量L和和T的相对标准差分别是的相对标准差分别是 0.07072% 和和0.03536%。 22 3-11 对某一质量进行4次重复测量,测得数 据(单位g)为428.6,429.2,426.5,430.8。已 知测量的已定系统误差测量的各极限 误差分量及其相应的传递系数如下表所示。若 各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试求该质量的最可信 赖值及其极限误差。 ,6 . 2g= 23 极限误差g 序号 随机误 差 未定系统误 差 1 2 3 4 5 6 7 8 2.1 4.5 1.0 1.5 1.0 0.5 2.2 1.8 1 1 1 1 1 1.4 2.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