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干预对颈椎病病人围手术期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颈椎病病人围手术期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住院的56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TAI)测量病人术前焦虑值,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于住院时、术前晚、术晨7:00监测心率、血压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状态比干预前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前颈椎病病人焦虑状态,可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心理应激;焦虑心理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引起的疼痛、眩晕、上肢酸痹等症状是患者的主观体验,大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本文通过分析颈椎病病人术前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介入对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为颈椎病患者早期康复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2004年4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6例,男38例,女18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3264(49.213.4)岁;病程820岁;职业分布: 农民17 例、工人12 例、学生5 例、干部22例, 脊髓型 14例、颈椎交感神经型 16例、椎动脉型5 例、交感神经型 10 例、混合型11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运动、感觉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的颈椎病诊断依据,有X线、CT、MRI等影像学资料,检查,问答合作,思路清晰,经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作为入选病例。 2.方法 (1)干预方法 观察组从入院当时进行首次干预,向病人解释本次干预目的并对其实施心理干预,状态焦虑量表(STAI)2测量病人术前焦虑值,干预内容包括心理安慰和支持,根据评分判断患者的应激水平,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不安情绪给予疏导和心理支持,责任护士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向病人讲解颈椎病围手术期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注意事项、麻醉方式、实施手术大致过程、手术室布局、术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重点解释术前心态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术前1天晚再次给予心理干预,每次时间2030分钟,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对患者的内心疑虑作出科学的解释,增加病人信任感。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房责任护士常规术前宣教、包括介绍麻醉、手术的施行方案及安全措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时间约20分钟,入院时给病人测量焦虑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复测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手术日清晨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记录血压、心率。 (2)评价方法 于住院时、术前晚、术晨7:00使用专用血压计和秒表测量心率和血压,同时于干预前和术前晚(干预后)采用焦虑量表测量病人焦虑状态。 3.统计学处理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经SPSS 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干预后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 1.生理指标变化 比较两组病人于入院时、术前晚和手术清晨的血压、心率测量情况,手术前晚及术日清晨的心率和血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观察组的心率、血压水平转好。见表1。表1 两组病人不同时段心率、收缩压比较注:与对照组对应项比较,P0.05,P0.01 2.心理指标变化 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并且也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P0.05或0.01)。见表2。表2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注:组内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讨 论 手术常被作为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与不幸,导致病人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和负性情绪,心理应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如儿茶酚胺的过量分泌,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血栓素A2(TXA2)释放,引起血压、心率、呼吸、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3。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将对患者的各种治疗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发生应激事件前对其达到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可有效地使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缓解这种应激反应。 颈椎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疼痛、头晕、头痛、病残及功能障碍等不良因素损坏了患者心理稳定,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情绪障碍,以往通常着重在消除其躯体的症状,而对患者所伴发的心理障碍较少关注,也较少注意到颈椎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4。有报道,躯体疾病患者中有重度焦虑或抑郁症的患病率在4%40%之间5。焦虑的心理反应与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病程越长,症状重,有功能障碍的患者焦虑的心理程度就越重。从心理学的观点看,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会导致身体的耐受性降低,症状加重,致使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加重焦虑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的治疗外,还应适度地介入心理干预,以往那种只治疗,不治人,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只有身心兼治,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地整体康复,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干预6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一般在术前一日或进入手术后达到高峰7。对疾病的知情,住院环境的改变,术前各项检查的干扰,使患者开始焦虑,对即将到来手术的疑惧使焦虑随着手术日的临近而加剧。在术前适时介入心理干预,认真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心理动态,通过护患之间的交流,详细介绍颈椎病健康知识,能激发其战胜疾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缓解应激压力,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与医护合作,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颈椎病人的应激反应在术前各时段显示出不同点,两组病人血压、心率的测量值基本依入院、术前晚、术日晨的顺序递增,入院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术前晚、术日清晨观察组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说明手术病人术前应激程度有时间性,手术越临近,心理应激越强。心理干预前两组STA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病人入院时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同,而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值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该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是有效的。 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重视患者的身心护理,在研究中发现,对颈椎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焦虑状态,减轻应激程度,使病人在心理、行为上与手术相适应,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发展,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11-512.2肖国椿,肖李莉,赖朝蓬,等.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7):620.3王夏红,宋景贵,穆俊林,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79.4区丽明,谭杰文.心理治疗对颈椎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413-415.5Yimiya R.Dep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园种植协议书
- 按协议书实施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鞭炮理赔协议书
- 会诊合同协议书
- 显身手说课稿小学音乐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沪教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B 第三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河北省南宫市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2.4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汉邦高科协议书
- 微项目1 版面设计有章可循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2019第3册-泰山版2019
-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单元作业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
- 输血科岗前培训课件
- 间质性肺炎护理查房内容课件
-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申请表
- IDC云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 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养育要点
- 大一统视阈下的边疆治理
- 2020ESPEN专家建议: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