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35例临床分析 作者:倪伟, 薛建中, 高顺忠, 张碧波【关键词】 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内科急症,患者常有缺氧导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病情加剧时以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很快导致全身脏器不可逆的缺氧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使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案通常起效慢或难以缓解症状。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对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2年5月2008年3月收治的35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予抗心力衰竭常规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 35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及激素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同时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其中12例为入院24 h内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23例为急诊直接收入ICU病房,均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且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功能级。男21例,女14例;年龄2985岁。其中高血压心脏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冠心病15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5例。全部患者符合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1,均有端坐呼吸,呼吸急促,频率30次/min,氧合指数<250,两肺布满干、湿啰音,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级,均无明显意识障碍。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高流量吸氧、坐位或半卧位、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氨茶碱等,同时加用无创通气, 选择硅胶鼻(面)通气罩,采用Drager Respi Care cv,BIPAP Synchrony型呼吸机,通气模式:压力支持(PS)+呼气末正压(PEEP)模式,PS1016 cmH2O(1 cmH2O=0.098 kPa),PEEP 36 cmH2O,氧流量510 L/min。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0%,呼吸平稳,频率<20次/min,心率<100次/min时,可逐渐降低吸气压水平;当降至68 cmH2O时可停机观察。大部分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撤机,对于撤机后再次出现心衰征象的需及时给予通气支持。 1.3 疗效判定标准 强迫体位缓解,可平卧或半卧位;呼吸渐平稳,频率<25次/min;心率减慢;肺部啰音减少或完全消失;动脉血气恢复正常或仅存在轻度低氧血症,但较前有明显改善;神志清楚。具备以上条件者为治疗有效。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通气治疗前后定时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肺部啰音、体位,通气前后测动脉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5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有3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4.29%,其中7例出现人机对抗,经心理疏导及床边指导后实现人机配合;1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1例意识障碍加重后改用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支持,抢救成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各参数比较结果见表1。表1 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各参数比较(略)3 讨论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有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如急性广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室间隔破裂穿孔、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临床上以严重缺氧为突出表现,常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极度烦躁不安、大汗,甚至咯吐粉红色泡沫痰。部分患者经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降血压及吸氧等治疗难以纠正低氧血症,进展迅速,极易导致病情危重甚至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急性左心衰竭临床上单纯用常规治疗方法难以纠正,必须迅速有效控制缺氧,改善氧合,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心脏做功及负荷,同时针对原发病和诱因进行综合治疗。近几年来,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得到肯定,已有研究显示,无创通气用于急性肺水肿可迅速改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具有良好的效果2,还可降低气管插管的几率和死亡率3-6。2005年欧洲急性心衰治疗指南肯定了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衰的治疗作用。 我们体会到, 一旦急性左心衰诊断明确,即应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辅助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从而为后续治疗赢得时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有以下优点:非侵入性通气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的气管插管后的声带损伤及喉头水肿并发症,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保留患者咳嗽、说话、吞咽的功能,有利于交流,便于调整呼吸机参数,更好地实现人机配合,减少并发症7。操作简洁、利于护理。使用中需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宜患者,排除禁忌证。颜面畸形、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气道不畅或阻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意识障碍、烦躁不安不合作、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禁用无创通气,尽早实施有创通气治疗。落实必要指导,实现人机配合。细心观察,及时处理意外。必要时可以置放胃肠减压管,减少腹胀呕吐发生几率。及时调整压力参数,一旦患者病情恶化,通气治疗效果欠佳,即给予气管插管,改用有创机械通气。选择适宜的PEEP水平。PEEP不宜过高,以46 cmH2O为宜,避免PEEP水平过高影响回心血量。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本组结果显示,重度急性左心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能迅速有效地降低心脏负荷,缓解患者的严重低氧血症,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635-1636.2Tallman TA, Peacock WF, Emerman CL, et 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utcomes in 2430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n ADHERE Registry AnalysisJ.Acad Emerg Med,2008,15(4):355-362.3Peter JV, Moran JL, PhillipsHughes J, et 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 a metaanalysisJ. Lancet,2006,367(9517):1155-1163.4Chadda K,Annane D,Hart N,et al.Cardiac and respiratory effect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cardiac pulmonary edemaJ.Crit Care Med, 2002,30(11):2457-2461.5刘新桥,刘学政.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32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6,23(5): 369-371.6Masip J, Roque M, Sanchez B, et 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