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1页
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2页
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3页
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4页
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痰标本分离出101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茵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菌种鉴定采用康泰BIOKONT 20 E肠杆菌鉴定系统。结果:我院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达65.2,耐药情况为:舒普深22.7、泰能19.8、丁胺卡那霉素58.4、头孢、氨苄青耐药更加严重。结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严重,且耐药形势比较严俊,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采用有效药物单一或联合疗法,以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茵;抗生素;耐药率;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它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常见,在很多大型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菌的首位1,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病原菌很难被清除,常常导致感染的反复发作2。特别是ICU集中了医院各科室危重患者,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各种耐药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我院ICU病区成立于2004年10月,由于条件的局限性,故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概率更大,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ICU共收治患者155例,其中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101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本实验所用标本均为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155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2 细菌分离与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1.2.1 质控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1.2.2 细菌菌种鉴定 采用康泰BIOKONT 20 E鉴定分析系统。1.3 药敏试验 按NCCLS的标准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MH培养基和药敏纸片由深圳康泰生物有限公司提供。2 结果2.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 感染率为65.2%,送检的155份痰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01株。22 10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 如表1。表1 铜绿假单胞菌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略)3 讨论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都存在此菌。此外亦存在于人的皮肤和肠道,成为人体的正常菌群。由于此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因此很容易污染医疗器械而造成感染机会,特别在医院的ICU病区感染机会更大,原因主要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等,使上呼吸道的过滤功能失去作用。气管纤毛活动减退或消失,削弱了肺免受感染的保护机制,加上机械通气、人工吸痰等操作,使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昏迷、留置胃管等,使口咽部位分泌物、胃液返流;临床重视对痰标本的收集送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特别是临床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耐药非常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和以下耐药机制有关3: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内酰胺酶、金属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细菌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结合蛋自(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生物膜形成;主动泵出系统等。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常见和存在着严重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应引起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扩散。由表1可见,我院分离的10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机制使其耐药率很高,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内酰胺酶、细菌外膜通透性降低、菌体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4。表1正好应证了上文的说法,由于ICU集中了各病区的危重患者,大量头孢类抗生素的广泛耐用,很明显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比较严重,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也比较严重,舒普深、泰能最后一道防线也出现了耐药情况,故根据我院情况一定要预防此菌的感染,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消毒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操作,以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时,建议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以控制和减缓细菌的耐药性增长。参考文献:1 徐延模,杨薇,赵和平6 54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7282 曹孟淑,徐元宏,胡杰贵铜绿假单胞茵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差异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38553 Skarlowsky JA,draghi DC,Jones ME,et alUrveillanee for antimierobial susceptibility among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aerugino6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8 to 2001J Antimiew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