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重要.doc_第1页
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重要.doc_第2页
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重要.doc_第3页
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重要.doc_第4页
深圳市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重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卫生单位资料统计一、深圳医疗卫生单位统计非营利医院营利医院备注罗湖区148福田区173南山区51宝安区146龙岗区178盐田区4合计7126971.1罗湖区非营利医院(14家)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东湖医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中医院深圳市罗湖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罗湖慢性病防治院广东省边防总队医院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流花医院营利医院(8家)深圳市中山泌尿外科医院深圳市博爱医院深圳市鹏程医院深圳市富华美容医院深圳市阳光医院深圳市曙光医院深圳市凤凰医院深圳市仁康医院1.1.1非营利医院1.1.2.1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院全称: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院类型:非营利医院医院地址:深圳市东门北路3号大院联系电话车路线:未增加医院乘车路线特色专科:骨关节病 脊柱外科 断趾再植医院简介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人民医院,1979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6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伴随着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深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9.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00张,2002年出院病人达3万人次,门诊量达133万人次,手术总例数9775例。全院职工1830人,其中,主任医(药、技)师53人,副主任医(药、技、护)师279人,主治(管)医(药、技、护)师587人,护理人员641人。近年来,又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博士65人,硕士161人,各科室人员结构趋于合理,人才梯队完整。医院设有41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专科建设几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有微创外科、骨科、呼吸内科、新生儿科、肿瘤科、放射科六个市级重点专科。微创外科的微创技术已渗入到临床各个外科专业科室,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3年我院骨科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科,骨关节外科的人工关节技术和手、周围血管外科在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的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脊柱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脊柱内窥镜技术的单位;新生儿科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小儿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呼吸内科在支气管窥镜的应用和睡眠障碍疾病的治疗及机械辅助通气方面独具特色;肿瘤科设有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和肿瘤实验室,是全市肿瘤诊断治疗中心;放射科是全市规模最大、开展项目最多的医技科室,CT、MRI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某些领域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迄今,已成功完成14例肝移植。2003年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在市人民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血液内科的骨髓移植起步虽晚,但起点高,2002年成功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亲缘性、非亲缘性以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教学科研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设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医学、预防医学、口腔科和护理8个教研室,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培养任务,几年来分别接受了暨大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199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影像医学、中西医结合等11个临床专业的导师可以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01名,已毕业25名硕士研究生。2002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周汉新、陈升汶、肖德明、徐坚民四位教授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002年起,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微创)、呼吸内科、骨科和影像医学将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医疗设备近年来,医院先后装备了磁共振、全身CT、先进型号的螺旋CT、ECT、高压氧仓、大型X光机、B型彩超、彩色多普勒、各种内窥镜、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心、肺功能监护系统、先进型号的两台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机、流式细胞仪等医疗设备, 全院的医疗设备总值达到3.16亿元。大量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 极大地推动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介入诊断治疗学、微创外科、人类基因疾病的诊断治疗、细菌学和血液学的临床检验等技术领域跨入国内、省内的先进行列。下设科室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器官移植中心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内风湿科风湿免疫科感染内科老年病科消化病专科外科骨科微创外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胸心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手显微外科整形外科皮肤科儿科新生儿科儿科儿内科中医科中医科肿瘤科肿瘤科妇产科妇科计划生育科口腔科口腔医学中心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眼科眼科1.1.2.2 深圳市眼科医院1.1.2.3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1.2.4 深圳市康宁医院1.1.2.5 深圳市东湖医院1.1.2.6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1.1.2.7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1.1.2.8 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1.1.2.9 深圳市罗湖中医院1.1.2.10 深圳市罗湖妇幼保健院1.1.2.11 深圳市罗湖慢性病防治院1.1.2.12 广东省边防总队医院1.1.2.13 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1.1.2.14 深圳市流花医院1.1.2营利医院1.1.2.1 深圳市中山泌尿外科医院1.1.2.2 深圳市博爱医院1.1.2.3 深圳市鹏程医院1.1.2.4 深圳市富华美容医院1.1.2.5 深圳市阳光医院1.1.2.6 深圳市曙光医院1.1.2.7 深圳市凤凰医院1.1.2.8 深圳市仁康医院1.2福田区非营利医院(17家)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分院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医院深圳市友谊医院深圳市和平医院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深圳市口岸医院深圳市血液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医院营利医院(3家)深圳市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市仁爱医院深圳市深华医院1.3南山区非营利医院(5家)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医院营利医院(1家)深圳市华侨城医院1.4宝安区非营利医院(14家)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深圳市观澜医院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医院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光明医院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医院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公明医院深圳市宝安区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营利医院(6家)深圳市春天医院深圳市龙济医院深圳市宝田医院深圳市复亚医院深圳市恒生医院深圳市健安医院1.5龙岗区非营利医院(17家)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深圳市龙岗区南澳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坪山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大鹏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镇人民医院深圳市龙岗区沙湾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南岭医院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深圳市龙翔医院深圳市六联医院营利医院(8家)深圳市山厦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坂田医院深圳市仁安医院深圳市龙城医院深圳市深联医院(民营) 深圳市百合医院深圳市罗岗医院深圳市雪象医院1.6盐田区非营利医院(4家)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盐田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医院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深圳新建医院深圳市新安医院新安医院建设地址于宝安中心区滨海片区,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设规模为1000张病床。深圳市宝荷医院宝荷医院建设地址位于龙岗区宝荷路南侧,占地面积9万6千多平方米,建设规模800张病床,除开展医疗、保健和教学外,宝荷医院还将承担着为第26届大运会服务的重要任务。项目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建设周期:2009年-2011年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南区宝荷路南侧,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包括一幢六层高的门诊楼、两幢住院楼、一幢六层高的科研楼、一幢十层高的综合楼和一个单层高的地下停车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区域医学中心。“十一五”期间深圳市新增床位、医生测算表单位名称2005年床位数2010年规划数2010年预期开放数新增床位数新增人员数其中医生数市滨海医院(新建)02000100010001500450市聚龙医院(新建)060020020030090市宝荷医院(新建)080020020030090市健宁医院(新建)050020020030090市新明医院(新建)080020020030090市新安医院(新建)0100020020030090市肿瘤医院(新建)0100020020030090市学府医院(新建)0100020020030090市第三人民医院39050050011016550市眼科医院8820020011216850市人民医院105020002000950142542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70812001200492738221市第二人民医院99013001300310465140市中医院38660060021432196市儿童医院350600600250375113市康宁医院20040040020030090市妇幼保健院236600600364546164市心血管医院8150020011917954市针灸推拿医院02001001001509市中医肝病专科医院0400400400600180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030010010015045市职防院280280280000市属小计47591678010880612191822756罗湖区483880880397596179福田区76112801280519779234南山区137220801980608912274宝安区38007600510013001950585龙岗区20453950355015052258678盐田区277580580303455137区小计87381637013370463269502087社会办医院33275250455012231835550医疗机构合计16824384002880011976179675393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000500350二、卫生监督所0000600420三、慢性病防治所0000400320四、其他卫生单位0000300240卫生机构合计000018001330社区健康服务中心000024001200门诊部、诊所、医务室000030001000基层机构合计000054002200总计16824384002880011976251678923“十一五”期间市属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市中医院住院楼6003963115500在建2、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大楼6002819211766在建3、市眼科医院迁址重建2002800012993在建4、120指挥系统改造002424在建5、市健教所业务用房修缮00190在建6、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200010359459453在建7、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址重建5008173746199在建8、市疾控中心迁址重建04152824715在建9、新建市滨海医院2000292150235000已立项10、市康宁医院综合楼300277789470已立项11、市心血管医院迁址重建5006500060328已立项12、市第二医院内科综合楼13008060056042已立项13、卫生信息网一期建设0012851已立项14、市中医院住院楼配套项目009778已立项15、市职防院加层修缮021322265已立项16、市医学信息中心及红十字会用房修缮00533已立项17、市血液中心双回路供电建设00275已立项1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改扩建120010628862859已立项19、市儿童医院住院楼8007500037228已立项20、市慢病院业务综合楼02300023600已立项21、新建大工业区聚龙医院6007200043200已立项22、市二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改建065002400已立项23、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业务楼060003600近期立项24、新建市肿瘤医院100012000072000论证25、新建精神病医院5004800028800论证26、新建大学城学府医院100012000072000近期立项27、新建光明新城新明医院8009600057600近期立项28、新建龙岗大体城宝荷医院8009600057600近期立项29、新建市医学科学研究院06000036000近期立项30、新建宝安中心区新安医院100012000072000近期立项31、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扩建300100005000近期立项32、市血液中心加层017001806近期立项33、市急救医疗中心综合大楼0150006000中期立项34、市卫生监督所办公楼改造修缮00800中期立项35、市职防院综合改造0154009500中期立项36、市中医院一门诊改建针灸推拿医院2002400014400论证37、筹建中医肝病专科医院400东湖医院原址10000中期立项38、市血液中心增建2个捐血站06002400中期立项39、市血液中心增建停车场00250中期立项40、新建300个社康中心012000012000分批立项41、医疗设备购置0050000分批立项42、市中医院住院楼配套设备008490已立项43、市妇保院产科大楼配套设备005210已立项44、市眼科医院配套设备008229近期立项45、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配套设备0030000中期立项46、市第三医院配套设备0010000中期立项47、市疾控中心配套设备0010000中期立项市属合计1660019258301312754“十一五”期间龙岗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龙岗中心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6005380022800在建2、龙岗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6004350015500已立项3、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二期住院大楼2503500014000已立项4、龙岗区卫生监督(血站)综合楼0134004139已立项5、布吉人民医院择址重建5004500023000近期立项6、横岗人民医院扩建住院大楼200124003300近期立项7、坪山人民医院扩建门诊大楼240120006000中期立项8、坪地人民医院扩建门诊大楼240120006000中期立项9、平湖人民医院扩建住院大楼240135009000中期立项10、龙岗区中医院择址新建300300008000中期立项11、大鹏医院扩建200126009000中期立项12、坑梓人民医院新建25018000前期调研13、南岭医院新建35028000前期调研14、葵涌人民医院新建25018000前期调研15、新建11个街道预防保健所0400011前期调研龙岗区合计4220391200120739“十一五”期间宝安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新增床位(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宝安区人民医院改扩建4004000015000在建2、宝安区预防医学大楼(含疾控、卫生监督)0150008500已立项3、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300500006400已立项4、宝安区慢病院迁址重建200229006800已立项5、新建12个街道卫生监督所(防保所)0800012150012已立项6、宝安区卫生信息化工程0018000中期立项7、宝安区中医院综合门诊部3503400015000近期立项8、新建民治医院3003000010000近期立项9、新建大浪医院3003000010000近期立项10、西乡医院改扩建3003000010000近期立项11、福永医院门诊综合大楼200300006000近期立项12、沙井医院门诊综合大楼3003000010000近期立项13、公明医院住院大楼3003000010000近期立项14、光明医院住院大楼2003000010000近期立项15、石岩医院门诊综合大楼200300006000近期立项16、新建宝安区儿童医院5003000020000中期立项17、新建宝安区口腔医院2002000010000中期立项宝安区合计4050547900189700“十一五”期间福田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福田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8007300065000在建2、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科研教学大楼3004200025000在建3、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0100005000中期立项4、福田区慢病院扩建015771261回购5、福田区梅林医院扩建024751980回购福田区合计110012905298241“十一五”期间南山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蛇口联合医院综合业务楼5004000018000已立项2、南山区慢病院业务楼01800920已立项3、南山医院门诊楼03000015000近期立项4、南山区卫生监督所迁址064003200中期立项5、西丽医院改扩建3501200010000中期立项南山区合计8509020047120“十一五”期间罗湖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罗湖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6004052117850在建2、罗湖区妇保院新大楼180196618930在建3、罗湖区中医院迁址新建3003000020000近期立项罗湖区合计10809018246780“十一五”期间盐田区医疗卫生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床位规模(张)新增建筑面积(M2)投资估算(万元)立项状况1、盐田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4806000030000在建2、盐港医院住院大建3、盐田区疾控及卫生监督大楼100008000中期立项盐田区合计6507908641200综合表1-1至表1-7可得:“十一五”期间,我市卫生系统共有政府投资项目95项,投资估算1856534万元,其中市属单位政府投资项目47项,投资估算1312754万元;区属单位政府投资项目48项,投资估算543780万元。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市卫生统计信息管理架构,建立梯队合理的统计信息技术队伍,辐射全市各级卫生机构。通过信息化来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打造“数字医疗卫生网”,使我市卫生系统和居民共同受益。(一)固本强基,推进卫生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引入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交换网、智能光传送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实现卫生信息系统网络基础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完成市、区卫生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卫生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达到卫生健康信息的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域、跨行业覆盖。加快卫生信息网络安全体系、认证授权体系、项目管理评估验收体系的配套研究和应用,确保卫生信息化的健康、安全、快速、有序地发展。(二)以点带面,加速数字医疗卫生网建设。强化市卫生数据中心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技术样板价值,在行业内引入和推广数据仓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发现等先进且实用的信息处理技术。构建“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平台”、“决策支持平台”、“卫生信息分布与增值服务平台”,整合卫生系统各类数据资源,逐步建立核心数据库群。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利用率、共享度和投入产出比,为医护人员提供当今世界最新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循证医学支持方案;为卫生管理人员提供大量事实、丰富的客观证据,支持科学决策,解决经营手段和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为深圳居民建立终生电子化健康档案,并与临床信息等“多档合一”,推广面向市民的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平衡营养指导等新型健康服务,建立良性互动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三)协同发展,推动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疾病(重点是传染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警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增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节省医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医疗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来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三长一短”问题。按照“小病进社区”的计划,重点完善基层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综合信息服务、指导和管理。鼓励多方资金投入,建设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健康教育业务信息系统,以及卫生电子政务、中医管理、卫生财务、科教业务、血液管理、人力资源、干部保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疗质量控制、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市民健康卡等软件。(四)结合实践,促进医药卫生信息学科建设。在国家卫生部的指导下,探索急需的卫生信息化规范和技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功能规定,统一数据接口,形成深圳特色的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为深圳市的卫生信息立法执法奠定理论基石。建立卫生信息技术实验室,追踪国内外最新的信息理论和技术发展趋势,以“循环经济”节能省耗、增效省时的要求来开发、测评卫生信息化软硬件。研究创建“循证医学”、“生命信息学”、“健康管理”等卫生软科学类市级重点专科,创造优越的学术研究环境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深圳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深圳居民的整体信息素质。深圳市2008年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实施“一大一小”卫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简报如下:一、卫生资源1.卫生机构继续增加。2008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440个(含634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其中医院100个、妇幼保健院7个、专科防治院7个、门诊部305个、私人诊所和企事业内部医务室1333个、其他卫生机构54个。与上年相比,机构总数增加55个,其中门诊部增加10个,私人诊所和内部医务室增加13个,社康中心增加30个。2.医疗机构床位稳步增加。2008年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达19913张,比上年增加1827张,增长10.1%。其中,医院病床18435张,增加1669张;妇幼保健院床位1257张,增加188张;其他机构床位221张。按经济类型分:政府办医疗机构15802张,占总量的79.4%,社会办医疗机构4111张,占总量的20.6%。政府办医疗机构中,市、区、街道医疗机构分别为5547张、4969张和5286张。按实际管理人口1264万计算,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58张。3.卫生人力小幅增加。2008年我市卫生人员统计口径是按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已签订劳动合同的聘用人员和返聘人员。全市拥有卫生工作人员63488人,比上年增加7.3%。其中卫技人员50608人,占总人数的79.7%,其他技术人员2072人,占3.3%;管理人员3867人,占6.1%;工勤人员6941人,占10.9%。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173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9.9%;注册护士19339人,占38.2%;医护比10.96。按经济类型分:政府办机构拥有卫生工作人员43905人,占总量的69.2%,社会办机构拥有卫生工作人员19583人,占总量的30.8%。按实际管理人口1264万计算,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工作人员5.02人,拥有卫技人员4.0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生1.60人。4.卫生事业费投入大幅增长。全年全市卫生事业费投入2844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医疗服务经费(含社区卫生服务)164835万元,占58.0%;疾病预防控制经费37550万元,占13.2%;卫生监督经费16016万元,占5.6%;妇幼保健经费13366万元,占4.6%;其他(采供血、医学信息、急救、后勤服务、医疗保健等)卫生事业费52842万元,占18.6%。5.医疗设备持续增长。我市政府办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医疗设备99684台/套,总额43.98亿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27684台/套,金额41.95亿元,百万元以上设备602台/套,金额16.19亿元。医疗设备中进口设备15573台/套,总额30.11亿元,分别占设备总量、总额的15.6%和71.8%。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1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力以赴抗震救灾。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我局先后派出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救护车队、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等7支医疗救援队,共99人、12辆车和救援物资及装备。紧急调配了32万毫升血浆运到灾区。共救治灾区伤员1275人,手术26例,其中废墟下高难度肢体离断术2例。转运伤员695个。对灾民安置区、生活水源、垃圾站、供餐点等场所进行消毒,累计68.5万平方米。给灾民开展防病知识教育27802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8617份。接收四川灾区来深治疗伤员共165名,其中包括病危2名,病重49名,已全部治愈出院。积极开展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开展婴幼儿筛查和患儿医疗救治工作。截止2008年12月2日,我市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194507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1267人,其中一类1263例(一般病例),二类4例(做过有创治疗和检查的病例),无死亡患儿;累计住院患儿206人,累计出院206人。2加强重点疾病防治,传染病报告发病小幅下降。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8年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全市7个区,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434例,报告死亡125例。2008年共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0例,报告死亡23例。据估计,2007年底我市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3309人,其中艾滋病病人745人,全人口感染率为0.26(按1264万计算)。2008年全市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5862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760例。2008年全市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29991例,比2007年报告发病总数下降3.3%;发病率为237.27/10万(以全人口1264万计算),其中死亡37例,死亡率为0.29/10万。其中前五位传染病顺位分别是淋病50.40/10万、梅毒49.80/10万、肺结核46.38/10万、病毒性肝炎34.37/10万、痢疾33.14/10万,前五位发病数共计27060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0.2%。其他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2007年上升较多的疾病主要有:百日咳(11例,去年2例)、登革热(14例,去年4例)、疟疾(43例,上升65.4%)、HIV感染者(601例,上升29.2%)、肺结核(5862例,上升27.0%)、梅毒(6295例,上升22.3%)。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市共报告丙类传染病31350例,其中,手足口病发病7147例,报告死亡2例,其中手足口病死亡1例。3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按常住人口统计,2008年活产总数为49510人,比上年增长22.0%;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6.16/10万,比上年上升1.37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为3.43,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围产儿、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75、1.9和4.40。妇保方面,2008年全市产妇总数49103人(不含流动人口),孕妇建卡率为98.31%,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占建卡人数的89.28%,产后访视率为98.25%。按全人口统计,2008年全市活产总数为160059人,比上年增长17.7%;孕产妇死亡率为21.24/10万,比上年下降8.92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为4.04,比上年下降0.51个千分点。围产儿、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8.85、2.66和5.06。妇保方面,2008年全市产妇总数159603人,孕妇建卡率为96.97%,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占建卡人数的52.67%,产后访视率为98.26%。全年妇女病实查336855人,查出各种妇女病患者141676人,占42.06%,发病顺位分别是宫颈炎、阴道炎、尖锐湿疣、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4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据2008年统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79889家,共检查110188户次,全市抽检油条、煎炸油、月饼等16类食品、原料111292份,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107041份,总合格率为96%。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1498件,罚款金额143.37万元,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19312家,集中式供水单位45家,全市抽检了263家游泳场所,共抽检样品744份,合格单位225家,合格份数650份,合格率87.4%,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392件,罚款69.50万元。医疗卫生监督方面共调查案件425件,罚没款约202.41万元。传染病监督行政处罚92件,罚款3.35万元。5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2008年,全市共批准设立3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至此全市社康中心总数达到634家,服务覆盖人口为1422万人,进一步完善社区、人口、服务全覆盖的社康体系。平均每个中心卫技人员11.6人,全年完成诊疗人次2057.2万人次,较上年增加25.2%,占全市的30.4%,人均诊疗费用48.72元,为全市诊疗次均费用的40.4%。三、医疗服务1.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继续增长。2008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量6842.0万人次,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各级医院完成5479.3万人次,妇幼保健院完成415.8万人次,专科防治院完成128.6万人次,三者之和6023.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8.5%;另外,门诊部完成277.5万人次,个体诊所和企事业内部医务室完成477.5万人次。各类医院按功能类别分:综合医院完成5102.9万人次,中医院完成402.7万人次,专科医院完成341.5万人次;按经济类型分:政府办医疗机构完成5211.1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76.2%;社会办医疗机构完成1628.4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23.8%。2008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出院病人754734人次,同比增长11.3%。其中各级医院完成680024人,妇幼保健院完成73814人,专科防治院完成738人。按经济类型分:政府办医疗机构收治住院病人636306人,占总量的84.3%;社会办医疗机构收治住院病人118270人,占总量的15.7%。2.病床使用率持续高位上扬。全市医疗机构病床周转次数为37.9次/年,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4天,基本与上年持平;病床使用率89.1%,较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其中,医院病床使用率89.3%,较去年增加3.5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办医院病床使用率95.3%;社会办医院病床使用率65.3%。政府办医院中,市、区、街道医院病床使用率分别为114.8%、94.4%和85.0%。妇保院病床使用率105.5%,减少5个百分点。专科防治院病床使用率30.9%,减少4.5个百分点。3.医生工作强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全市医院(包括妇保院和专科疾病防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3.51人次,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1.62床日。其中市属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2.55人次,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2.14床日;区属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4.74人次,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1.55床日;街道办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9.27人次,医生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1.39床日;社会办医院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2.39人次,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为1.39床日。4.医疗费用有所回升,住院费用增幅较大。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17.9元,同比增长1.4%;每住院人次费用5230.4元,同比增长12.1%(当年价格,下同。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下降4.8%;每住院人次费用增长5.9%)。其中,政府办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12.5元,同比增长1.9%,每住院人次费用5490.6元,同比增长8.6%;社会办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51.6元,同比增长3.3%,每住院人次费用3793.3元,同比增长5.6%;专科医院每诊疗人次平均费用173.5元,同比增长6.3%,每住院人次费用6860.0元,同比增长12.0%;妇幼保健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115.8元,同比增长7.9%,每住院人次费用3366.5元,同比增长12.1%。由于病情严重程度、医疗条件、技术手段、收费水平等存在诸多差异,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两费差异依然明显,市、区、街道医院每门诊费用分别为182.5元、120.0元和81.5元;每住院费用分别为10431.0元、5579.3元和3289.3元。5.总体收支基本平衡,药品收入比例增加。2008年全市政府办医疗机构业务收入8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9%;业务支出104.33亿元,比上年增加22.79%,加上财政补助后,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5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3%,药品收入34.90亿元,增长27.46%。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为39.5%,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四、科教工作1.科技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5项,省厅级科研项目3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459项,4个项目纳入深港创新圈2008-2010年行动方案,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07年度市科技创新奖(医疗卫生类)10项;经评审认定的省特色专科9个,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2.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全年共培训全科医师478人,社区护士586人,社区管理人员2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3人,全科医学师资336人;继续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录共57名定向培训学员以及5名委托培养学员进入第一阶段培训;至2008年底,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增至208个,分布在26家医疗单位;全市共有26家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其中10家为非直属附属医院。3.积极开展境内外学术交流。与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合作全年举办了3次院士活动。选拔了8名骨干医务人员赴港进修培训;“德中医疗交流项目”和“加中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班”两个项目获批,共派出40名骨干人员分赴德国和加拿大培训。4.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福田区、南山区和罗湖区共139家社康中心信息系统软件安装工作。完成59家国有医院VPN网关设备安装工作,完成51家国有医院卫生系统宽带网申请工作。举办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培训相关人员400人次。五、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1.持续、稳定地开展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全市卫生系统全年对口帮扶工作投入人财物折合资金1805.62万元,其中:按资金投向分,广东河源市1045.06万元,贵州毕节、黔南地区231.8万元,西藏林芝地区及墨脱县57.51万元,广东梅州地区95万元,广东揭西地区176.6万元,其他地区199.65万元。按资金使用方向分,帮助受援单位开展院所修缮投入资金2万元;开展重点专科和项目投入1万元;捐购设备1193台套,折合资金1439.72万元;捐助物品折合23.4万元;参加义诊848人次,治疗6596人次,义诊投入资金182.31万元;派出医务人员179人次,接收来深学习、培训、实习人员351人次,举办讲座及培训班78期,参加培训1254人次,交流和培训投入资金34.91万元;直接现金帮扶110.95万元;其他项目11.33万元。2.全力推进对口支援甘肃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卫生基本建设援助项目共有陇南市人民医院择址重建、文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康县中医院和甘南州舟曲县第二人民医院重建等七项,舟曲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列为备选项目。基建援助项目占我市首期援建项目总量的28%,预算投资近3亿元。截至年底,甘南州舟曲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已经完成工程量的70%,康县中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