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doc_第4页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庄志刚 郭艳严 丁飒爽【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阻滞;药物疗法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病毒损伤神经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痛。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抗病毒、防止局部感染。急性期止痛不佳会增加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神经阻滞加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组)30例和对照组(组)30例,所有病例都有沿相应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并伴有明显的局部疼痛症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疾病。2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及中医辨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1 病人一般特征表2 中医辨证分型2 治疗方法疗程2周,2组患者均口服泛昔洛韦0.125 g, q8h。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2a 100万U,肌内注射,1次/d,连续10 d。2.1 神经阻滞 2组均用该法。药用0.5%左布比卡因4 ml、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25 mg、甲钴胺注射液1 mg、维生素B6注射液200 mg用0.9%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称镇痛液)。根据神经病变的部位不同,用相应的神经阻滞方法。肋间神经从病变的上一支到病变的下一支依次阻滞,穿刺方法1:穿刺点选在肋骨角处,常规皮肤消毒,左手拇、食指固定肋骨,右手持接5号球后针头的注射器,在拇食指间垂直刺入皮肤直达骨面后,穿刺针头在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不离开骨面。当穿刺针有落空感时,表明针到达肋骨下缘。再向下滑入约3 mm,即达肋下沟内。回吸无气、无血,每点注入镇痛液23 ml。然后沿阻滞线皮下连续浸润阻滞,每人每次镇痛液总量不超过20 ml。上肢臂丛神经区域的病变行前斜角肌间隙臂丛阻滞。患者去枕仰卧位,头略后仰并转向对侧,手臂贴在体侧。嘱患者做抬头动作,以显露胸锁乳突肌及其后缘的前中斜角肌,在前中斜角肌之间触及肌间沟,沿此沟在相当于C6横突水平处作为穿刺点。用7号穿刺针朝对侧腋窝(即向内、向后、向下)或向对侧脚跟方向穿刺,出现异感或触及C6横突,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注入镇痛液20 ml。上述治疗每周2次。头面部三叉神经区域的病变,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药物一般用0.125%左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注射液6 ml。星状神经节阻滞时,病人去枕平卧,头略后伸。医者站在病人颈部的侧面,首先找到环状软骨(在胸锁关节上23 mm),以食指和中指向环状软骨侧方滑动,向下触摸确认C6横突结节(夏桑亚克结节),此时,颈动脉在手指的外方,气管在手指的内侧。用22G短针穿刺,触及结节外窝,回吸无血液与脑脊液时注入局麻药。需预防药物注入血管内。有可能发生喉返神经和膈神经阻滞,向病人解释清楚,不需做其他处理。禁止同时进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后观察20 min,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离院。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d,连续10次。2.2 中药内服 组用该法。中医辨证标准2及治疗用药:水疱初起,灼热疼痛,数目不多,四肢困倦,胃纳差,小便黄,大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数,为湿热困阻,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方用利湿解毒汤加减,药物:金银花18 g,板兰根20 g,土茯苓20 g,生地黄15 g,滑石12 g,黄柏12 g,陈皮12 g,枳壳12 g,紫草12 g,白花蛇舌草25 g,赤芍12 g,甘草3 g。大便稀烂不畅者去紫草、生地,加火炭母15 g,蒲公英15 g以助清利肠胃湿热。水疱多而胀大,基底鲜红,痛如火燎,夜寐不安,或水疱浑浊溃破,或伴脓疱脓痂,或伴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口干口苦、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干、脉滑数,为湿热火盛,治宜清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龙胆草12 g,栀子15 g,黄芩12 g,柴胡15 g,泽泻15 g,生地20 g,板兰根20 g,大青叶15 g,茵陈25 g,郁金15 g,车前子20 g,甘草4 g。伴高烧者,可加生石膏30 g,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2 g,丹参30 g,没药9 g,乳香9 g;皮损潮红疼痛明显,大便秘结不适加大黄10 g以泻火通便,清热破瘀;内有食滞、湿滞者加枳壳12 g理气以助水湿之运化;发于头面部者,去龙胆草、栀子加升麻6 g,鱼腥草20 g以清阴明肺胃之热;发于下肢者加牛膝9 g;发于腰部者加桑寄生12 g,杜仲9 g;发于上肢者加姜黄12 g以引经。发病后期,水疱干燥结痂,但刺痛不减或减而不止,口干心烦,舌暗红有瘀点,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细,为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解毒,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药物:桃仁9 g,红花9 g,鸡血藤15 g,元胡12 g,香附12 g,陈皮12 g,柴胡12 g,郁金15 g,生地15 g,白芍20 g,丹皮12 g,甘草5 g,年老体弱属脾虚的病人加山药15 g,白术12 g,党参15 g以健脾益气;夜晚痛甚影响睡眠者加酸枣仁15 g,茯苓15 g,合欢皮20 g以安神止痛。每日一剂,煎服,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14 d。2.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2组病例治疗前与治疗后3 d、7 d、10 d、14 d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评分均在下一次神经阻滞前进行。4周后的疗效:治愈:疼痛消失或偶有痛感,睡眠、日常生活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日常生活明显改善;好转:仍有阵发性疼痛,但较以前减轻,睡眠、日常生活稍有改善;无效:疼痛,睡眠、日常生活状况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数)/总病例数100%。2.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3.1 疼痛改善情况 2组病人治疗后3 d、7 d、10 d、14 d 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组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在7 d、10 d、14 d 组评分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与组比较,*P<0.053.2 疗程结束2周后疗效 总有效率组明显高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4 4周后疗效比较与组比较,*P<0.054 讨论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急性发作,因剧烈疼痛患者痛苦异常,神经阻滞是治疗带状疱疹常用方法之一,早期进行神经阻滞可缓解疼痛爆发和痛觉超敏,阻断神经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断交感神经传导,使支配脊神经的营养血管扩张,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疱疹愈合,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35。中医辨证本病的发生,可因情感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博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因此肝胆热盛、脾湿内蕴为本病的实质,皮肤发生水疱、剧烈刺痛为主要特征。在辨证施治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病人耐受性良好,对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参考文献】 1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3;198;203.2 李萍,李文宏.实用皮肤科查房会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2.3 赵俊,张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