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doc_第1页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doc_第2页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doc_第3页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doc_第4页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与预防【关键词】 糖尿病,2型;低血糖反应;老年摘要 目的 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等特点,其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有关,医源性因素也是另一重要原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对其血糖的控制要相对放宽标准。关键词 糖尿病,2型;低血糖反应;老年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ypoglycemia complication in aged 2 diabetes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acquaintance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ypoglycemia complication in aged 2 diabete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hypoglycemia in aged 2 diabetes of 58 patients were reviewed.Resul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poglycemia complication in aged 2 diabetes is not typical and durations of hypoglycemia were long.The main cause of hypoglycemia in aged 2 diabetes was relative to the irregular diet.Medical factors were another important cause.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blood sugar measure were importan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in aged 2 diabetes.The control levels of blood sugar in aged 2 diabetes were not as strict as other ones.Key words diabetes,type 2;hypoglycemia;aged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糖尿病的治疗期间,更易合并有低血糖反应。有研究表明,大于65岁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达20%1,同时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严重时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老年患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6590岁,病程135年,大于10年者27例,占46.6%。并发症:冠心病37例,高血压病34例,肾功能不全23例,脑血管意外17例,帕金森病10例,老年性痴呆5例。1.2 用药情况 口服降糖药共42例,其中单纯口服磺脲类药物有20例,单用二甲双胍类5例,联合口服磺脲类及二甲双胍类或阿卡波糖的有15例,另3例患者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药,在口服磺脲类中应用长效类10例。16例应用胰岛素,其中应用长效胰岛素14例,联合二甲双胍类或阿卡波糖12例。1.3 临床表现 以心悸、出汗、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为首发表现的有26例,占44.8%;有27例以嗜睡、烦躁、抽搐、偏瘫、意识障碍等精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占46.6%;另外5例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占8.6%。1.4 血糖监测情况 上述所有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手指血糖检测指标血糖值在1.03.2mmol/L,平均手指血糖(2.2280.583)mmol/L。1.5 诱因 14例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17例进食过少或进食后出现呕吐;10例与服药剂量有误和胰岛素剂量注射过量有关;5例发生在住院期间调整降糖药物;另有2例发生在饮酒后;其他10例诱因不明确。1.6 治疗情况及预后 发现低血糖后立即给予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缓慢静脉推注,对其中的12例昏迷、瘫痪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此后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维持,对神志清楚的患者给予饮用糖水或进食。所有的患者都根据手指血糖监测,考虑5%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维持时间,在监测血糖期间,有5例患者因反复出现低血糖状况,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同时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尽快恢复饮食,不能进食者补足能量。经上述处理有53例患者意识恢复,症状缓解,低血糖得以有效平稳控制时间为(3.421.21)天,另3例因低血糖时间过长及合并症、并发症多,抢救无效死亡。2 讨论2.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2.1.1 临床症状不典型 心悸、出汗、无力、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是低血糖反应的常见症状,然而对于老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往往并不突出,反而以头痛、头昏、烦躁、嗜睡、瘫痪、昏迷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在本研究的58例患者中,有心悸、出汗、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者仅有26例,占44.8%;有27例以嗜睡、烦躁、抽搐、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为首发症状,占46.6%;另外5例发病时症状不明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症状的不典型,与老年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有关2,3。首先,老年患者激素调节能力下降,对应激的反应下降,肾上腺能作用及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减弱;其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长,常合并有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再者老年患者常合并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病史,脑细胞功能下降,低血糖发生时,脑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出现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功能障碍。2.1.2 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 与中青年低血糖患者相比,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本研究中低血糖得以有效平稳控制时间为(3.421.21)天。其原因在于:(1)降糖药物主要是经过肝肾代谢,老年患者常合并有肝肾功能不良,因而药物的半衰期相对延长,同时在生理上老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也下降,胰岛素清除减慢;(2)老年患者的激素调节能力差,低血糖时升血糖激素不能及时分泌4;(3)老年患者糖原储备低,肝糖异生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时没有足够的糖原转化为血糖,在本研究中,有5例在10%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维持下仍出现低血糖也说明了这一点。2.2 低血糖反应诱因分析 饮食定时定量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饮食不规律是诱发低血糖最重要的诱因。在本组病例中有14例患者未能及时进食而发生低血糖,另有17例因进食少、进食后出现呕吐而发生了低血糖,共占到低血糖患者的53.4%。这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特点有关,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往往用药复杂,在并发身体其他疾病及药物的作用下,常出现进食减少或呕吐等情况,如不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易导致低血糖的发作,而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合并用药也会影响降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此外老年患者因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固执己见等特点,饮食常不规律,容易发生多服、误服降糖药物,诱发低血糖。除此以外医源性因素也容忽视,在本研究中,我们注意到有5例患者是在住院期间调整血糖时发生,同时有10例是口服长效的磺脲类降糖药物如美吡哒缓释片和达美康缓解片中发生了低血糖,调整血糖过急和应用长效的降糖药物而诱发夜间低血糖是医源性低血糖的主要原因。2.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 如上文所述,饮食不规律是诱发低血糖最重要的诱因,因而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饮食教育。饮食要规律,要定时定量,准备好要进食的食物才能应用降糖药物,如有进食减少或者进餐后呕吐者,及时处理,避免低血糖发生。同时需反复多次向患者和陪护人员交代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法,避免剂量错误和方法错误而诱发低血糖。此外应叮嘱患者随身携带一些应急食物如糖块、巧克力等,一旦确定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口服。其次,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应避免应用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如优降糖等,同时在应用长效的磺脲类降糖药物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加强血糖监测和自我监测,可有效地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当放宽对血糖的限制。一般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HbA1c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为宜5,由于老年患者易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对晚餐的血糖尤其不宜控制得过低。参考文献1 许曼音.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