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隐睾43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睾丸下降固定术中的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43例49侧隐睾患者的诊治资料。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岁,其中左侧15例(34.9%),右侧22例(51.2%),双侧6例(14.0%)。腹股沟型31侧(63.3%),腹腔型18侧(36.7%)。结果所有患者睾丸均降至阴囊内,随访睾丸无萎缩及回缩,睾丸血供正常。中位住院天数为9天。结论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关键词】隐睾睾丸下降固定术疗效 隐睾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底部。其发病率约为0.7%0.8%。异位的睾丸可位于肾脏下极至腹股沟管下端之间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腹股沟管内。不育与癌变是隐睾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双侧隐睾和腹腔内隐睾,故应及早治疗。基层医院往往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及手术的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生殖功能损害。目前隐睾的治疗应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为隐睾的主要治疗方式,激素疗法多主张用于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睾丸下降固定术是治疗隐睾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其术式有多种,其中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被认为是固定睾丸的最安全的手术方法1。为进一步验证其疗效,现将我院近4年来采用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的43例隐睾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睾丸下降固定术中的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共43例49侧。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岁(2岁16岁),其中左侧15例(34.9%),右侧22例(51.2%),双侧6例(14.0%)。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B超或彩超检查,经检查提示睾丸位于腹股沟(腹股沟型)共31侧(63.3%),睾丸位于腹腔内(腹腔型)共18侧(36.7%)。 1.2手术方法采用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1)腹股沟斜切口约4cm,逐层切开达腹股沟管,一般可在腹股沟管内外环间找到睾丸,若此处无睾丸,则多为高位隐睾,应延长切口,探查后腹膜,必要时开腹探查。离断睾丸引带,有疝囊者在精索内上提睾肌内找到疝囊,与精索旁游离,高位结扎。(2)向近端充分游离精索,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如精索长度不够,可锐性游离精索减张,并向后腹膜纯性游离,延长精索,使之有足够的长度,必要时可结扎切断腹壁下动静脉。(3)用手指经切口下端腹壁深筋膜深面向阴囊钝性剥离通道达阴囊底,广泛伸张阴囊皮肤,阴囊底横行切开一小口,阴囊皮肤与肉膜间钝性分离,在肉膜外皮下分离出一宽松的可容纳睾丸的囊袋。(4)切开肉膜至阴囊肉膜腔内,将睾丸沿人工通道由腹股沟切口下端引至阴囊底肉膜外腔隙,确定无扭转后将睾丸鞘膜与阴囊肉膜缝合数针固定,逐层缝合腹股沟切口,如成人合并疝可加强前后壁。(5)缝合肉膜23针缩小肉膜切口,将睾丸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间宽松的间隙内,且不影响精索血管血液回流,缝合阴囊皮肤切口。(6)术后处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高位隐睾行腹膜后或腹腔探查者,术后按开腹手术处理。切口7天拆线。术后定期复查,了解睾丸的位置及发育情况。 2结果 术中发现患者年龄越大,隐睾侧睾丸体积较正常睾丸的差异越明显,双侧较单侧明显,高位较低位明显。未发现睾丸恶变及睾丸萎缩。术后所有患侧睾丸位置正常,随访睾丸无萎缩及回缩,睾丸血供正常。中位住院天数为9天。 3讨论 3.1隐睾的特点隐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而在下降途中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内或及阴囊入口处,约70%的患者隐睾睾丸于腹股沟管内2。本组病例中患侧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的占63.3%,接近上述报导。隐睾的发病率在生长发育中逐渐降低,在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但至6个月龄之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由于睾丸长期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曲细精管退变,睾丸萎缩,造成不育,也可以引起癌变。隐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随年龄增大而愈加明显,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恶变率增高。隐睾继发睾丸癌的发生率是正常睾丸的2040倍,是睾丸肿瘤发生最明确且最常见的因素,约有12%的睾丸肿瘤发生在隐睾基础上。双侧隐睾的癌变机会大于单侧隐睾,单侧隐睾恶变率约为2.4%,而双侧隐睾恶变率约为9.3%,双侧腹腔内睾丸恶变发生率高达30%,说明双侧隐睾的恶变发生率大于单侧隐睾。本研究中未发现睾丸恶变,考虑为本组病例年龄偏小所致。 3.2隐睾的诊断隐睾的诊断要点有:(1)阴囊内无睾丸;(2)在其他部位发现睾丸。对于扪及不到的睾丸,术前可通过B超、CT、MR,选择性精索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手段及激素试验来协助诊断,但B超对腹膜后及腹腔内睾丸的诊断能力不确切,其它方法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腹腔镜用于未触及隐睾的诊断和治疗国外已开展得比较多,但国内小儿腹腔镜仅处于起步阶段。本组病例中有18例未扪及睾丸均采用手术探查。 3.3隐睾的治疗 3.3.1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1岁以内隐睾有自行下降的可能,可以暂时观察,并在10个月以后采用内分泌治疗。对于高位隐睾、双侧隐睾、单侧睾丸发育较差的隐睾及精索过短、固定术后紧张度较高的患者,术后采用内分泌治疗,对睾丸及精索的发育有帮助,可增加生殖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数量,促进生育。但是年龄越大,对内分泌治疗越不敏感;睾丸越小,退化越严重,对内分泌治疗也越不敏感。 3.3.2手术治疗隐睾年龄越大,睾丸不在正常位置时间越长,影响发育越严重,而且癌变率越高。及时手术,使睾丸及时回到阴囊正常位置,则有利于睾丸正常发育,提高生育能力,减少癌变发生率。一般主张2岁以前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是将睾丸置入阴囊内肉膜外之囊袋中,其优点是精索经充分游离松解,在精索处于无张力或低张力状态时将睾丸降入阴囊,无须橡皮筋牵拉睾丸,并且睾丸放在提睾肌筋膜外侧,加之提睾肌及睾丸精索筋膜的固定作用,防止了睾丸的回缩,还可以保持睾丸良好的血运3。本组患者均采用此种方法治疗,术后无1例发生睾丸回缩及睾丸萎缩,且术后随访睾丸血供正常。因此我们认为,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可作为治疗隐睾的首选术式。 3.3.3术中注意事项(1)充分游离睾丸及精索;(2)游离精索时应注意保护睾丸动脉,防止缺血而致睾丸萎缩;(3)于皮肤与肉膜之间钝性分离形成囊窝,然后将睾丸拉入窝内,肉膜切口适当缝合缩小,使之无回缩余地;(4)肉膜切缘与睾丸鞘膜结缔组织缝合固定,防止睾丸回缩。 总之,应及时诊断及手术治疗隐睾患者,而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可作为治疗隐睾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张宝峰,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天柱县中等职业学校招聘合同制外聘教师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 设备故障预测与自愈-洞察及研究
- 代谢表观遗传学肿瘤研究-洞察及研究
- 工厂安全培训总结文案课件
- 手指砸伤工伤安全培训课件
- 手指点画刺猬课件
- 间充质干细胞肺修复-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质量改进办法
- 学生食堂食物安全培训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FZ/T 74003-2014击剑服
- 颈椎DR摄影技术-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一点儿有点儿课件
- 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考核题库-眼镜定配技术模块
- 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课件
- 超清地质年代表
- 铺轨工程监理规划及工作内容
- 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