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 原理,2011 5 17,(第一课时),大兴安岭火灾,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你思考过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点燃后呢?,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用烧杯倒罩 住呢?,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室温下不燃烧,点燃后持续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物质燃烧的条件:,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三个条件 同时具备,什么是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40,240 ,无烟煤700 750 ,183 ,木炭320 370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能升高或降低。,(90),【讨论与交流】,1、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没燃烧?,2、为什么热水里的白磷不燃烧?,3、能不能让热水里的白磷燃烧?,二: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号,克拉玛依市友谊宫大火吞噬了355个生命,而其中有288个是中小学生。,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州大厦失火,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2004年吉林市2-15特大火灾54人遇难,自学阅读80页。 找出什么是缓慢氧化和自燃的概念,三:缓慢氧化:如金属生锈、食物腐败等它们发生氧化反应的速度缓慢但也有少量热放出的反应。,四: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五、课堂检测,1.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 与 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 (2) 、 (3) 。,3.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C,5、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6.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地区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仙桃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张家界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国家能源滁州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中国移动大同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综合管理类
- 中国广电绵阳市2025秋招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辽阳市中储粮2025秋招综合管理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聊城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忻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机电维修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流程
- 小学各年级感受快乐小学生幸福快乐的秘密主题班会
- 高血压的中医食疗与养生
- 中医体质量表
- 明清传奇小说
- 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猎人海力布故事缩写两个基本方法
- 初中生物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江艾佳细菌八年级上册生物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2022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参考题库精简600题(含各题型)
- GB/T 2072-2007镍及镍合金带材
- GB/T 13460-2016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