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本)》(黄雁鹏).ppt_第1页
《微观经济学(本)》(黄雁鹏).ppt_第2页
《微观经济学(本)》(黄雁鹏).ppt_第3页
《微观经济学(本)》(黄雁鹏).ppt_第4页
《微观经济学(本)》(黄雁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实问题稀缺性与选择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人们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或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例:“资源是稀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什么产品以及如何生产他们? 怎样生产?以何种形式组合生产要素? 为谁生产?产品分配给谁?,1,理解,1、经济学中 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2、“资源稀缺”是相对资源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 3、名词:机会成本P12 4、简答:微观经济学的内容P6,2,第二章 需求、供给及市场均衡,两个假设 1、“经济人”/理性人假设 2、 完全信息假设,需求与供给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互补品:商品1价格(P1)上升、商品2需求量(Q2)下降 如:汽车与汽油 替代品:商品1价格(P1)上升、商品2需求量(Q2)上升 如:苹果与梨,3,4,影响需求的部分因素 因 素 需求量 商品自身价格高(低) 减少(增加)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替代品价格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互补品价格上升(下降) 减少(增加) 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程度提高(下降) 增加(减少) 人口数量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5,影响供给的部分因素 因 素 供给量 商品自身价格高(低) 增加(减少)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生产的技术水平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生产的成本上升(下降) 减少(增加) 人口数量上升(下降) 增加(减少) 对商品的税收(补贴)增加(减少) 减少(增加),P,4,400,Q,0,Qs,Qd,E,在均衡点E时,均衡价格PE 4,均衡数量QE 400。,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6,P: 价格 Qd:需求量 Qs: 供应量,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动 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P不变,由P以外的因素引起,D3,2、供给的变动 区别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的,P不变,由P以外的因素引起,7,例、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例: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涨,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8,试题 假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50000-2000P和Qs=40000+3000P,求: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P022) 已知: Qd=50000-2000P Qs=40000+3000P 求:P、Q、Qd、Qs 解:Qd=Qs 50000-2000P=40000+3000P 5000P=10000 P=2 Q=Qd=Qs=40000+3000P=46000,9,理解,1、假设商品1和商品2是替代品,则商品1价格上升引 起商品2需求曲线平行右移。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补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使B的需求曲线平行右移。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量增加,但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3、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涨,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增加。,10,第三章 弹性理论,弹性的含义、弹性的分类、 影响弹性的因素、其他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系数(Ed) 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二、需求弧弹性 1、计算公式 用中点法计算弧弹性,11,三、需求点弹性 计算公式,弹性的类型: 完全弹性 1 富有弹性 Ed =1 单一弹性 1 缺乏弹性 =0 完全无弹性,12,Ed:需求弹性 Es:供应弹性 Em:收入弹性 Em=dQ/dM*M/Q Q需求量、M收入量 1、Em1 : 奢侈品 2、0Em1:必需品 3、Em0: 劣等品,四、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的关系,Ed1 Ed=1 Ed1 Ed=0 Ed=,降价 增加 不变 减少,涨价 减少 不变 增加,同比例于价格上升而减少,同比例于价格上升而增加,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收益会减少为零,13,Ed,收入=f(Qd),P,14,例:某产品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 ,分别计算P=5和 P=4时的需求点弹性。 解: =-(- 400)*P/Q = 400*P/Q 当P=5时,Q=2400- 400*5 = 400 故 Ed(400*5)/400=5 当P=4时, Q=2400-400*4=800 故Ed(400*4)/800=2,问题: 1、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注:支出=商品价格P*商品销量Q 弹性=(Q/Q)/(P/P) 2、Q=5-1.2P这一需求函数中的价格弹性是否为常数,为什么?假设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2,为了增加销售收入,商品价格应该增加还是降低,为什么?(P33) 注: Ed=-(dQ/Q)/(dP/P)=-(dQ/dP)*(P/Q)=-(-1.2)*(P/Q)=1.2(P/Q) Ed=1.2(P/Q),15,运用供求曲线及弹性的事例,请利用经济学相关原理作图并解释谷贱伤农现象? Ed1, 价格下降导致收入降低。,D,S2,S1,P1,P2,Q1,Q2,E1,E2,O,分析:由于粮食丰收,使供给曲线S1向右平移至S2,均衡价格从P1下降到P2,又因为粮食是必需品,Ed1, 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从原来的矩形面积0P1E1Q1降低至0P2E2Q2。,16,1、消费者收入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但低档商品需求量反而减少。 2、羊肉(Y)价格涨10%,对牛肉(X)需求增5%,牛肉对羊肉交叉弹性为Exy=0.5。(P38) 3、某商品缺乏弹性,若价格上升5%,则供给量可能增加1%. 4、简答:运用经济学原理作图并解释“谷贱伤农”现象。P33,17,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 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效用曲线,18,TU:总效用 MU:边际效用 (包子说明) 当MU0时,TU递增; 当MU0时,TU递减; 当MU=0时,TU极大,19,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 (MUx、MUy两种商品边际效用,Px、Py两种商品价格,x、y两种商品需求量) 即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Px. X + Py. Y =I (限制条件) (Px、Py两种商品价格,x、y两种商品需求量,I 消费者收入),20,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1、可比性。 2、 传导性。 3、 多比少好。,21,计算1(P44) 例:有TUx.y,P x 20元,P y 30元,问在总收入I1200元的固定情况下,如何配置商品X和Y,才能使总效用TU最大?,解:,22,无差异曲线概念 1、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2、图形表示,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一,连续性。无数条覆盖坐标平面,且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反之越高。 第二,任两条不相交。在同一坐标平面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三,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斜率为负值。(该特点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概念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MRS表示)。 MRS12= -X2/X1 表示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商品2的变化量,23,X2,X1,当X1 0时 则MRS12= -dX2/dX1,24,结论: 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MRS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预算线,预算线的方程(假定为两种商品)为: I = P1X1+P2X2 或者 X2= - P1/P2*X1+I/P2,25,x2,x1,I/P2,I/P1,0,斜率P1/P2,预算线,X2= - P1/P2*X1+I/P2,消费者的均衡,均衡条件: MRS12 = P1/P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得价格之比。 (注:要会分析MRS12 P1/P2的情况),26,E,X2 *,X1 *,A,B,C,D,I1,I3,I2,X1,X2,0,消费者的均衡 相切点E为均衡点,27,试题 计算2 例: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TUx0.4y0.6 9,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3元,试求: (1)均衡消费量x、y; (2)效用为9时的消费支出。,28,试题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 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P061),29,已知 Px1=20 Px2=30 Px1*X1+Px2*X2=I 20X1+30X2=540 U=3X1X22 求:X1 X2 U 解:MUx1=U/X1=3X22 MUx2=U/X2=6X1X2 MUx1/Px1=MUx2/Px2 3X22 /20=6X1X2/30 X2=(4/3)*X1 20X1+30X2=540 X1=9 X2=12 U=3X1X22 =3888,理解:,1、名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42) 2、名解:消费者剩余(P46) 3、论述: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时,消费者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作图并解释原因。(P53) 4、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P(X)/P(Y),则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30,第五章 企业生产及成本理论,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生产理论的短期和长期之分 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长短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是否能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31,练习,例、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总产量(TPL)、平均产量(APL)、边际产量(MPL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32,33,几个专有名词及其曲线,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 的投入量相对的最大产量。 TPL = f(L,K) 平均产量(APL):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APL = TPL/L 边际产量MPL: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MPL = TPL/L 或MPL =dTPL / dL,34,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表 L TPL MPL APL 0 0 1 10 10 10 2 26 16 13 3 48 22 16 4 72 24 18 5 90 18 18 6 102 12 17 7 112 10 16,35,MPL,二、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Q = f(L,K) Q:最大产出数量、 L:劳动、 K:资本 等产量曲线 特点: 1、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越远越高。 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等成本线 成本方程: C = PLL PK 或者 = - PL /PK.L + C/ PK,36,多种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MRTLK 边际替代率(劳动对资本),37,边际产量(MPL、MPK),多种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产量既定成本最小,38,在均衡点E,有 MRTSLK = / 表示: 企业应该选择最优的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或者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计算3 例:假定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8L 0.5 K 0.5 ,劳动力L的价格为90元,资本K的价格为160元,问: (1)如果企业希望生产1920个单位的产品,他应投入L和K各多少才能使成本最低?此时的成本是多少? (2)如果企业打算在L和K上总共投入72000元,那么他应在L和K上各投入多少才能使产量最大?最大产量是多少?,39,40,试题 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设PL=2,PK=1,试求:产量Q=80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L,K与C的 数值;(2)总成本C=3000时厂商实现最大产量的L、K与Q的数值。(P070),41,已知: Q=L2/3K1/3 PL=2,PK=1 求: (1)当Q=800时 L,K,C (2)当C=3000时 L, K, Q 分析:MPL/PL=MPK/PK C=PLL+PKK 解: (1)MPL=Q/PL=(2/3) L-1/3K1/3 MPK= Q/ PK =(1/3) L2/3K-2/3 MPL/PL=MPK/PK (2/3) L-1/3K1/3/2= (1/3) L2/3K-2/3/1 L-1/3K1/3=L2/3K-2/3 K=L Q=L2/3K1/3=L2/3L1/3=L=800 K=800 (2)C=PLL+PKK=2L+K=2L+L=3L 3000=3L L=1000 K=1000 Q=L2/3K1/3 =L2/3L1/3=L=1000,三、成本论,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短期成本曲线,成本分可变与不可变成本 1、总不变成本(TFC) 2、总可变成本 TVC(Q) 3、总成本 TC=TFC+TVC(Q) 4、平均不变成本(AFC) AFC(Q)=TFC/Q 5、平均可变成本(AVC) AVC(Q)=TVC(Q)/Q,42,6、平均总成本(AC) AC=TC(Q)/Q=AFC(Q)+AVC(Q) 7、边际成本(MC) MC(Q)=TC(Q)/Q MC(Q)=dTC(Q)/dQ,例:已知某企业的成本函数式为TC(Q)=0.04Q0.8Q +10Q+5,请写出TVC、AFC和MC的表达式。 解:TC=TFC+TVC(Q) TVC(Q)= 0.04Q0.8Q +10Q TFC=5 AFC=TFC/Q=5/Q MC=dTC/dQ=0.12 Q -1.6Q+10,43,4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U型 呈U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的收益增加幅度超过成本增加幅度。反过来,如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导致收益增加幅度低于成本增加幅度,那么就称作规模不经济。,1、 规模报酬递增(P72)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U型,是因为要素边际生产率有关。 3、名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P66) 4、名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P66) 5、简答:生产理论中的短期和长期如何划分的?(P63),45,理解:,第六章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3、厂商进退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4、信息是完全的。,46,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但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47,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1、总收益:TR(Q)=P*Q 2、平均收益: AR(Q)=TR(Q)/Q 3、边际收益: MR(Q)=TR(Q)/Q,曲线具有特征: 1:AR,MR及需求曲线三线重叠。 2:TR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斜率不变直线。,48,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MR=MC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SMC,d(AR=MR=P),Q,P,Pe,Q1 Q* Q2,49,例:1、在哪种情况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 A、AVC=MC; B、AC=MC C、P=AC ; D、P=MR; E、P=MC。 2、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最低条件是( ) A、AC=AR B、AVC AR C、AVCAR D、MC=MR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 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B、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C、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D、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50,试题 一垄断厂商生产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P102例1),51,已知: P=12-0.4Q TC=0.6Q2+4Q+5 求: 当MC=MR时,利润最大。Q,P,TR, 分析:TR=P*Q =TR-TC MR=d(TR)/dQ=d(P*Q)/dQ=(P*dQ+Q*dP)/dQ =P+Q*(dP/dQ)=P+Q*(-0.4)=12-0.8Q MC=d(TC)/dQ=1.2Q+4 解:MR=MC 12-0.8Q=1.2Q+4 2Q=8 Q=4 P=12-0.4Q=12-0.4*4=10.4 TR=P*Q=10.4*4=41.6 =TR-TC=41.6-(0.6Q2+4Q+5)=41.6-(0.6*16+16+5)=11,试题 例: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2Q+15Q+10。试求: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解:MC=dTC/dQ =0.3Q24Q+15 MR=d(TR)/dQ=d(P*Q)/dQ=P+Q*(dP/dQ)= P=55 均衡条件是 MR=MC 0.3Q24Q+15=55 Q=20(负值舍去) 利润 =TR-TC=P*Q-TC=55*20-(0.1Q-2Q+15Q+10) =1100-(800-800+300+10)=1100-310=790,52,1、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其斜率为固定不变。 2、如果在厂商的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3、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最低条件是AVCAR。 4、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直线时,边际收益也是直线,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平均收益的斜率为2倍。 5、当一个完全 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的显成本和隐成本都得到补偿、经济利润为零、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 6、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停止生产。 7、P=MC在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8、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点的部分。 9、名解:价格歧视(P104) 10、论述: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状态时有哪些特点?(P095),53,理解:,第七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 寡头,第一节 垄断 一、形成垄断市场的条件: 1、市场上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2、该商品无相近的替代品; 3、其他任何一个厂商进入该行业极为困难。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d 即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收益曲线,54,(1)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合; (2)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也向右下方倾斜; (3)当MR0时,TR斜率为正 当MR=0时,TR达到最大值 当MR0时,TR斜率为负,55,线性需求曲线的特征 d曲线和MR曲线纵轴截距相等,且MR曲线的横轴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 例:某企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它的需求曲线为:P=173-4Q, 求 MR? 解:MR=d(TR)/dQ =d(P*Q)/dQ=(PdQ+QdP)/dQ =P+Q(dP/dQ) =P+Q*(-4) =173-4Q-4Q =173-8Q,56,例: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是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的( )。 A 2倍 B1/2倍 C1倍 D4倍 例:一垄断厂商生产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 总成本函数TC=0.6Q2+4Q+5,求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 价格、总收益、及总利润各为多少? 解: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 由需求函数知 MR=d(TR)/dQ=d(P*Q)/dQ=(PdQ+QdP)/dQ =P+Q(dP/dQ)=12-0.8Q 又 MC=(TC)=1.2Q+4 所以 120.8Q=1.2Q+4 Q=4 P=12-0.4*4=10.4 TR=PQ=10.4*4=41.6 总利润TR-TC=41.6-(0.6*16+16+5)=11,57,58,三、价格歧视:对同一种产品采取不同的价格销售. 1、一级价格歧视 指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在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原意并且能够给出的最高价格来确定每单位产品的价格,采用这种定价方法可以把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垄断超额利润;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为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这样可以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超额利润; 二级价格歧视多出现在社会公用事业中。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时,厂商得到部分的消费者剩余,而不是全部。 二级价格歧视与一级价格歧视的区别: 一级价格歧视的实质是逐个定价,逐个出售;而二级价格歧视的实质是分批定价,分批出售。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而二级价格歧视的价目表是对所有的买者。,59,3、三级价格歧视 指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它可以将高价市场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超额利润。 此时,厂商根据MR1=MR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 MR=P(1-1/Ed) 即 MR1=P1(1-1/Ed1) MR2=P2(1-1/Ed2) 当MR1=MR2时, P1/ P2=(1-1/Ed2)/(1-1/Ed1) 只要知道了两个分割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则两市场的产品价格比就可以确定了。,第八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本章讨论要点:要素需求理论 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是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素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又被看成是所谓“分配”理论。,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1、完全竞争厂商 定义: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完全竞争厂商。 假定只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 MR=MC,60,2、要素市场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指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用VMP表示。 例:衣服的单价50元/件,假如增加一个工人可多生产5件,则VMP为250。 可见 区别边际收益和边际产品价值,3、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假设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则成本表示: 边际成本:,61,4、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或:,62,例: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6L,式中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10美分,小时工资为4.80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1)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MP =dQ/dL,63,5、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关于劳动: A、劳动供给和闲暇是反方向变化关系; B、劳动的价格即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亦可将工资看成闲暇的价格。 问题: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考虑闲暇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 收入效应:闲暇商品与众不同,闲暇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的上升,因此,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 结论:若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下降;若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64,6、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OH表示人口,OM表示收入的百分比,ODL为洛伦兹曲线。 A:不平等面积 AB:完全不平等面积,65,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等于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66,理解:,名解:边际产品价值(P126) 论述: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倒弯。(P130),G=0 收入绝对平均 G=1 收入完全不均等 00.6 表示收入悬殊,67,第九章 福利经济学 1、帕累托标准: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优于B,这就是帕雷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雷托标准。,2、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称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为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68,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RSXYA =M RSXYB A消费者、B消费者;X产品、Y产品; MRSXYA 和M RSXYB为X代替Y的边际替代率 当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产品的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 MRTSLKC=MRTSLKD ( C、D两个生产者) 只要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重新分配使某些生产者好起来而不使其他生产者坏下去总是可能的。,生产和交换的帕雷托最优条件: MRSXY = MRTXY 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时,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雷托最优条件; 而无论是大于或是小于,都说明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即仍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69,1、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雷帕托最优条件为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2、帕雷托最优的条件是 MR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