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河南濮阳一模明书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实行的举措是()A.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D.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2.明初,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3.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明英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A.内阁具有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4.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B.内阁权力扩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5.2018河北衡水模拟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限逐渐被削弱。由此可知()A.清朝初年,君主权力受到较大制约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权力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失误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6.“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7.2018湖南衡阳联考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人数乾隆多则10人少则1人,70%的时间67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46人同治56人光绪76.5%的时间46人A.权力稳固B.机构健全C.精干高效D.保密性强二、非选择题8.明代中国传统政治发生了重要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宰辅年表一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其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课时作业(四)1.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明太祖“取天下”后杀戮功臣以强化皇权,维护统治。废丞相,强化君主专制,与材料中措施目的和效果相同,故选B。迁都北京与材料举措不同,A项错误;根据所学,明中后期出现了内阁首辅专权的情况,不利于巩固统治,C项错误;根据所学,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且密折奏事制度是清朝的政策,D项错误。2.C解析据材料“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得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C。材料中是削弱相权,权分六部,并不能保证皇帝决策的正确性,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六部可参与大政大狱的研究,并未扩大其权力范围,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君相之间矛盾的缓和,D项错误。3.A解析根据材料,内阁机构的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也逐步完善,故选A。材料没有表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C项错误;“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材料对此缺乏依据,D项错误。4.B解析明代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内阁大臣的票拟要由皇帝决定是否采纳,故内阁权力的扩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故选B。六部是国家中央行政机构,而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明代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期内阁可以命令六部,不能表明六部演变为内阁的下属机构,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国家法定的决策机构,C项错误;内阁首辅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而宰相是国家法定的地位最高的大臣,D项错误。5.A解析材料中“清朝初年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说明皇权受到制约,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权力,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皇权的关系,且议政王大臣会议并不能避免决策失误,C项错误;康熙帝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削弱满洲贵族的权力,D项错误。6.A解析“廷寄”上谕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故选A。军机处无决策权,B项错误;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是总领全国政务,C项错误;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无监察权,D项错误。7.C解析综合材料可知,历朝军机大臣人数都在6人左右,故选C。根据所学可知,皇帝可以随时决定军机处的权限大小,A项错误;从材料中反映军机大臣人数的变化可以推断,其机构设置和人数并不确定,B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军机大臣人数变化而不是保密的程度,D项错误。8.(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说明:明初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后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出现。(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参政优势: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或中央各部权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得出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初沿用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后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出现。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得出内阁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课件
- 肝内外胆管结石护理查房
- 调薪申请工作汇报
- 针刺伤防护品管圈活动实践
- 《给童年留白》课件
- 2025年重庆招标师考试(招标采购专业理论与法律基础初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秦陵兵马俑》课件
- 护理院感检查反馈
- 深入人心公考讲解
- 知识产权个人工作总结
- 代发客户如何做经营分析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运动康复指导与介绍
- 延长保修协议书 保修期延保承诺书
- GB/T 5008.2-202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
- Unit3+Understanding+ideas+The+New+Age+of+Invention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GA 1814.2-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旅客列车
- 个人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退费申请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1
- GA/T 1788.3-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