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大二下学期)第1章绪论第1、2节.ppt_第1页
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大二下学期)第1章绪论第1、2节.ppt_第2页
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大二下学期)第1章绪论第1、2节.ppt_第3页
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大二下学期)第1章绪论第1、2节.ppt_第4页
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大二下学期)第1章绪论第1、2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电子产品设计概述,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内容,一、电子产品的定义,电子设备: 人们利用电子学原理制成的设备、装置、仪器仪表和专用生产设备等统称为电子设备。 例如:手机、电话、计算机、示波器等。,电气设备: 人们利用电工学原理制成的设备、装置等统称为电气设备或电工设备。 例如:电力系统中的高低压开关柜、电气控制柜等、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 通常,人们把电子设备称为弱电设备,电气设备称为强电设备。 有时也把电子设备和电工电气设备统称为电子产品。,二、电子产品的分类,根据用途可分为: 民用电子产品:通信类(移动电话) 计算机类(PC机) 家庭电器类(电视机) 工业电子产品:通用仪表类(万用表) 专用设备(再流焊机) 工具类(AOI在线检测仪) 军用电子产品:雷达、野战通信系统,根据产生、变换、传输和接收的电磁信号的不同可分为: 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 1)模拟设备: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和处理的主要都是模拟信号 2)数字设备:手机、电脑。 接收或处理的主要都是数字信号,即高 低电平信号,根据现代电子产品的功能及用途: 1)广播通信系统 例如:广播、电视设备,有线及无 线通信设备等 2)信息处理系统 例如:各类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控制设备等 3)电子应用系统 例如:各种电子检测设备、雷达设备、医用电子设备及激光应用设备,三、电子产品的发展,电子管技术 晶体管技术 单、双列直插集成电路技术 表面安装技术 微组件技术,电子管技术 电子管和长、粗引线元件 装连方法:手工接装和手工焊接 晶体管技术 晶体管和轴向引线元件 装连方法:半自动插装和手工浸焊,单、双列直插集成电路技术 径向引线的单、双直插集成电路 装连方法:自动插装、浸焊、波峰焊 表面组装技术 无引线(短小引线)片式元器件 装连方法:表面安装、回流焊、波峰焊,微组件技术 三维微型组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C)等 装连方法:自动表面安装、多层混合组装和裸芯片组装 发展趋势: 电子产品: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 元器件:小、轻、薄,四、电子产品的特点,电子产品的集成度高 电子产品使用广泛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高 电子产品的精度要求高,控制系统复杂。,一、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内容: 1.整机组装结构设计 也称总设计,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和使用的环境条件,对整机的组装进行系统思考,并对各分系统和功能性单元提出设计要求和规划。 主要包括:环境防护设计; 结构件设计; 传动和执行装置; 总体布局,2.热设计 指对电子元件、组件以及整机的温升控制。 温升控制的方法:自然冷却、强迫风冷、强迫液冷、蒸发冷却、及热管传热等等。,3.结构的静力与动力计算 实际上就是所要采取的隔振与缓冲措施,防止或减少设备受到震动或冲击时所造成的损伤及性能下降。 要求设备应具备相应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设计过程中要设置相应的减震或缓冲的装置或方法 。,4.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 就是抗干扰设计。 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屏蔽、滤波、接地等。 采用的设计措施:抑制噪声源,消除噪声的耦合通道,抑制接收系统的噪声。,5.防腐蚀设计 设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可能会发生腐蚀、老化或霉烂等情况,造成设备性能的严重下降。 “三防”设计: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是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6.人机工程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来考虑人与设备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结构与外形,更好的发挥人和机器的效能。使电子设备在设计过程中既满足电性能的要求,又使操作者感觉使用方便、灵活及安全,外形美观,在视觉和感官上有好的效果。,7.可靠性试验 就是为评价和分析设备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实验:包括寿命试验、环境实验和筛选试验。 对于设备的特殊用途和性能,必须采取相应的可靠性试验,如:对于气密性要求比较高的设备要进行检漏试验,对于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设备要进行高温试验等等。,8.传动和执行装置的设计 电子设备的信号在传递或控制过程中,某些参数的调节和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