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卷有益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赏读: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避免别人对你的怨恨了。” 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赏读: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不是好人而鄙弃他的好话。”,名句赏读,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赏读: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不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语林撷英 吸取汲取 “吸取”是吸收采取,多与“养料、经验、教训”等组合;“汲取”的“汲”是指从下往上打水,有“很努力地吸取”的意思。“汲取”的程度要高些。 例句1:你还是依赖于幻想生活,需要从童话里吸取营养。 例句2:树的根系越是发达,所汲取到的水份和养料就越多,树木的生命力就越强。,耳闻目睹耳濡目染,课题链接 成语意义的识记 学习成语,目的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理解和使用成语,而准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则是准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基础和关键。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点识记成语意义的技巧。,1借助关键字识记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成语中的一两个关键字别住手脚,结果造成望文生义或者滥用成语的现象,所以记住这一两个关键字的意思,是轻松破解整个成语意义的钥匙。例如暴殄天物: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不胫而走:胫,小腿。比喻消息传得很快。并列结构的成语,记住一个字的意思,与之相对或相反的那个字的意思也就解开了,整个成语意义自然迎刃而解。例如:超尘拔(超过)俗、穷兵黩(尽)武、求全责(要求)备(完备)、文(文官)恬(安逸)武嬉,等等。,2借助文言知识识记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很多成语中保留了文言知识,我们利用学过的文言知识巧记成语意义就会驾轻就熟,而且会有引人入胜之效。例如古今异义:币(礼物)重言甘、便宜(适宜)行事、不以(认为)为然、缘木(树)求鱼,等等。一词多义:与(赞成)人为善、与(跟着,随着)日俱增、欲取姑与(给予),以(用)己度人、以(把)讹传讹,因(依靠)人成事、因(依靠)利乘便,等等。通假字:拨乱反(返)正、瑕瑜互见(现)、食不厌(餍,满足)精、再接再厉(砺,磨)、一暴(曝,p,晒)十寒、博闻强识(志),等等。,词类活用:沐猴而冠(名词用作动词,戴帽)、风(名词用作状语)餐露(名词用作状语)宿、鳞(名词用作状语)次栉(名词用作状语)比、管(名词用作状语,用管)窥蠡(l,名词用作状语,用贝壳做的瓢)测、汗(名词用作使动词)牛充栋、正(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本清(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源、师心(名词的意动用法,以自己的心意为师)自用(自以为是),等等。,3借助诗文故事识记 成语中的大多数源于古代诗文,或是直接援用诗文。我们可以初高中课本中出现的为主要识记范围,例如: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分崩离析、祸起萧墙(论语),扑朔迷离(木兰辞),觥筹交错(醉翁亭记),游刃有余、目无全牛(庖丁解牛),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放浪形骸、游目骋怀、情随事迁(兰亭集序),物华天宝、物换星移(滕王阁序),勾心斗角(阿房宫赋),信誓旦旦、二三其德(诗经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朝不虑夕(陈情表),等等。,掌握成语的意义必须求真务实,准确记忆,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就需要我们在遇到陌生的成语时一定要翻查工具书,在了解成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弄清它的实际意义,并经常将之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熟练掌握成语这一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工具。,1以下两份报道中“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一谚语使用得是否正确?“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儿放下“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答:_,预习作业,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准确地使用熟语。 答案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比喻有了某种名气或优越的条件,以为必定会受到重用或赏识,而自满起来,不思进取。现在也多比喻某种东西因为具有某种优势不愁卖不出去。因此这两个例子使用得都正确。宝马汽车认为自己“血统”高贵,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迟迟不肯进入中国市场,结果自己吃到了苦头。而第二例因为经济适用房具有优越的条件价格便宜,它一出现就受到百姓的争抢,不愁卖不出去。,2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包括同义的歇后语、俗语或成语)。 (1)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_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_;_ (2)学生会主席说:“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_,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_;_,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使用熟语。 答案 (1) 刨根问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 (2)畅所欲言 竹筒倒豆子,解析 “如数家珍”是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本句中说“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可见“他”对这些东西一定“十分熟悉”。但是使用“如数家珍”这个成语有一种情况必须除外,即“熟悉”的对象不能就是“家珍”,这也就是词典中说到的是“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本句中说的“老旧钟表”其实就是“(他)家中的珍宝”,而且句中特别用“老王家的橱柜里”、“多年收藏”和“宝贝”来强调这一点,当然这里用“如数家珍”就不合适了。 答案 D,解析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违法现象,此处可用“死灰复燃”。 答案 B,解析 A句根据句义,应该用“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快刀斩乱麻”比喻果断地处理棘手的问题。其余各句使用熟语正确;B句“在一棵树上吊死”比喻困在一个地方,不另谋出路。这里是告诫学生和家长不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可以走,要多想想其他出路;C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D句“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答案 A,1什么是惯用语? 答:_ 提示 惯用语是指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大多是贬义)。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一、问题讨论,2什么是谚语? 答:_ 提示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比较通俗的一些语句。其中有的是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还有的只是反映某种实际现象的语句,又叫作俗语(俗话)。,3熟语的特点是什么? 答:_ 提示 结构的固定性:熟语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不能颠倒原有成分,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也不能替换原有成分。意义的整体性:熟语表达的意义往往有特殊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而不是每个词的意义的简单结合。熟语各自有特殊形式。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惯用语一般都是三字格,歇后语的结构形式最特别,因为实际上是一种省略了后一分句的复句形式。,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稍宽泛一点儿也可以包括“专有名词”和“简缩词语”。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为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呆若木鸡”、“弄巧成拙”等;也有个别成语不止四个字,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来之,则安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三、相关知识,熟语的类型,1成语。,成语大多有出处,一般都来自对历史事件、古代寓言的概括,但也可以直接采用名言诗句或社会流行用语,如“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是历史事件;“守株待兔”、“鹬蚌相争”、“愚公移山”是寓言故事;“老骥伏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满招损,谦受益”是名言名句;“七手八脚”、“欢天喜地”、“过河拆桥”是口头用语;而“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则是当代社会的流行用语。还有的成语来自外语,如“火中取栗”是取材于法国寓言,“天方夜谭”则来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的名称。,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关于惯用语的定义,目前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说认为只要比喻一件事情、一个过程,口语色彩鲜明,不拘音节长短的固定词组,都是惯用语。狭义说认为,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固定词组形式,如动词性的“背黑锅”、“开倒车”、“踢皮球”、“抬轿子”、“碰钉子”等;名词性的“墙头草”、“马后炮”、“定心丸”、“耳旁风”、“老油条”等。上面例子都是贬义的,但也有褒义的,如“跳龙门”、“打头阵”、“领头羊”、“主心骨”等。此外汉语还有一种由两项成分固定搭配,常常用作状语表达特定动作方式意义的比况语,也可以归入惯用语,如“有板有眼”、“三三两两”、“风风火火”、“拼死拼活”、“狼吞虎咽”等。,2惯用语。,歇后语也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可以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如“外甥打灯笼”,表示谐音双关义“照舅(照旧)”;“兔子的尾巴”,表示比喻双关义“长不了(不可能持久)”。歇后语的双关意义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有点儿像猜谜语。例如“哑巴吃黄连”,意思是“有苦说不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意思是“没安好心”。,3歇后语。,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比较通俗的一些语句。其中有的是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例如“瑞雪兆丰年”、“纸包不住火”、“百闻不如一见”、“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还有的只是反映某种客观现象,但不一定有太深刻道理的流行语句,又叫作“俗语(俗话)”,例如“清官难断家务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背靠大树好乘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至于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有一些流行语,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可以归入这一大类。,4谚语。,以“三”来概括事物的词语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制度典章、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历史人物、时令民俗、军事战争等。其中每一类都有带“三”的熟词。 “三坟五典”:“三坟”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五典”指传说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时代的书。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古代较早的文献典籍。“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原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后也可以泛指接连三次获得第一名。,与“三”有关的熟语,1制度典章类。,“三纲五常”:“三纲”指我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道德标准,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五种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旧时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妇女的道德规范。 “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种流派。这个成语泛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行当或各类人。“三生有幸”:“三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成语比喻幸运到了极点。,2伦理道德类。,3宗教信仰类。,“三皇五帝”:指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这个成语泛指远古时代。“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屋拜访,请他出来帮助自己争夺天下。后来以此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迁住处,形容贤母善于教子。,4历史人物类。,“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寒冬而不凋,梅则在寒冬开花。“一日三秋”:三秋就是三年。这个成语指过一天就像过三年一样长久难熬,形容人思念心切。 “勇冠三军”:古时军队为中军、上军、下军三部分,这里指全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某人或某支队伍的勇气、胆量在全军里数第一名。,5时令民俗类。,6军事战争类。,单击此处进入 训练落实篇,成语,作为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历时间的历练越发显得珍贵,但换个角度留心细推一些成语时,也会发现一些新的诠释,却也不无道理,并且还能启发人们心智。 请任选一个你熟悉并喜欢的成语,为它写一段新解。 要求:解说合理,富有新意;语言准确,观点鲜明。,【角度】,【示例】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的故事源于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他自小就聪明过人。一天,他家来了几位客人,玩一种赌博的游戏。他在旁边看热闹。看着看着,他忽然说道:“南边的要输了!”客人们都感到惊奇:小小年纪,竟看出了一点门道!后来,南边的一方果然输了。有位客人说:“此郎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管中窥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褒义的,意谓人们可以从观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广播电视天线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计量检定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放射技术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质勘查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保安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之专业知识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园林绿化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化工总控工-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热电阻温度计培训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档案管理员述职报告9篇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各国钢材-合金牌号对照表
- 医院定岗定编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