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1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2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3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4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1、条件:,(1)经济前提:,俄国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 特征。(根本原因),(2)政治前提:,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3)阶级基础:,俄国的无产阶级是革命性最强的。 力量壮大、深受双重压迫、工人集中程度高、 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革命成败关键)、 有革命同盟军,(4)直接原因:,“一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内:经济崩溃、矛盾激化; 外:继续战斗、力量削弱。,2、准备:,(1)1917年“二月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A、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推翻了沙皇专制); B、两个政权并存;,(2)1917年4月列宁的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了方向;,(3)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过程和胜利:,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 地冬宫,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易错点辨析: (1)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政府,是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3)十月革命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4、革命的特点:,(1)背景: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过程: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3)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并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途径:由和平夺权的设想到暴力革命的进 行。,对中国革命的启示: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要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既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 理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5、意义:,详见课本第四页,(1)对俄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2)对世界资本主义:,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3)对世界革命运动:,(4)对人类历史:,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成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世界现代史开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二、巩固政权的措施:,1、严峻的形势内忧外患,2、革命的措施:课本三、四页,(1)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 叛乱;,(2)英、法、美、日等国敌视、不满、惧怕苏维埃政权,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实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1)政治上:,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2)经济上:,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 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耕种。,(3)外交上:,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布里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退出战争是当时俄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使俄国得到喘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4)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5)政策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3、结果:,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三、向社会主义过渡:,1、新经济政策:,(1)背景:,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经济濒于崩溃; 1921年的天灾加剧人民困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恶化了国内经济; 经济危机发展为政治危机。,(2)开始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 决定。,(3)内容:,农业方面、工业方面、流通方面(课本第五页),(4)评价:,课本第五页最后一段,2、1922年底,苏联成立。,15个加盟共和国、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意区别: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全俄苏维埃 第二次代表 大会上列宁 宣布苏维埃 政权成立,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的公布,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允许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据统计, 自1914年7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全国总动员卷入 帝国主义战争后,到1917年3月1日,沙皇政府共征集了 壮丁1490万余人,农村丧失劳动力达47.1%,被征调马匹 200万头服军役,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由于粮食匮 乏,前线士兵只能领到半份口粮,广大人民忍饥挨饿。在 莫斯科地区,19141916年,工人工资增长86%,但物价 上涨达200%300%,消费必需品上涨45倍。阶级矛盾和 国内民族矛盾急剧激化,工农运动高涨。1916年工人罢工 达1500多次,1917年农民起义达457次,1916年中亚细亚地 区爆发了数百万人参加的少数民族起义。大战造成俄国士 兵死亡170万人,伤495万人,被俘200万人。仅1916年,逃 亡士兵达150万人。1917年初,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已濒临断 粮绝境,工厂纷纷倒闭,俄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列宁在1918,1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苏俄,支持俄国境内叛军,内战爆发 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 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A. B. C. D.,D,列宁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做完演讲后离开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俄而晕倒。 电影列宁在1918,1 1,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死亡威胁,采用了什么措施打破“坚冰” ?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贸易上取消自由贸易; 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A. B. C. D.,D,3 、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