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ppt_第1页
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ppt_第2页
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ppt_第3页
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ppt_第4页
简约其途,丰腴其实——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好中考阅读概括题的专题研究,简约其途,丰腴其实,“简约其途”,是指不要陷入专业术语的死记硬背,不要钻营繁复的方法策略;在解题思路上要力求简约。,“丰腴其实”是指把精力集中于答题内容,调动知识内涵和思想认识等人文积淀,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尽可能做到确切、充分、扎实。,所谓“概括题”,就是用精要“再表达”的方式检测我们对语言材料理解能力的阅读题。,一、认识“概括题”,概括题主要特点:,第一,要求对语言材料的主旨、层次、内容、写法等或图形材料所显示的内涵进行归纳;,第二,要求将归纳出来的意思另用语句进行“再表达”;,第三,对“再表达”的语句有一定的字数或者一定的格式限制。,“概括题”有时作为单题出现,考查的是语言实用的能力,如: 2012年咸宁市中考卷第7题:阅读下面一则短讯,请用一句话概 括其主要信息(25字以内)。 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 双馨的教师队伍,日前,省教育厅召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 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70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活动要求,我省中小 学教师,通过说课、讲课展示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此外,教师们要全 员定期家访,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生活 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要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跟踪回访制度。,答案: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语文阅读中的“概括”,指的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文章、文段某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精要的“再表达”。,二、中考“概括题”的主要出题角度,1、要求对材料进行“归纳”,题干形式: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 “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如:,2011年咸宁市调研考试说明文阅读视界决定行为第13题: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013中考总复习指导记叙文阅读我们一样爱他们第26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而在议论文中,常用的表述是“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有时候也会变一变花样。如:“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导语”等等。,2、要求对材料进行“提取”,“提取”的含义是,直接从文章或者文段中找出中心句、总说句之类的语句,以此表达文章或者文段的主要意思。,这种题式的特点是: 第一,从检测形式看,是要求“提取”而不是“概括”或者“归纳”; 第二,从语言材料的难度看,有一定的干扰性; 第三,答案基本具有唯一性。,3、要求对材料进行“提要”,“提要”是用归纳的方式“提取要点”。这是“概 括”的细化。,这种题式的特点是: 第一,从检测目的看,是要求“简要叙述”“简述”“概述”“简说”而不是要求“概括”; 第二,从语言材料看,文段的文字比较多,内容比较杂。 第三,从答题过程看,书写量也比较大。,4、要求对材料进行“划分”,实际上也是一种提要,但有明确的关于“几个方面”“几种角度”“几个层次” “几个阶段”等概括要求。这样的题可以涵盖层次的划分与层意的归纳。,例1:2011年市调考人生的偶然第8题: 写出她的人生发展轨迹。16岁时上初二 一年后考上重点高中 三年后考上北大 ( ) ( )。,例2:2010年咸宁市中考喜欢废铁的沈老汉第10题: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请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下面的情节(每空仅限4字)。 智胜火强; ; ;案发被拘; 。,例3:2012年咸宁市中考题走远了再关门第11题: 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最后一件事:QQ聊天 拜访前辈 。,三、中考“概括题”的主要答题方法,1、“整体归纳”法,必须从整体的角度、从综合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例:2012年咸宁市中考题走远了再关门第11题: 请用四个字概括第三件事。,走远了再关门 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 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 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真的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 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 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 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 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 到我的手上。 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 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 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 等你走远了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 ”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 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客人走远了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并就那么短短几秒钟。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ny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错误答案:误解儿子(愧对儿子),正确答案:作业签字(检查作业),2、“提取主句”法,提取主句,就是提取文章或者文段中的很关键的能够表示文章或者文段主要意思的句子。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有明确要求的概括题。如“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写出下段文字中最能体现该段大意的句子”“写出文段中能够表示该段大意的语句”等等。,3、“组合要言”法,即摘取、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对文章或文段进行概括。组合要言的方法适合层次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主题句、结论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之上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如2013市中考总复习指导说明文阅读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第1题: 概括中国的姓氏所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汉字是单音节,一字一音,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复杂冗长,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二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需要户籍制度配合的郡县制,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中国人的姓便得以流传、普及和巩固。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稀释”。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上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征的继承重要得多,我们无意推崇男尊女卑,也无意阻止人们的姓氏随意化的倾向。但是,中国传统的确男性为姓氏传承者的聪明之举,值得延续。在你想变动你的姓氏,取得一个时尚的新的“社会姓氏”时,不要忘记记录下你原有的“生物姓氏”,即“Y染色体姓氏”。这对于遗传素质和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研究,对于文化现象的揭秘,对中国人的迁徙,甚至对中国人的来源的研究和探索,以及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的揭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答案:,中国人的姓氏按照父系传承,恰与遗传学中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生物学资源。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遗传素质、身体健康以及疾病等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4、“同类相聚”法,如2013市中考总复习指导记叙文阅读荷包蛋第52题:请概括文章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做面 ( ) ( ) 总结。,询问,吃面,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文章或文段中有较多具有“共性”的人、事、景、物的概括提炼。 所谓共性,就是文章或者文段用“集合”的方式介绍或者表现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关键的字词反复出现,综合这些关键字词,就可以“合并同类”,就可以进行精要的概括。,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 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 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 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 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四、中考阅读“概括题”的有效备考,1、摒弃“伪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提高阅读能力。,2、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提高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方法:理清线索脉络; 抓住关键句子; 抓文体特点。,话说中考,2011年咸安区中考语文质量分析,2012年咸安区中考语文质量分析,2013年咸宁市调研考试咸安语文质量分析,一、2013中考命题趋势,1、结构分值不变:,记叙文14分;说明文12分; 议论文12分;文言文12分,积累运用(20分),阅读理解(50分),写作表达(50分),2、考点不超出教材 3、增加1个考点:名著导读(只考国内部分) 4、增加语法知识的考查力度 5、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必考(可能合二为一) 6、不考:仿写、诗词赏析 7、作文只一个题:材料+命题,二、考试题型、内容及分值,(一)基本题型,积累运用(20分),1、拼音字形选择题 2分,2、词语(成语)选择题 2分,3、古诗词默写 4分,4、扫面选择题 2分,5、扫面选择题 2分,6、名著导读 2-3分,7、语言运用 2分,8、综合性学习 3分,(二)考查内容,1、积累运用:,语法(词性、句子成分、 句子主干、短语结构) 修辞手法及作用 文学常识 应用文基本知识 标点符号 病句修改 单句和复句 戏剧、词、散文、戏曲、 小说等文体知识 课本中涉及的其他知识,竹里馆(七下) 峨眉山月歌(七下) 送灵澈上人(七下) 野望(八上) 早寒江上有怀(八上) 终南别业(八下) 苏幕遮(八下) 羌村三首(之三)(九下) 登楼(九下) 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 西征(九下) 【市调考4首已排除】,繁星春水(七上) 骆驼祥子(八上) 朝花夕拾(八上) 傅雷家书(九上) 水浒(九上) 【市调考水浒可排除】,2、阅读理解,(1)记叙文和说明文:选自课外 (2)议论文:选自2013年市资料“议论文阅读”和4套综合检测 议论文 (3)文言文:选自课内(2013中考说明和市资料共同篇目) 观潮(八上) 大道之行也(八上) 五柳先生传(八下) 隆中对(九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九下) (说明:山市市调考已考,可排除),3、写作表达 材料+命题,下附:人教版教材词语及知识点汇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词语及知识点,词 语 七上 嶙峋 啜泣 收敛 唳(l) 洗濯 玷污 浓阴 诅咒 扒窃 泯(mn)灭 险象迭生 禀告 厄运 猝然长逝 蹂躏 酝酿 抖擞 贮蓄 磅礴 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 寥阔 枯涸 清洌 骸骨 崩塌 狩猎 喑哑 静谧 篡夺 更胜一筹 喧嚣 碧瓦飞甍 黯然缥缈 丫杈(ch) 诀别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攥 各得其所 匿笑 攲(q)斜 菡萏(hn dn) 荫蔽 滑稽 御聘 炫耀 头衔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踉踉跄跄 孪生 何遽 七下 确凿 攒成 人声鼎沸 菜畦 桑葚 臃肿 人迹罕至 鸡毛掸子 骊歌 讪笑 嫉妒 星宿 伫立 泯灭 来势汹汹 木屐 瞬息 澎湃 哽咽 郝叟 崎岖 亦复如是 炽痛 嗥鸣 谰(ln)语 镐(go)头 污秽 斑斓 怪诞 亘古 筹划 彷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 皆知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赫然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踌躇 磐石 深邃 重荷 捋(l) 忘乎所以 义愤填膺 归省 撺掇 凫水 行(hng)辈 惮 棹(zho)着撮(cu)合 晦暗 羁绊 冗杂 蓦然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大彻大悟 蘸 口头禅 惬意 参差不齐 本色当行(hng) 尽态极妍 花蔓斗薮 颦蹙 嗔视 粲然 叱咤风云 咿哑 浑身解数 齁声 呓语 拽 怏怏不乐 毛骨悚然 吞噬 毋宁 语无伦次 羸弱 告罄 癫狂 凛冽 销蚀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耀武扬威 忧心忡忡 姗姗来迟 疲惫不堪 乙醚 虫豸 犁铧 硌牙 噎 芸芸众生 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阴霾 建树 迫不及待 怂恿 蜷伏 惩戒 妄下断语 怅然 苍穹 进退维谷 悲怆 娴熟 略胜一筹 逞能 一尘不染 秩序井然 眼花缭乱 抽搐 水潦(lo)项鬣(li)颛顼(zhun x) 相得益彰 颚骨 庇荫 遒劲 觑 剽(pio)悍 阔绰 疮(chung)痍,八上 锐不可当 绥靖 阻遏 寒噤(jn) 张皇失措 央告 转弯抹角 箱箧 赃物 荡然无存 荒谬 霹雳 差使 蹒跚 簌簌 琐屑 奔丧 烦躁 尴尬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取缔 伛(y)弯 骷髅 愧怍 伎俩 颠沛 文绉绉 跋涉 穷愁潦倒 低眉顺眼 吊唁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轩榭 重峦叠嶂 因地制宜 镂空 鳌头 蟠龙 伧俗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繁衍 蟾蜍 脊椎 褶皱 追溯 天衣无缝 在劫难逃 归咎 藩(fn)篱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绮丽 殷(yn)红 日薄西山 八下 落第 芦荟 油光可鉴 诘责 绯红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翻来覆去 鬈(qun)发 禁锢 胡髭(z) 鹤立鸡群 器宇轩昂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锃亮 广袤无垠 黝黑 酒肆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期期艾艾 搓捻 繁衍 迁徙 油然而生 不可名状 繁花似锦 冥思遐想 脂粉奁(lin)鞺鞺鞳鞳 (tng t) 睥(p)睨 眷念 稽(q)首 旸(yng)谷 姮(hng)娥 执拗 馈赠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和煦 吞噬 裸露 萧瑟 啮(ni)齿 媲(p)美 挑衅 缄默 狩猎 牟取 莫衷一是 众目睽睽 哂(shn)笑 铆钉 任劳任怨 胸有成竹 一视同仁 龙吟凤哕(hu) 苋(xin)菜 门楣(mi) 籍贯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招徕 敲钹(b)蹲踞 熹微 譬喻 即物起兴(xng) 引经据典 荸荠(b) 合辙押韵 秫(sh)秸秆 随机应变 铁铉 囿 家醅(pi) 顾名思义 硌(g) 孤陋寡闻 八面玲珑 看见使舵 怵(ch) 鸢(yun)飞戾(l)天 衔觞赋诗 短褐穿结 叱咄 箪瓢屡空 加冠(gun) 布衾 缊(yn)袍敝衣 政通人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浩浩汤汤(shng) 静影沉璧 把酒临风 觥筹交错 伛偻提携,九上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妖娆 襁褓 田圃 断章取义 心无旁骛 佝偻 亵渎 强聒(gu)不舍 凌驾 媚上欺下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陨落 睿智 扶掖(y)谀词 涕泪横流 气吞斗牛 自知之明 重蹈覆辙 怒不可遏 无与伦比 阴晦 五行(xng)缺土 恣睢 歇斯底里 拮据 栈桥 煞白 十拿九稳 恍惚 抽噎(y)发窘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不言而喻 持之以恒 袖手旁观 诘难 狡黠 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狂妄自大 开卷有益 诓骗 勾(gu)当 谮(zn)害 腆着 挖心搜胆 九下 锦幛 荇藻 蓬蒿(ho) 蝼(lu)蚁 干瘪 淤滩 簇新 胚芽 慰藉(ji) 虔信 瞰望 晨曦 羼(chn)水 阔绰 椡(do)气 唿哨 咯(k)吧 荣膺 腌臜(za) 剜(wn) 嘬(zu)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影影绰绰 巉(chn)岩 吹毛求疵 窒息 奄奄一息 枭鸟 云翳 一泻千里 骄奢 虬须 周道如砥 引领以戮 星临万户 倒坍 沉湎 瘠薄 孱弱 浩瀚无垠 山崩地裂 百鸟啾啾 鲑(gu)鱼 臆测 攫取 恻隐 庖代 越俎(z)代庖 中流砥柱 万恶不赦 遍稽群籍 有例可援 峥嵘 伫立 顶礼膜拜 涟漪 鳞次栉比 弥撒(msa) 通宵达旦 昳(y)丽 窈窕 好(ho)逑 寤(w)寐,知识点,七上: 1、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 夜光 素娥 冰轮 玉轮 玉蟾 桂魄 蟾蜍 顾兔 婵娟 玉弓 玉桂 玉盘 玉钩 玉镜 冰镜 广寒宫 嫦娥 玉羊 2、进化论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 七下: 1、戏曲:(1)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扮演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 (2)中国几个主要戏曲剧种,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3)京剧旦角四大流派:梅派、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 (4)京剧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 (5)天仙配(黄梅戏)、玉堂春(京剧)、花木兰(豫剧) 2、快速阅读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 3、临摹是练习书法的常用方法,其中“摹”是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放大也可缩小。 4、唐代四大齐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体书法特点: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5、词性: (1)“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句中加横线词均为形容词)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句中“什么”一词是代词。,八上: 1、浏览大致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 2、荷花,花中仙子,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3、王羲之书圣 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如惊龙;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 4、词性:(1)副词(2)介词 八下: 1、自传和小传 (1)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2)小传是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小传也应写出一个人经历的全貌,只是笔墨着重放在几个典型事件上。小传记述较简略,或只是有选择地写出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情,篇幅较小。 无论是自传还是小传,都不应写成传记体小说或故事,它要真实地写出人物的诞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2、屈原全剧分五幕,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2)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 4、句子成分: 5、句子的主干 6、精读一篇文章,除要了解文字意义之外,还要把文字所含的思路条理和语言条理印入脑中,成为熟套的一部分。 7、总角: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代指童年。(出自诗经) 垂髫: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 弱冠:男子20岁。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8、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1)瑶族耍歌堂:庆丰收,农历十月十六日 (2)藏族旺果节:预祝丰收,秋收前 (3)藏族雪顿节:又称藏戏节,6月30日 (4)苗族四月八:贵阳附近,颂扬历史传说中的英雄亚努 (5)彝族庆年节:农历十月 9、复述 分为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两大类。 (1)重复性复述:分为详细复述和摘要复述两种。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情节或内容,并且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摘要复述要根据要求撷取主要观点、主要情节或内容。重复性复述可以直接引用原作的语言,但不可避免要对原作语言作必要的调整。 (2)改造性复述就是转述。转述是要求改变原作结构、顺序、角度或表现方法的复述。可分为概括性转述和改编性转述。 10、宋濂和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为文主张“宗经”“师古”。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11、对联: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对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12、草书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13、短语结构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如“上中学”)、后补短语(如“好极了”“打量一番”)、主谓短语 14、标点符号用法: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可表对上文的总结)、引号、括号、破折号(可表话题突然转变)、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表示),九上: 1、因果类复句 复句可分为因果类复句和非因果类复句。 因果类复句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如“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2、非因果类复句 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和转折复句等。如“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3、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4、朱熹读书“三到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