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高通天也要着地,人有奇能出自磨砺 习微屑之事,守不移之志,成可大之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做事要以事实为依据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D、要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音乐会,可节目刚演出不久,他就打起瞌睡来,这是女主人推了他一下,问:“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女主人惊奇地说,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曲啊。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反驳:“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回答:“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走了。,问:女主人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等。而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你知道乐不思蜀的由来吗?,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1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哲学上,把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即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2、量变,质变的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的量变过程,中国革命的胜利(质变),水蒸气,水,100C,100C,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故事:舍罕王赏麦,传说舍罕王想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要什么,他说“陛下,请您在棋盘第一格内,赏我一粒麦子,第二格赏两粒,第三格赏四粒,每格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摆满棋盘64格的麦粒,赏给臣罢。”国王认为微不足道。答道,“爱卿所求不多啊,你会如愿以偿的。”结果,还没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已完。一袋一袋麦子扛到国王面前.但是,计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诺言,按照宰相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宰相要求的是全世界两千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现什么哲理?,“防微杜渐”、“过犹不及”和“矫枉过正”说明了什么,(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没有永远的量变。,(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世界就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思考:事物经过从量变到质变以后,是不是变化就停止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的量变准备过程,中国革命的胜利,现代化建设,4、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 (1)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数量变化) (2)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结构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会带来质变,秃头论证 堆谷论证,宇宙速度示意图,V2=11.2km/s,V 1=7.9km/s,V 1VV2,地球,事物构成要素在排列上的变化,也会带来质变,音符排列的变化 汉字排列顺序的变化 英语字母排列顺序的变化,不得随处小便- 小处不得随便,O D G,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标点符号的作用,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盘足以,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微杜渐 欲速则不达,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玩笑不要过度 吃药不要超量 把握好事物的度,当我们不想出现质变的时候,走向绞刑架,这还是笑吗?,当我们需要质变的时候,田忌赛马,H H H C C O H H H,乙醇,H H H C O C H H H,甲醚,你知道还有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 方法论,1 、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4、克服两种错误倾向,3、坚持适度原则,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优柔寡断缺乏信心,4 7 6 10 8 5 3 2,北,西,南,东,3 2 6 8 7 10 9 4 5 1,北,西,南,东,4 1 7 8 6 9 10 2 5 3,北,西,南,东,8 3 5 6 4 7 10 1 2 9,北,西,南,东,请用所学原理说明,1、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 A、质变不都是量变的结果 B、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 C、联系是普遍的 D、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D,2、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这说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量的积累比质的变化更重要 C、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过程 D、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B、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D,A、,1、下列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外因引起量变,内因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B、 C、 D、,2、下列名句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D,判断正误:,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3、只有数量的增减才是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 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唐电力盘锦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湘潭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国家能源凉山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中国广电天水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互联网运营
- 中国移动汕头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茂名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岗
- 国家能源惠州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临沂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国家能源宿迁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南平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2024年广东佛山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3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飞鹅永久墓园管理处招考聘用管理员工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4岁儿童睡前故事大全
- 《防水施工培训》课件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起重机指挥Q1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 2023类器官技术与行业研究报告-复刻结构重现功能 构建组织器官替身
- 国有资产交易法律实务与疑难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