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结果分享.ppt_第1页
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结果分享.ppt_第2页
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结果分享.ppt_第3页
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结果分享.ppt_第4页
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结果分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 年度 中国 IC 设计公司成就奖 颁 奖 典 礼 2011 年 9 月 6 日 中国 深圳,2011 年度 中国 IC 设计公司调查 结果报告,Cindy Hu 电子工程专辑产业分析师,2,电子工程专辑的使命,专注于服务中国工程师社群 提供最新的产业和技术资讯 深入分析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 以适当的形式第一时间传递 工程师所需信息,3,主要内容,2011 年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背景及方法 回复者概况 业务运营情况 设计水平及研发能力 结论 回顾与展望,4,2011 年调查结果与分析,5,调查背景和方法,电子工程专辑于 2011 年 6 月进行了第 10 届年度中国 IC 设计公司调查活动; 本活动旨在了解目前中国 IC 设计公司的业务运作、设计水平及研发趋势; 此次调查面向中国大陆地区的 513 家 IC 设计公司,地域分布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部和西部地区,包括 7 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 本次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和电话调查方式,共收到 287 份答卷,其中有效答卷 142 份,抽样率为 28%,6,回复者概况,7,58% 的回复者从事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8,51% 的回复者公司为本土投资企业,9,回复者公司平均雇用 185 名员工,10,平均有 102 名 IC 设计工程师,11,74% 的回复者公司年销售额低于 5 千万美元,12,业务运营情况,13,回复者公司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多项选择,14,89% 的回复者公司使用晶圆代工服务,15,87% 的回复者公司选择中国大陆的代工伙伴,* 多项选择,16,TSMC 和 SMIC 是主流代工选择,*多项选择 *2011 年新增数据,17,在与代工厂合作过程中, 成本与交货周期仍是最大问题,* 多项选择,18,回复者公司普遍使用 IP 核进行设计,* 多项选择,19,IP 核获取渠道多元化,* 多项选择,20,回复者公司主要采用 3 大 EDA 厂商提供的工具,* 多项选择,21,88% 的回复者公司销售自有品牌 IC 产品,22,其中 70% 的公司采用直销与分销相结合方式,23,设计能力及研发水平,24,回复者公司在 2010 年平均从事 9 个设计项目,25,ASIC 与 SoC 仍是本土公司主流设计类型,* 多项选择,26,回复者公司从事多种模拟/混合信号 IC 设计,27,以及数字 IC 设计,*多项选择,28,消费电子仍是本土 IC 的主流应用领域,* 多项选择,29,其中,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占据主要份额,* 多项选择,30,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多项选择,31,电信设备,* 多项选择,32,其他主要应用领域,* 多项选择,33,52% 的回复者公司在数字 IC 设计中 采用 0.13 微米及以下工艺技术,34,52% 的回复者公司在模拟 IC 设计中 采用 0.25 微米及以下的工艺技术,35,54% 的回复者公司在混合信号 IC 设计中 采用 0.25 微米及以下工艺技术,36,26% 的回复者公司 ASIC 设计规模 超过 5 百万门,37,基于 FPGA 的设计门数,38,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多项选择,39,总结,公司规模有所增大 设计水平逐步提高 IP 需求上升 产品应用向中高端渗透,本次调查的详细报告和分析文章将刊登于 10 月电子工程专辑杂志和网站以及 11 月中国 IC 设计特刊,40,回顾与展望,41,变化之一:设计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年份,42,变化之二:设计能力整体提升,2002 年调查数据显示,53% 的公司采用 0.5-1.5m 和 0.35 m 工艺设计数字 IC;85% 的公司设计规模小于 100 万门 2011 年,52% 的公司在数字 IC 设计中采用 0.13 m 及以下工艺技术,其中,采用 65nm 的占 14%,9% 采用 45nm 及以下工艺设计;40% 的公司设计规模达到 100 万门以上,其中,超过 1 千万门的达 13%,43,变化之三:SoC 设计深入,IP 需求攀升,本刊调查显示,SoC 设计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本土 IC 设计公司倾向于采用基于 IP 的平台化 SoC 方法进行设计,越来越多公司选择可配置 IP 作为其 SoC 设计链的一部分,以提高产出能力,加快产品上市 个人消费电子终端和家庭影音终端设备快速普及和升级,跟随这些应用,对 IP 的高性能、低功耗要求也更高;这些需求也带动了新型 IP 的出现,44,变化之四:本土代工成主流,DFT/DFM 受关注,2002 年调查显示,63% 的中国 IC 设计公司选择境外代工;从 2004 年开始,超过 5 成中国 IC 设计公司转回中国大陆代工,2011 年该比例高达 87% 随着工艺不断进步,本土 IC 设计公司从设计到量产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和风险 DFM/DFT 成为主要设计挑战 IC 设计企业亟需增强设计与工艺结合度,45,变化之五:高端 IC 比例提升,产品应用升级,电子整机产品市场增长带动 IC 市场快速增长 新兴电子产品对 IC 需求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 新兴行业对本土 IC 设计公司的吸引力显著上升,带动相关 IC 产品研发热潮,受访公司计划在未来 1 年内推出的产品类型,46,47,应用趋势展望,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将仍是众多本土 IC 公司的产品研发方向 IC 产品加速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和新兴的物联网应用渗透 在节能环保趋势下,智能电网、LED 照明、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