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生命科学(第02讲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1页
部分生命科学(第02讲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2页
部分生命科学(第02讲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3页
部分生命科学(第02讲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4页
部分生命科学(第02讲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中考科学,第二讲 各种各样的生物,知识网络,聚焦考点 全面夯实,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 能呼吸、能生长、 性、能繁殖后代、 、能遗传和变异、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考点一 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考点梳理,应激,新陈代谢,分类一 细胞基本结构,1.(2013广安)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渠江水时,发现有一些能动的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小颗粒显绿色 B.小颗粒能反光 C.小颗粒有细胞结构 D.小颗粒呈微小球形 2.(2013常德)向日葵能向光生长,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 B.生物体有新陈代谢 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活学活用,C,D,分类一 观察生物,3.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其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C.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B,分类一 细胞基本结构,【考点梳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目镜 物镜 遮光器(或光圈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考点二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取镜: 握镜臂, 托镜座,轻拿轻放。 安放:置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对准载物台上的 ;对光时需要强光可选择 和遮光器上的 ,视野中需弱光,则选择 和遮光器上的 。 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对准透光孔,用压片夹夹住。,(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右手,左手,低倍物镜,通光孔,凹面镜,大光圈,平面镜,小光圈,调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 ,以免物镜 ;调节粗准焦螺旋得到清晰的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 观察: 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边记录。,侧面注视物镜,压碎玻片,左,(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活学活用】,4.(2013丽水)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 ) A.蜗牛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5.(2013义乌)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A,D,6.(2013赣州)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7.(2013广安)如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A.视野最暗的是 B.正常观察顺序是 C.观察图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D.正常观察顺序是 8.(2013常德)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时用右眼观察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C.对光时,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即可D.视野中要观察的物像偏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分类二 生物的分类,1.生物的分类是依据生物在 上的特征来分类的。 2.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植物能利用 制造 ,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动物可根据体内有无 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远比脊椎动物种类多, 是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脊椎动物可分为 、 、 、 和 。 4.植物可分为 、 、 、 。,考点三 识别生物分类的依据,【考点梳理】,形态结构,太阳光,营养物质,脊椎骨,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活学活用】,9.(2013绍兴)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C,10. (2013东营)黄河口水稻、西宋蜜桃、新户冬枣、渤海湾紫菜都是我们东营的知名品牌。关于图中4种植物共同点(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用种子繁殖 B.都含有叶绿素 C.都有根、茎、叶分化 D.都是高等植物,分类三 其他生物的特点,1.细菌很小,一般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但大量细胞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集合体(叫 )是可以用肉眼看见的。细胞中没有 ,它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在细菌细胞中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 、 、 。 2.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生物。由于没有 ,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藻类、苔藓类、蕨类的比较,考点四 知道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考点梳理】,菌落,叶绿体,原核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真核,叶绿体,【活学活用】,11.(2013泰安)右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D,12.(2013福州)下列食品中,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馒头 B.玉米棒 C.米饭 D.烤地瓜,A,13.(2013常德)“德山大曲”酒享誉全国,它的酿造与下列哪种微生物有关( ) A.醋酸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黄色短杆菌,C,考点五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考点梳理】,1.常见的无脊椎动物,2.常见的脊椎动物,【活学活用】,1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活动 C.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D.蚯蚓爬出地面取食,A,15.“龙腾虎跃”“如虎添翼”“虎踞龙盘”,自古以来,虎一直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下列对虎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用肺呼吸 胎生、哺乳 体表被毛 变温动物 心脏四腔 A. B. C. D.,D,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一 显微镜的使用,【重点提示】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初中教材中一定要熟练掌握的知识,在结构中特别是光学部分的作用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用过程中,要掌握安放、对光、调焦、观察的正确操作和原理。对视野中细胞数量、视野的亮度、放大倍数、装片的移动等都要有进一步的理解。,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例1】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如图所示,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应变为(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B,【点拨】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的是观察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当目镜由5变为15时,看到的物像又放大3倍,因此上下只能容纳3个细胞,同样左右也只能容纳3个细胞,因此视野中的细胞只有5个。,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对点强化,1.(2013衢州)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D,2.(2013黄石)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C,3.(2012济宁)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A,4.(2012潍坊)下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C,5.(2012盐城)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二 生物的分类,【重点提示】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对生物进行研究,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包括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单位、生物的命名等方面。,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例2】请将下列各项按要求归类(填标号)。 珍珠 蛇 家鸽 衣藻 钟乳石 海带 蝙蝠 松树 猫 蜜蜂 (1)属于非生物的有 。 (2)属于植物的有 ,其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3)体温恒定的动物有 。 【点拨】凡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为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为非生物。题中为非生物,为生物,生物中,为植物,且属于藻类植物,属于种子植物,是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恒温动物,属变温动物。,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对点强化,6.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如果有人将金丝猴和家兔归为一类,将家鸡和大鲵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可能是( ) A.陆生和水生 B.食草和食肉 C.恒温和不恒温 D.胎生和卵生 7.(2012菏泽)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D,A,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专项三 各种各样的生物,【重点提示】各种生物各有特点,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 【例3】(2012漳州)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梭形 B.用鳃呼吸 C.用鳍游泳 D.体温不恒定 【点拨】由于在水中生活要减少运动时的阻力,鲫鱼的身体呈梭形;为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通过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用鳍来产生运动时的动力以及进行身体平衡等。,D,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对点强化,8.(2013济宁)“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C,9.(2012聊城)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用腮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蝗虫有外骨骼,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 D.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D,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探究 探究抗生素的产生及其作用,【例1】 弗莱明先生最早发现了抗生素青霉素。下面是他的研究过程: (1)观察及提出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混入了青霉,在它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建立假设:下列各项作为这一实验假设,最为恰当的是( ) A.细菌能产生抑制青霉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B.青霉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C.青霉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D.青霉与细菌需要相同的营养物质 (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些培养过青霉的培养液,将这样的培养液滴入生长有细菌的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霉培养液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C,【点拨】猜想与假设要有一定依据。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推测与假设,同时在解题中也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解释应该根据实验结果,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完成。根据题意,青霉的周围没有细菌,说明青霉对细菌生长有影响,而不是细菌对青霉有影响,因此A是错误的。单就青霉周围没有细菌生长,就得出青霉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逻辑不严密,故B也错误。D意思是青霉与细菌需要相同的营养物质,则二者应该是竞争关系,不应该青霉周围没有细菌生长。C说青霉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显然比较合理。培养过青霉的培养液含有青霉产生的物质,如果该物质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则培养液也能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作用。,(4)作出解释: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了青霉培养液中的这一物质,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如果该物质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则培养液也能,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作用,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对点强化,(2012 武汉)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B,易错警示,【常见误区】,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特别是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如何调节视野。 2.一些典型生物的分类依据,各类生物的特点。 【例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