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课件(人教山西用)必修2第4单元考点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1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课件(人教山西用)必修2第4单元考点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2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课件(人教山西用)必修2第4单元考点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3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课件(人教山西用)必修2第4单元考点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4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课件(人教山西用)必修2第4单元考点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 帝国主义 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 的搜刮,加上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新中国成立后用了三年时间,到1952年,新中国完成 国民经济 恢复工作,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起步“一五”计划: 时间:19531957年。 内容:优先发展 重工业 ;同时对农业、 手工业 、 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改造。 (3)结果: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 私有制 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疑点1】“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为什么都分布在东北?,指点迷津: 东北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幅员辽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解放前该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2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956年。 背景: 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 主要内容: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 。 意义:对当时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 和 主要任务 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三面红旗: 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之后又相继发动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认识: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严重忽视了客观 经济 规律。 结果:导致19591961年严重 经济困难 的出现。,(3)经济调整: 背景:严重经济困难。 内容:农村工作中纠“左”;实行 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结果:到1965年,调整基本完成,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疑点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是什么?,指点迷津: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离。 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二者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被比喻为“一体两翼”。,3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文革”的破坏。 (2)表现:1967年和1968年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 一千亿 元。 (3)调整、整顿:1971年, 周恩来 的调整和1975年 邓小平 的整顿。,【疑点3】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指点迷津:大致有: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和自主探索道路两种道路,而后者又包含有以高速度为特征和以阶级斗争为特征两种模式。,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农业:初级社: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3)手工业: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4)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3年底: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5)成果: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例1】(2009福建卷)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解析: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故A符合。B.人民公社是1958年发动的;C.“大跃进”也是1958年发动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成就;D.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答案选A。,变式训练1:(2009上海卷)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解析:图片明显看出是“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以及“1956年”字样,反映的是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只能选D。,2二十年曲折探索(19561976年)的认识。,(1)1956年至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巨大的,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是: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提出与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国民经济;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是“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2二十年曲折探索(19561976年)的认识。,(2)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是封建专制存在时间很长的国家,皇权思想、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我们党的机体,民主法制观念的淡薄使人民又容易出现对权威的盲目服从。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党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迫切需要领导人民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况,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具有主人翁般的很强的参与意识。在这种氛围中,大多数人易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而忽略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作用。,2二十年曲折探索(19561976年)的认识。,毛泽东在“左”倾错误发展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拥有崇高的威望和绝对权力,他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政策的执行。1957年以后,处于晚年的毛泽东在关于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方面的很多错误思想,都具有代表性。由于毛泽东成了“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左”倾错误的发展更无法遏制。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反右倾”斗争使党和国家正常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削弱和破坏。,2二十年曲折探索(19561976年)的认识。,(3)二十年的曲折道路,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二十年曲折探索(19561976年)的认识。,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领袖、政党和群众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保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例2】(2010山东文综)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首先看好题肢中的图片。横轴指的是年份(19591964年),一个点代表一年。对应的纵轴的增长率就应是19591964年的中国GDP状况。在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来还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民经济遭受重创。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到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C,变式训练2:(2009广东卷)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我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